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一、名词解释
基础研究:主要是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
性或理论性的研究活动,它不以任何专门的或具体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主要是为了获得新的知识并服务于应用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它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科研成果鉴定: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
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二、简答题
1、简述科研选题的主要方法
问卷法、移植法、交叉法、追踪法。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有何意义?
一、内部意义
(1)人才培养意义,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是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2)师资建设意义,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途径。

(3)学科建设意义,一流的高校必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科离不开一流的科研。

(4)经费筹措意义,对于高校本身来说,科学研究是一个自主筹措资金的重要渠道。

其一,承担各种课题、科研项目会有各种基金的资助。

其二,依托高校的科学研究创
办的各种高新技术企业也为高校缓解了经费紧张之急。

其三,各国政府都在加大对高
校科研和开发的资金投入。

其四,在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今天,各高校经费的一个
很大来源是社会赞助。

二、外部意义
(1)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繁荣学术文化
(2)服务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3)解决国际学术难题
引深—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任务:
(一)承担国家的重大的科研课题、关键项目的任务。

(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

(三)以基础研究为重点,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四)优化资源配置,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五)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
(一)从课题来源分:从项目的来源可分为高校教师自主研究与立项课题研究。

(二)从课题性质分:按照研究课题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程度,或是与现实联系的密切
程度,可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实践性研究。

三、论述题
1、为了提高课题申报的命中率,在申报科研课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环节与问题?(P226)
(一)科研选题
1、根据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科研选题导向分以下三种:1、基础研究选题主要以科
学发展为导向。

2、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选题以市场需要为导向。

3、基础性应用研
究选题则将市场导向和科学发展导向相结合。

2、科研选题的方法:问题法、移植法、交叉法、追踪法。

3、科研选题的步骤:
首先,研究人员必须仔细阅读有关项目申报通知材料,掌握申报范围、条件、要求等。

价值性(学术价值、社会价值、主体价值);
其次,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弄清楚所需研究和
解决的问题,在国内外是否有人研究过,有关最新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登。

可研究性(科学性、创新性);
再次,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项目意向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相关因素,围绕项目意向收集
的资料和信息,实事求是的估价和判断自身的研究能力,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及
所在地区、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从新的角度和高度提出具有创造性的科研项目。

可行
性(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
(二)项目设计
1、申报项目的命题
2、项目组成人员的组合(在组建项目组时,既要克服“单兵作战”现象,又要克服“人员挂名”现象。


3、合作单位的选择
4、项目研究基础
5、项目立论的依据(项目的提出要有科学根据)
6、项目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
7、项目意见的填写
另外,项目设计的文字表述要尽可能通畅、规范,打印材料的用纸、格式及份数要符
合申报要求,力求在外在形式上保持项目设计的美观、大方,给项目审批者以良好的
视觉印象。

(三)课题落选的因素按主次原因排序为:
1)对国内外研究动态了解不全;
2)与同类研究重复,又无特色;
3)研究技术路线不完善;
4)项目意义和目标不明确;
5)在计划年内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申报成功秘诀是:了解现状是前提,现有条件是基础,创新研究是根本。

引深—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一)教学与科研互促性原则。

(二)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三)以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

(四)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

(五)多层次、多模式相结合的原则。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科研准备阶段、科研实施阶段、研究成果结题评审报奖阶段和推广阶段。

3、高等学校科研管理:
(一)科研规划和计划
高校科研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我国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需要,以及本校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力量,选择和确定学校的重点建设学科、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确定一批能带动全局的重点课题,并组织力量,配置资源,监督实施。

科研计划:包括选题计划、事业计划、条件计划。

(二)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
科研机构和科研队伍管理的目的在于调动广大科技活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学校整体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管理的要点是:(1)要选好在一定时期内专职或主要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

(2)解决好专职科研教师科研任务与教学任务的转换问题。

(3)实行科研责任制,包括研究所所长制、课题组长责任制、技术职务聘任制等。

(三)科研资源管理
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的管理。

(四)科研成果管理: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科学地评价研究成果,二是加快成果的应用推广。

4、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鉴定(P234熟读、了解)
(一)鉴定范围
(二)申请鉴定的前期准备
1、申请渠道
2、申请鉴定的资料准备
3、申请鉴定的程序
(三)鉴定形式与步骤
1、检测鉴定与步骤
2、会议鉴定及其步骤
3、函审鉴定及其步骤
5、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所取得的应用性成果推广到国民社会建设的有关部门、行业,使之发挥作用;二是将研究成果推广于人才培养中,实习教材更新,或进行学术传播与交流,以提高人的素质。

如何推进高校科学技术转移及产业化:
第一,加大国家对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创新孵化网络服务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

第二,推动高校成立技术转让机构。

第三,进一步规范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

第四,推动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2、如何申请科技成果的鉴定?在申请鉴定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P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