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设计浅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有效教学设计应具备的要素和注意事项
最近参加了教师远程培训,在培训中观看了专家的讲座和名师的授课视频,收益很多,下面也谈谈自己对有效的教学设计的认识。
1、必须体现课程标准和理念
2 、教学思路必须清晰,教学流程舒畅
3、教学目标设计要合理,既要呈现知识,又要促进能力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明确在社会生活中,不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指导学生要规范和约束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明辨是非善恶、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
4、导入合理,要善于吸引学生。
5、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
6、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板书要起到纲要信号的作用。
总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概括为以下几点:
脉络要“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目标要“明”——是教学设计的“方向”;
立意要“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构思要“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
方法要“活”——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
练习要“精”——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
有效教学设计要经过的过程如下:
学习需要分析: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社会等对学习者的要求,分析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与所应当达到的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为确定学习目标等提供依据。一般认为,这一环节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的基本环节,并将影响后续各环节。
学习内容分析:即分析学生该学习什么和怎么学,通常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中各知识点的关系,分别采用归类分析、层级分析、图示分析等分析方法,也可以从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出发,采用信息加工分析方法,将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时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所有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学生的心理操作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进行的全部思维过程,这种操作过程及其所涉及的能力构成学习内容。有效分析学习内容,可以为教学序列的安排提供更多的指导。
学习者分析: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学习者常常会在认知风格等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越来越强,并逐渐达到稳定,如果在低年级阶段就要求学习者具备较高的决策和问题解决水平,不仅违背了人的正常认知发展规律,同时也容易使学习者对学习产生畏惧。
学习环境分析: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学习环境的差异,保证设计出的方案能够施行。
确定学习目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强调以目标为中心,各环节的安排需要围绕目标来进行,学习目标也是评价学习效果的基本依据。根据我国新课程标准,目标的编写需要
考虑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从过去的重视知识到重视能力,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从重视认知到重视情感。在
目标编制过程中,我们应当尽量考虑这三个维度。
设计教学策略:在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和学习内容后,还需要考虑如何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这些内容,达成学习目标,这就需要运用巧妙地运用教学策略,确定是教师授导为主,还是学习者探究为主。
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媒体与资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需要充分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环境条件和学习者的认知水平等,应当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媒体资源的使用不应简单地追求形式,而要关注其对教学效果的优化。
学习效果评价:评价学习效果,不应仅仅看学习活动的最终结果,还需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但又要避免滑向只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的另一个极端。
下面是我设计的一个教学设计及我设计的意图,请各位老师点评。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与分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材简析】
钟表的认识是第一册新增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是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在课前的了解中,我发现有好多孩子都骄傲地捋开袖子向我展示他漂亮的手表,有的是有分针和时针的,也有的是电子表。虽然一部分学生不能迅速准确地看时间,但都了解钟面内容,认识整时。因此,本节课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理解知识外,主要学习任务定位在:1. 贴近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 重视动手操作,在主动探究中获取新知识。
【教学目标】
1. 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并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
2.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 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钟表
(一)听音乐《在钟表店里》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好像是敲钟的声音。
生:是寺庙里和尚敲钟的声音。
……
师:我们听到的是钟表店里的声音,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兄弟们交朋友。
板书:认识钟表。
[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听一段美妙的音乐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亲切感,在听、猜、议中营造积极、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利于孩子们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二)看主题图,感受生活中的知识应用
师:听完了音乐,我们去小红家看看。
(课件展示:时针和分针走到7点整,小女孩起床了。)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小女孩起床了。
生:我发现墙上的钟滴答滴答到7点时,小女孩就起床了。
生:早上7点时,爸爸就催小红起来上学了。
师:小红每天早上都在7时准时起床,在数学里,我们通常把7点说成7时,我们也要学习小红,遵守时间,按时起床、上学。
二、认识钟面
(一)看钟面
(以小组形式观察、讨论,每组一个实物闹钟。)
师:刚才小朋友通过看钟,知道小红是7时起床,那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钟表兄弟的脸上到底有些什么呢,请组长拿出闹钟,我们一起来观察钟面。
(二)说钟面
生:我们看到有三根针在工作,我们还知道它们叫时针、分针和秒针。
(请这一组到投影仪下指出三根针)
师:那谁能告诉大家三根针分别是怎样的?
生:短短胖胖的是时针,再长一点的是分针,最长的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师:哦,今天我们得委屈一下秒针弟弟,我们暂时不去理他,先来和时针和分针交朋友,好吗?
生:我还看到钟面上有12位数字宝宝。
生:老师,我们组发现钟上有一格格的东西。
……
归纳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长的针叫分针,短短的叫时针。
(课件画面钟的12个数,时针、分针闪动。)
三、认识整时
(一)会看整时
1. 教师在钟上拨一个时刻5时。
师:你知道这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看的?
生:5时,我看到时针在5上嘛。
生:他讲得不好。先要看分针指在12上,然后我发现时针指着5,就说明是5
时。
师归纳:很多小朋友都会看,真能干!
当长长的分针指12,时针指5,就是5时。
(教师贴上5时的钟面,板书:5时)
2. 巩固:教师拨2时、12时,分别问学生表示几时。
(二)会拨整时
1. 师:我们每天在上午10时开始上第三节课,请你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10时。
(反馈:投影下展示操作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