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股利政策的选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论股利政策的选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专业:会计学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选题背景
股利政策作为现代概述财务管理活动的三大核心之一,是公司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逻辑延续。对股利政策的研究,一直是概述金融研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股利政策是有关公司盈利的分配政策,直接影响着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多少,使得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始终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股利分配理论和西方国家的股市实践都说明,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分配方式是现金股利,投资者最关心的也是现金股利。对于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来说,发放的现金股利多,现金股利越能成为股东在企业中的权益体现,而发放现金股利太多,又会减少企业资金的运作,影响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工作,对企业未来投入的回报率会产生负面影响;相反,发放现金股利太少,会使投资者觉得公司前景不大,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如果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使公司现金积累过多,一样影响公司的健康发展。所以说,适当的股利政策在企业的健康运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寻找到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股利政策因而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价值是企业项目的现值之和,其本质是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股利政策在股份制企业经营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企业三大核心财务问题之一,对公司管理当局而言,如何制定股利政策,使股利的发放与公司的未来发展均衡,并使公司股票价格稳中有升,便成了公司管理层的终极目标。
(二)选题意义
股利政策作为当前股利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重点,从理论意义上讲,股利政策是贯穿现代西方公司财务研究的主线之一,迄今为止,这一专题的研究仍然是探索性和富有争议性的,尚未形成完整的并对实务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股利理论。在我国,相关的研究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或多限于经验检验,不够重视对基本理论的研究;或照搬西方理论,不考虑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上市公司的具
体特征;或就事论事,注重实务的分析和归纳,而忽视现有理论的指导意义。
从实践意义上,股利政策是股份制企业确定股利及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方针和策略。在研究中人们逐渐发现,在不同的市场,股利政策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股本规模、公司盈余水平、公司成长性和投资机会、公司治理水平等均对股利政策产生重要影响,股利政策似乎能够向市场传递一些关于公司未来业绩的信息,也被认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普遍存在的代理问题。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当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会计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对股利政策进行了研究。
(一)国外研究情况
西方股利理论可分为传统股利理论和现代股利理论。传统股利理论包括:“一鸟在手”理论和MM理论。通过对传统股利理论假设条件的放松产生了现代股利理论,包括:税差理论、追随者效用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股利迎合理论。
“一鸟在手”理论源于谚语“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1938年,Williams 运用股利贴现模型对股利政策进行研究,形成了早期的“一鸟在手”理论。随后,Lintner《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of Corporations among Dividends,Retained Eaming and Taxes》(Lintner,1956)、Walter和Gordon等又相继对此进行了研究。
股利无关论是由Miller和Modigliani《Dividend Policy,Growth and the Valuation of Shares》(Miller和Modigliani,1961)两位经济学家于1961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的价值或股票价格产生任何影响。
Farrar和Selwyn《Taxes,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y and Return to Investment》(Farrar, D. &Selwyn,L.1967)在1967年提出的税差理论认为,在股利的税率高于资本利得的税率情况下,不管税前收益以及个人或公司的债务额大小,税后资本利得必大于税后股利所得。Brennan于1970年通过建立股票评估模型,将Farrar和Selwyn的模型进行了扩展,使其更有说服力。
追随者效应理论最早由Miller和Modiglian提出,认为“根据现有个人所得税制度,资本利得比起股利来要获得巨大的税收收益。受到这种税收收益的强烈驱动,高收益的人乐于取得资本利得”。Elton和Gruber对追随者效应进行了较好的解释:所有股东在企业除权除息目前面临两种选择,或者在除权日前面临两种选择,或者在除权除息日前售出股票,从而丧失获得股利的权利;或者持有至除权除息日后以收取股利,但同时股票价格也因除权除息而降低。相反,Allay、Miller和Scholes认为,Elton和Gruber的研究因为忽视了免税投资者所进行的交易而具有缺陷。
股利信息内涵的思想萌芽于Lintner1956年关于股利研究的经典论文中,由Miller和Modigliani在1961年的不朽名篇中提出。1969年,Fama《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ividend and Investment,Decision of Firms》(Fama,Eugene F.1969),Fisher,Jasen和Roll通过研究股票拆细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证明了股利政策具有信息传递效果。1979年,Bhattacharya《Imperfect Information, Dividend Policy,and“The Bird in The Hand”Fallacy 》(Bhattacharya S,1979)借鉴Spence的信号模型思想,建立了第一个股利的信号传递模型,这标志着从信号角度研究股利政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后Miller 与Rock、John与Williams、John与Lang等均建立相应的模型,但是各个模型对股利政策信息内涵的观点都有不完全一致。
首先将代理成本理论用于研究股利政策的是Rozeff《Growth,Beta and Agency Costs as Determinants of Dividend Payout Ratios 》(Rozeff,1982)。他认为股利的支付,一方面会降低代理成本,另一方面会增加交易成本。公司股利发放率的确定,是在这两个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以使总成本最小。
1984年,Easterbrook《Two Agency-CostExplanations of Dividends 》(Easterbrook,1984)指出,与股利相关的代理成本有两种,一是监督成本,另一种代理成本与风险相关。如果公司不断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这两种成本就会迎刃而解。无论是股票融资,还是负债融资,均有相应的机构对其进行监督,以增加股东的利益。从这个角度看,代理成本理论似乎与“一鸟在手”理论有相同效果。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对于那些出于消费等原因,希望从投资中定期获得现金流的投资者来说选择稳定派现的股票也许是达到上述目的最廉价的方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