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语六上《钱学森》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一、复习导入,突出爱国情。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
生:钱学森
(出示钱学森图像)
师:你认为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
填空:的钱学森
生:我认为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的人。

生:他为了祖国不惜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

生:从他的身上,我感受到强烈的爱国意。

师:在他的身上,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位伟大的爱国科学家。

二、阅读体验,感悟爱国情。

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钱学森热爱祖国的语句,把它划下来,充满感情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课文,划出最能体现钱学森热爱祖国的语句。

师:能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吗?
预设1:“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师:谁能来读好这句话?
生读句子。

师: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钱学森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我读出了钱学森迫切的心情。

生:他非常渴望能立即回到祖国。

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我从“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这句话感受到钱学森此时是多么希望能立即为祖国作出贡献啊!
生:我从“魂牵梦绕”看出钱学森对祖国的强烈思念,可见他每时每刻都在思念着祖国。

师:你能用一个成语恰当地表达他此时的心情吗?
生:归心似箭。

(板书:归心似箭)
师:22年的努力,15天的漂泊,载着钱学森的巨轮终于靠岸了,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你能把这归心似箭的心情读出来吗?
生有感情地读句子。

师:过渡语: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表现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
预设2: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一篇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最难读。

怎样才能读好人物的语言呢?我们可以把人物的语言摆到课文中去,看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

生:当时钱学森身在国外,他整日想着的就是能回到祖国去。

师:回到祖国,你知道这意味着他要放弃的是什么吗?
生:放弃优厚的待遇。

生:还有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

师:你知道他将要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吗?
生:我知道当时中国刚成立,经历过战争,一穷而白。

生:祖国还没有实验室,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生:也没有实验器材,实验经费也缺少。

师:面对这一切,钱学森没有半点犹豫,他说——
生(齐读):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钱学森虽然身在美国,但是心里还想着祖国。

(板书:心系祖国)
预设3: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师:你从钱学森的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从钱学森的身上感到强烈的责任心,身为祖国的儿女,他认为报效祖国那是理所应当的。

生:我从他的话中知晓了钱学森回国的决心。

师:“应当”就是什么意思?
生:应该,必须。

师:他把回国看成是自己应该做的一件事情,他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他觉得作为中国的儿女,就应该在祖国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

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

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

让我们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句子。

(板书:报效祖国)
师:这一次,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呢?
生:1949年的中秋夜,当时有留学生劝钱学森不要回国。

出示: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师:当时的中国到底是一个怎样境况啊!1964年,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啊,当时,我们的党和政府决定嘉奖科学家,同学们,你们猜猜,会奖励多少?
生:100万。

生:500万。

生:50万。

师:100元。

这,就是他们在祖国的待遇啊!
(生惊讶。


师:钱学森,祖国刚解放,回到祖国,你不会有优厚的待遇,更重要的是,贫穷、落后的中国不会提供优越的工作条件给您,这样搞科研会遇到多少难以想象的困难啊。

然而,钱学森没有半点犹豫,他说——
生: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师:钱学森归国的心愿很快就实现了吗?为什么那么艰难呢?从下面的一句话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

出示: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

师: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
生:50000人。

师:至少25000人啊!怪不得海军的高级将领说——
生: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师:“绝”字什么意思?
生:绝对。

生:坚决不能。

师:他们会怎么做?请你想象一下。

生:他们会动用各种手段,比如软禁钱学森。

生:也可能对钱学森不利。

生:还可能危及钱学森的家人。

生:他们会限制钱学森的自由。

师:他们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

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后来又非常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

后来还找了个借口把钱学森抓起来。

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27斤。

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师:面对这一切磨难,钱学森没有半点害怕与犹豫。

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

出示: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生齐读。

三、总结体会,激发爱国情。

师:钱学森回国后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呢?
生: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师:有一位美国作家这样评论钱学森。

出示:
钱学森在科学上的价值,岂止只抵5个师的兵力。

他替中国研制的导弹,不但完全平衡了中国与美国之间战略武力的差距,也使中国对苏联的威胁产生抗衡。

同时,在美苏两大军
事强权之间,中国以导弹实力加上10亿人口,与美苏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简直是以一人之力换一国之力。

(板书:贡献祖国)
师:此时此刻,你心里一定有很多想法,一定有很多话想对钱爷爷说吧。

请你收集这位世界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资料,仿照前一篇课文后面的作家卡片——巴金,制作一张科学家卡片——钱学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