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文化
贡献者:大乐透编辑时间: 2010-12-14
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的省会,是中国的十大城市之一以及东北地区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政治、金融、文化、交通、信息以及旅游中心,同时其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并有着“东方鲁尔”的美名。沈阳作为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其地处古时候的沈水即现今浑河的北面而得名。沈阳地区是辽河流域早期文化主要起源以及传承之地,是中华民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根据对新乐遗址的考古发现,早在距今七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的痕迹。自公元前约300年左右建立了侯城至今,沈阳的建城史已达两千多年。由于这里是满清政权的发祥地,因此沈阳又有着“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叫法。
【传统建筑】
沈阳故宫是在清军入关之前由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及清太宗皇太极所兴建的皇宫,其始建于公元1625年,在当时被称为盛京皇宫,清世祖福临便是在此即位并称帝。沈阳故宫是至今为止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现今已被设为沈阳故宫博物院,是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时期皇宫建筑群是由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所构成,其中沈阳故宫在2004年7月1日,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的扩展项目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并以其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以及浓厚的满族建筑风格而区别于北京故宫。
【当代建筑】
张氏帅府是清末民初时期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府第,其坐落于沈阳市的沈河区,又被称为大帅府及少帅府,总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四周由三米多高的青砖厚墙所围,分为东、西两院,都有着风格迥异的建筑特色。在花园的北面,有一幢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三层罗马式的青砖洋楼,这里曾作为他的公署。一楼作为接待中外要员的会客场所,用于商定军机大事;二、三楼是其办公以及居住之用。在一楼正中的会客厅,陈列着两只老虎标本,因而称为老虎厅,这里便是当年张学良将军处决杨宇霆和常荫槐事件之所。这里的建筑既传承了中国民间的传统风俗,又突显了东北、特别是辽南的风土习惯。作为帅府内宅的第三院落,现在被设为《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业绩展览》的展厅。
【传统艺术】
沈阳的“面人汤”在民间雕塑艺术发展历史中一直与北京的“泥人张”齐名。面人通常又叫江米人,是一种特殊的又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国民间艺术。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朝时候就有了雏形,但是直到清代才逐渐发展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面塑艺术。制作面人的主要工具包括竹签、箔铁片子以及剪刀等。制作材料是由精制的面粉以及糯米粉再入防腐剂后,用开水揉成的面团。根据创作的需要,放在锅内把面团加温后,分别加入各种不同的颜料,这样制作出来的各种面人形象,放上百年都可以保持原样而不变质。
【传统戏剧】
沈阳评剧以前叫作蹦蹦戏、落子戏,还会称其为平腔梆子戏,简称为平戏,正式被命名为评剧是在1935年。评剧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戏剧种类,后来逐渐流传到西北、西南等广大地区,成为了一个不但包含了浓郁民间传统文化,而且又体现出现代审美观念的新兴剧种。在评剧发展的早期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后逐渐丰富。其表演虽然融合了梆子和京剧的身段、动作以及唱腔,但至今仍然保留了自由活泼的民间小戏特点,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成兆才作为评剧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评剧的第一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品《马寡妇开店》、《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都已经成为了评剧的经典保留剧目。
文化建设:使活力沈阳更具魅力(图)
搜索
我来说两句
有奖评新闻
【来源:沈阳日报】
广场文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王林摄
卢浮宫,让巴黎开始具有独特的魅力;悉尼歌剧院,让澳大利亚的悉尼市成为文化名城。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品位,还可以提升一座城市的软实力。近几年,沈阳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不仅让沈阳人生活多了些文化内涵,更让沈阳成为一座真正的文化名城。文化品位:沈阳有了世界文化遗产
2004年7月1日,是令所有沈阳人激动的日子。这一天,在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沈阳的清故宫、清福陵和清昭陵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五年来,沈阳市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了各项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在推进文化设施建设中,沈阳市先后投资4.8亿元,新建扩建市出版大厦、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等标志性文化设施,使城市文化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几年,沈阳专业表演艺术升华到一个崭新的空间,成果丰硕:沈阳专业文化团体推出杂技《天幻》、《龙幻》,话剧《大漠可以作证》、《温柔的特洛伊木马》,评剧《洪湖赤卫队》,京剧《青石山》、《红灯记》等经典剧目。
文化名人:让沈阳人气飙升
京剧界素有“南麒北马关外唐”的说法,而曾与周信芳、马连良先生齐名的“关外唐”,就是沈阳京剧院的著名京剧大师唐韵笙;评剧界更有“韩、花、筱”三大流派称鼎全国。如今韩少云、花淑兰两位艺术家已经先后离我们而去,但她们的艺术已经传承下来。
说起沈阳文化名人,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个名单。从世界闻名的钢琴家郎朗,到笑醉全国人民的赵本山,大雅大俗,静动生韵,有的站在高雅艺术的顶尖位置,有的高举东北地域文化的大旗。
我市在着力打造文化名人的同时,还请进更多代表一流文化的知名乐团来沈阳演出。“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为了让沈阳市民能够欣赏和感受高雅艺术的魅力,每年都举办高水准的新年音乐会。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相继引进高雅艺术。2003年的沈阳新年音乐会,奥地利施特劳斯王朝乐团莅沈演出,让沈阳人度过了一个激情之夜;2004年的沈阳新年音乐会,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爱乐乐团来沈演出;2005年的新年音乐会,来自钢琴诗人肖邦故乡的波兰爱乐管弦乐团为沈阳奉献了精彩的演出。2004年8月,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成功引进的美国百老汇音乐剧《音乐之声》,演出八场,观众一万多人,让沈阳人尽情享受了顶级的艺术大餐。广场文化:让城市“客厅”更迷人
广场是城市的“客厅”、百姓的乐园。
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已成为沈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十五”期间,沈阳先后建造了市、区县级文化广场22个,基层中小型文化广场300余个。每次重要的文化活动,广场文化都成为最大的亮点。沈阳清文化节,10万名市民在五城区七大广场欣赏了30多场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表演。即使没有组织,每到夜晚,沈阳人也会走出家门,来到附近的广场,参加自己所热爱的文化活动。喜欢书法的人在平整的广场地面挥毫,醉心于自己的“清水书法”;而各种舞蹈团,更给广场舞出了诗的韵律。文化广场不仅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各种文化活动又以其润物无声的方式,成为提高群众欣赏情趣的有效途径。
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大型文化活动丰富活跃,打造出东北文化博览会、沈阳清文化节等一批文化品牌。
沈阳文化建设获得的最大效益是为城市赋予了更大的价值。一台台新戏,一位位名人,让沈阳文化更具魅力。本报记者蓝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