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护理体会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护理体会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24T13:16:55.2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5期作者:荆红杰

[导读] 将结合所在医院在过去一年半内的患儿病例,对静脉留置针的输液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证实留置针可以有效保护患儿的血管,避免反复的穿刺造成的感染。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3

摘要:将结合所在医院在过去一年半内的患儿病例,对静脉留置针的输液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证实留置针可以有效保护患儿的血管,避免反复的穿刺造成的感染。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留置针

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我国的儿科医疗和护理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小儿静脉输作为儿科疾病在临床中重要的给药形式之一,其操作方式对于儿童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自己所在的医院在近一年多的时间来接收的一百多名患儿的输液实例,对其静脉输液的过程中采用留置针的方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且认为留置针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有效完成了输液和取血的任务,还避免了对患儿的血管的反复的穿刺,减少了患儿的痛苦,也避免了其他疾病和病毒的感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输液方式。下文中笔者将结合具体的实例资料对该问题进行论证。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的医院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中,总共接收了一百四十七例儿童患者,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输液和取血的操作,具体情况如下:对于五岁的儿童实行了静脉留置针的输液和取血,其中在头部实行输液的共有七十二名患者,在手背实行静脉输液的共有五十五名,在足背以及足裸部采取静脉输液的有二十名患者,均实行的是留置针的方式。另外对于新生儿实行的静脉输液有三十例,其中一岁至二岁的儿童有六十一名,二岁至五岁的有五十六名。

2 穿刺方法

在具体的静脉注射的过程中,穿侧的方式要根据患儿的不同的年龄以及输液的情况的不同进行选择,一般来说要尽量地选择相对较粗的血管,并且应该避开关节部位,寻找相对易于固定的较直的血管。由于儿童的身体的发育的特殊性,使得其血流丰富的血管一般额外域头部和耳后,所以有关医务工作者应该尽量选择这些部位,并排除有静脉鳞的血管。

2.1 用物准备

静脉输液前要在注射盘内放置的具体物品有以下几种,即2.5%碘酒、75%酒精、消毒棉签若干,并配有留置针1套以及一次性的注射设备三套,还有固定用的医用胶布若干,另外,应该配有的还有生理盐水一瓶,和止血带、无菌绷带若干。

2.2 操作方法

在执行静脉输液留置针的操作的过程中,也应该按照常规穿刺前的一些准备,来调整穿刺和输液的心态,医务工作者应该做到的是要尽量地保持心态和情绪的稳定。在输液开始后,工作人员应该按照上文中我们提高的血管的选择标准来选择注射的部位,并对皮肤进行常规的消毒,范围控制在五至十厘米,如果是头部,应该将周围范围十厘米左右的毛发剃除。医务工作人员在确定血管的位置后,应该站在穿侧部位的一侧,并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来将穿刺的血管固定住,将手中的针头同皮肤放置的位置呈现15°-30°的夹角,针头穿入后,如果出现回血现象,应该立即退出,退出的幅度应该控制在0.2cm左右。另外,为了避免由于针头穿入时形成的血管的破裂,应该讲针套按照血管的走向送入,这个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应该一直放置于留置针的外套管,而右手则应该将针芯缓缓退出。

2.3 固定

在完成穿刺后,操作人员应该将贴敷保持自然的下垂,将并将其按照自然垂落的位置贴于穿刺点的中央部位;这个时候,操作人员应该适度地轻按透明的敷贴,顺序是从穿刺点的中心向四周扩散。然后再清揭框架结构切口的边框,最终固定留置针的位置。

3 封管技术

我们在静脉注射的过程中使用留置针的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避免反复对患儿的输液部位进行穿刺,减少其痛苦,所以为了保证输液过程的顺利和输液进行的顺畅,要严格控制好封管技术。

3.1 封管液

就目前大多数的医院的封管液的使用情况来看,肝素盐水和生理盐水是最常见的两种,在使用肝素盐水作为分管液的过程中,不同的年龄段的患儿所使用的浓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对于新生儿浓度应该控制在0.5U/ml、而一个月至七岁的患儿则是1-5U/ml、八岁至十二岁的患儿是5-12.5U/ml,通常情况下每管的封管剂量为1.5-3ml。

3.2 指导护士使用正确的封管手势

留置针封管的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的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封管时应脉冲式、连续不断的方法推注封管液正压封管,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封管针内留0.2ml封管液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保持正压,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头。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

4 留置时间

留置针可留置3-5天,无静脉炎时可达7天,一般不超过7天,注意观察固定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及时固定好,但应注意环绕一周的胶布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血运及舒适度。头部在抽液结束后,可带头网保护,以免小儿有意或无意抓挠针头处,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5 护理体会

虽然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式相对于普通的方式具有更加安全、迅速和可靠的效果,但是在实践中仍然会有操作失败的现象发生。如:护士输液技术水平不高,穿刺未见回血或穿刺至血管外;穿刺的血管较细小、不充盈亦影响成功率;进针部位偏上,导致针头不能完全进

入血管或软管在血管内折盈;穿刺入血管后因异物堵塞、血液凝固或软管扭曲导致液体输入不畅;留置针使用方法错误导致不能正常使用而穿刺失败。为了保证静脉通道能够迅速的建立起来,护理人员应该认识到:快速而成功的穿刺是保证抢救顺利逆行的重要环节:选择比较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头的血管进行穿刺是保证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前提。

综上所述,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所占医院接收的患儿的输液实例,对静脉输液的留置针方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经过对实践操作的观察,采用留置针的输液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还能够有效避免外部感染,增加看了家长的满意度,是一种更加合适的儿童输液方式。

参考文献:

[1]孙红侠.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7.08.

[2]陈玲,王莉.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南华大学学报,2016.33 作者简介:荆红杰,女,研究方向:儿科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