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友诈骗案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交友诈骗案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针对网络诈骗增多,特别是网络交友诈骗逐渐向高级化、多样化发展的状况,东营区法院对近4年来审理的利用网络交友进行诈骗的案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特点和成因研究探寻相应对策。
一、网络交友诈骗案件总体情况
东营区法院自2008年至2011年9月共审结刑事诈骗案件分别为8件10人、16件26人、17件25人和12件12人,其中利用网络交友进行诈骗的案件分别为2件2人、3件6人、6件6人和4件4人。网络交友诈骗案件数分别占当年诈骗案件总数的25%、18.75%、35.29%和33.33%,人数分别占当年诈骗案件涉案总人数的20%、23.08%、24%和33.33%,各项数据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
二、网络交友诈骗案件的特点
(一)犯案人员多为男性。在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的18人中,男性有16人,占88.89%。(二)涉案金额大。2008年至2011年9月,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的涉案总金额分别为1.79万元、172.1万元、21万元和52万元,标的额最多的一起竟达到168.14万元。
(三)受害者多为未就业或离异青年女性。在2008年至今的15件网络交友诈骗案件中,受害者多为女性,占总人数的83.33%,且主要为未就业女性、离异或感情受挫女性。
(四)诈骗手法多样化。不法分子利用QQ或交友征婚网站进行诈骗,其作案手法有几下几种方式:一是假装富豪,给自己披上“富家令郎”或“青年才俊”的外衣,博取对方好感进行诈骗。二是假装情投意合,投其所好,嘘寒问暖,借机行骗。三是假装“人脉”广泛,声称能帮助被害人谋取利益或介绍工作、晋升职位等,套取“活动经费”。四是女性假装经历坎坷,引起被害人同情之心进行诈骗。
(五)诈骗套路步步为营。首先,寻找合适的目标。其次,投其所好,瓦解戒心。再次,出手大方,消除怀疑。最后,骗取财物,人间蒸发。这些不法分子在利用以上手段选择时机提出借钱周转、合作经营、急救医疗等各种理由,在骗取钱财后便金蝉脱壳,消失无踪。
(六)多以个人作案为主。2008年至今网络交友诈骗案件中,仅有1起案件是共同犯罪,其他均为个人作案。个人作案因为没有固定住所,手机号也可随时取消,因此会令不法分子觉得风险性较小。
三、网络诈骗案件的成因
(一)网络交友的特殊性。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双方可以将自己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随意编造,同时使人们在生活过程中所积累的对人的基本判断的经验失去了作用;网络的隐匿性会使人对交往的对象产生神秘感。
(二)交友网站的诚信管理机制尚未成熟。一方面,网站对会员提交的各种资料缺乏有力的认证措施;另一方面,对于受骗后,因为往往涉及隐私,尤其是女性碍于面子或其他的种种原因,而不愿去报案,助长了犯罪行为。
(三)被害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单独外出约见时,不能采取必要的自我保护措施,导致被害人在受骗第一时间无法紧急报案或找不到有利罪证,从而致使犯罪嫌疑人屡屡得手。
(四)被害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现在许多女孩子没有现实、独立的价值观、爱情观,渴望“一夜暴富”;而在对待爱情上,仍生活在白马王子的童话故事中。
四、预防网络交友诈骗的对策
(一)分析原因,抓住弱点,识破诡计。
第一,揭穿不法分子的伪装。与这些不法分子接触时,要看其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其在聊天中所描述的“身份”,同时要求检查他的证件。第二,观察不法分子的反常现象。在交友时注意对方的承诺是否合乎常理。第三,在不法分子的多变中把握矛盾。不法分子在行骗中常常显得多变,经常故意更改见面地点;或在要求往银行卡中汇钱时,提供的不是本人的姓名;经常更换手机号码或住所等。
(二)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自我保护。
第一,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一是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尤其是对想获得他人隐私的人,要提高警惕。二是在约会时要选择人多的公共场所,并告知他人,约会时要察言观色,控制约会时间,并坚持自己回家。三是不要轻易委身于人,也不要和网友发生借贷关系。第二,在利用网络交友是要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在上网许寻找心理慰藉时,不要过度依赖对方。第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在对待工作时,只要扎实肯干,都会有所收获。而在对待爱情方面,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过度相信童话故事中完美的爱情。第四,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一旦受骗要及时报案,避免更多的人受骗。对交往过程中的网络聊天记录、双方通话记录、涉及金钱或利益来往的有关凭证、网友的照片和有关其个人身份的信息等要注意保留,一旦受骗要及时报案。
(三)强化网络管理,加强法律宣传。
第一,聊天交友网站要加强诚信管理。管理员在审核会员信息时,要加强审核其个人资料的真实性,从源头上遏制诈骗的发生。第二,政府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网吧和网络运营商的管理,网吧的上网记录或在网络运营商处的登记信息可能成为锁定犯罪嫌疑人的重要证据;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聊天交友网站的监督。第三,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和警示教育。司法机关要充分利用部门网站、报刊媒体
和宣传、普法活动警示大众警惕此类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