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局政风行风热线实录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管理局政风行风热线实录材料
城市管理局政风行风热线实录材料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每天上午8:30—9:00,909新闻台为您直播的《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听众朋友,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市城市管理局围绕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宜居城市,创新实干、主动作为,形成了一系列工作特色、亮点和品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也得到了外来宾客的广泛赞誉。
那么今天呢是市城管局的热线时间,首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应邀来到直播室的嘉宾,他们是:党委书记、副局长、大队长,欢迎各位领导作客直播室。
书记: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具体安排,今天,我们有幸来到《政风行风热线》,将通过这个平台与广大听众沟通,非常愿意接受社会各界的咨询和反映。
主持人:
听众朋友,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建议都欢迎参加到我们的访谈中来,发表你的观点,也可以提出你所关心的问题。热线号码是88568909,期待您的参与。
主持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市民对城市管理期待和要求不断提升,城市管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唐书记,请您介绍一下今年以来城市管理工作情况。
书记:
今年以来,我局一是以打造亮点为主目标,全面提高精细管理水平。牵头组织实施城市环境“931”综合整治行动,积极推进东虹东路示范路创建,同时坚持以
点带面,要求每个中队年内都能建成至少一条具有引领作用的示范路。全面推开主干道路沿线农业看护房整治改造,强化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管理,继续打造工作品牌亮点。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加大技术支撑,整合内部资源,配套工作制度,有效发挥科技装备作用。二是以创新发展为主基调,着力突破管理制约瓶颈。逐步改革停车收费管理制度,研究建立广告资源市场竞争机制,充分优化配置公共管理资源。坚持因势利导,积极推进城北烧烤摊点疏导点建设,落实工地摊点疏导点规范设置要求,既保障周边市容环境不受影响,又解决民生就业、满足群众需求。三是以严格执法为主抓手,始终稳控常态管理局面。毫不动摇地抓好违法建设、非法营运、非法石料码头整治等重点执法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夏季市容环境整治、主干道路环境整治,坚持不懈抓好城区烟花爆竹燃放管控,严格工程渣土运输管理制度标准,切实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四是
以教育培训为主载体,不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在基层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和“一口清”管理,着力提高执法管理效率和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实施了新一轮队伍集中轮训,对300多名在编在岗城管人员进行封闭式集中教育,同时实施公推竞岗、交流轮岗等人才选拔机制,有效激发队伍生机活力。坚持“民意导向”理念,通过“开门评议”、“工作恳谈”等活动及时了解民意、服务民生,使城管工作成效更多地惠及普通百姓。
主持人:
城管部门以创建省城市管理优秀城市为工作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方略,在完善提高上精益求精,努力争创城市管理事业发展新优势。
唐书记,刚才您谈到市城管局已经在基层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和“一口清”管理,请您对具体工作情况作一介绍。
书记:
为了提升执法服务能力、解决群众身边
问题,我们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基层中队和城管队员中广泛推行“一线工作法”和“一口清”,切实优化巡查管理模式,坚持徒步路巡、定岗管理和错时执勤,明确要求路段定岗队员不放过每个影响市容环境的瑕疵问题,见到小的违章行为及时进行查纠,协助违法当事人现场整改落实到位,防止累积蔓延成为大问题。比如我们针对市民广场舞扰民情况,组织开展了“大走访”活动,摸清了广场活动人员和规律,主动深入社区,听取广场舞参与者、周边群众意见,同时会同社区居委,召开多方参与的“圆桌会议”,确定了活动时间、音响分贝等管理要素,使群众正当娱乐活动与休息权益统一起来。在抓好日常执法的同时,我们要求队员主动做好延伸服务工作,及时将管理规定提前告知业主,为他们在开业审批、门头设置、装修围挡等方面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工作,使他们不绕弯路,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赢得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
真心支持。“一线工作法”实施以来,先后解决了小问题、小违章3000多个,为200多户业主提供了贴心服务,此举也受到了包括无锡市委黄莉新书记在内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好评。
主持人:
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推动了和谐城管建设的深入开展。
现在,市民群众选择骑行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出行的新方式,作为一种便捷绿色的公共交通工具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但也有些群众担心长期运行后能否持续管理到位,请问市城管部门有何管理举措,确保市民能够顺畅安全用车?副局长:
我市城区公共自行车二期工程自去年7月份建成,并与一期并网运行后,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115个站点、2600辆自行车覆盖主城区的服务网络,每天借车次数多达万多辆次,平均每辆车每天借用达7次之多,运行效能在省内首屈一
指,这一方面说明群众对公共自行车工程建设高度认可,另一方面高频率的使用对后续维护管理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和考验。为此,我局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将长效管理摆在首要位置,落实专门力量,实施专业管理,确保了公共自行车站点车辆完好率、调度及时率、群众满意率。一是建立服务体系。我局管理科主动会同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在总结梳理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查漏补缺、扬长补短,研究制定了《公共自行车服务运行管理规范》和《公共自行车服务质量规范》两个规范性制度文件,形成了一整套的涵盖办卡咨询、后台调度、巡检维修、热线服务等环节的流程体系。目前,该服务质量体系已经被省质监局和省发改委列入省级服务业标准化项目。二是严格考核监督。制定推出百分动态考核监管措施,采取随机抽查、日常巡查、数据核查相结合的形式,对公共自行车实时调度、巡检维修、现场卫生等进行全过程监督,并与年度经济绩
效奖惩相挂钩,确保质量监督网络覆盖到每个站点、每个时点。三是督促公司管理。我局管理科主动深入自行车公司,召开服务质量检查通报讲评会,指出存在问题,落实整改举措,并进行跟踪督办,使公司切实强化内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员工考核,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公共自行车管理既需要部门履职尽责,更离不开市民群众支持参与。借此机会,欢迎市民群众提供更多做好公共自行车管理工作的建议意见。主持人:
作为一项惠民、便民、利民的实事工程,去年起,我市启用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经过1年多的营运,市民的欢迎程度超过预想。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希望大家能配合城管部门的工作,自觉践行诚信原则,切实爱护公共设施,坚决制止损坏行为,努力使公共自行车成为城市文明的风景线。
近期,我市城区沁园、剧院等两个公共停车场开始实施停车计时收费,具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