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各地都曾化了不少功夫,也先后取得了成绩,许多项目被批准列入了遗产名录。其实申报只是序幕,大戏应该是后面的保护和传承。如何使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传承下去才是申遗的根本目的。
一、传承的理性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复杂性。从申报文本中可知,既要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又是频临失传亟需抢救的项目。
1、多方位的传承
要具有上述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就不是一个单项的传承,要传承历史、传承文化、传承艺术,这些传承虽然有相关联的方面,但毕竟是各有其特色的,需要一一传承,并不是容易的事。传承历史,起码要对其历史有全面的了解,并分析其历史形成的诸方面原因,以便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并分析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利于今后的传承。传承文化,要对项目自身的文化进行研究,有何特色,是怎样形成的、演变的,含有什么样的文化特质。传承艺术,要对项目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研究,与其他姐妹艺术进行比较,思索如何传承和发扬光大。对这些基本的传承都要有个理性认识,才能真正做好保护和传承,才能传承和创新。这是个系统工程。
比如,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历史起源最迟于明代,发展于清雍正、乾隆年间。根据传世实物来看,有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刻印的《皇明一统地理图》,万历二十五年(1597)刻印的《寿星图》,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刻印的《姑苏阊门图》、《三百六十行》,乾隆五年(1740)印制的《姑苏万年桥》等,以反映苏州市井生活的作品居多,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被称为“姑苏版”年画,得到广泛流传。
木版年画离不开绘画与刻版。苏州自晋代以来即是绘画人才辈出,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直接影响到年画的墨线版;明代形成的“吴门画派”,为年画的绘制奠定了传统绘画的基础,据传桃花坞木版年画《风流绝畅图》即是翻刻唐寅原画所作。至于刻版,早在宋代苏州刻书业曾盛极一时,有官刻、坊刻、私刻三类刻版业,明代苏州“书肄之胜,比于京师”,民间书坊四十余家,刻工数百人,而且质量好,“其精,吴为最”,万历年间所制《古今画谱》等,并有戏曲昆剧、绣像小说的勃兴,作为插图的木刻画和雕版技术更见精进,都为桃花坞木版年画积蓄提供了丰厚的技术力量。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是构图丰满,色彩鲜艳,造型夸张,线条劲健,一版一色,彩色套印。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并在演进过程中渐变。
在清雍正、乾隆年间至鸦片战争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清雅细秀、构图复杂是其主要特色,风景年画尤具独创性。一是仿古,无论是题材选择、色彩运用、手法处理,均悉心摹仿宋、元、明以来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继承中国民族卷轴画的传统形式,具有木刻风格,如《寿星图》、《美女图》等。二是仿西洋绘画,线条排列细密匀正,强调透视,讲究明暗,模仿铜版画效果。一些年画甚至刻上“仿泰西笔法”,以示新意。这些年画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地,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如《姑苏阊门图》、《三百六十行》、《百子图》等。同治、光绪以后,桃花坞木版年画的销售对象转向以农民为主,从内容到形式,多方面适应农村生产、生活习俗、居室环境的需要,成为地地道道的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装饰品,风格特色也随之表现出鲜明的乡土气息。这一段时期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特色是:题材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如耕织农事的《春牛图》;反映时事新闻和地方特点的《长门捷报》、《姑苏玄妙观》;还有多种形式的戏文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闺房秀女、儿童娃娃等。构图丰满而不壅塞,稳重而不呆板,具有浓厚的装饰性和趣味性。
清末民初,这一时期苏沪书画家受到新思维影响,结合时事创作了一批深受市民喜欢的时事新闻或新事物,还有结合上海洋场所需的年画,如特为沪宁铁路苏州火车站开通赶制的年画《苏州铁路火轮车公司开往吴淞》。由于西方石版印刷输入我国,新版月份牌年画、胶版年画盛行起来,如胶版年画《东洋赤佬》,这些都对传统木刻年画有所冲击,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市场逐步缩小,销售主要转向广大农村。年画铺除了将一些旧版翻刻印刷外,以门神、灶君等为主要大宗商品。由于农村需求量大,且追求价格低廉,所以印工常在年节前赶印年画,以至出现画面粗糙,套色相叠的现象,有的木版由于连续浸在颜料中印刷,木料泛涨,印纸也未等稍干即套印,所以颜色更有模糊不清的,影响了苏州年画优质雅致的声誉,但也形成了年画新的装饰意趣。这是更为深入民间、更加民俗化了普及性年画,是年画作者始料所未及的艺术新效果。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继承了明代一版一色的套印方法。一幅年画作品,从构思创稿到完成,必须经过画稿、刻版、套印主要三道工序,个别还需人工着色、敷粉、扫金、扫银和装裱等手续,工序繁多复杂,是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所以有些精致的年画作品一天只能套印二、三十幅。
画稿。则画师承担创作。画稿设计应讲究木刻年画的工艺生产特点:画稿不论大小,线条不论粗细,都应用浓墨勾勒清楚,线条一根是一根,不能象写意画随便发挥造成刻版困难;画稿线条不宜过分细密,也不宜粗细相距太远,以免效果不好;画稿需朴拙简练,画师应有意识地与木刻年画融洽无隙。成稿后还须勾勒出墨线稿、分色稿多幅,以便复在木版上提供刻工分版制版。
刻版。由刻工采用不同的雕刻刀具,在黄杨木、梨木上按图稿进行刻版。先将木板按稿纸大小配料、刨平、扦光,以达到平光细净为度;然后将画稿贴准确平服,“ 上样定终身”,上不好样称不上高手。刻版以不同刀法刻出线、点、面全部刻成后,将所余空白用凿剔光、推平,谓之“敲底”。墨线版能做到线条自然劲健,套色版能版版相扣吻合,将画稿创意自然、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
印刷。由印刷工用刷帚蘸色先印墨线版,然后分版一一套色印刷。每上一手料用纸500张,将纸切光笃齐,靠左边整齐地略有坡度地夹在印台挠棍下,便于印刷而自始至终不移位。印工先要熟悉墨线版,察看布局、线条组织和粗细程度,确保平顺流畅地刷印,墨色要印得深黑透纸、清楚、清洁。套色印要选用好颜料,凭经验冲色用胶,浓淡适度,套印时特别注重合版的到位,印时用刷的轻重把握,是“易会难精”的一门手工艺。在印刷过程中为免色彩潮湿影响效果,需间隔纸板和时间,而一手料纸又需一手落成,做到印色均匀、准确、洁净、鲜明。
桃花坞木版年画与其他地区年画不同,艺术特征根据其发展的不同时期而变化。如早期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套版印色的比较少,雍正、乾隆年间的制作,以填彩为主,填彩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平涂,一种是晕彩;也有先用浓淡两种墨套印,然后敷色的。前者如《牛郎织女》、《美人对弈》、《五子夺魁》等,后者如《百子图》、《西湖十景图》、《戏猫图》等。而到了主要面向农村销售的时期,雕版转为简率粗犷风格,且如前所述,出现了优美的装饰意味的变形和富有夸张装饰意味的色彩。这时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色彩有着强烈的对比,除三原色外多采用紫、红、桃红、深紫、朱红等鲜艳而明快的颜色配色,充满热情的活力、明快简朴,而这种大胆施色的手法,可能在前期作品中是见不到的。所以,对于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不可一概而论,应看到各个时期的不同风格特色。
桃花坞木版年画艺术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融汇杂揉性。其艺术受众的多样性,是在发展的不同时期里面向文人雅士、市民阶层、海外爱好者、农民阶层、现代艺术家、收藏家等各种受众。其审美思想的融汇性,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顺应时代发展的特色,将当时的审美思想融入年画的发展中,如传统民族绘画、西洋透视画、农民对吉祥喜庆的情感、对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的喜爱之情,都能在年画中予以反映。其表现技法的杂揉性,是不论创作、翻印或刻版、印刷,均不拘泥陈规,能灵活运用多种优良的艺术表现形式,海纳百川,杂揉成协调融洽的独特表现方式。人们常说桃花坞木版年画“中西合璧、雅俗共赏”就是这一特点的写照之一。
以上的传承是多方位的,相互为用,缺一不可,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内涵,也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多么的不容易。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不同的传承要研究。
2、抢救性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频临失传,亟需抢救,因此其传承又具有紧迫感。时不我待,我们面临着再不传承将来不及的危险。一是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个项目只有一名或少数几人,且大都年事已高,再不及时抢救,的确有人亡艺绝的可能。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时日,不抓紧传承,很可能完不成抢救。
只有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地传承下来,才能根据时代的需求,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活力。而抢救性的传承是首要的和必要的。不能只知皮毛,就急功近利想创新,那就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画虎不成反类犬,结果成为四不象。所以要从根上传承,首先将能抢救的先抢救下来。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面临的重任是抢救性的传承,而不是创新型的抢救。
对待文化遗产,首先就是原式原样保护,不要改变其技艺和形态,更不要急于创新。只有当传承已成为事实,传承获得了原汁原味的成功,在此基础上,才能考虑创新。因为此时的创新已有了浓厚的基础,有了功底,厚积而薄发,这样的创新,才不会变味,也不会影响传承的成果。不能认为“文化遗产本来就是不断创新的,今天同样可以创新,而且必须在创新中才能保持其生命力”。这句话应该修正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遗产是在不断创新中保持其生命力的。但是“当前”重要任务是完整地予以传承,“明天”才可以创新,而决不是“当今”。所以说“今天同样可以创新”,在时序上有问题。千万不能误解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不能因此而将其对立起来,成为争论的问题。我们很多所谓的创新常被人非议,问题就在于继承都没做好就要搞创新。因为继承是要下苦功夫的,而稍有变化就算是创新了,显然一难一易。没有基础的创新,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反而影响了创新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