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 PPT

合集下载

气象灾害案例.ppt

气象灾害案例.ppt

• ◆ 沙尘天气给我国制造了厚厚的黄土高原 • 随着地质学上第四纪初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隆起, 随着地质学上第四纪初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隆起, 阻隔了南方印度洋上来的夏季风深入内陆, 阻隔了南方印度洋上来的夏季风深入内陆,中亚地区降水 量减少,气候日趋干燥。干燥地区夜冷昼热, 量减少,气候日趋干燥。干燥地区夜冷昼热,岩石逐渐被 风化成为沙粒,形成沙源。 风化成为沙粒,形成沙源。同时青藏高原使东亚高空温带 西风急流分支, 西风急流分支,绕过高原的北支西风急流正好把由地面风 化成的、刮到高空的粉沙细粒输送到东部地区, 化成的、刮到高空的粉沙细粒输送到东部地区,从而形成 了我国大约4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 4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 了我国大约4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 • 由于输送过程中沙尘粗粒先降,细粒后降,因而黄土高原 由于输送过程中沙尘粗粒先降,细粒后降, 上黄土颗粒也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校例如陕北榆林土粒平 均直径0.0045毫米,而关中西安只有0.0015毫米以下。 0.0045毫米 0.0015毫米以下 均直径0.0045毫米,而关中西安只有0.0015毫米以下。而 黄土层厚度也从西北向东南减小, 且,黄土层厚度也从西北向东南减小,例如兰州地区最厚 可达300米以上,而陕西洛川就只有135 300米以上 135米 可达300米以上,而陕西洛川就只有135米,到了河南洛阳 就仅约50米了。 50米了 就仅约50米了。 • 240万年堆积起来的黄土高原其实还是一个自然环境和气 240万年堆积起来的黄土高原其实还是一个自然环境和气 候变迁的忠实记录者, 候变迁的忠实记录者,因为百米厚的黄土层从上到下并非 均一,而是黄色和褐色(或黑色)土层交互叠置。 均一,而是黄色和褐色(或黑色)土层交互叠置。黄土层表 示气候干旱;褐土层表示气候暖湿, 示气候干旱;褐土层表示气候暖湿,说明当时的地面有茂 密的植被,生成了腐殖质等有机物的结果。 密的植被,生成了腐殖质等有机物的结果。

《气象灾害》自然灾害PPT教学课件

《气象灾害》自然灾害PPT教学课件

概念
概念
分布 洪涝灾害
台风灾害 分布
危害

特点

危害
概念

概念
分布 干旱灾害

寒潮灾害 分布
危害
危害
影响
第一节 气象灾害
-.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洪涝灾害
(一)概念: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 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二、分布
1.从气候因素看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
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 区。
2.从地形因素看 沿海、沿河地势低洼地区和干暖
风速从外向内 增加、无降水
四、危害
1.狂风可吹倒房屋、 拔起大树,掀翻万 吨巨轮,破坏交通 和通信设施等。
2.暴雨会造成河堤决 口,水库崩溃,洪水 泛滥。引发滑坡、泥 石流等灾害,淹没农 田、村镇,并危害近 海养殖。
3.风暴潮能破坏海 堤、淹没岛屿,造 成海水倒灌。
三、危害
3.引发水资源短缺, 造成人畜饮水困难, 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 至社会稳定。
4.引发沙尘暴、火灾、 虫灾等灾害。
我国旱灾
(1)我国旱灾的发生 范围广泛。
(2)东部季风区:因 降水季节变化、年 际变化大,易发生 旱灾。
(3)旱灾多发区:华 北、华南、西南和 江淮,其中华北地 区的旱灾发生最频 繁、影响最严重。
四、我国台风灾害时空分布
地点: 东南沿海地区 时间: 夏秋季节。
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 北方向移动的特征
(一)概念: 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
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 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6.1 气象灾害(第2课时)同步课件(共28张PPT)

6.1 气象灾害(第2课时)同步课件(共28张PPT)

四、寒潮灾害
问题探究3:寒潮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 • 低温会冻死害虫的卵,削减来年的病虫害; • 降雪可以增加土壤的水分,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的生长; • 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起到抗寒保温的作用,减轻冻害; • 寒潮带来的大风可以驱散雾霾,净化空气,提供风能资源;
四、寒潮灾害
4.我国的寒潮
• 源地: 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 路径: 偏西路径 西北路径 偏东路径
• 影响地区: 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台湾南部、海 南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
侵入我国寒潮路径示意图
四、寒潮灾害
思考:结合中国地形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寒潮对滇南、青藏高原、台湾、
海南等地区影响较小的原因
①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约4000m,地
三、台风灾害
5. 我国的台风:
(1)时空分布: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
(2)台风登陆路径与影响地区: 西移路径:广东、海南
转向路径 西北路径
西北路径:福建、浙江、江苏 转向路径:东部沿海
西移路径
源地:西北太平洋
拓展提升:我国台风多发的原因
4.寒潮灾害
四、寒潮灾害
1.寒潮灾害的概念:
• 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 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
洋面温度超过26 ℃时空气强烈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 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辐合上升。而上升空气 膨胀变冷,水汽凝结释放热量,促使低层空气继续强烈上升,造成近洋面气压下降得 更低,空气旋转加剧,形成台风。
三、台风灾害
2.分布:西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夏秋季节多发。

气象灾害和防御ppt课件

气象灾害和防御ppt课件

概 西北太平洋上中 印度洋和大西洋
念 心附近最大风力 上中心附近最大
在12级以上的热 风力在12级以上的
带气旋
热带气旋
源地
西北太平洋
影响地区 亚洲东部、我国 沿海地区
印度洋、大西洋
亚洲南部、北美 洲东海岸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3、防御
项目
内容
监测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
预报
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防洪措 工 程 措 施 ①修筑堤坝、整治河道②修建水

库③修建分洪区
非工程 措 ①红泛区土地管理②建洪水预报 施 系统③预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 和对策④实行防洪保险等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三 、暴雨洪涝
1、成因

(1)源源不断水汽供应
洪涝灾害 暴雨 件
(2)强烈的上升运动
(3)形成降水的天气系 统持续时间较长
全球:亚洲最多
2、分布
我国:主要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Biblioteka 热带季风景观南亚的旱季和雨季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气象灾害寒潮》ppt课件

《气象灾害寒潮》ppt课件

《气象灾害寒潮》ppt 课件•寒潮基本概念与特点•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寒潮对农业生产影响及防御措施•寒潮对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影响及应对目录•寒潮预警预报技术与方法探讨•总结:加强寒潮防范,减轻灾害损失01寒潮基本概念与特点寒潮定义及分类定义分类发生时间与地域分布发生时间地域分布寒潮影响范围广泛,从北方到南方、从东部到西部都可能受到其影响。

但北方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更容易受到寒潮的侵袭。

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形成机制02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冷空气源地入侵路径冷空气强度030201冷空气来源与路径降温幅度和持续时间降温幅度持续时间温度变化伴随天气现象及影响01020304大风降雪冻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03寒潮对农业生产影响及防御措施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低温冻害寒潮带来的低温会导致农作物受冻,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造成死苗。

生理干旱寒潮伴随的大风会加速土壤水分蒸发,导致农作物缺水,出现生理干旱现象。

病虫害加重低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加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程度。

对畜牧业和渔业影响畜牧业寒潮会导致牧草生长缓慢,饲料短缺,同时低温还会使得畜禽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疾病。

渔业寒潮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渔业资源减少。

同时,低温会使得鱼塘结冰,增加养殖难度。

建立健全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提前发布寒潮预警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加强预警在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中,要根据寒潮影响情况合理调整养殖结构,如增加合理调整养殖结构针对寒潮频发的地区,选育耐寒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和畜禽品种,提高抗寒能力。

选育耐寒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对于设施农业,要提前做好温室大棚的加固和保温工作,确保农作物正常设施农业防护0201030405农业防御措施与建议04寒潮对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影响及应对对交通出行和能源供应影响交通出行受阻能源供应紧张对居民生活及健康影响生活不便健康威胁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关注弱势群体保障能源供应城市应对策略与举措05寒潮预警预报技术与方法探讨观测资料收集与处理技术高空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利用探空观测、卫星遥感等手段,获取大气温度、湿度、风场等垂直结构信息,揭示寒潮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6章第1节 气象灾害课件(共27张)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6章第1节 气象灾害课件(共27张)
危害
综合思维
核心素养解读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洪涝、干 旱、台风、寒潮灾害发生原因、
危害
区域认知
结合不同区域的图文材料,分 析区域内自然灾害类型,分析
成因、危害
地理实践力
结合当地图文材料,了解当地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时间,并
分析成因、危害
人地协调观
掌握涝、干旱、台风、寒潮灾 害发生原因和规律,做好防灾、
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洪 涝 分 布
地形因素
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洪 涝 分 布
洪涝危害
淹没农田、聚落等,破 坏交通、通信、水利设 施等基础设施,造成人 员伤亡、农作物减产、 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 难等。
洪水引发河流泥沙淤 塞、水土流失等生态 问题;
减灾工作
故善為國者, 必先除其五害。 水,一害也。旱, 一害也。風霧雹 霜, 一害也。厲 (瘟疫),一害 也。 蟲,一害也。 此謂五害。五害 之屬,水最為大。
《管子·度地篇》
洪涝灾害
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 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 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 亡的一种灾害。
气候因素

影响人类生产生



干旱灾害分布
非洲
亚洲 内陆地区
大洋洲
干旱造成农
作物减产,
甚至颗粒无







干旱灾害会
造成水资源 干 短缺
旱 灾 害 危 害
引发
沙尘暴 火灾 虫灾
我国旱灾
我国东部季风区易发生 旱灾
华北、华南、西南、江 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

幼儿园气象灾害PPT

幼儿园气象灾害PPT
气象灾害
目录
气象灾害 洪涝灾害 干旱灾害
第一部分 气 象灾害
•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 • 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 • 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
第二部分 洪 涝灾害
• 洪水是:短时内或连续的一次强降水,在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排泄 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给农业带来灾害;
结、爱护环境,就是关爱生命。
✓ 5、捡起河道的垃圾,还河川一片美丽。
✓ 2、青青芳草,踏之何忍!
✓ 6、用好你的手,垃圾无处溜。
✓ 3、让花儿含笑,让草儿传情,让心儿绽放。 ✓ 7、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 4、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你的明天。 ✓ 8、参与绿色行动,保护美丽家园。
• 暴雨甚至会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堤坝决口给人民和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第三部分 干 旱灾害
➢ 在足够长的时期内,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发而水分亏损, ➢ 河川流量减少,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 其结果造成农作物、果树减产,人民、牲畜饮水困难,及工业用水缺乏等灾害。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6.1气象灾害课件(共14张PPT)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6.1气象灾害课件(共14张PPT)

干旱灾害
1.定义:因长时间 无降水 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
燥、_土__壤__缺__水_的一种现象。当 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
生活和生产 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干旱≠旱灾
2.分布
(1)世界: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非洲旱情最严重
(2)我国: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华北 地区最严重
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卡耐基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 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走得最慢的人,只 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一口吃不成胖子,但胖子却是一口一口吃来的。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情,惧怕 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什么也不能忍受了。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 下,要把自己当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 走路呢?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企业家收获着梦想,又在播种着希望;原来一切辉煌只代表过去,未来永远空白。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 成材;人不学,不知理。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仍嫌少。笨鸟先飞早入林,功夫不负苦心人。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勤奋者废 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勤奋是好运之母。越努力,越幸运韦编三绝,悬梁刺骨,凿壁偷 光,囊萤映雪,卧薪尝胆,圆木警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天才来自勤奋。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6.1气象灾害课件(共48张PPT)

6.1气象灾害课件(共48张PPT)
我国旱灾的发生范围广泛,很多地区不同程度地遭受旱灾。 东部季风区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灾;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 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中国旱灾频次分布
干旱
湿润 半干旱
半湿润
湿润
读图思考:
1.我国旱灾多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 区还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2.为什么干旱的西北地区旱灾发生 的次数不多?
破坏交通、 通信设施等
危害近海养殖
台风的危害:
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并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
①狂风能够吹倒 房屋,拔起大树, 破坏交通、通信 设施等。
②暴雨会引发洪水、 滑坡、泥石流等灾 害,并危及近海养 殖。
③风暴潮侵蚀海岸、 破坏海堤,造成海 水倒灌。
台风的危害
我国受台风灾害 影响严重
结论: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的地区,洪涝灾害风险等级较高。
洪涝灾害的危害:
①淹没农田,农作物减产;
②淹没聚落,危害生命财产安全;
③破坏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 施,交通通讯受阻;
④引发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等生态 问题;
⑤诱发疫情等,造成人员伤亡,威 胁人类身体健康;
⑥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 济发展。
郑州暴雨
2021.7.17
一.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
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一般什么地区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呢?
影响因素: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 从气候上看,洪涝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从地形上看,沿海、沿江地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
原以及广大山区。 链接生活:洪水是否一定形成洪灾? 提示:不一定。只有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
湖岸,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时,才形成洪 灾。
二、干旱灾害 1.干旱与干旱灾害
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 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 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 2.旱灾频发地区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其中以非洲最严重。 3.旱灾的危害 (1)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产; (2)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甚至影响经 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 (4)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1)对该地区水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的干热少雨天气一般发生在 ()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2)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素养立意本题考查旱灾分布及成因的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
思路点拨:由材料和图可以看出本区域分布在长江流域,易出 现旱灾的时间主要在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形成 伏旱。
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入侵时会产生剧烈的降温、大风
和降水等天气现象,②④正确。寒潮造成灾害最严重的季节
是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①错误;植树造林不能防御寒潮,
③错误。故选C。
5.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不会( ) A.带来沿海风暴潮 B.诱发地质灾害 C.缓解高温酷暑 D.引发沙尘暴 答案:D
探究一
名师精讲 我国旱灾的类型及成因
分区
旱灾 类型

北、 春旱 华北 为主
地区
长江 伏旱 以南 为主
旱灾成因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 盛;雨季尚未到达,降水 稀少
春季正值东北农作物播种 期和华北冬小麦生长发育 关键期,故有“春雨贵如 油”的说法
7、8 月份,雨带北移,该地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作物生长期、水电和城市
典例剖析 例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8年8月18日,受第18号台风“温比亚”影响,淮河流 域沂沭泗水系的沂河、沭河出现明显涨水过程,沭河干流控制站重 沟水文站20日8时14分流量涨至2250米3/秒,为沭河2018年第1号洪 水。 材料二: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 次之多。 材料三: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出 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流 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干流全长约1000千米。 南岸主要支流有史灌河、淠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岸主要支流有 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新汴河、沭河等。下图为淮河主要水系图。
4.我国旱灾的成因及分布 (1)成因: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 化大。 (2)多发区: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尤以 华北地区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链接生活:华北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 为什么我们不说它“冬旱”更为严重?
提示:春季正值冬小麦返青季节,需水量 大,降水少可能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冬季, 春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态,降水少不影响小 麦的生长与收成,因此不造成灾害。
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势 力强大的寒潮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3.危害 (1)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 (2)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 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 4.影响我国的寒潮 主要发生在冬半年,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链接生活:寒潮只产生降温、大风天气, 不产生降水过程吗?
三、台风灾害 1.概念
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2.结构 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 3.危害 (1)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2)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 养殖; (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4.我国台风灾害时空分布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特别提醒 我国不同区域的旱灾灾情的差异
干旱、半干旱区年年干旱,几乎很少出现旱灾,人 口稀少,经济落后,造成的灾情较轻;旱灾区主要分布 在常年雨水较多、干旱程度较低的广大东部季风区,由 于本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发生旱灾时灾 情大。
典例剖析 例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某年我国天气呈现异常性,气候监测显示,1月 1日至5月23日,长江中游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 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长江 干流各控制流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5%至70%。长江中下游 旱情将持续,部分地区冬春夏三季连旱。 材料二:干旱地区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试分析湖南、江西地区暴雨洪涝灾害 多发的原因。 提示:①湖南、江西处于季风区,降 水集中,且多暴雨;②湖南、江西地形以 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水流缓慢;③围湖 造田,湖面缩减,蓄洪能力差;④河流中 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 河湖库,泄洪能力弱。
名师精讲 我国季风气候对洪涝灾害形成的影响 1.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的关系
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实践力)
一、洪涝灾害 1.概念
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 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分布 (1)气候因素: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地形因素: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3.危害 (1)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 (2)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3)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时间 强降水集中地区
4、5 月份华南一带
6 月份 江淮地区
7、8 月份华北、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
8、9 月份东南沿海
原因 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 多暴雨天气 锋面雨带徘徊,形成“梅雨” 锋面雨带移来并控制本地,出现盛夏 暴雨 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时有发生 受台风的影响,多狂风暴雨
2.夏季风强弱与降水 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
(1)试从自然因素分析淮河流域洪灾多发的原因。 (2)淮河流域易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 淮河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的 _____特点和南方地区的 ____特点。 素养立意本题考查洪涝灾害多发原因的区域认知及综 合思维。
解析:第(1)题,自然因素主要从淮河水 系、水文特征、淮河流域地形地势特征及降水 特征分析。第(2)题,北方地区降水量少但 集中,南方地区暴雨时间长,强度较大。
解析:第(1)题,该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干热少雨的天 气是伏旱引起的,发生在7、8月份。第(2)题,华北平原地区春 季少雨,多大风,蒸发旺盛,正值冬小麦返青,春旱严重。
链接生活: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会 形成台风吗?
提示:不会。广阔的高温洋面是 台风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一般海 水温度低于26.5℃的洋面,不会有台 风发生。
四、寒潮灾害 1.概念
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在24 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并伴有 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分布
洪涝灾害 问题探究: 2018年1月15日新华社电 长江水利委员会办公 室主任向社会通报,去年汛期长江流域强降雨持续时 间长、覆盖范围广、累计雨量大。长江1号洪水发生 的6月底至7月初,主雨带长时间稳定在中下游干流以 南地区,导致洞庭湖和鄱阳湖地区降雨较历史同期偏 多五成以上,部分支流偏多一倍以上;湖南、江西两 省累计雨量分别列1961年有连续资料以来同期第1、2 位,多站降雨量超历史纪录,进而引发中游特大洪水。
提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寒潮侵袭时, 不仅引起流经地区剧烈降温和大风天气,也 可能产生降水过程。冬半年,寒潮天气突出 表现为大风和降温。在淮河以北,由于空气 比较干燥,很少降水,有时偶有降雨;淮河 以南暖空气比较活跃,含有水汽较多,降水 概率多一些。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 (1)长江流域发生洪水与人类活动无关。( ) (2)洪涝只发生在季风气候区,其他气候区没有。( ) (3)我国西北地区是干旱灾害的重灾区。( ) (4)旱灾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受阻。( ) (5)在台风眼地区,风力极大,能够摧毁房屋树木。( ) (6)台风灾害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往往受灾最严 重。( ) (7)寒潮在春季时往往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危害,使农作物减 产。( ) 答案(1)× (2)× (3)× (4)√ (5)× (6)× (7)√
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南方受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多旱灾。 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 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北方受单一气团 控制,多旱灾。
技巧归纳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1)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即水系 特征(水系形状、流域面积等)、气候(降水集 中,且多暴雨)、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人为原因:主要从植被破坏、围湖造田方 面考虑。(以长江流域为例)
4.关于寒潮的正确叙述是( )
①寒潮造成灾害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②寒潮是指强烈的冷
高压活动带来的强冷空气侵袭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③植
树造林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方法;④寒潮入侵时,会产生剧烈
的降温、大风和降水等天气现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寒潮是指强烈的冷高压活动带来的强冷空气侵袭
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形成 用水需求量大 “伏旱”
分区
旱灾 类型
冬春 西南 连 地区 旱为

旱灾成因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冬春季,西南气流和北方 气流交汇于西南地区的 北部、东北部、东部,多 阴雨天气;而西南地区 为旱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