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其专业课程不仅要将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强化实践操作技能,从而优化知识结构让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据以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和认识规律,职业成长规律和企业的生产活动,以就业为导向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首先,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动物生产职业岗位群能力为标准划分学习领域,探索将职业实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开发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专业课程体系。其次,摒弃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设置思路和模式,从现代家畜禽生产与经营管理的实际生产形成项目课程和项目模块,构建新的课程结构,突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最后,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凸显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增强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的关联性,并嵌入国家职业资格和行业标准,使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和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体系设计的方法

首先,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之前,我们对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北京等省市的不同类型的养殖企业,饲料生产企业和宠物医院等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分析研究了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和职业能力的要求,掌握了第一

手资料。同时邀请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与行业专家共同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和职业能力描述,确定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能力结构。其次,根据各岗位工作任务的差异性和不同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选择多元化的课程设计途径。此设计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出发,递进式地整合学习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围绕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的培养设计项目课程内容,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标准。最后,描述职业能力,明确教学目标,形成课程模块。在管饭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动物科学专业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职业能力的分析与描述,使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需求完全对接。课程内容的载体是工作任务,工作任务是课程的核心要素,工作任务分析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将动物生产、疫病防治等不同实际工作任务引入教学中,并进行整合与归纳形成项目课程模块。

三、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岗位能力培养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提出的高职教育“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方针,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立足行业的需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技术知识,熟悉饲料生产、畜禽品种改良、畜禽生产与管理、动物常见疾病诊断和防治、畜禽生产新技术应用及推

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

王玉民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234101)

【摘要】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以职业岗位群能力标准划分学习领域,探索将职业实

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课程改革思路,构建以项目工作过程为主体的工学交替课程体系。根据岗位群能力的要求,实施“理论与实践融合”化教学,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施开放性的考核方式,强调工作过程考核与工作结果考核相结合,学校考核评价与企业考核评价相结合。

【关键词】动物科学与技术职业能力

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2)04-0088-03

*[收稿日期]2012-07-11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01395);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编号:2011114)[作者简介]魏磊(1969-

),男,河南永城人,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科系副教授,博士

第15卷·第4期

2012年8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Vol .15,No.4Aug .2012

88

魏磊王玉民刘芳: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

种技术、畜禽生产技术等课程即重能力。

四、体现“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根据动物生产过程的特点,创建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四结合”教学模式,其内涵是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结合、校内实习与校外实训结合、实践技能训练与企业顶岗实习结合。校内实习和企业实训以生产过程为导向,以小规模生产实训基地为载体,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在校内完成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我基本技能训练,并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开展短期的企业实训和生产实训。第五和第六学期,由学院统一组织安排学生到养殖企业进行集中顶岗实训。在顶岗实训期间,根据企业生产项目种类开设企业主修课,由企业专家指导,以此保证实践技能达标、技术过硬。学承担生一个员工的职责任务,接受企业

的考核,将顶岗实习与企业的岗前试用融为一体;学生与企业在顶岗实训期间经过双向考核与选择达成共识,实习结束前即可签订就业协议。

五、课程的开发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动物科学技术专业“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延长了校外实训的时间,增大了生产性实习的比例,强调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融合。为适应“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须开发“工学交替”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工学交替”课程开发

以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能力为核心,在企业顾问的指导下,按企业的生产要求修订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授课教案等教学指导文件,开发工作过程的主干课程。根据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以畜禽生产

广、畜牧场的规划和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性高等技术人才。依据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2006-2009年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和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顾问委员会几年的活动记录,并通过对合作企业的广泛调查和岗位分析,确定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四个主要应职岗位群:畜禽生产岗位群,包括畜牧场的规划和设计、家畜家禽的饲养、种畜禽繁殖技术、新技术的推广和示范等岗位;畜禽疫病的防治岗位群,包括畜禽疫病诊断,防制和治疗;饲料生产与销售岗位群,包括饲料检测、鉴定、生产、经营和饲料营销;畜禽养殖企业管理岗位群,包括企业的规划、组织生产、员工培训、综合管理岗位等。根据

完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设计领域课程。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见图1.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厚基础、重素质、重能力。强调基础面宽而且扎实,包括通识教育的基础和学科基础。通识课程包括:“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科学等即厚基础。强调在知识传授与学习过程中注重素质培养,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除通过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课学习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外,还开设部分管理与营销方面的课程,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方面的素质即重素质。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充分保障学生获取专业能力的学习领域即专业主干课,包括动物解剖生理学、动物微生物、动物病理、动物诊疗技术、动物繁殖育

图1

动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