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石油组分和物理性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即将样品朝光源方向,观察试管中对着眼睛 一侧的颜色。若原油色深,透明度差,可摇动原油 样品,观察留在试管壁上原油薄膜的颜色。另一种 是在反射光下的观察,即向着光源一侧试管壁的颜 色,常有荧光颜色干扰,不常采用。
原油的颜色有多种,在透射光下,一般有浅黄色、 黄棕色、黄褐色、棕褐色、褐色、棕黄色至黑色。
图实1-3 密度计与密度测定装置
1.温度计;2.密度计;3.量 筒;4.支架;5.水浴缸
计算:可根据下式进行温度校正和计算标准密度:
D420 D4t r (t 20 )
式中:D420:为标准温度下的相对密度;
D4t:为试验温度下的相对密度计读数;
r:为相对密度的补正数,可查《石油密度
计量换算表》;
D4t =(0.9982-0.0012)D′+0.0012
式中:0.9982:为水在20℃时的密度,g/cm3
0.0012:为空气在20℃及大气压为0.1Mpa时
的密度,g/cm3
D′:在韦氏天平上读取的密度,g/cm3。
将试验温度下所测原油的密度D4t换算成标准温度下的密 度D420
D420 D4t r (t 20 )
时,用木塞严密塞住粘度计的出
口,将预先加热到不超过40℃的
试油注入内容器,调整到三个尖
钉的尖端刚好露出油面。小心搅
在流出
孔下面,迅速提起木塞,同时启
动秒表,当接收瓶中的试油正好
达到200ml标线时,停止秒表,
1.内容器;2.外容器;3.球面形底;4.木塞;5.温 度计插孔;6.搅拌器;7.小尖钉;8.流出孔;9.支 架;10.调节螺丝;11.接收器
含油级别是岩心中含油多少的直观标志。含油级别 是判断油水层或油层好坏的主要标志,但不是绝对 标志。含油级别主要依靠含油面积大小和含油饱满 程度来确定。一块岩心沿其轴面劈开,新劈开面上 含油部分所占面积的百分比,称为该岩心含油面积 的百分数。通过观察岩心含油面积的百分数、含油 岩心的光泽、污手程度、滴水实验等可以确定岩心 的含油级别。
观察我国若干油田原油的颜色,记录下观察结果, 填在表学实1-1中。
原油在20℃时的相对密度与同体积4℃时的
纯水的密度之比称为原油的相对密度,以 D420表示之。石油的相对密度常用相对密 度计法或韦氏天平密度法测定。
测定方法:①将调好温度的试样,小心地沿筒壁倒入 量筒中,当试样表面有气泡聚集时,可用一片清洁滤 纸除去气泡;②将干燥的密度计小心地放入试样中, 待其稳定后,记录测定时的温度及读数;③将密度计 在量筒中轻轻转动几下再放开,按要求再测定一次。 若两次测定温度读数相差超过0.5℃,应重新读取密 度和温度,直到温度变化稳定到0.5℃以内,记录连 续两次测定温度和视密度的结果(图实1-3)。
度t时运动粘度Ut(mm2/s)按下式计算:
Ut ctt
式中c为粘度计常数mm2/s2;tt为油样平均流动时间(s)。
恩氏粘度指液体在某温度下从恩格勒粘度 计流孔中,流出200ml所需的时间(s)与 蒸馏水在20℃流出相同体积所需的时间(s) 之比。以Et20表示。
用恩氏粘度计(图实1-6)测定
读出时间,准确至0.2s。
在温度t时,试油的恩氏粘度按下式计算:
Et20
r E20
式中:r—试油从粘度计中流出的时间,s;
E20—粘度计的水值(20℃时,200ml蒸馏
水从粘度计中流出的时间),s。
由恩氏粘度查表可得相应的运动粘度,运动
粘度乘以该温度时原油的相对密度,即为动力粘度。
石油的荧光性是指其在紫外光(波长0.2— 0.4×10-6m)照射下发出延续时间不足 10-7秒的可见光的现象。石油中饱和烃不 发荧光,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才发荧光。 低分子量轻芳烃呈天蓝色,随着分子量加 大荧光色调加深,胶质一般呈浅黄到褐色, 沥青质一般呈褐到棕褐色。
毛细管粘度计各 扩张部分的内径 不同,供试验不 同粘度的原油时 选用。
测定时,将装好油样的粘度计浸在恒温液体内并调整为垂直状态,
当油样液面向下流动至第一计时标记a刻线处开始记时,当液面
流至第二计时标记b刻线时停止记时。每个样品所测出的流动时
间,应不少于三次,取其中相近的三个数值,求出平均值。在温
用滴管滴一滴水在含油岩心的新鲜面上,观察10分 钟内水滴形状、侵润角的大小和渗入速度。分为5 级:
②荧光试验法(荧光录井):
在紫外线照射下按发光的不同颜色来确定 物质的性质。
1. 仪器
相对密度计、韦氏天平、毛细管粘度计、恩氏粘 度计、荧光灯等。
石油的物理性质及含油岩心的观察对石油
地质研究和评价石油的工业品质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通过观察和简易的实验演示 了解:(1)石油的基本物理性质;(2) 含油岩心的气水观察。
(一)石油的物理性质
1. 石油颜色的观察
石油颜色的深浅取决于胶质和沥青质的含量。一般 胶质和沥青质含量愈高,颜色愈深。
观察原油的颜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透射光下
t:为试验温度(℃)
测定方法:①将预热并恒温的原油样品小 心地注入洁净而干燥的量筒中,直至悬挂 浮沉子的金属丝浸没在试油里约15mm为 止,此时天平失去平衡,在梁上逐次挂上 砝码,直至平衡为止,读取试油的温度, 记录试油的“视”密度D′(图实1-4)。
计算:将测定的“视”密度D′换算为试验温度下样品的 实际密度:
(1)含气试验
将岩心放入水下20mm观察气泡(大小、连续性
、产出部位、气味、延续时间、声响程度、与缝洞 关系等)
(2)含水试验
直接观察岩心新鲜面得湿润程度:
①湿润:明显含水,可见水外渗;
②有潮感:含水不明显,手触有潮湿感;
③干燥:不见含水,手触没有潮湿感。
(3)含油试验:
①滴水试验法:
粘度是表示原油流动性能的重要参数。度 量粘度的参数因测定的装置和计量单位的 差别,分别称为:绝对粘度(或动力粘度, 单位为Pa•S)、运动粘度(单位为m2/s ) 和恩氏粘度(或相对粘度)。
运动粘度是指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在 同温度下的密度的比值。它是液体在 重力作用下流动阻力的尺度。
运动粘度测定的 仪器主要是一组 玻璃毛细管粘度 计(图实1-5),
原油的颜色有多种,在透射光下,一般有浅黄色、 黄棕色、黄褐色、棕褐色、褐色、棕黄色至黑色。
图实1-3 密度计与密度测定装置
1.温度计;2.密度计;3.量 筒;4.支架;5.水浴缸
计算:可根据下式进行温度校正和计算标准密度:
D420 D4t r (t 20 )
式中:D420:为标准温度下的相对密度;
D4t:为试验温度下的相对密度计读数;
r:为相对密度的补正数,可查《石油密度
计量换算表》;
D4t =(0.9982-0.0012)D′+0.0012
式中:0.9982:为水在20℃时的密度,g/cm3
0.0012:为空气在20℃及大气压为0.1Mpa时
的密度,g/cm3
D′:在韦氏天平上读取的密度,g/cm3。
将试验温度下所测原油的密度D4t换算成标准温度下的密 度D420
D420 D4t r (t 20 )
时,用木塞严密塞住粘度计的出
口,将预先加热到不超过40℃的
试油注入内容器,调整到三个尖
钉的尖端刚好露出油面。小心搅
在流出
孔下面,迅速提起木塞,同时启
动秒表,当接收瓶中的试油正好
达到200ml标线时,停止秒表,
1.内容器;2.外容器;3.球面形底;4.木塞;5.温 度计插孔;6.搅拌器;7.小尖钉;8.流出孔;9.支 架;10.调节螺丝;11.接收器
含油级别是岩心中含油多少的直观标志。含油级别 是判断油水层或油层好坏的主要标志,但不是绝对 标志。含油级别主要依靠含油面积大小和含油饱满 程度来确定。一块岩心沿其轴面劈开,新劈开面上 含油部分所占面积的百分比,称为该岩心含油面积 的百分数。通过观察岩心含油面积的百分数、含油 岩心的光泽、污手程度、滴水实验等可以确定岩心 的含油级别。
观察我国若干油田原油的颜色,记录下观察结果, 填在表学实1-1中。
原油在20℃时的相对密度与同体积4℃时的
纯水的密度之比称为原油的相对密度,以 D420表示之。石油的相对密度常用相对密 度计法或韦氏天平密度法测定。
测定方法:①将调好温度的试样,小心地沿筒壁倒入 量筒中,当试样表面有气泡聚集时,可用一片清洁滤 纸除去气泡;②将干燥的密度计小心地放入试样中, 待其稳定后,记录测定时的温度及读数;③将密度计 在量筒中轻轻转动几下再放开,按要求再测定一次。 若两次测定温度读数相差超过0.5℃,应重新读取密 度和温度,直到温度变化稳定到0.5℃以内,记录连 续两次测定温度和视密度的结果(图实1-3)。
度t时运动粘度Ut(mm2/s)按下式计算:
Ut ctt
式中c为粘度计常数mm2/s2;tt为油样平均流动时间(s)。
恩氏粘度指液体在某温度下从恩格勒粘度 计流孔中,流出200ml所需的时间(s)与 蒸馏水在20℃流出相同体积所需的时间(s) 之比。以Et20表示。
用恩氏粘度计(图实1-6)测定
读出时间,准确至0.2s。
在温度t时,试油的恩氏粘度按下式计算:
Et20
r E20
式中:r—试油从粘度计中流出的时间,s;
E20—粘度计的水值(20℃时,200ml蒸馏
水从粘度计中流出的时间),s。
由恩氏粘度查表可得相应的运动粘度,运动
粘度乘以该温度时原油的相对密度,即为动力粘度。
石油的荧光性是指其在紫外光(波长0.2— 0.4×10-6m)照射下发出延续时间不足 10-7秒的可见光的现象。石油中饱和烃不 发荧光,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才发荧光。 低分子量轻芳烃呈天蓝色,随着分子量加 大荧光色调加深,胶质一般呈浅黄到褐色, 沥青质一般呈褐到棕褐色。
毛细管粘度计各 扩张部分的内径 不同,供试验不 同粘度的原油时 选用。
测定时,将装好油样的粘度计浸在恒温液体内并调整为垂直状态,
当油样液面向下流动至第一计时标记a刻线处开始记时,当液面
流至第二计时标记b刻线时停止记时。每个样品所测出的流动时
间,应不少于三次,取其中相近的三个数值,求出平均值。在温
用滴管滴一滴水在含油岩心的新鲜面上,观察10分 钟内水滴形状、侵润角的大小和渗入速度。分为5 级:
②荧光试验法(荧光录井):
在紫外线照射下按发光的不同颜色来确定 物质的性质。
1. 仪器
相对密度计、韦氏天平、毛细管粘度计、恩氏粘 度计、荧光灯等。
石油的物理性质及含油岩心的观察对石油
地质研究和评价石油的工业品质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通过观察和简易的实验演示 了解:(1)石油的基本物理性质;(2) 含油岩心的气水观察。
(一)石油的物理性质
1. 石油颜色的观察
石油颜色的深浅取决于胶质和沥青质的含量。一般 胶质和沥青质含量愈高,颜色愈深。
观察原油的颜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透射光下
t:为试验温度(℃)
测定方法:①将预热并恒温的原油样品小 心地注入洁净而干燥的量筒中,直至悬挂 浮沉子的金属丝浸没在试油里约15mm为 止,此时天平失去平衡,在梁上逐次挂上 砝码,直至平衡为止,读取试油的温度, 记录试油的“视”密度D′(图实1-4)。
计算:将测定的“视”密度D′换算为试验温度下样品的 实际密度:
(1)含气试验
将岩心放入水下20mm观察气泡(大小、连续性
、产出部位、气味、延续时间、声响程度、与缝洞 关系等)
(2)含水试验
直接观察岩心新鲜面得湿润程度:
①湿润:明显含水,可见水外渗;
②有潮感:含水不明显,手触有潮湿感;
③干燥:不见含水,手触没有潮湿感。
(3)含油试验:
①滴水试验法:
粘度是表示原油流动性能的重要参数。度 量粘度的参数因测定的装置和计量单位的 差别,分别称为:绝对粘度(或动力粘度, 单位为Pa•S)、运动粘度(单位为m2/s ) 和恩氏粘度(或相对粘度)。
运动粘度是指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在 同温度下的密度的比值。它是液体在 重力作用下流动阻力的尺度。
运动粘度测定的 仪器主要是一组 玻璃毛细管粘度 计(图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