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景区管理工作的创新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在全国旅游景区一片“涨”声的情况下,西湖景区逆流而上,造福于民,并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等方面均实现了“不收门票的和谐发展”,令人称道。
这种以人为本谋发展、科学管理促效益的“西湖模式”可供其他旅游景区借鉴、推广。
该模式成功运行的主要启示如下:
目前,国内大多数旅游景区经营收入主要依赖“门票经济”,但门票涨价后,加重了游客旅游支出负担,迫使游客减少停留时间和其它支出,导致旅游收入单一,难以促进本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西湖实行免费开放,正是提早认识到了这点,通过免票降低游客准入门槛,从而带动杭州餐饮、住宿、交通、零售和其他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其可行性策略主要有:
做好景区管理工作要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盘活全市旅游发展。
通过树立大旅游观念,我们不再仅仅把目光放在自己部门的局部利益和门票上,而放在促进整个杭州旅游经济的长远利益上。
尽管西湖免费开放10年间,门票收入减少了2亿元左右,但高人气为杭州创造了显著的综合回报效益。
根据杭州市旅委公布的数据,2002年杭州的旅游总人数为2757.9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294亿元;2011年,旅游总人数达到7487.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1191亿元,是2002年的4倍。
做好景区管理工作要政府提供强大财力反哺。
西湖景区现在资金来源主要有四块:政府投入、税收、文保类场所的门票收入和经营所得。
其中,杭州市政府批准设立西湖景区管委会一级财政体制,将区域内的全部税收纳入景区财政收入,确保了景区日常保护、管理经费来源。
同时,市政府对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专项拨款,确保景区建设资金充足。
此外,免费开放后,随着游客流量的增长,景区内的租金收入和自有业态营业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了一块不可或缺的资金来源。
可见,政府的政策引导、体制支持以及强有力的财政反哺,也是推动“西湖模式”长期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
做好景区管理工作要“免费为主、收费为补”的经营模式。
10年间,西湖相继取消了130多个景点的门票,占景点总数的80%以上,免费开放的景区面积,达到了2000多公顷,基本分布在西湖四周开放区域中;保留收费公园19处,主要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如灵隐飞来峰、岳王庙(墓)、六和塔、三潭印月、郭庄等,2011年收费景点门票收入高达2.84亿元。
这种经营模式既为杭州经济发展带来了财源,又使得部分门票收入成为西湖景区日常管理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
做好景区管理工作要“免费+周边消费”的商业运作模式。
西湖免费开放,使杭州市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
杭州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2年杭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70.17亿元,2011年达到2548.36亿元;2002年的住宿餐饮业收入44.53亿元,2011年为239.95亿元;交通方面,2002年全年客运量2.10亿人次,2011年的客运量上升到3.48亿人次。
截止到2011年末,杭州市星级宾馆和旅行社已经分别达到230家和562家的规模,分别比2002年增加了63家和34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