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天津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服务链深度融合的战略研究李晓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织,新的技术经济形式正在酝酿和形成,通过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服务链的融合来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促进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四链融合在天津市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构建高
效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天津四链融合的现状、特点与问题
为促进四链深度融合,天津从战略引领、经济支持、生态健康三个角度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新兴海洋、新材料和现代农业9大产
业,确定集成电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智能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制造、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新型功能材料与复合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绿色化工材料、工业节能、废弃物资源化、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海水淡化、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健康产业、生物种业、新型兽药、农产品加工等22条细分产业链。


促进天津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服务链深度融合的战略研究
项目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和服务链,
实现四链融合”项目编号:14ZLZLZF00101。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科技型企业开展国内外兼并重组实现扩张性发展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ZLZLZF00840。

作者简介:李晓锋(1980—),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

邮编:300011
摘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服务链的深度融合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深化创
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深入分析了天津四链融合的现状、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四链深度融合的建设思路,提出了天津促进四链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深度融合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255-(2017)04-0014-05
◎文/李晓锋
过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剖析其产业现状与特点如下:
(一)现状与特点
1.产业链初步形成并呈现融合发展态势。

整体而言,天津22条细分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链条已形成,但建设尚不完善,各产业链发展状况差异较大。

具体而言,高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和创新链均较强的“双强”产业3个;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链较强、创新链较弱的“强产弱创”产业4个;集成电路、创新药物等创新链较强、产业链较弱的“强创弱产”产业8个;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工业节能等研发基础和产业基础均较弱,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7个。

同时,出现了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态势,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相融合,催生形成的智能制造业成为天津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2.创新链布局较为完善但整体水平不高。

目前,天津产业创新研发资源布局较为完善,创新机构数量不断增多,围绕22条产业链,建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
验室、企业技术研究中心、产
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市级以上
研发机构500多家。

但水平
高、影响大的研发机构不多,
每条产业链上平均建有国家
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仅有
1.5家、国家及部委级重点实
验室仅2家。

另外,不同环节
创新机构之间协同性较差,
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的
融合度远远不够;企业自身
研发体系建设与产业创新发
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创新
型企业数量不多、企业科技
含量不高。

3.科技服务机构数量较
多但服务链条尚未形成。

天津科技服务环境建设
日趋完善,建成了市级生产
力促进中心140家、科技企
业孵化器130家、大学科技
成果转化中心13个,各类科
技服务机构数量达到2000
多家,构建了科技淘宝超市、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网等网络
化科技服务平台,能够为科
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
便捷化和定制化服务。

但是,
科技服务机构的深度服务能
力不足、服务水平普遍不高,
整体氛围不够活跃,基于市
场需求的服务合作链条尚未
形成,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
业态更是稀少。

4.资金链布局较为完善
但创投氛围还不够活跃。

天津已经形成了从创业
投资到上市扶持的较为完整
的投融资资金支持链条,资
金支持力度逐年增大,但整
体资金投入额度与北京、上
海、深圳相比差距较大。

2015
年,天津市级财政科技拨
款分别为北京、上海的1/3、
1/4,R&D经费投入分别为北
京、上海的1/3、1/2。

另外,天
津对社会资金的撬动能力还
不足,企业融资难度较大,活
跃的投融资氛围远未形成。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协同性差,产业链、
创新链和服务链的区域协同
力度不足,产业要素、创新要
素和服务要素在区域间流动
不畅,对高水平的创新资源
集聚力度不够强;二是集聚
度低,产业集群和园区的专
业集聚程度还不足,集群空
间分布较为分散,难以发挥
集群效应,目前仅有电子信
息、风电、航空航天等少数几
个产业空间布局较为集中,
具有一定集群效应;三是整
合力弱,具有较强产业整合、
创新整合的组织机构较少,
缺乏研发转化大平台、产业
技术创新联盟等高水平的产
业组织机构,缺乏能够满足
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组
织业态;四是配套不足,大企
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配套合
作力度不足,大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与产业整合功能还不显著,中小企业的产业配套跟进也显著不足。

二、四链深度融合的建设思路
本研究认为,天津促进四链的深度融合应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优化资金链和服务链”的总体要求,结合天津四链发展的现状、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遵循“点—链—网”的建设原则,提出天津市四链深度融合的建设思路如下:
(一)完善优势产业链思路
以“补链、强链、延链”建设为重点,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重点进行产业链的构成和产业融合载体分布情况梳理,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开发一批重点新产品,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升级。

(二)系统部署创新链思路
紧紧围绕产业链的发展布局和需要部署创新链,重点对产业上下游的核心、关键以及共性技术进行攻关,梳理出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形成技术创新链条;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
聚,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上下
游产业链建设一批企业重点
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
中心等科技研发机构,推动
研发机构链式发展。

围绕产
业链以协会、联盟等产业组
织机构为纽带,整合各类研
发机构、研发平台,推动各类
研发链条的网络化衔接。

(三)系统部署资金链思路
以资金效用最大化为目
标,围绕创新链不同阶段的
创新主体、创新技术,合理布
局创新资金,构建科学合理
的资金支持链条。

一是围绕
产业链上下游相互关联的创
新机构及其关键技术和共性
技术开发,形成创新平台建
设资金支撑链条。

二是围绕
处于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创新
机构及其创新技术开发,形
成从技术开发到产品产业化
全过程的项目研发资金支撑
链条。

同时,积极调动社会风
投资金,围绕资金链条布局,
建设一批具有较强服务能力
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四)系统部署服务链思路
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创
新链)向产业创新能力(产业
链)的转化过程,以促进创新
链和产业链的紧密结合、加
速技术扩散与转移、推动研
发与产业化的有效衔接为宗
旨,瞄准从技术到产品再到
市场的研发、转化、产业化各
个环节,系统推进技术转移、
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科技中
介、工业设计、检验检测、市
场咨询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
建设,构建较完备的科技服
务链。

(五)推进四链融合与形成
通过创新链、资金链、服
务链与产业链的相互作用、
相互融合,充分调动各元素
融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并
按照其功能设计和定位要求
发挥作用。

同时,发挥技术创
新市场导向机制作用,及时
进行系统运行纠偏,最终构
建成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
与、主动协作、运营高效的四
链融合体系。

三、促进天津市四链深
度融合的战略思考
围绕以上建设思路,结
合我市22条产业链发展现
状与问题,提出四链深度融
合的发展战略思路:
(一)完善优势产业链战
略——
—重点促进科技型企业
培育和企业合作配套
1.开展创新创业引领行
动。

把创新与创业结合、创
业与网络结合、孵化与资金
结合,采用信息化手段构建
便利化、低成本、全要素的
“众创空间”。

一是适应当前
新服务、新生态、新潮流、新概念、新模式、新文化的发展要求,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设立新型创业服务机构,激发大众创新活力。

二是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孵化器、大学科技园,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型孵化器,更加有效地组织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各种要素,提升孵化能力。

三是重点依托天河等大数据、云计算企业,构建网络化创客服务平台,支持创客在线注册、经营,为创客提供在线创新创业咨询服务、创新资源对接服务、市场宣传与开拓服务、在线培训服务等。

四是支持领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孵化器设立特色天使投资基金,加大对创新创业企业的风险补贴支持额度,支持原有天使投资机构设立连续支持创业者的投资基金。

2.深化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

围绕企业成长关键阶段,重点促进创新创业企业、瞪羚企业、领军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重点支持纳入成长计划的企业承担重大研发项目、融资贷款、股权改革等,鼓励其加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生产工艺、装备的升级换代;优先支持成长计划企业建立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重点
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加强产
学研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
力;重点面向成长计划企业
推进“一企一策”行动,引导
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
度,强化管理培训,提升企业
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水平。

3.鼓励大企业进行产业
链整合。

重点支持高性能金属材
料、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
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内
大公司、领军企业,加快与科
技型中小企业构建上下游合
作网络,构建以大企业、领军
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为配
套的多层次企业群,实现产
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4.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
业合作构建创新网络。

重点在集成电路、物联
网、移动互联网等战略新兴
产业领域,鼓励大企业积极
发挥产业创新组织功能,构
建由大企业主导、小企业配
套的多层次创新网络,强化
体制机制设计,发挥大型企
业与中小企业在技术开发、
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协同效
应,降低整个产业的创新风
险。

(二)系统部署创新链战
略——
—重点推进产业创新组
织建设
1.加强产业创新大平台
建设。

整合创新链资源,尤其
是海外高端创新资源,以促
进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产业
化为目标,重点围绕天津集
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创新
药物等优势产业链,集中力
量建设产业综合创新大平
台,把创新前端的基础研究、
前沿研究,中端的关键技术
和共性技术的研发,后端的
应用研究、规模化生产整合
成一个有机整体,加速四链
融合。

2.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
略联盟建设。

围绕22条产业链重大
技术创新需要,建立一批以
大企业和领军企业为龙头、
产学研紧密合作、利益分配
机制完善的产业技术创新战
略联盟;以联盟为载体,打造
上中下游配套协调、发展高
端的产业技术创新布局;重
点把一些重大科技项目委托
联盟组织实施,形成以项目
为纽带、以科技成果产业化
为目标的优势互补、利益共
享、风险共担的联盟合作机
制。

(三)系统部署资金链战
略——
—重点推进互联网金融
创新发展
1.加强互联网金融平台
建设。

鼓励企业开展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持企业设立网络小额贷款、众筹、第三方支付、金融产品搜索、金融大数据分析、信用评价等互联网金融相关机构,为创业企业和早期科技成果项目提供金融服务。

2.推进传统金融机构开展网络化服务。

推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开展互联网与金融融合创新,加速资金融通、在线支付和信息中介等金融业务发展,促进传统金融资本进入新兴产业领域。

3.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支持成立互联网金融创新服务联盟,支持联盟规范行业发展,重点构建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推动互联网金融机构纳入信用评价,并实现信用信息互联互通,评比结果公示、公开。

(四)系统部署服务链战略——
—重点推进高水平科技服务联盟建设
围绕22个产业领域,构建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知识产权、科技咨询、无形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等服务联
盟组织,形成纵向、横向联合
服务网络,增强各机构联动,
实现服务、信息、知识、空间
等资源的共享,打破目前这
种服务机构孤立、信息闭塞、
服务分割的困局。

(五)促进体系融合与形
成战略——
—重点推动融合组
织和融合共同体建设
1.加强产业跨界融合组
织平台建设。

一是抓住网络化发展契
机,采用O2O线上线下服务
模式,从产业关联、产业创新
资源的最佳匹配、调度、优化
和充分利用角度考虑,建立
分产业的移动联网服务中
心,重点考虑在集成电路、物
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领域,鼓
励龙头企业构建网络化的资
源统筹服务平台,促进各产
业发展模式创新,推进产业
实现最大创新效能。

二是抓
住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契机,
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依
托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建设
制造业智能制造服务平台,
共同推动产业研发创新。


是抓住三维设计与三维制造
发展契机,引进北京大学、清
华大学先进研发资源与天津
企业联合共建3D设计服务
平台。

2.加快京津冀产业、研
发、服务共同体建设。

加快推动京津冀三地区
域同体、载体同建、产业同
链、创新同动、利益同享机制
建设,围绕京廊津唐科技干
线,在京津冀三地着重布局
建设一批创新共同体;以创
新共同体为载体,推动京津
冀三地开展产业链、创新链、
服务链协同发展行动:一是
根据三地研发、转化、配套的
不同功能定位,规划京津冀
协同发展产业链,围绕产业
链,加大企业在三地创新共
同体的集聚;二是围绕三地
共同关注的关键技术或共性
技术,共建一批高水平协同
创新机构,形成创新共同体。

三是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发展形势,重点在创新共
同体加强三地科技服务机构
之间的业务合作与交流,形
成面向三地开放的科技服务
共同体。

参考文献:
[1]王征,黄南.产业融合:机
理、走势与效应[J].金陵科技学院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
10.
[2]林淼,苏竣,张雅娴,陈玲.
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
理论分析与政策含义[J].科学学
研究,2001(4):28-32.
[3]邢超.创新链与产业链结
合的有效组织方式[J].科学学与
科学技术管理,2012(10):116-120.
责任编辑:张丽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