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中医诊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脓毒症(sepsis),即脓毒血症。是指因感染引起的全身性严重反应,体温,循环,呼吸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一种由感染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一、脓毒症的诊断标准
1、感染指标:
确诊或高度疑似的感染,具备下列临床特征:
①发热(深部体温>38.3℃)或低体温(深部体温<36.0℃)
②心率>90次/分或>不同年龄正常心率的二个标准差
③气促,呼吸频率>30次/分
2、炎症反应的生化学指标:
①白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12×109/L)
或白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4×109/L)
或白细胞计数正常但不成熟白细胞>10%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②C反应蛋白(CRP)>正常2个标准差
③前降钙素>正常2个标准差
④血浆内毒素>正常2个标准差
⑤血糖>7.7mmol/L或110mg/dl(无糖尿病史)
3、器官功能障碍指标:
①低血压状态(收缩压<90mmHg,平均动脉压<70mmHg
或成人收缩压下降值>40mmHg)
②心排指数<3.5L/min/m2(儿童心排指数正常值高于成人,为
3.5-5.5 L/min/m2)或皮肤出现花斑
③低氧血症(氧合指数PaO2/FiO2<300)或血清乳酸值>3mmol/L
④急性少尿(尿量<0.5ml/kg/h持续2个小时以上)明显水肿
或液体正平衡>20ml/Kg超过24小时
⑤血肌酐增加≥0.5mg/dl
⑥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质>4mg/L,或70mmol/L)
⑦血小板减少(<100×109/L) 或凝血异常(APTT>60s或INR>
1.5)
⑧腹胀(肠鸣音减少)持续时间>24小时
⑨意识状态为格拉斯哥评分<14分
符合1中的两项以上和2中的一项以上指标即可诊断为脓毒症;
脓毒症的基础上出现3中的任何一项以上指标者即可诊断为严重脓毒症;
出现3中的任何两项以上指标者诊断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二、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 抗感染
菌培养及药敏之前,依据医院药敏试验敏感性经验与医生的临床经验降阶梯选择一到两种抗生素
2.拮抗内毒素、炎性介质
血必净注射液50~100ml加入250ml液体静脉滴注,2~3次/日。
3.抑制毛细血管微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钠60-100U/kg,皮下注射1次/12h;或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12h。
4.中医辨证论治
根据王今达教授提出的著名的“三证三法”,把脓毒症分为:热证、瘀证、虚证三大证,选择相应方剂治疗。
1.热证:
①邪毒袭肺:发热,恶风,无汗,周身酸楚,气短乏力,喘促,口渴,咽干,舌
边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小便黄赤。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通络;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黄芩、白僵蚕、马勃、牛蒡子、板蓝根、薄荷、升麻、柴胡、连翘、玄参)。
②热毒炽盛:高热,大汗出,大渴饮冷,咽痛,头痛,喘息气粗,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沉数或沉伏。
治法:清热凉血、泻火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合凉隔散加减(大黄、芒硝、连翘、山栀、石膏、薄荷、黄芩、桔梗、玄参、生地、丹参、竹叶、甘草)。
③阳明经热: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治法:清热生津;
方药:白虎汤加减(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④热结肠腑:脘腹痞满,腹痛拒按,腹胀如鼓,按之硬,大便不通,矢气频
转,甚或潮热谵语,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治法:通腑泻热,保阴存津;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大黄、芒硝、厚朴、枳实)。
⑤热入营血:气促喘憋,发绀,发热以夜晚尤甚,喘促烦躁,往往伴有意
识障碍,口干,汗出,气短无力,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苔薄,脉细数。
治法:清营解毒、益气养阴;
方药:清营汤合生脉散加减(水牛角、生地、玄参、金银花、连翘、黄连、麦门冬、丹参、竹叶、西洋参、天门冬、沙参)。
⑥热入心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口渴唇焦,尿赤便秘,舌红苔黄垢腻,
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开窍醒神;
方药: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至宝丹)加减(水牛角、生地、玄参、金银花、连翘、黄连、麦门冬、丹参、竹叶)。
⑦血热动风: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质
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细数。
治法: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方药:羚角钩藤汤(羚羊角、霜桑叶、川贝、生地、钩藤、菊花、茯神木、白芍、生甘草、竹茹)。
⑧热盛迫血:昏狂谵语,斑色紫黑,善忘如狂,胸中烦痛,自觉腹满,吐
血、衄血、溲血、大便色黑易解,舌绛起刺;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犀角、生地、芍药、丹皮)。
2.瘀证:
①瘀毒内阻:高热,或神昏,疼痛状如针刺刀割,痛处固定不移,常在夜
间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沉迟或沉弦。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②邪毒内蕴、败血损络:神昏谵语,意识障碍或淡漠;胸闷喘促,心胸刺
痛,咳嗽气逆;腹痛,胁肋胀痛,泄泻或黄疸;小便短赤,涩痛不畅甚或癃闭;皮肤四肢瘀紫、表浅静脉萎陷,发热或有红斑结节;肢体麻木,疼痛,活动不利,甚则瘫痪。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通阳活络;
方药:黄芪、当归、麦冬、丹参、西洋参、银花、连翘、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生地。
3. 虚证:
①气阴耗竭(邪盛亡阴):呼吸浅促,身热骤降,烦躁不宁,颧红,汗出,口
干不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生脉养阴,益气固脱;
方药:生脉散或独参汤(生脉注射液或参脉注射液)。
②阳气暴脱(邪盛亡阳):喘急,神昏,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
微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参附汤(参附注射液)。
③脏腑虚衰,阴阳俱虚:脓毒症后期出现动则乏力气短,腰膝酸软,肢
体畏冷,脉虚细无力。
治法:补阳益阴,阴阳双补;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人参、黄芪、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山药、麦冬、茯苓、白术、附子、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