一、祁寿华 《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节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节选)

(旅美学者祁寿华,多年在美国执教英文写作。他的《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一书,是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写成的一部学术理论专著。下面是该书第五章第2节“写作五部曲”的节选,个别文字有变动。虽然说的是英文写作,但对于中文写作同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写作是一个过程,一个艰苦、复杂(但又充满乐趣 )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5个阶段或步骤:

创造 (Inventing)

构思 (Planning and Organizing)

起稿 (Drafting)

修改 (Revising)

校读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1.创造

…… 具体地说,在创造阶段,作者的任务就是就题目(自选的或指定的)进行探索,了解和发现自己对题目所知有多少,是什么感觉、态度和立场,了解别人(或别的作者)对该题目的观点和立场,琢磨在文章中说些什么?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作者是从“零”开始,对题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初步了解,产生很多素材,称之为“创造”,不为过分。

创造阶段的一切活动都是探索性的,即使所用的手段或技巧是很系统的。在这个阶段,你所关注的不是要立刻写出观点明确、结构严谨、词句流畅的绝妙文章,而是使自己放松,对与题目有关的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发现,并产生与之有关或有用的素材。因而,如果显得有些盲目和杂乱无章,也是很自然的。当然,如果你的写作题目、对象和目的等(所谓修辞环境)很明确,创造活动就会进行得更有条理、更系统些,因为你知道该去找什么、发现什么、到哪里去找去发现。创造活动在具体文章的写作过程中究竟如何发展要根据具体的修辞环境而定。

……虽然通常把写作过程的第一阶段看成是创造的阶段,创造活动可以持续在写作的全过程。

2.构思

一系列的创造活动产生了大量的素材,接着就进入了写作的第二个阶段:构思。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整理素材和勾画文章。

首先是整理创造阶段所产生的素材,从中发现哪些东西可能有用,哪些东西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或与已确定的题目直接有关,特别要注意发现有意义、新颖、独到和闪光的东西。

然后是确定文章的主旨及写作的目的:为了说明什么?解释什么?建议什么?分析什么?纠正某种偏见或误解?向某种观点商榷或挑战?可以说,这时就像一个建筑师,在设计和确定该建造什么样的楼、采用什么风格等。接下来就是确定更具体的东西:文章该怎么组织,该包括哪些内容,怎么开首,中间怎么发展,怎么结尾。使用什么例子、掌故、引语、数据和逻辑分析等。这就像是拿出一个具体的建筑图纸一样。

许多作者在这个时候确定写作提纲,提纲的粗细程度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是对整篇文章构思的蓝图。不过,这个蓝图……是可以在写作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进行修改的。

3.起稿

起稿,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提纲开始写文章的初稿。在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先搭起框架,看是否符合原先设想,基础是否牢固,而不要一气呵成一篇千古绝唱来。所以,不要持过于挑剔的态度,不要过于注意遣词造句、语法标点等。即使稿子显得有些散乱,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尤其不要停下来为某一个具体

的词句反复推敲,花去大量的时间,而影响整个写作过程。原因很简单:刚开始搭架子,难免还带有某些试探性,在这个阶段为具体的词句推敲半个多小时,也许那词句是尽善尽美了,可是,如果在修改阶段发现词句虽好,却与所在的整个段落或整个文章的主旨或风格并不相容,只好忍痛删掉,岂不是白费了先前的苦思冥想、反复推敲了吗?再说,即使对某个段落或词句不甚满意,还可以在以后的修改或润色阶段来解决问题……一般来说,在起草阶段,不必过于苛求,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4.修改

即使是制定出最佳的蓝图、提纲或方案,起草过程也没有发生什么问题,也还是需要进行修改。更何况如果发现起草出来的文稿与原定提纲相去甚远,就更有修改的必要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作家,包括那些世界著名的大作家,只要研究一下他们那一次次的修改稿,就会发现他(她)们为使文章(或书)达到更高的境界,或者说与写作的题目、读者和目的更加吻合,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心血。

有一点要特别强调的是:修改不等于或不同于校读。简单地说,修改有两个不同层次:宏观修改和微观修改。宏观修改所涉及的是通篇内容和结构,微观修改所涉及的是段落和遣词造句。而校读则属于写作过程的下一阶段,也就是最后一道工序。这之间的区别十分重要,因为很多人对于修改的观念很模糊,以为只要校读几遍,纠正词语和标点符号方面的差错,便万事大吉了。这样的“修改”也许可以使文章在某些细节问题(词语、标点)上无可挑剔,可是,却可能遗留下了很大的结构性问题。就像新建的房子,不管装修、装潢得有多么高雅或漂亮,如果存在结构性问题,就不能说是一个成功的建筑范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修改也是一个再认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

怎样才能有效地修改文章呢?修改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呢?当然是该文章的具体修辞环境(题目、读者和目的)。

5.校读

这是写作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一篇文章立论再新、内容再好,可在字、词、句、语法、标点等各个方面都不乏错误,也不能算是成功的。不管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瑕疵是粗心还是概念模糊所造成的,都会对文章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给读者留下不良的印象,至少会影响作者的可信程度,不利于达到写文章的最终目的。这就是在完稿之前要反复校读的原因所在。

写作的过程是否总是沿着刚才所描述的创造、构思、起稿、修改、校读过程直线向前发展呢?回答是否定的。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写作是一个曲线型的、循环反复的发展过程。譬如说,当你正处于写作的起稿阶段时,发现有关题目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重新调查研究,获得有关资料,才能继续下去。这时,你搁下笔,退回到写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再进行一些创造活动,又有何妨?在走完了五步过程后,以为大功告成,可是不久,自己(或经别人的指点、反馈等)发现某地方需要进行重大修改──如把结尾的段落移作开首,增删某些内容等,甚至重新考虑全文的立论,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上面简要介绍的写作五部曲只是提供一个基本的模式,但这个模式不是僵硬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弹性的、动态的、视具体情况而发展变化的。写作是一个没有完结、没有终端的过程。即使在文章发表、书籍出版以后,还会发现值得修改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