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曾经有一个平凡的故事:讲一位丈夫在50岁时下跪向妻子献花,祝贺生日,以此感动妻子。

它启示人们:要想获得幸福,就必须让对方感觉到快乐。

教育艺术何尝不是如此,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挚爱,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完美的课堂艺术要求我们不照本宣科,要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创新,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感染孩子。

全国“十二五”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就是一个以人为本,特别是课堂上关注学生表现和发展的课题。

相信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合作,学习质疑和探究,是教师的共识。

而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追求这一目标的策略和大智慧。

他可以引领教者积极探索,也可以提供充分创造和变通空间,适应不同学生的情况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让每一个教师都参与教学模式的构建,去展示他们教学艺术的变革与创新。

通过“3+1”进而引领他们发展,让课堂的每一个行为有自身的内涵和理论基础,让学生有流畅的话语权。

我校长期探索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路是:“3+1”课堂教学模式。

“3”指教、学、练,“1”指评。

基本理念是以教为导,以学为主,以练为标,以评为辅。

教:重在引导,教给学生方法、良好习惯;
学:学是课堂的主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根本;
练: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课堂的重要内容;
评:是教师了解学情的重要手段,也是反馈给学生信息、激励指导的有效渠道。

“3+1”课堂教学模式是个筐,内涵让师生一起装,教师通过积极探究,可以赋予它丰富内涵,例如:不同课型、不同学科如何把握“3+1”,其实各具特点。

教师教学中应该有怎样的目标要求、时间要求、形式要求(导学案),都需要广泛的探究,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怎样体现?学习方式和方法怎样向合作探究引导?练习应控
制多大的量才算合理?怎样紧扣课文?怎样延伸到课外去探究和
训练等,对每一个教师而言,可以有丰富多彩的课题。

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教师曾提出一节课的几个操作要点:不看不讲、不议不讲、不练不讲,教后评价反思。

这些都彰显出少讲、精讲,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追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证明,“3+1”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洋思经验等教研成果有机衔接。

同时,它可以不断延伸和发展,据此,演变出学校自身符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

例如:“练”既然是课堂教育的目标,就赋予它时间要求,对满堂灌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杜绝,要求部分学科训练时间应达1/3,并有难易、层次要求。

“评”既然是反馈、激励的手段和渠道,那么就提出了每节课基本有反馈和激励的评改这一硬性要求。

不完成全批改,就是没有达标。

而实现这一目标显然离不开学生,需要
多种方式加以辅助。

“3+1”模式只是体现我们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提出:允许教师多种教学模式和风格并存,特别是对一批老教师,我们鼓励他们创新但不刻意要求他们实施“3+1”模式。

正因为我们工作中的包容性和人文关怀,也使得这种探索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支持,并正逐渐展示其生命力。

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构建优良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是形式,其内容是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是能力培养的追求,是池中注入的清泉。

构建快乐的课堂,让学生愉快学习,也必将让教者在学生的成就和成长中获得幸福和回报。

(作者单位湖北省当阳市玉阳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