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政治共识建设问题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24期总第326期前沿
Forward Position No.242012Sum No.326
和谐社会的政治共识建设问题探究
王艳秋(中共锦州市委党校,辽宁锦州121007)
[摘
要]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社会改革到了攻坚阶段,阶层分化,利益重组,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行为方式多元化,寻求基本政治共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准确把握政治共识的含义和特点,认清我国社会的矛
盾和问题,探寻政治共识建设的途径,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和谐社会;政治共识;社会转型[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2)24-0010-02
[作者简介]王艳秋(1963—
),女,辽宁义县人,硕士研究生,锦州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及邓小平理论等。
一、准确把握政治共识的含义和特点
政治共识包括价值、信仰和规则三大体系。20世纪美国著名政治家罗尔斯认为,在一个多元社会中,政治共识是自由平等的公民们达成的一种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重叠
的一致或重叠共识。而在我国学者看来
,“政治共识是指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处于一定的政治共同体中的人们,对于社会政治体系中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规范准则持有
一致的看法和共同的认可。”①政治共识作为民主社会的一
种特殊现象,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政治共识的程度是“最大公约数”,具有差异性在利益分化严重的情况下所能够达成的共识,往往是
最低限度的共识,即人们通常说的“最大公约数”②
。在一定政治共同体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目标和利益追求总是存在着差异性,利益矛盾和冲突也是客观存在的。政治共识是建立在现代社会民主自由基础之上的,强调政治共识不是绝对否认对立的观点和思想,事实上,在一个有矛盾或冲突的社会里,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思想、一种意见的政治“清唱”现象是不存在的。相反的,允许各种不同意见或观点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争鸣和博弈,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只要在基本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主张等方面达成基本共识,就不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政治共识具有“本国特色”,包含特殊性
任何社会的政治共识都是由本国的国情决定的,离不开本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政治制度等因素。我国的特殊国情和社会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政治共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人口众多,生产力落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我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科学发展观,共同建设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三)政治共识的发展过程体现了辩证性
首先,政治共识的形成是曲折发展的过程。任何社会政治共识的形成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社会成员、各个利益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不断地进行磋商、竞争、博弈而最终达成共同的政治利益和政治目标。其次,政治共识的形成是有序推进的过程。目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换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利益关系、社会结构、制度取向等都处在逐步改革和调整之中。建立在新的社会体系和社会组织结构基础上的政治共识,需要各方面体制和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最后,政治共识的形成是由核心向外围逐步延伸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在党内形成共识是最主要的问题。同时党内的政治共识与社会各个民主党派、各个团体、各社会成员的政治共识又是相通的,并对社会达成共识负有重要的导向和带动作用。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共识带动社会共识,使政治共识由政治体系核心向外围延伸推进,让党内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达成全社会的共识。
二、中国社会政治共识建设面临的考验
(一)社会组织结构复杂化
首先出现了众多的新经济组织,如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其次,产生了一些社会团体和民办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如,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联合性社团、中介组织等等。
这些新社会组织的出现,一方面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效和政府在社会服务与管理上的漏洞,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政府对社会的整合与实施有效控制的难度,为政治共识的丧失和社会的分裂提供了可能性。社会结构的这种混乱状态必然反映到政治层面上,
·
01·
形成对政治共识建设的挑战。
(二)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多元化
阶层分化,带来的是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不同的利益主体、利益追求也不同,呈现出多元状态,具体表现在物质利益、精神利益、政治利益,生存权利、人身自由等多方面。在现实情况下,人们的利益要求与政府和社会能够满足其愿望的渠道和条件之间存在差异,而社会各阶层成员的民主意识和按照规则维护自己利益的能力也参差不齐,因而使得利益冲突经常发生,威胁着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多样化
西方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大量涌入,腐朽的封建主义思想大有市场,现代的文明与进步思想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多元的思想和价值观并存,给寻求政治共识带来考验。首先,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打破了过去信息被控制、被垄断的传播格局,个人在选择信息的渠道和自由度上大大增加。过去依靠信息封闭所形成的表面上的、形式上的共识,已经不再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其次,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在政治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意味着每个人、每个社会团体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政治取向和价值观。
(四)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差异化
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使得人们的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多种多样,在多元思想价值观念引导下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在社会生活中,既存在舍己为人、无私奉献、见义勇为的高尚行为;也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求有功、但愿无过的冷漠行为;既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也有一些损人利己、坑蒙拐骗、贪污腐化的不良行为,更存在着铤而走险、危害社会、以身试法的违法犯罪行为,凡此种种行为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为谋求政治共识带来难度和挑战。
三、加强政治共识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思想,在坚定理想信念中达成共识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多元的社会思潮,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坚决反对腐朽反动文化,才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框架下最大限度地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并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理想追求。这一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面旗帜汇聚了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提升和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信念、智慧和力量,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在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达成共识
首先,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要合法有序。理应应通过合法有序的方式来表达利益诉求,而不应以群体性事件的冲突形式向党和政府施压。同时,要逐步把公民动员式参与转变为自主式参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水平。其次,要健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和机制。如,投票制度、选举制度、信访制度、听证制度、建议和批评制度、公示制度、协商谈判制度、决策咨询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等,同时还要保证这些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最后,丰富发展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具体形式。要着眼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来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如市民热线、政府网站、电子信箱、网上博客等,使广大公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和表达得以畅通,在公民政治参与上,要做到多层次、宽领域。
(三)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在和谐稳定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首先,要使社会成员科学认识矛盾存在的客观性。任何社会都会存在或那样的矛盾。我国是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尤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矛盾问题。要教育广大公众科学理性地认识社会的矛盾现象,并积极主动地促进矛盾的解决,才能有效地消除人民群众的心理隔阂,进而取得政治共识。其次,要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上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因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激化群众的不满情绪。要有超前的工作安排,科学的工作方法,健全的工作队伍,诚恳的工作态度;要强化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疏导、消除不安定因素;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各种矛盾的化解中,逐步取得政治共识。
(四)理顺社会沟通渠道,在理解信任的前提下达成共识
首先,建立充分的协商对话机制。借助各种社会载体如社团、媒体等,与政府协商对话,形成“公众舆论”,在不同的阶层、不同集团之间,充分地展开对话,进而通过相互商谈和协商达成某种共识。其次,建立有效的信息分享机制。使执政党、政府与人民共享信息,更好地与社会沟通互动,有利于促进政治共识的形成。最后,建立畅通的利益诉求机制。通过健全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重大事务听证咨询等机制,及时有效地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在政府和公众的良性互动中达到相互的理解和信任,为政治共识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李德新:《政治共识的时代需求与有效构建》,《湖南行政学院学
报》,2011年第6期。
②高新民:《政治共识与中国政党制度》,《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
8月。
[参考文献]
[1]葛洪泽.重建精神家园[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王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N].大连日报,2008-03.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