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代谢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代谢病是营养紊乱性疾病和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总称。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后天性代谢疾病又称获得性代谢病或与生产有关的疾病,这类疾病的绝大多数与生产或管理有关,使体内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改变导致内环境紊乱而引起疾病。
营养代谢病的特点:①群发性和地方流行性②发病与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有关③发病缓慢,病程较长④缺乏特征症状⑤无传染性⑥某些代谢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病因:①营养物质摄入不足,种类不全,比例不当(这是主要的病因)②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不良③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增加而得不到补充④饲料中存在营养物质拮抗因子:A、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B、降低矿物质的溶解、吸收和利用;C、使某些维生素灭活或增加需要量。⑤污染因素⑥滥用添加剂和药物⑦遗传因素。诊断:1.流行病学调查: 2.临床检查: 3.病理学检查: 4.饲草料分析5.实验室检查:。6.防治试验: 7.动物试验:
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是构成动物有机体体质、供给生存能量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也是动物转化和生产肉、蛋、奶等主要动物性产品的材料来源。这三种营养素的不平衡,多引起动物体内的同化和异化过程紊乱,由此造成的病理状态为代谢障碍性疾病。
三羧酸循环不仅是各类物质共同的代谢途径,而且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渠道。
脂肪代谢紊乱包括饲喂高脂肪饲料或者饲料中脂肪供给不足。
动物蛋白质代谢障碍,主要有蛋白质的异常分解代谢和核蛋白代谢紊乱所致的尿酸生成过多。
应激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一些异常刺激,如创伤、剧痛、冷冻、缺氧、长途运输、高热、惊恐、中毒、感染以及强烈的情绪激动等引起机体的“紧张状态”。
应激时机体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特点是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受到抑制,血液中分解代谢中间产物如葡萄糖、氨基酸、游离脂酸、甘油、乳酸、酮体、尿素等含量增加。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新生仔猪由于血糖的降低而引起中枢神经机能障碍的营养代谢病。本病多发生于初生仔猪,又称乳猪病或憔悴病,临床上表现虚弱,平衡失调,体温下降,肌肉不自主运动,甚至惊厥死亡。特征:全身绵软,呈昏睡状态。
黄脂病又称黄膘病,是一种以脂肪组织严重炎症和脂肪细胞内沉积蜡样质色素为特征的营养性疾病,脂肪组织外观黄色,并伴有特殊的鱼腥臭味或蛹臭味。多发于猪,狐狸、水貂、猫、鼬鼠等也有发生。各种年龄的猪和水貂都可发生,但只有在屠宰或剥皮时才被发现。水貂每年8~11月间发病最多,幼龄、生长迅速的貂发病率高于成年貂。
黄脂是指黄色色素在脂肪组织中沉着,仅皮下、网膜、肠系膜、腹部脂肪呈黄色。置冰箱或入冷库后颜色消退,水煮后恢复为淡黄色,一般无异味。黄脂病虽与黄脂类似,但一般都有鱼腥臭味,尤其用蚕蛹、鲜鱼饲喂的猪、水貂气味明显,加热后更明显。镜检可见脂肪组织间有蜡样沉着。
马麻痹性肌红蛋尿病又称氮尿病、劳顿性横纹肌溶解病、假日病或周一晨病,是5~8岁的重型马在长期饲喂丰富日粮并在休息一段时期而日粮并不减少时突然强迫运动后发生。临床上以后躯运动障碍,臀、股部肌肉肿胀、僵硬及排红褐色肌红蛋白尿为特征。多发于壮年营养良好的马,母马多于公马,骟马。
症状:马在休息2~14d内,突然使役后15~60min出现大量出汗,步态强拘不愿移动。假如让病马立即完全休息,可在几小时症状消失,但通常则呈进行性发展,表现以下症状:1.运动障碍轻症病例,一侧或两侧后肢运动不灵活,步太僵硬,呈混合跛行;中等程度病例,肌肉震颤,负重困难,蹄尖着地,呈犬卧姿势;病性严重时,病马倒地不能站立,臀、股肌肉脓肿,僵硬触压或针刺反应迟钝,半月后常可见患部肌肉萎缩,跛行可拖延数月乃至一年以上。2.尿液变化因为肌红蛋白的肾阈低,故在发病后很快出现红尿,但血清并不呈现樱红色。尿中存在蛋白质,故比重高,可见明显的红细胞增多症。轻症病例尿色不一定发生改变。3.实验室检查血清中指示骨骼肌损伤的特殊性酶活性显著升高,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于发病后达到峰值,由1000IU/L增加至400000IU/L,并于2~3d内恢复正常;天门冬氨酶(AST)活性于24h 内达到峰值,常大于1000UI/L,7~14天恢复正常;乳酸脱氨酸(LDH)活性于12h达峰值,为正常值的38(5~88倍),7~10d或更好长时间恢复正常。病马血清中乳酸含量明显升高,可达正常值的4倍以上,血浆CO2结合力下降,血清葡萄糖含量升高。耐力训练的马匹,可能存在脱水、碱中毒、低氯血症和低钙血症。尿液
肌红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定量试验肌红蛋白含量大于0.4g/L。
禽脂肪肝综合征:本病常散发于产蛋母鸡,尤其是笼养蛋鸡群,多数情况是鸡体况良好,突然死亡。死亡鸡以腹腔及皮下大量脂肪蓄积,肝被膜下有血凝块为特征。公鸡极少发生。填鸭、填鹅因食入大量高能饲料以使生产肥胖,实际上也呈现脂肪肝综合征。
病因:主要是摄入高能低蛋白日粮,能量过多,长期饲喂过量饲料会导致脂肪量增加。其次,鸡的品系、笼养和环境与本病发生有关。另外,饲料中胆碱含量不足,VB、VE、及蛋氨酸含量不足,可促使本病生发。家禽肝脏是合成体内脂肪的最主要场所,合成后的脂肪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形式被输送到血液。病死鸡的皮下、腹腔及肠系膜均有多量的脂肪沉积。
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本病是肉用仔鸡发生的一种以肝、肾肿胀,肝苍白,肾显各种色变,嗜睡、麻痹和突然死亡为特征的疾病,以3~4周龄发病率最高。该病最早发生在丹麦,后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均有发病报道。 2-1
肥胖母牛综合征又称为牛的妊娠毒血症或牛的脂肪肝病,是因母牛怀孕期间过度肥胖,常于分娩前或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厌食、精神沉郁、虚弱为临床特征的代谢病。本病与母羊妊娠毒血症类似,主要发生于围产期奶牛。大量饲喂谷物或青贮玉米,使能量摄入过多,造成妊娠母牛过度肥胖,在分娩、产犊、泌乳、气候突变等应激作用下易发生本病。
引起肥胖母牛综合征的首要因素是妊娠期过度肥胖,分娩前后体脂消耗太多,肝细胞脂肪变性。
营养性衰竭症是因营养物质摄人不足或能量消耗过多所致的一种以慢性进行性消瘦为临床特征的营养不良综合征,又称“瘦弱病”。在水牛,大多伴有体温低下,称“低温病”。在马称为“过劳症”,猪则称为“母猪消瘦综合征”。其共同的特征是消瘦、体温下降、各器官功能低下,如反射迟钝、胃肠蠕动减弱、脉搏少而无力等。
酮病:是反刍动物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生成障碍而发生的以酮血、酮尿、酮乳和低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病因:主要是由于日粮不当所致。①原发性病因:营养良好的乳牛,给予含蛋白质和脂肪高而含碳水化合物不足的饲料(⇒大量脂肪及蛋白质分解产生酮体);营养不好的乳牛,给予低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饲料(⇒动员体脂及体蛋白分解产生酮体)。②继发性病因:创伤性网胃炎、前胃弛缓、子宫内膜炎、胎衣滞留、产后瘫痪、饲料中毒及脑垂体和肾上腺功能减退等→消化机能减退→瘤胃微生物酵解生成丙酸减少→糖异生生成葡萄糖减少。母牛泌乳阶段对能量和葡萄糖的需求量增加,这种生糖物质(丙酸)摄入与葡萄糖需要之间的平衡失调更易诱发本病发生。
笼养(蛋)鸡疲劳症:因钙、磷比例严重失调,钙从体内丢失过多,引起笼养鸡无力站立或移动,长骨变薄、变脆,肋骨与肋软骨结合部呈串珠状膨大,即产生骨折的现象,称为笼养鸡疲劳症,又称笼养鸡软腿病。本病主要发生于产蛋鸡,尤其是产蛋后期母鸡,产蛋率越高,发病的可能性越大,发病率在10%~20%之间。但不同品系母鸡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别。生产率高,饲料利用率高的幼母鸡亦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