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七章 新时期的小说创作 第二节 改革小说与军旅小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该说,改革开放为新时期的作家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 己的艺术才华和中国传统文人参预社会的良好机会。对于这 个大好时机,他们不会轻易放过。因此,当一些作家纷纷将 目光和创作热情投注于沸腾的现实生活后,迅速出现了一个 改革文学的创作热潮。
3、改革小说的发展过程
发轫之作是蒋子龙的短篇《乔厂长上任记》(《人民文 学》,1979年7月号)。
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以改革开放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历史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路线的全面铺开,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文学方面来说,文学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
文学创作在经历了评价历史、反思历史的潮流之后,必然要 面向广阔的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作出艺术的反映。这不仅 是因为改革开放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是因为中 国作家一直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一直有着 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的千年古训,他们一直牢记在心。
2)主题深刻,呈现出了不断深化的趋势
早期小说,主要是描写经过改革行为,解决某些具体的经济 生产问题(《乔厂长上任记》,重型电机厂、乔光朴、石敢、 冀申、郗望北、童贞) ——后来,由于改革,引发了复杂的社会矛盾,于是着重描 写改革与反改革的尖锐的矛盾斗争(《新星》,故陵县,李 向南、顾荣) ——再后来,人们普遍认识到,影响改革向深入发展的不仅 仅是保守派的反对,而是某些落后的社会文化心理积淀,于 是,后期的改革小说便开始探索某些社会文化心理积淀对改 革开放产生的深刻影响(《围墙》,建筑设计所、马而立、 “古典派”、“现代派”、“取消派” 、吴所长)
蒋子龙“开拓者家族”小说及其形象的出现,无论是在文学 上还是在社会上,都具有深远而重要意义。
在文学上,它超越了传统工业题材小说的车间文学模式,改 变了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塑造得轻视和忽 略,为新时期文学增添了新的艺术品种,为新时期文学人物 画廊增添了血肉丰满的新人形象。 在社会上,它给了人们改变现状的希望,鼓起了人们进行改 革必胜的信心,同时也让人们形象地看到了改革的艰难。 美中不足是小说中普遍存在着 “改革加恋爱”的情节模式 ,这会造成审美疲劳。
2)代表作《乔厂长上任记》
小说由“出山”、“上任”、“主角”三部分组成。围绕着乔光朴毅然辞 去机电公司经理的美差,毛遂自荐到重型电机厂担任厂长,在厂里进行大 刀阔斧的改革展开故事,讴歌了“四化”建设的创业者,批评了阻碍改革 的各种社会丑恶力量和腐朽思想,展现了新旧历史转折时期波澜壮阔的改 革风云,为改革开放这一新生事物进行了形象地艺术阐释。
狭义的改革小说其“改革开放”的特征最为显著,也最能 体现改革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广义的改革小说在后来的发展中,往往会演变成其他的文 学现象,具有了一些新的内涵特质。如“中国式的现代派 小说”、“新写实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等。虽然 很多作品也有改革开放的因素,但因为有了新的内涵,所 以再把它们称作“改革小说” 已显然不合适。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改革开放从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还不断 地走向深入。它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新时期文 学。新时期文学所发生的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出现 的一系列新气象,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实现的。因此, 从这个角度说,改革开放对于新时期文学,可谓是功莫大 焉。
8、路遥的《人生》与《平凡的世界》
后期的小说(1981年之后) ,则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由对改革活动 过程的具体描绘,转向描绘历经改革后或正处在改革过程中的人们在新 的思想观念面前所引发的精神震荡和道德困惑,着力表现的是改革引起 的人们的观念冲突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在人物塑造上,不再塑造叱咤风云的改革家,而是着重塑造普通人的形 象,描写普通人在改革中经受的喜怒哀乐、命运沉浮。
3)人物形象塑造极为成功,塑造了一大批极具个性风采的 艺术典型
改革家形象系列:乔光朴、李向南、傅连山、郑子云、陈 永明、解静、刘思佳、刘钊 保守者形象系列:冀申、顾荣、田守诚、韩玄子 普通人形象系列:陈奂生、王才、冯幺爸、门门、孙少平、 孙少安、高加林 4)对小说艺术本身进行了改革,小说艺术呈现出了多元化 的倾向 《围墙》带有强烈的象征化、寓言化色彩,《沉重的翅膀》 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4、思想艺术特征及艺术成就 改革文学是回到当下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思想艺术特征 和突出的成就。 1)题材丰富多彩,全方位地展示了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 A、工业领域改革:蒋子龙的“开拓者家族”(《乔厂长上任 记》、《赤橙黄绿青蓝紫》、《锅碗瓢盆交响曲》、《开拓 者》、《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陈冲的《厂长今年二十六》、水运宪的《祸起萧墙》、柯 云路的《三千万》。 B、农村改革: 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何士光的《 乡场上》,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张一弓的《黑娃照相 》,蒋子龙的《燕赵悲歌》,贾平凹《小月前本》、《鸡窝 洼人家》、《腊月· 正月》、《浮躁》,路遥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张炜的《秋天的愤怒》,矫健的《老人仓》 等
在这篇小说中,蒋子龙以一种吃螃蟹的勇气,率先描写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工业战线开始出现的新气象,成 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旧的经济体制、 旧的生产关系、旧的人事制度和旧的分配制度进行大刀阔 斧的改革的改革家形象——乔光朴,为新时期文学注入了 一股新鲜的活力, 开了改革小说的先河。 其后,在《乔厂长上任记》的影响下,众多作家迅速加盟, 掀起了改革文学的创作热潮。至1980年代前中期,改革小 说毫无疑问已经成了新时期文学创作的主潮。
C、城市改革: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刘心武的《钟 鼓楼》、苏叔阳的《故土》、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 孙力、余小惠的《都市风流》等 D、部队改革:刘兆林的《啊,索伦河谷的枪声》、刘亚 洲《两代风流》等 《乡场上》(梨花屯、冯幺爸、罗二娘、任老大女人、曹 支书)
《陈奂生上城》(陈奂生、吴楚)
《啊,索伦河谷的枪声》(边防三连、冼文弓、王自委、 刘明天、张久光、李罗兰)
7、《沉重的翅膀》与张洁其他的作品 张洁(1937年——)北京人,1960年毕 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1978年 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森林里来 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 《沉重的翅膀》、 《方舟》、《祖母 绿》、《无字》等。 1985年和2005年,因为《沉重的翅膀》 和《无字》曾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 。 散文名篇《拣麦穗》、《世界上最疼我 的那个人去了》等。
5、主要缺陷
改革小说的缺陷主要集中在前中期。表现为: A、情节安排上,存在着“改革(开放)/反改革(保守) 的 模式化倾向。
B、人物塑造上,有理想化和浪漫化现象。
C、思想内容上,有些作品表现出了根深蒂固的清官意识 和人治观念,而这种观念是一种封建思想观念,不利于传 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6、蒋子龙和他的“开拓者家族”
艺术成就: A、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深刻地揭示了改革的必然性和艰 巨性。(中日双方对比、冀申) B、成功地塑造了乔光朴,为改革家形象画了标准像:一、知 难而上,雷厉风行,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 的责任感;二、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体现出了一个现代企业 管理者应该具有的管理能力。(童贞,郗望北) C、小说语言豪放、刚劲、热烈,故事情节采用单线纵向推进, 大开大阖,起伏跌宕。
第七章 新时期的小说创作
第二节
改革小说、军旅文学
一、改革小说(改革文学)
1、是继“伤痕小说”、“反思小说”之后新时期出现的第 三个重要的小说创作现象。一向被看作是新时期小说创作的 主潮。作为一个文学概念,它在新时期文学史上有广义和狭 义之分。 广义的改革小说是指新时期出现的一切反映改革、描写改革、 歌颂改革、揭示改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大变化的小说。它 贯穿新时期整个历史过程,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变 化。 狭义的改革小说是指改革开放初期,从时间上来说,也就是 在1979年至1985年间出现的以当时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 改革为描写对象的小说创作。 文学史意义上的改革小说是指狭义的改革小说。
2、改革小说出现的历史原因 改革小说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历史的必然。这可以从社会 和文学两个方面来考察。 从社会方面来说,无论是此前的疗治“伤痕”还是对社会政治 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都不是目的。疗治“伤痕”和反思历史 的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寻找 到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切实可行的道路。 党经过多年的艰苦摸索,终于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正确道路, 这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1979年7月,蒋子龙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 结合自己熟悉的工厂生活,写出了《乔厂长上任记》, 表达了工人阶层对改革开放的盼望,一举成名。其后,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又陆续发表了《赤橙黄绿青蓝 紫》、《锅碗瓢盆交响曲》、《开拓者》、《一个工厂 秘书的日记》、《燕赵悲歌》、《阴差阳错》等一系列 改革文学作品,塑造了一批锐意改革、大胆开拓的改革 家形象,构成了他的“开拓者家族”,产生了广泛的社 会影响。
1)蒋子龙(1941年——)河北沧州人。初中毕业后到 天津重型机器厂工作。1960年参军,5年后复员回到原 厂。对工人、工厂生活非常熟悉。1964年开始文学创作 。1975年发表成名作《机电局长的一天》,塑造了一个 努力摆脱“左”倾干扰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老干部霍大道 的形象,受到“左”倾文艺思潮的批判。
3)其他作品
《赤橙黄绿青蓝紫》(第五钢厂,刘思佳,解静) 《锅碗瓢盆交响曲》(牛宏) 《开拓者》(车蓬宽) 《燕赵悲歌》(武耕欣) 《阴差阳错》(马弟元、布天隽夫妇) 总之,蒋子龙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矛盾,重大问题, 表现改革开放中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表现出了作家 的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
4)“开拓者家族”出现的意义
改革小说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发展过程。 早期的改革小说(1981年之前) ,主要描写的是当时正在 进行的改革活动,如工厂的、农村的、城市的、部队的、 各行各业的。 着重揭示的是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以及 现代化建设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
主要塑造的是一批能够体现改革意识、顺应时代潮流的理 想人物,特别是一些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 改革家形象。 在故事情节的进程安排上,多数从正面描写改革过程,揭 示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采用的是 “改革(开放)/反改革(保守)”的矛盾冲突模式。 例:《乔厂长上任记》,《新星》(柯云路)
《沉重的翅膀》是新时期第一部反映工业改革生活的长篇小 说,描写了国家重工业部围绕改革而产生的权力斗争,以及 曙光汽车制造厂发生的改革故事。作品真实感人,具有强烈 的冲击力量。
小说最重要的成就是全方位描画了改革年代的社会生活,塑 造了郑子云、陈咏明、田守诚、孔祥、夏竹筠等一批血肉丰 满的人物形象。 小说的艺术结构颇也具特色,它不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与曲 折,而是以人物的内心感受和带有戏剧性的场面作为全书的 骨架,在大幅度的时空跨越中Hale Waihona Puke Baidu连接起了丰富的社会内容, 最大程度地包容了生活的信息量,增强了作品的深广度。 张洁在新时期还被认为是女性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她的《爱, 是不能忘记的》(钟雨)、 《方舟》、《祖母绿》 等,站 在女性的立场上,对知识女性的生存境遇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 发人深思。
在具体的情结安排上,作家们也异常关注生活本身,用生活本身的复杂 性取代了简单化的改革与反改革的矛盾冲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整个 社会还是作家,都已经认识到了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改革不是一蹴 而就的事情。改革所带来的不仅是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还会引发整个 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心理、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改革会牵扯到人的既得利益。改革不仅会影响到社会精英,也会影响到 普通人。 例:《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贾平凹)《鲁班的子孙》(王润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