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萃取乳化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8 卷 第 7 期2019 年 7 月
Vol.48 No.7
Jul. 2019化工技术与开发
Technology &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稀土萃取乳化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卢阶主,李飞龙
(中铝广西国盛稀土开发有限公司,广西 崇左 532200)
摘 要:从物料、生产工艺、操作等方面,简要分析了P507-煤油-RECl3体系下,稀土萃取分离工业生产过程中发生乳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稀土;萃取分离;乳化
中图分类号:TF 8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905(2019)07-0061-03
目前,稀土分离的工业生产的主流工艺是溶剂萃取分离法[1-2]。
在稀土的萃取分离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在萃取槽中发生有害乳化现象[3],导致槽体流通困难,甚至严重到因无法流通而停产,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如级效率降低、有机相损失、稀土收率下降、产品质量下降或不合格、工人劳动强度增加、生产计划被打乱等等。
因此,分析发生各类乳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有效防止乳化,消除乳化,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笔者结合所在公司的实际情况,重点讨论P507-煤油-RECl3体系下的乳化情况。
1 产生乳化的主要原因
稀土萃取全分离过程本身就是反复的乳状液形成和破坏的过程。
有时由于某些原因,生成的乳状液不再是均匀的液体,或者虽然是均匀的液体但却很稳定,以至于在澄清室中难以分相,或分相的时间很长,以第三相存在于萃取槽中,使得萃取分离难以进行下去,这样的乳化现象是有害的。
稀土萃取分离过程中,产生乳化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与料液组成[5-6]、生产工艺参数、生产过程操作条件等都有直接关系。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尽管可以将乳化原因进行归类分析,但实际上乳化的发生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笔者结合生产实践经验,经过总结和归纳,将常见的乳化原因概述如下。
1.1 水相因素
1.1.1 稀土离子浓度
在萃取分离过程中,增大料液中的金属浓度可减少设备投资,但料液中稀土金属离子的浓度过大,会导致有机相中萃合物的浓度过高,使得有机相的黏度增大,水相黏度也会加大,进而影响到液滴间的聚集,造成分相困难。
这种现象容易发生在进料级附近。
如果水相浓度太低,水相与有机相的比重差异小,也会使分相难度加大,这种现象在稀土皂化段及空白有机相水洗段较明显。
1.1.2 酸度
在反萃段,酸度太低不利于将稀土离子反萃干净,也不利于使Fe、Al等杂质离子随稀土离子及时排出萃取槽,造成长时间积累。
1.1.3 杂质离子
稀土萃取工艺中,料液中的Fe、Al等非稀土杂质离子容易富集于有机相和萃取槽的某些部位,在酸度较低或皂化剂局部过量的情况下,进入水相的Fe、Al离子很容易发生乳化。
Fe、Al 等非稀土杂质引起乳化的原因,是其与水或OH-作用,生成了黏度大的氢氧化物胶体物质。
由于萃取槽内的酸度较低,这种胶体物质短时间内不易溶解,与水相、有机相混合后,形成比较稳定的水包油型乳化物状态。
这种乳化很容易在萃取段发生。
1.2 有机相因素
1.2.1 皂化度
随着皂化度的提高,有机相黏度增加,当皂化度高到破坏了P507的二聚体结构时,就会因析出萃合物而出现第三相。
实际生产中,往往是由于有机相的流量小于与之匹配的皂化剂(碱)的流量,导致发生有机相皂化过饱和,形成三相物乳化。
这种现象
作者简介:卢阶主(1983-),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稀有、稀土冶金工艺开发及资源回收利用。
E-mail:lujiezhu83@ 收稿日期:2019-04-19
62化工技术与开发第 48 卷
主要发生于皂化段。
1.2.2 空白有机相中残留负载的影响
如果反萃稀土后的空白有机相中残留的负载(包括稀土、Fe、Al等)浓度高,不仅会对出口水相产品的纯度有影响,还将是引起槽体乳化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这种负载量高(例如稀土超过0.03M)的有机相在皂化时,其中的金属离子易因突遇大量强碱液而形成游离的氢氧化物(三相物);其次,高的残留负载量加上预设的皂化剂阳离子负载量,很容易达到过饱和负载状态,析出萃合物(三相),在萃取段前端低酸度、低浓度的条件下,这两种三相物在短时间内都很难消溶,从而形成乳化。
1.3 温度
萃取体系温度较低时,不但萃取分离效果下降,而且有机相及混合相的黏性大幅度增大,很不利于分相,容易诱发各种类型的乳化。
1.4 机械搅拌
机械搅拌强度过大时,会因液滴过于弥散,或因大量气体夹杂在液相中生成泡沫,阻碍液滴聚集,造成澄清室分相困难,容易诱发各种乳化。
1.5 相比
生产上常常由于相比控制不好而发生乳化现象。
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设定的混合相比不合适,在较强烈的搅拌下形成了水包油或油包水型乳化物;二是由于某一级因流通不畅而改变了两相之间正常的流量,形成了乳化物,再逐步扩散到其它各级。
这类乳化物严重时可形成高黏度胶体,经静置澄清或过滤后,又恢复为清亮的有机相和水相,不夹杂任何难溶固体物。
2 解决乳化的措施
如前所述,稀土萃取分离过程中产生乳化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只有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正确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消除乳化。
经过总结和归纳,主要常用措施如下。
2.1 水相控制
2.1.1 稀土浓度控制
针对水相稀土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分相的情况,应当控制适当的水相稀土浓度。
初始进料溶
液中的稀土金属离子浓度以1.3~1.8mol·L-1为宜,而萃取槽除头尾少数几级外,大部分级中的水相稀土浓度以1.3~2.0mol·L-1为宜。
为了防止后续各段萃余液稀土浓度逐渐降低,可采用稀土皂替换碱皂的方式进行富集,并排除部分废水。
在保证皂化及反萃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皂化段及空白有机相水洗段的级数。
2.1.2 平衡酸度控制
原料液进入萃取槽前应严格控制酸度保持在较低水平。
萃取段水相的酸度保持在0.1N以下为宜,萃余废水酸度应控制在pH=3左右,反萃段末端酸度以大于4N为宜。
2.1.3 杂质离子控制
Fe、Al杂质离子是引起萃取槽内乳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原料液进入萃取槽前,应尽可能除去Fe、Al杂质离子,主要方法有调节pH=4~5、水解沉淀法、环烷酸萃取法等。
萃取槽应尽可能密封,以防止钢铁架子腐蚀有铁锈掉入。
当Fe、Al杂质离子因富集超标严重而造成局部乳化时,可以通过加入少量稀酸以提高槽体酸度、或加入少量空白有机相使有机相变成连续相来消除,同时适当提高反萃液酸度,使Fe、Al离子随反萃液逐步排出萃取槽。
2.2 有机相控制
2.2.1 残留负载量控制
严格监控空白循环有机相中的残余稀土浓度(一般小于0.01M),定期检测其中的杂质负载离子(主要是Fe、Al)的浓度,同时使反萃段末端保持较高酸度,这可以有效保证空白循环有机相中的残留负载量处于较低水平。
同时注意监测循环有机相中的萃取剂浓度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有机相因过饱和萃取而导致的乳化。
2.2.2 皂化度控制
皂化度偏高的有机相与稀土溶液接触,会产生网状和块状乳化物,严重影响槽体流通和萃取收率。
另外,皂化度偏高,负载有机相的稀土浓度高,有机相和水相的比重差减小,需要澄清的时间就长,尤其在进料级附近。
生产过程中应加强中控检验,发现皂化度高时,应该及时下调碱液量,纠正皂化度。
如皂化段因皂化度偶然过高而引起严重乳化时,可以适当增大空白有机相的流量,或在乳化部位加入适量盐酸,促使其迅速缓解。
63第 7 期 卢阶主等:简析稀土萃取乳化原因及解决措施
2.3 温度控制
针对萃取分离体系因温度偏低引起的乳化,可以通过升高温度解决。
萃取分离温度一般不应低于15℃,但温度升高也会加大酸雾及煤油的挥发损失量。
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局部加热,使得萃取槽内溶液的温度保持在25~50℃。
2.4 搅拌强度控制
针对搅拌强度过大引起的乳化,应改进搅拌系统的设计,如减小搅拌桨叶的尺寸,提高搅拌桨的安装高度等,但必须做到既要产生足够的抽力,又要使两相混合均匀,同时又不宜过大,造成乳化,这在搅拌设计时就应特别注意。
作为特殊情形,在更换皮带时,个别级的实际搅拌转速突然加大,也很容易诱发乳化,生产中应引起注意。
2.5 相比控制
对于相比控制不好出现的乳化现象,可通过调整相比来解决。
首先是要设计合理的相比,其次要注意级间是否流通正常,在更换皮带、清除固体三相物之后或长时间停车后重新开车时,特别容易发生局部流通量很不稳定的现象,容易诱发乳化。
在实际操作时要加强观察,遇到轻微乳化时,可以采用断续开车、延长分相时间的方式来缓解乳化,防止乳化加重。
一般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类乳化即可逐渐消除。
3 结语
稀土萃取分离过程中,产生乳化的具体原因较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杂质元素影响、工艺参数偏离、操作不当三大类。
不同诱因产生的乳化现象可能相同,但解决的方式却不同,因此某一乳化现象的发生,可能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由悬浮物、过饱和萃取、相比失调引起的乳化,是日常生产过程最常见的乳化现象。
预备合格的原料溶液,设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加强过程监控,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可以有效预防绝大多数常见乳化的发生。
当乳化发生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采取相应的简单措施,以达到缓解、消除的目的,乳化最严重时,可以停车将乳化物清除,在萃取槽外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有机相和水相返回原位。
正确认识和判断各类乳化,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乳化,并及时消除已发生的乳化,是稀土萃取分离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参考文献:
[1] 徐光宪,袁承业.稀土的溶剂萃取[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
[2] 孙金治.稀土冶金学[M].沈阳:东北工学院,1991.
[3] 徐光宪.稀土[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4] 傅洵,胡正水,正德宝,刘欢,胡小鹏.萃取体系第三
相的生成、微观结构与应用研究——三相萃取体系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0(4):13.
[5] 杨俊海,周敬民,王丽梅.稀土萃取分离过程中乳化物
的处理方法研究[J].稀土,2003,24(6):25.
[6] 杨桂林,彭福郑,刘志芬,等.稀土萃取分离过程三相
乳化物的研究Ⅰ——无机杂质富集沉淀导致的乳化[J].
稀有金属,2007,31(4):547-552.
Reasons Analysis and Solution for Emulsification of Rare Earth Extraction
LU Jiezhu, LI Feilong
(Chinalco Guangxi Guosheng Rare Earth Development Co. Ltd., Chongzuo 5322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