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细胞系具有肿瘤细胞的特性: 异种体内移植致瘤性
3. 体外无限生存的能力: 细胞系连续传代60或80代次。
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干系细胞:每个肿瘤内都含有一个或几个具有相对 稳定特性的自我保持的(Selfmaintaining)细胞 系。肿瘤的生长就是这些细胞系的增殖;
非干系细胞:除了干系瘤细胞,肿瘤还具有失去自 我保持能力的细胞的后代,可称为“肿瘤的非干系 细胞”。
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2012.2.28
细胞系:
有限细胞系,人的正常组织多数可以建立有 限细胞系。如间充质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牙 髓细胞、牙髓干细胞、牙周膜细胞等
无限细胞系,永生化细胞系,肿瘤细胞系
细胞系/细胞的鉴定
细胞系的建立:
1.组织块方法
2.单层细胞法
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
大量扩增细胞后用于实验研究
动物肿瘤移植实验证实,肿瘤结节在新宿主身上多 次传代之后仍具有原来肿瘤的主要特征,包括形态、 生化、抗原及细胞遗传的标志。所有恶性肿瘤的转 移瘤结节的细胞都具有与亲代原发病损类似的形态 学及生物学性质。
培养中的肿瘤细胞特性
1.致瘤性: 培养的肿瘤细胞移植到敏感动物后,可获得 形成肿瘤的能力。证明细胞在体外能经过类 似于体内肿瘤发生过程中出现的变化。
120 100 80 60 40 2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培养天数
肿瘤细胞系的特征:
特殊标记、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病毒 感染等;
以上各项指标中异种体内移植致瘤性最 为主要,如果一个细胞系接种到免疫缺陷动 物体内的适当部位后不能生瘤,则不能证明 其具有肿瘤细胞的特征。
恶性转化细胞对密度依赖性抑制的敏感性在肿瘤演 化的过程中自动丢失。
3.获得永生性
正常细胞原代培养物经过数次传代就逐渐停止 增殖。在肿瘤性演化过程中,细胞可能获得生长无 限代数的能力。永生性是肿瘤演化的一个特征。
成纤维及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经过初期的适应 培养条件之后,便进入较稳定的生长时期,生长速 度逐渐下降,进入退化期即衰老期。细胞系的寿命 差别很大,取决于培养细胞来自的动物种属。
影响移植瘤生成的因素
(1)植入细胞与宿主的免疫不相容:如接种 的培养细胞来自纯种动物,接种时产生的抗 原变化可能会产生致癌的阴性结果。可以将 细胞接种到 “不受免疫影响”的部位(如 眼前房) 用射线或免疫抑制剂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 将细胞接种到免疫反应有先天性遗传缺陷的 动物:(如无胸腺裸小鼠)。
肿瘤细胞系的一般生物学性状:
培养细胞的形态和/或超微结构 细胞生长及增殖能力的检测:
细胞生长曲线; 细胞分裂指数; 细胞倍增时间; 细胞周期,DNA合成; 遗传性状检测: 染色体分析:倍体性、染色体众数、核型分析; 同工酶; 集落形成能力;
细胞数 104/ml
图 -1 细胞生长曲线
目前,多用裸小鼠评价培养细胞的致瘤性。
(2)植入部位 ,例如,将瘤细胞接种到小鼠 躯干接近头部位置的皮下,生瘤的阳性率及 生长的速度比植到尾部高2-4倍。
(3)植入部位微环境的潜在因素,某些细胞 只有在植入部位找到最佳的微环境时才形成 肿瘤。
生瘤性与细胞其它性质的关系
细胞在基质上铺展的面积与生瘤性有关。 微丝束的结构破坏。许多生瘤细胞系均有大
永生化细胞系的鉴定:
除一般生物学性状外
1. 不死性,代次, 2. 细胞特性的改变: 3. 转染基因的鉴定:PCR, Southern blot ,
证实HPV-16/18 DNA 4. 成瘤性实验:免疫缺陷动物皮下细胞移
细胞悬液的制备
要求:5个浓度的细胞悬液分别是: 10000个;8000个;6000个;4000 个;2000个/100ul/孔 每个浓度3个复孔
量的微丝束变化,它与形态转化有关。 停泊依赖性与生瘤性联系最密切。
在动物体内不形成肿瘤的细胞系,在半固体 培养基内形成集落的能力也低;与之相反, 而大多数能在动物体内生瘤的细胞系,形成 集落的效率也高。
2.生长参数和细胞行为的变化
丧失停泊依赖性(anchorage dependency)
一般情况下,原代成纤维及上皮细胞悬浮 培养时不能增殖,它们只有铺展在固体基质 上才能增殖。在肿瘤性演化过程中,相当一 部分的细胞群体获得在悬浮状态形成集落的 能力,并不需贴附在基质上。
动物接种形成的肿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行组织学、染色体 及其它生物学标志的检查并与原接种细胞进 行比较。
致瘤性的判断
移植瘤是判断细胞性质的关键步骤。 首先,移植瘤的组织形态应与原肿瘤组织一
致。但有例外,细胞群体的性质可以与植入 前不同,因为在植入的细胞中,只有特殊变 异的细胞具有致瘤性,这些变种可能原来就 存在于植入群体内,也可能是植入后产生的。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确认接种的致瘤性。
破骨细胞含有丰富的酸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 磷酸酶(tartrat resisi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TRAP染色阳性是 破骨细胞的重要标识。另外破骨细胞表面有 降钙素(calcitonin)受体,也可以作为标 志物。
形态学:多核细胞
牙髓干细胞:需多少个指标证实
牙周膜干细胞:
干细胞表面标记物: 多潜能功能--组织细胞分化及功能鉴定
分化为脂肪细胞: 油红O 染色阳性
肿瘤细胞系的生物学鉴定
肿瘤细胞系建立后,要对其生物学性状进行 鉴定,以便日后的研究有可比较的科学依据
肿瘤细胞系的基本特性
1.细胞系的来源符合原供体组织的病理学诊断 原供组织的组织病理形态; 动物接种肿瘤组织的组织形态;
丧失生长抑制性
当培养细胞所需任何一种关键性营养物质或生长因子 降到阈值以下时,正常细胞的生长即受到抑制,如异 亮氨酸,磷酸盐,上皮生长因子等。
转化的细胞对一些生长因子需求降低,或失去了对激素 和生长因子的需求,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可继续生 长,它们甚至可以杀死一些自身的细胞,以便在不可 能生存的环境下继续生长。或者由于某些转化产生 了生长因子类似物,为自身提供了生长因子。
使用前对细胞的组织特异性进行鉴定
成骨细胞:没有唯一的特异性标志物 需数个指标联合证实
表面标志: 表达ALP。 Gomarri 法
合成Ⅰ型胶原、Ⅲ型胶原、骨钙素、骨粘 蛋白、骨桥蛋白等骨基质蛋白。
组织功能: 体外形成矿化结节。 von Kossa染色法
体内成骨。免疫缺陷鼠皮下移植。
破骨细胞:唯一特异性标志物
密度依赖性抑制
正常贴壁性细胞的增殖率,随着每单位基质面积 内的细胞群体的局部密度增加而下降。这一现象称 为密度依赖性抑制(density dependent inhibition) 。或生长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 of growth),但二者并不等同。当一个对密度依
赖性抑制敏感的培养细胞达到某种密度,即所谓饱和密度时便停 止生长。此时细胞停止增殖,但并不死亡。这种抑制可以由于液 体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耗尽,生长抑制物质的累积所引起。
4.计算500ul培养基内需加入多少
ml1X105个/ml的细胞悬液
① 500ul原液 ② 4X104 / 10X104 =0.4ml原液+0.1ml培养液 ③ 3X104 / 10X104 =0.3ml原液+0.2ml培养液 ④ 2X104 / 10X104 =0.2ml原液+0.3ml培养液 ⑤ 1X104 / 10X104 =0.1ml原液+0.4ml培养液
干细胞表面标志:CD44,STROL 1,MUC18 ,alpha-SM actin
多潜能功能鉴定: 成骨细胞功能: 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采用 Gomarri 法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细胞体外矿化能力的检测:细胞经矿化诱导
剂处理后,用von Kossa染色法观察细胞在体外 形成矿化物沉积的能力。
1.细胞悬液的计数 得到1X105个/ml
2.确定各实验浓度所需的细胞悬液总量 要求:100ul/孔X(3孔+2孔)=500ul
3.计算各浓度细胞悬液所需的细胞数
① 104/孔/100ulX5孔=5X104/500ul ② 0.84/孔/100ulX5 =4X104/500ul ③ 0.64/孔/100ulX5 =3X104/500ul ④ 0.44/孔/100ulX5 =2X104/500ul ⑤ 0.24/孔/100ulX5 =1X104/500ul
3. 体外无限生存的能力: 细胞系连续传代60或80代次。
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干系细胞:每个肿瘤内都含有一个或几个具有相对 稳定特性的自我保持的(Selfmaintaining)细胞 系。肿瘤的生长就是这些细胞系的增殖;
非干系细胞:除了干系瘤细胞,肿瘤还具有失去自 我保持能力的细胞的后代,可称为“肿瘤的非干系 细胞”。
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2012.2.28
细胞系:
有限细胞系,人的正常组织多数可以建立有 限细胞系。如间充质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牙 髓细胞、牙髓干细胞、牙周膜细胞等
无限细胞系,永生化细胞系,肿瘤细胞系
细胞系/细胞的鉴定
细胞系的建立:
1.组织块方法
2.单层细胞法
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
大量扩增细胞后用于实验研究
动物肿瘤移植实验证实,肿瘤结节在新宿主身上多 次传代之后仍具有原来肿瘤的主要特征,包括形态、 生化、抗原及细胞遗传的标志。所有恶性肿瘤的转 移瘤结节的细胞都具有与亲代原发病损类似的形态 学及生物学性质。
培养中的肿瘤细胞特性
1.致瘤性: 培养的肿瘤细胞移植到敏感动物后,可获得 形成肿瘤的能力。证明细胞在体外能经过类 似于体内肿瘤发生过程中出现的变化。
120 100 80 60 40 2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培养天数
肿瘤细胞系的特征:
特殊标记、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病毒 感染等;
以上各项指标中异种体内移植致瘤性最 为主要,如果一个细胞系接种到免疫缺陷动 物体内的适当部位后不能生瘤,则不能证明 其具有肿瘤细胞的特征。
恶性转化细胞对密度依赖性抑制的敏感性在肿瘤演 化的过程中自动丢失。
3.获得永生性
正常细胞原代培养物经过数次传代就逐渐停止 增殖。在肿瘤性演化过程中,细胞可能获得生长无 限代数的能力。永生性是肿瘤演化的一个特征。
成纤维及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经过初期的适应 培养条件之后,便进入较稳定的生长时期,生长速 度逐渐下降,进入退化期即衰老期。细胞系的寿命 差别很大,取决于培养细胞来自的动物种属。
影响移植瘤生成的因素
(1)植入细胞与宿主的免疫不相容:如接种 的培养细胞来自纯种动物,接种时产生的抗 原变化可能会产生致癌的阴性结果。可以将 细胞接种到 “不受免疫影响”的部位(如 眼前房) 用射线或免疫抑制剂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 将细胞接种到免疫反应有先天性遗传缺陷的 动物:(如无胸腺裸小鼠)。
肿瘤细胞系的一般生物学性状:
培养细胞的形态和/或超微结构 细胞生长及增殖能力的检测:
细胞生长曲线; 细胞分裂指数; 细胞倍增时间; 细胞周期,DNA合成; 遗传性状检测: 染色体分析:倍体性、染色体众数、核型分析; 同工酶; 集落形成能力;
细胞数 104/ml
图 -1 细胞生长曲线
目前,多用裸小鼠评价培养细胞的致瘤性。
(2)植入部位 ,例如,将瘤细胞接种到小鼠 躯干接近头部位置的皮下,生瘤的阳性率及 生长的速度比植到尾部高2-4倍。
(3)植入部位微环境的潜在因素,某些细胞 只有在植入部位找到最佳的微环境时才形成 肿瘤。
生瘤性与细胞其它性质的关系
细胞在基质上铺展的面积与生瘤性有关。 微丝束的结构破坏。许多生瘤细胞系均有大
永生化细胞系的鉴定:
除一般生物学性状外
1. 不死性,代次, 2. 细胞特性的改变: 3. 转染基因的鉴定:PCR, Southern blot ,
证实HPV-16/18 DNA 4. 成瘤性实验:免疫缺陷动物皮下细胞移
细胞悬液的制备
要求:5个浓度的细胞悬液分别是: 10000个;8000个;6000个;4000 个;2000个/100ul/孔 每个浓度3个复孔
量的微丝束变化,它与形态转化有关。 停泊依赖性与生瘤性联系最密切。
在动物体内不形成肿瘤的细胞系,在半固体 培养基内形成集落的能力也低;与之相反, 而大多数能在动物体内生瘤的细胞系,形成 集落的效率也高。
2.生长参数和细胞行为的变化
丧失停泊依赖性(anchorage dependency)
一般情况下,原代成纤维及上皮细胞悬浮 培养时不能增殖,它们只有铺展在固体基质 上才能增殖。在肿瘤性演化过程中,相当一 部分的细胞群体获得在悬浮状态形成集落的 能力,并不需贴附在基质上。
动物接种形成的肿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行组织学、染色体 及其它生物学标志的检查并与原接种细胞进 行比较。
致瘤性的判断
移植瘤是判断细胞性质的关键步骤。 首先,移植瘤的组织形态应与原肿瘤组织一
致。但有例外,细胞群体的性质可以与植入 前不同,因为在植入的细胞中,只有特殊变 异的细胞具有致瘤性,这些变种可能原来就 存在于植入群体内,也可能是植入后产生的。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确认接种的致瘤性。
破骨细胞含有丰富的酸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 磷酸酶(tartrat resisi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TRAP染色阳性是 破骨细胞的重要标识。另外破骨细胞表面有 降钙素(calcitonin)受体,也可以作为标 志物。
形态学:多核细胞
牙髓干细胞:需多少个指标证实
牙周膜干细胞:
干细胞表面标记物: 多潜能功能--组织细胞分化及功能鉴定
分化为脂肪细胞: 油红O 染色阳性
肿瘤细胞系的生物学鉴定
肿瘤细胞系建立后,要对其生物学性状进行 鉴定,以便日后的研究有可比较的科学依据
肿瘤细胞系的基本特性
1.细胞系的来源符合原供体组织的病理学诊断 原供组织的组织病理形态; 动物接种肿瘤组织的组织形态;
丧失生长抑制性
当培养细胞所需任何一种关键性营养物质或生长因子 降到阈值以下时,正常细胞的生长即受到抑制,如异 亮氨酸,磷酸盐,上皮生长因子等。
转化的细胞对一些生长因子需求降低,或失去了对激素 和生长因子的需求,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可继续生 长,它们甚至可以杀死一些自身的细胞,以便在不可 能生存的环境下继续生长。或者由于某些转化产生 了生长因子类似物,为自身提供了生长因子。
使用前对细胞的组织特异性进行鉴定
成骨细胞:没有唯一的特异性标志物 需数个指标联合证实
表面标志: 表达ALP。 Gomarri 法
合成Ⅰ型胶原、Ⅲ型胶原、骨钙素、骨粘 蛋白、骨桥蛋白等骨基质蛋白。
组织功能: 体外形成矿化结节。 von Kossa染色法
体内成骨。免疫缺陷鼠皮下移植。
破骨细胞:唯一特异性标志物
密度依赖性抑制
正常贴壁性细胞的增殖率,随着每单位基质面积 内的细胞群体的局部密度增加而下降。这一现象称 为密度依赖性抑制(density dependent inhibition) 。或生长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 of growth),但二者并不等同。当一个对密度依
赖性抑制敏感的培养细胞达到某种密度,即所谓饱和密度时便停 止生长。此时细胞停止增殖,但并不死亡。这种抑制可以由于液 体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耗尽,生长抑制物质的累积所引起。
4.计算500ul培养基内需加入多少
ml1X105个/ml的细胞悬液
① 500ul原液 ② 4X104 / 10X104 =0.4ml原液+0.1ml培养液 ③ 3X104 / 10X104 =0.3ml原液+0.2ml培养液 ④ 2X104 / 10X104 =0.2ml原液+0.3ml培养液 ⑤ 1X104 / 10X104 =0.1ml原液+0.4ml培养液
干细胞表面标志:CD44,STROL 1,MUC18 ,alpha-SM actin
多潜能功能鉴定: 成骨细胞功能: 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采用 Gomarri 法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细胞体外矿化能力的检测:细胞经矿化诱导
剂处理后,用von Kossa染色法观察细胞在体外 形成矿化物沉积的能力。
1.细胞悬液的计数 得到1X105个/ml
2.确定各实验浓度所需的细胞悬液总量 要求:100ul/孔X(3孔+2孔)=500ul
3.计算各浓度细胞悬液所需的细胞数
① 104/孔/100ulX5孔=5X104/500ul ② 0.84/孔/100ulX5 =4X104/500ul ③ 0.64/孔/100ulX5 =3X104/500ul ④ 0.44/孔/100ulX5 =2X104/500ul ⑤ 0.24/孔/100ulX5 =1X104/500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