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荆中路街景整治规划.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州市沿江大道(李埠—观音寺)道路规划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沿江大道位于荆州市南部,荆江大堤以北,依托长江而建,建设以距离荆江大堤禁脚线50米为原则,道路走向为东西走向,本次规划设计范围西起李埠,东至观音寺,全长29333.59米。
李埠至白云路段及三湾路至观音寺段道路红线宽40米,为一块板形式,总长23693.59米;白云路至三湾路段,道路红线宽20米,为一块板形式,全长5640米。其中沿江大道(白云路至柳苑二路)为已建设道路,该段道路红线宽20米,总长4480米。
道路途经荆州区、沙市区及江陵县,是荆州城区重要东西向主干道。沿线共有盐卡、柳林、荆州旅游客运、观音寺、李埠、学堂洲、关沮、木沉渊等荆州重要港口,途经地均是近期重点建设发展的区域。因此沿江大道的建设有利于改善荆州交通环境,促进各片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城区东西向城市交通压力;有利于长江防洪抢险运输救灾物资、转移分洪群众,构建防洪通道;有利于完善疏港交通建设,协调好港口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受荆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托,由我院承担沿江大道道路规划设计。
二、规划依据
1、荆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关于编制《荆州市沿江大道(李埠-观音寺)道路规划》的委托书;
2、国务院批准的《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3、我院编制的《荆州市城市道路红线规划管制》;
4、《荆州市路网规划》
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 37-90)
三、规划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1、道路等级:城市I级主干道;
2、道路红线:40米和20米两种;
3、路幅形式:单幅路;
4、计算行车速度: 50千米/小时;
5、设计年限: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设计年限为20年;
6、40米宽红线道路设计通行能力: 4200辆/小时;
7、标准轴载:BZZ-100;
8、道路交通等级:重交通;
9、桥涵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5.0KN/m2;
10、交叉口:路口为平面交叉,灯控管理。
四、规划道路横断面设计
(一)横断面设计原则
1、道路横断面设计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
2、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及比例按道路类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证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
3、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路面宽度及标高应留有发展余地。
4、根据道路所处的不同区域,布置不同的横断面形式,使其满足道路服务功能,并与该片区的路网相协调。
5、充分考虑道路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满足道路绿化率要求。
6、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和通行能力分析,综合考虑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前提下,确定工程规模及横断面布置。
(二)横断面设计
沿江大道沿线主要为商业区及居住区,同时引江济汉工程,荆州长江公路桥、沙市火车站、以及盐卡、柳林、荆州旅游客运、观音寺、李埠、学堂洲、关沮、木沉渊等沿线重要港区的建设将使沿江大道吸引很多的过境交通,因此道路服务功能以客、货运为主。
沿江大道(白云路至柳垸二路)位于荆州老城区段,为已建道路,道路红线宽为20米,由于道路以北建筑密集,道路以南已经在荆江大堤禁脚线范围,道路没有拓宽的条件,因此该范围段道路线形及横断面布置维持现状。
沿江大道其余段为新建道路,其交通量主要为现有交通量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自然增长的交通量、拟新建道路通车后由于时空距离的变化诱发的交通量以及从其它道路转移过来的交通量。其交通量预测主要根据荆州市“十一五”计划期间发展情况及“十二五”规划纲要,并参考荆州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道路交通专题报告,结合城市人口、用地、车辆、工业总产值、年货运车辆来分析该道路交通结构的发展、变化,从而对该规划道路的交通量进行预测。沿江大道预测高峰小时交通流量(最大值)为3900辆/小时。
以沿江大道设计通行能力与确定车道数的设计小时交通量相比较决定车道数;考虑交叉口影响及车道折减系数,同时考虑道路红线及人行道、绿化、地下管线、远期预留地等,沿江大道规划横断面如下:
①沿江大道(李埠-白云路)及(三湾路-观音寺)规划横断面布置为:
40米(道路红线)=8.5米(5.0米人行道+3.5米花台)+23米(车行道)+8.5米(5.0米人行道+3.5米花台)
其中穿过太岳路高架桥桥墩处,受荆江大堤禁脚线及现状地形限制,道路中心线经过桥墩,根据桥墩所占范围确定中央分隔带宽度,该处道路红线宽48米,横断面布置为:
48米(道路红线)=北6米(人行道)+11米(车行道)+17米(分隔带)+11米(车行道)+3米(人行道)南
②沿江大道(白云路-红星路)及(柳垸二路-三湾路)规划横断面布置为:
20米(道路红线)=北5米(人行道)+14米(车行道)+1米(人行道)南沿江大道(白云路-红星路)段道路为已建道路。
③沿江大道(红星路-柳垸二路)此段利用现状跃进路,其横断面布置为:
20米(道路红线)= 4米(人行道)+12米(车行道)+4米(人行道)
以上车行道横坡规划为1.5%,人行道横坡规划为1.0%。
五、规划道路平面设计
(一)平面设计原则
1、道路平面布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
2、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3、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尽量采用大的平曲线半径,用圆曲线代替缓和曲线的设置,城市道路一般不设置超高、加宽。
4、根据道路等级合理的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5、平面线形标准需要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工程。
6、沿江大道道路定线以距离荆江大堤禁脚线50米为原则。
7、道路的定线充分考虑保护沿线地上、地下文物及自然生态环境。
8、认真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现有基础设施情况,设计标准合理、使用可靠、投资效益高、满足道路功能需要的建设。
(二)平面设计
道路走向严格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要求确定。在具体规划平面线形时,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灵活运用线形要素,顺应地形、地物。在处理好与重要地物点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较高的平面线形指标,并力求平面线形指标间的均衡。在综合考虑纵面的线形下,力求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立体线形的顺畅、连续,保证行车安全、迅速,合理设计平面。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主要包括:选定合适的圆曲线半径,合理解决直线与曲线、曲线与曲线的连接,计算行车视距并排除可能的视线障碍。沿江大道紧邻荆江大堤,按照总体规划,沿江大道布线以距离荆江大堤禁脚线50米为原则,结合沿线地形、地物情况,多方案比选权衡,确定沿江大道平面线型。
规划设计范围线形走向与荆江大堤走向基本一致,西起荆州市李埠,东至观音寺,全长29333.59米。沿江大道经过白云路段断开,由白云路连接沿江大道西段和沿江大道东段,白云路连接段长209.715米。沿江大道(李埠至白云路)及(三湾路至观音寺)道路红线宽度为40米,道路总长23693.59米,为新建道路。沿江大道(白云路至柳垸二路)为已建设道路,该段道路红线宽20米,总长4480米。沿江大道(柳垸二路至三湾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0米,总长980米,为新建道路。道路沿线与众多城市道路相交,交叉口形式均采用平面相交。
沿江大道道路平面线形由直线和圆曲线组成,该道路为城市Ⅰ级干道,设计车速为50千米/小时,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为700米,本设计图中部分路段受现状地形限制,圆曲线半径不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在弯道处应设置限速标志。
红线为40米宽道路段在人行道外侧设置3.5米宽的绿化带,绿化带长约100米,断口宽10米。施工设计时可根据道路两侧建设开发情况调整断口位置。
沿江大道与引江济汉工程相斜交,交角约60度,根据引江济汉工程平面、断面设计确定该处沿江大道上跨引江济汉渠,通航净空高度为8.5米,主桥面为直线桥,桥面最高高程为46.20米,位于桥梁中心处,桥梁中心两侧纵坡度分别为2.484%和2.433%,竖曲线半径为2000米。沿江大道东段与荆沙铁路相交,相交处道路下穿铁路,道路净空高度为5.5米。
道路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交叉口处的停车视距三角形内不应设置妨碍驾驶员视线的建筑物和绿化植被等设施,以免造成交通事故。
六、规划道路纵断面设计
沿江大道道路纵断面按行车条件、路面排水的要求,道路纵断面主要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
1)注重平、纵线形的结合,力求平面线形指标与纵面线形指标的均衡。
2)力求线形平顺,起伏和缓,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与设计车速;
3)保证路基稳定,设计结合现状地形,尽可能减小土方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