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计算书

砌体结构计算书
砌体结构计算书

XX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砌体结构课程设计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室:

2011年5月1日

目录

1.结构布置------------------------------------------------------(3)

2.荷载计算------------------------------------------------------(4)

3.内力及承载力计算------------------------------------------(5)

4.楼板、屋面板设计------------------------------------------(7)

5.楼梯设计------------------------------------------------------(8)

6.挑梁设计------------------------------------------------------(11)

7.过梁设计------------------------------------------------------(13)

8.基础设计------------------------------------------------------(14)

9.结构抗震验算------------------------------------------------(16)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1.结构布置

结构布置采用橫墙承重方案,楼板以及屋面板为100mm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层高为五层3m,其他各层的层高均为2.8m,墙体选择MU10的砖砌24墙,承重墙间距依据建筑要求设置,则结构方案属刚性构造方案。

结构布置图

2.荷载计算

由结构布置图知,选择最不利墙体○2轴墙体来计算其承载能力,取1m 宽为设计单元。

2.1屋面荷载

APP 改性沥青找平防水层 0.302

/KN m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402/KN m 平均150厚保温找坡层 0.522/KN m APP 改性沥青隔气层 0.052/KN m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402/KN m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100厚 2.52/KN m 15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262/KN m 永久荷载标准值

4.43∑2

/KN m

活荷载标准值 0.702

/KN m

由屋盖传给计算墙体的荷载

标准值: 11(4.430.70)(4.2 3.6)120.02

k k N G Q KN =+=+??+?=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11

1.2 1.4(1.2 4.43 1.40.70)(4.2 3.6)124.62

a k k N G Q KN =+=?+???+?=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

11

1.35

1.0(1.35 4.43 1.00.70)(4.2 3.6)1

26.1

2

b k k N G Q K N =?+=?+???+?= 2.2楼面荷载

20厚水泥砂浆抹面 0.402

/KN m 100厚钢现浇筋混凝土楼板 2.502

/KN m 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0.262/KN m

恒荷载标准值:

3.16∑

2

/KN m 活荷载标准值: 2.002

/KN m 由楼面传给计算墙体的荷载 标准值:

21

(3.16 2.00)(4.2 3.6)120.122

k k N G Q KN =+=+??+?=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21

1.2 1.4(1.2 3.16 1.4

2.00)(4.2

3.6)125.72

a k k N G Q KN =+=?+???+?=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

21

1.35

1.0(1.35 3.16 1.0

2.00)(4.2

3.6)1

24.44

2

b k k N G Q K N =?+=?+???+?=

2.3墙体自重

(1) 对于5层墙厚240mm ,两侧采用20mm 砂浆抹面,计算高度为3.0m

标准值: 5.24 3.010.0420 3.0118.12KN ??+???= 设计值:

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318.12 1.221.7a N KN =?=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 318.12 1.3524.46b N KN =?= (2) 对于2、3、4层墙厚240mm ,两侧采用20mm 砂浆抹面,计算高度为2.8m 标准值: 5.24 2.810.0420 2.8116.9KN ??+???= 设计值:

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316.9 1.220.3a N KN =?=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 316.9 1.3522.8b N KN =?= (3) 对于1层墙体厚度为240mm ,计算时取至基础顶面,则顶层楼层高度为3.85m 标准值: 5.24 3.8510.0420 3.85123.3KN ??+???=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3 1.223.328.0a N KN =?=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 3 1.3523.331.5b N KN =?=

3.内力及承载力计算

本建筑墙体的最大高厚比: []0385016.026240

H h ββ=

=== ,故满足要求。 依据墙体结构布置,○2轴处最不利,取○2轴1m 宽墙体为计算单元,在不考虑局部作用钢筋混凝土梁时,其墙体承载力因两侧开间相差不大,故可以近似按照轴心受压构件进行

计算,这样,计算截面可以取每层墙体的根部。

墙体的承载力计算列于下表:

横向墙体由可变荷载控制时的承载力计算表

计算项目

第5层 第4层 第3层 第2层 第1层 N/KN 46.3 92.3 138.3 184.3 238 h/mm 240 240 240 240 240 H 0/m

3 2.8 2.8 2.8 3.85 0/H h β=

12.5 11.7 11.7 11.7 16 ?

0.81 0.83 0.83 0.83 0.72 2/A mm

240000 240000 240000 240000 240000 砌块 MU 10 10 10 10 10 砂浆 M

5 5 5 7.5 7.5 2/(/)f N mm

2.22 2.22 2.22 2.5 2.5 /Af KN ? 431.6

442.2

442.2

498

432

/Af K ?

1

1

1

1

1

横向墙体由永久荷载控制时的承载力计算表

计算项目

第5层 第4层 第3层 第2层 第1层 N/KN 50.6 97.8 145 192.2 248.1 h/mm 240 240 240 240 240 H 0/m

3 2.8 2.8 2.8 3.85 0/H h β=

12.5 11.7 11.7 11.7 16 ?

0.81 0.83 0.83 0.83 0.72 2/A mm

240000 240000 240000 240000 240000 砌块 MU 10 10 10 10 10 砂浆 M

5 5 5 7.5 7.5 2/(/)f N mm

2.22 2.22 2.22 2.5 2.5 /Af KN ?

431.6

442.2

442.2

498

432

/Af K ?

1 1 1 1 1

上述承载力计算表明,墙体的承载力满足要求。

4、楼板和屋面板设计

4.1荷载计算:

楼面: 21 3.16/k g k N m =,2

1 2.0/k q kN m = 荷载设计值: 2

1 1.

2 3.16 1.4 2.0 6.59/N kN m =?+?= 屋面: 22 4.43/k g kN m =,2

20.7/k q kN m = 荷载设计值:22 1.2 4.43 1.40.7 6.29/N kN m =?+?=

可知二者相差不大,考虑施工,用楼面荷载设计值对板的配筋进行计算,屋面板与楼面板相同。即2

1 6.59/q N kN m ==。

4.2计算简图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撑长度取120mm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办的计算跨度:

边跨:0n n 100

42001204130 1.025418222

h l l mm l =+

=-+== ,取04130l mm = 中间跨:0n 42002403960l l mm ==-=

因为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取1m 宽板作为计算单元。

4.3.弯矩设计值

查表可知,板的弯矩系数m α分别为,边跨111;离端第二支座,111-;中跨中,116

;中间支座1

14-

。 221011

6.59 4.1310.221111M ql kN m ==??=

22011

6.59 3.96

7.381414c M ql kN m =-=-??=-

222011

6.59 3.96 6.461616

M ql kN m ==??=

4.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环境类别为一类,C30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15mm 。板厚100mm ,

01002080h mm =-=,板宽b=1000mm 。1 1.0α=,214.3/c f N mm =,HRB400钢筋,

2360/y f N mm =。

板的配筋计算如表

板配筋表

截面

1 B

2 C 弯矩设计值kN m

10.22 10.22 6.46 7.38 210/()s c M f bh αα=

0.112

0.112

0.081

0.081

1122

s

s αγ+-=

0.94 0.94 0.958 0.958

配筋

s y s M A f h γ=

377.5 377.5 234.1 234.1

实际配筋2

mm 10@150 10@150 10@150 10@150

分布钢筋按构造配筋,选配8@200φ。

5.楼梯设计

基本数据: 楼梯间尺寸3000mm ×5400mm 层高2.8m ,踏步尺寸175mm ×300mm ,采用C30混凝土,梁、板受力钢筋采用HRB400,楼梯上均布活载标准值q=2KN/㎡,分布钢筋用 HRB335

5.1梯段板设计

取板厚h=100mm ,约为板斜长的1/30,板倾斜角的正切tan α=175/300=0.58,cos α=0.867. 取1m 宽板带计算。

(1)荷载计算

梯段板的荷载计算列于下表

荷载种类

荷载标准值(KN/m )

恒 荷 载

水磨石面层 (0.3+0.175)×0.65/0.3=1.03 三角形踏步 1/2×0.3×0.175×25/0.3=2.19 混凝土斜板 0.10×25/0.864=2.89 板底抹灰 0.02×17/0.864=0.39 小 计

6.5 活荷载

2

恒荷载分项系数

r G =1.2;活荷载分项系数r Q =1.4

总荷载设计值:P=1.2×6.5+1.4×2=10.6KN/m

(2)截面设计

板水平计算跨度

n l =2.1m ,弯矩设计值

22

n 10.110.6 2.1 4.6710

Pl KN m

M =

=??= 板的有效高度

01002080h mm =-=

622

0 4.67100.0511.014.3100080s S c M

f bh αγ?===???

0.974s γ=

62

0 4.6710166.50.97436080

s S y M A mm f h γ?===??

分布钢筋每级踏步1根 8.

5.2平台板设计

设平台板厚h=80mm,取1m 宽板带计算 (1)荷载计算

平台板的荷载计算列于下表

荷载种类

荷载标准值(KN/m )

恒 荷 载

水磨石面层 0.65 20mm 厚混凝土板

0.08×25=2 板顶抹灰 0.02×17=0.34 小计

2.99

活荷载

2

总荷载设计值 P=1.2×2.99+1.4×2=6.388KN/m (2)截面设计 平台板的计算跨度

0 1.50.2/20.12/2 1.46m l =-+=

弯矩设计值

22

0M=1/10Pl 1/10 6.388 1.46 1.36KN m =??= 板的有效高度

0802060h mm =-=

6

2

2

1

1.3610

1.014.3100060

0.026

s

c

M

f bh

αα????=

=

=

12(1)/20.987

s s αγ-=+

=

6

2

2

1.3610

0.98736060

63.79S s

y

M

A mm f h

γ???=

=

=

选配 8@200,

S A =251m ㎡

5.3平台梁设计

设平台梁截面尺寸为200mm ×300mm

(1)荷载计算

平台梁的荷载计算列于下表

荷载种类

荷载标准值(KN/m )

恒 荷 载

梁自重 (0.3-0.08)×0.2×25=1.1 梁侧粉刷 0.02×(0.3-0.08)×2×17=0.15 平台板传来 2.99×1.5/2=2.24 梯段板传来 6.5×2.1/2=6.825 小 计

10.315 活荷载

2×(1.5/2+2.1/2)=3.6

总荷载设计值P=1.2×10.315+1.4×3.6=17.42KN/m (2)截面设计 计算跨度

0 1.5 1.05(30.24) 2.898n l l m ==?-=

弯矩设计值

22

0M=1/8Pl 1/817.42 2.89818.29KN m =??= 剪力设计值

1/21/217.42

2.89825.24n V P l KN ==??=

截面按倒L 行计算,

//2005806005f f mm

b b h =+?==+,梁的有效高度

030020270h mm =-=

经判别属于第一类T 行截面

6

22

10

18.29101.014.3600270

0.029

s c M

f bh

αα????=

=

=

12(1)/20.985

s s αγ-=+

=

62

2

018.29100.985

360

270

191S s y M

A mm f h γ???=

=

=

选配2 14,2

308S A mm =

配置φ6@200箍筋,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000.7 1.25sv

cs t yv

A V f bh f h s =+

=0.7×1.43×200×270+1.25×360×56.6/200×270 =88.438KN>25.24KN

6.挑梁设计

设计说明:选③轴处阳台挑梁设计

挑梁的挑出长度 1.5l m =,埋入深度1 2.5l m =,截面尺寸240300b b h mm mm ?=?。挑梁上墙体净高2.8m ,墙厚240mm ,采用MU10砖、M7.5混合砂浆。

6.1荷载计算

阳台边梁传至挑梁的集中荷载:可变荷载 4.5k F kN =,永久荷载17Gk F kN =. 墙体自重:2

5.24/G kN m = 阳台板传给挑梁的荷载标准值为:

可变荷载 11/2+.2=.2/k q kN m =?

(34)7 永久荷载 11/2(3 4.2)0.1250.12 2.72216.1/k g kN m =?+??+??=

本层楼面传给埋入段的荷载:

可变荷载 21/2(3 4.2)27.2/k q kN m =?+?= 永久荷载 21/2(3 4.2)0.1259/k g kN m =?+??=

挑梁的自重伸出部分为1.3/kN m ,埋入部分1.8/kN m 。

6.2抗倾覆验算

1 2.2660b l h mm = ,倾

覆点至墙外边缘的距离取

0010.30.0

90.130.26

x h m l m === 倾覆力矩:挑梁的倾覆力矩由作用在挑梁外伸段上永久荷载及梁自重的设计值对计算倾覆点的力矩组成。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21

(1.217 1.4 4.5) 1.59 1.2(16.1 1.3) 1.47.2 1.592

ov M =?+??+?++??81.59kN m =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21

(1.217 4.5) 1.59 1.35(16.1 1.3)7.2 1.592

ov M =?+?+

?++? 78.38k N m =

故倾覆力矩为81.59ov M kN m =

3抗倾覆验算 挑梁的抗倾覆力矩由挑梁埋入段自重标准值、楼面传给埋入段的永久荷载标准值以及挑梁尾端上部45度扩散角范围内墙体的标准值对倾覆点的力矩组成。

20(9 1.8) 2.5(1.250.09)5 2.8 5.24(2.50.09)0.8()0.8122.5 2.5 5.24(2.5 2.50.09)23r r M G l x +??-+???--??

??=-=??

????+?-??

113.1k N m =

113.181.59r ov M kN m M kN m == 抗倾覆安全 6.3挑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22 1.217 1.4 4.5 1.2(16.1 1.3) 1.47.2 1.59l N R ==??+?+?++??151.85kN =

10.7 1.5 1.2240300 1.69A f ηγ=?????153.3151.85l kN N kN == 梁下砌体局部承压安全

6.4挑梁配筋计算

240300

b h ?=?,

max

81.59ov M

M kN m

== ,

max 0 1.2(4.57.2 1.5) 1.4(1716.1 1.5)V V ==?+?+?+?75.97kN =

6

22

1081.59100.3391.014.3240265S c M f bh αα?===???

1120.7842

s

s αγ+-=

=

6

2081.591010913600.784265

s y s M A mm f h γ?===??

,选配3 22 ,2

1140s A mm =

min 00

1140 1.79%0.450.202%240265s t y A f h bh f h ρρ=

====? 满足要求。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00.250.2514.3240265227.4

75.97c f b h k N V k

N =

???== 00.70.7 1.4324026563.775.97t f bh kN V kN =???=<=

按计算配置箍筋

3

21(75.9763.7)100.22/1.0210265SV nA mm mm

s -?==??

,min 0.240.24 1.1/2100.126%t

sv yv

f f ρ=?

=?=

选配28@200φ,实有

221250.3

0.503/0.220/200SV nA mm mm mm mm

s ?==>

1,min 250.3 2.10%0.126%,240200

SV sv sv nA bs ρρ?=

==>=?可以

7. 过梁设计计算

对窗上过梁,选取跨度最大的窗上过梁进行计算。

初步估计过梁的尺寸为240400mm mm ?,支撑长度为0.24m ,C30混凝土,HRB400纵筋,HRB235箍筋,则2

14.3/c f N mm =,2

1.43/t f N mm =,2

360/y f N mm =,

2210/yv f N mm =,过梁上砌体高度为零,直接为楼板,故要计入楼板传入荷载。

过梁净跨n 3000l mm =

过梁自重1 1.35250.240.4 3.24/q kN m =???=

楼板传来荷载近似按均布荷载考虑,受荷载宽度为5.4/2=2.7m

2(1.35 3.16 1.02) 2.716.92/q kN m =?+??=

作用在过梁上的均布荷载为

1220.16/q q q kN m +==

计算跨度:00min(1.1,)min(1.1 3.0,3.24) 3.24c l h l m ==?=

22011

20.16 3.2426.4588M ql kN m ==??=

011

20.16 3.2432.6622

V ql kN ==??=

6

22

1026.45100.0581.014.3240365

S c M f bh αα?===??? 1120.9702

s

s αγ+-=

=

6

2026.4510207.53600.970365

s y s M A mm f h γ?===??

选配216φ

,0

min 00.459% 1.43400

0.450.450.196%

360365

s

t y A bh f h f h ρρ=

====

2402s A mm =,

且0.2% ,满足要求。

00.250.2514.3240365313.1732.66c f bh kN V kN =???==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00.70.7 1.4324036587.6932.66t f bh kN V kN =???== ,受剪承载了满足要求

只需按构造配置箍筋:选配6@150φ

8.地基基础的设计计算

设计概况:地基的承载能力修正值为180ak F kPa =

每层楼盖的偏心荷载只在本层内产生弯矩,上层传来的荷载u N 通过上层墙体的截面形心,显然,墙体为轴心受压条形基础,取1m 为计算宽度,采用无筋扩展基础。基础下层为300厚的C15混凝土,上面为标准砖砌筑,砌筑方式为二一间隔收,初步假定基础埋深为1.65m 。

k

a m F

b f d

γ≥

-

式中:k F ——为沿长度方向1m 范围内上部结构传至地面标高处的竖向力值 a f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了特征值;

m γ——基础底面以上的加权平均重度,可取320/g kN m γ=。

8.1外橫墙下条形基础

k F =[0.7+4.43+4×(3.16+2)]×1/2×3.6+(22×0.24×3+22×0.24×2.8×4)+22×0.9×1×0.24

126.1kN

= 126.1

0.85818020 1.65

k a m F b m f d γ≥

==--?取基础宽度1000b mm =

8.2内橫墙下条形基础

[0.7 4.434(3.162)]1/2.6+4.20.243220.24 2.84)k F =++?+????+???(3)+(22

175.5kN =

175.5

1.19418020 1.65

k a m F b m f d γ≥

==--? 取基础宽度1200b mm =

考虑建筑构造外横墙与内横墙下条形基础均按内横墙下条形基础设计

8.3纵墙下条形基础

因为该建筑结构为橫墙承重体系,纵墙的承载比外橫墙的稍小,考虑建筑构造,设计纵 墙的基础与内橫墙的基础相同。

8.4确定基础剖面尺寸

基础下层采用300mm 厚的C15素混凝土层,其上采用“二一间隔收”砖砌基础。 混凝土垫层设计: 基地压力:

175.520 1.65 1.0 1.2

179.25a 1.2 1.0K K X F G P KP A ++???=

==?

查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表8-8)可知C15混凝土层的宽度比允许值tan α=1:1.00, 所以混凝土垫层内收300mm 。 则砖基础所需台阶数为:

212112002402300

3

2260b B b n b ----?≥

=?=

基础与台阶总高度为:

001200(3002)

3002tan 21b b H mm

α--?=

==?

01202601600H H mm =+?+?=

基础设置在地表下1.05m 下

9.结构抗震验算

9.1重力荷载

1) 屋面荷载

屋盖 4.4318.610.8889.9KN ??= 阳台 4.431519.8131.6KN ??= 雪荷载 0.50.35(18.610.8 1.519.8)40.4KN ???+?= 合计 1061.9KN 2)楼面荷载

楼盖 3.1618.610.8634.8KN ??= 阳台 3.161519.893.9KN ??= 合计 728.7KN 3)墙体自重:(门窗自重标准值按0.4KN/㎡计算)

5层

①、⑥轴 22×0.24×3×10.8=171.1KN ②、⑤轴 22×0.24×(10.8×3-2×0.9×2.1)+2×0.9×2.1×0.4=152.6KN ③轴 22×0.24×(10.8×3-1×2.1)+1×2.1×0.4=152.0KN ④轴 22×0.24×[10.8×3-(1+0.9)×2.1]+(1+0.9)×2.1×0.4=151.6KN

A 轴 22×0.24×[18.6×3-(1.8+2.1+1.6+2.1+1.8)×1.5-0.9×2×2.5]+ 0.4×[(1.8+2.1+1.6+2.1+1.8×1.5+0.9×2×2.5)=203.84KN

B 轴 22×0.24×3×[3.6+3+3.6]=161.7KN

C 轴 22×0.24×[18.6×3-(1.8+0.9+0.8+1.6+0.8+0.9+1.8)×1.5-0.9×2×2.5] +0.4×[(1.8+0.9+0.8+1.6+0.8+0.9+1.8)×1.5+0.9×2×2.5]=209.8KN 合计 1526.3KN

2---4层:

①、⑥轴 22×0.24×2.8×10.8=159.7KN ②、⑤轴 22×0.24×(10.8×2.8-2×0.9×2.1)+2×0.9×2.1×0.4=149.4KN ③轴 22×0.24×(10.8×2.8-1×2.1)+1×2.1×0.4=152.0KN ④轴 22×0.24×[10.8×2.8-(1+0.9)×2.1]+(1+0.9)×2.1×0.4=140.2KN

A 轴 22×0.24×[18.6×2.8-(1.8+2.1+1.6+2.1+1.8)×1.5-0.9×2×2.5]+ 0.4×[(1.8+2.1+1.6+2.1+1.8)×1.5+0.9×2×2.5]=184.2KN

B 轴 22×0.24×2.8×[3.6+3+3.6]=150.8KN

C 轴 22×0.24×[18.6×2.8-(1.8+0.9+0.8+1.6+0.8+0.9+1.8)×1.5-0.9×2×2.5] +0.4×[(1.8+0.9+0.8+1.6+0.8+0.9+1.8)×1.5+0.9×2×2.5]=190.1KN 合计 1416.5KN

1层:

①、⑥轴 22×0.24×3.85×10.8=219.5KN ②、⑤轴 22×0.24×(10.8×3.85-2×0.9×2.1)+2×0.9×2.1×0.4=201.1KN ③轴 22×0.24×(10.8×3.85-1×2.1)+1×2.1×0.4=209.3KN ④轴 22×0.24×[10.8×3.85-(1+0.9)×2.1]+(1+0.9)×2.1×0.4=242.2KN

A 轴 22×0.24×[18.6×3.85-(1.8+2.1+1.6+2.1+1.8)×1.5-0.9×2×2.5]+ 0.4×[(1.8+2.1+1.6+2.1+1.8)×1.5+0.9×2×2.5]=287.3KN

B 轴 22×0.24×3.85×(3.6+3+3.6)=207.3KN

C 轴 22×0.24×[18.6×3.85-(1.8+0.9+0.8+1.6+0.8+0.9+1.8)×1.5-0.9×2×2.5] +0.4×[(1.8+0.9+0.8+1.6+0.8+0.9+1.8)×1.5+0.9×2×2.5]=293.2KN 合计 2080.5KN

4)女儿墙自重

(220.240.90.04200.9)(18.6210.8)262.7KN ??+????+=

5)各层集中重力荷载

各层重力荷载以楼层为中心,取楼层上下层高之半集中于该楼层。 51061.9262.71526.30.52081.8G KN =++?= 234728.71416.52145.2G G G KN ===+=

1728.71416.51/22080.51/22477.2G KN =+?+?=

9.2地震作用及各层地震剪力

5

1

1061.9728.741526.31416.532080.5262.7=12095.7i i G KN

==+?++?++∑

5

1

=0.85=0.8512095.7=10281.3eq i i G G KN

=?∑

本建筑为7度设防,max 0.08α=

max 0.0810281.3822.5ek eq F G KN α==?=

5

1

i i

i EK i i

i G H F F G H

==

∑i i V F =∑

5

1

2477.2 3.852145.6(6.659.4512.25)2088.815.25

102203.9i i

i G H

KN m

==?+?+++?=?∑

各层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 楼层

1 2 3 4 5 i G 2477.2 2145.6 2145.6 2145.6 2087.8 i F 76.75 114.8 163.2 211.5 256.2 i V

822.45

745.7

630.9

467.7

256.2

9.3橫墙截面抗震能力验算

轴线○2的橫墙为最不利墙段,对其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首层剪力最大,只验算首层。

全部横向抗侧力墙体截面面积 按刚性楼盖计算②墙所分配的地震剪力12V :

抗侧刚度计算:

由公式

t 3E b

h K=

由MU10,M7.5知 E=1600f=1600×1.69=2704MPa ①、⑥轴 1116270424011040

853.0/32800K K KN mm

??==

=?

②、⑤轴 12152704240(110402900)

713.9/32800K K KN mm

??-?==

=?

③轴 132704240(110401000)

775.7/32800K KN mm

??-=

=? ④轴

142704240(110409001000)

706.1/32800K KN mm

??--=

=?

6

11

4615.6/m m

j

i K

K N ==∑

故:

12

1215

11

713.9

822.45127.24615.6

j

i K V V KN K

==

=

?=∑

②轴1m 墙上重力荷载代表:

[0.7+4.43+4×(3.16+2)]×1/2×(3.6+4.2)+(22×0.24×3+22×0.24×2.8×3

+22×0.24×0.5×3.85) =170.9KN

30,126

170.9100.710.2410M P a σ?==?

砂浆强度等级M7.5,查课本表3--9可知

0.14v f MPa =

0,12

5.071

v

f σ= 查表得

1.507

n ξ=

1.5070.140.211

r e n v f f M P a ξ==?=

0.211(11.040.92)0.24

519.9127.2

0.9

re re

f A

KN KN γ?-??=

=>

该横墙安全。

砌体结构计算书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1.结构布置 结构布置采用橫墙承重方案,楼板以及屋面板为100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层高为3m ,墙体选择MU10的砖砌24墙。 结构布置图 1.1构造柱布置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对于7度设防六层砌体结构,在外墙四角,楼梯间四角,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各内墙与外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构造柱截面采用240240m m m m ?,纵向钢筋采用124φ,箍筋间距为150mm 。 1.2圈梁的布置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7度设防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在内外纵横墙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设置圈梁圈。梁截面尺寸240200m m m m ?,圈梁纵筋采用 104φ,箍筋采用8@200φ。因层数超过四层,所有纵横墙隔层设置,沿墙长配置102φ纵 向钢筋。

2.荷载计算 根据结构布置图知,选择最不利墙体○2轴墙体来计算其承载能力,取1m 宽为设计单元。 2.1屋面荷载 APP 改性沥青找平防水层 0.302/KN m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402/KN m 平均150厚保温找坡层 0.522/KN m APP 改性沥青隔气层 0.052/KN m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402/KN m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100厚 2.52/KN m 15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262/KN m 永久荷载标准值 4.43∑2 / K N m 活荷载标准值 0.702/KN m 由屋盖传给计算墙体的荷载 标准值:11(4.430.70)(4.2 3.6)120.02 k k N G Q K N =+=+??+?=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111.2 1.4(1.2 4.43 1.40.70)(4.2 3.6)124.62 a k k N G Q K N =+=?+?? ?+?=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 111.35 1.0(1.35 4.43 1.00.70)(4.2 3.6)126.12 b k k N G Q K N =?+=?+?? ?+?= 2.2楼面荷载 20厚水泥砂浆抹面 0.402 /KN m 100厚钢现浇筋混凝土楼板 2.502/KN m 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0.262/KN m

厌氧塔设计计算书

1.厌氧塔的设计计算 1.1反应器结构尺寸设计计算 (1) 反应器的有效容积 设计容积负荷为)//(0.53 d m kgCOD N v = 进出水COD 浓度)/(20000L mg C = ,E=0.70 V= 3 084000 .570 .0203000m N E QC v =??= ,取为84003 m 式中Q ——设计处理流量d m /3 C 0——进出水CO D 浓度kgCOD/3 m E ——去除率 N V ——容积负荷 (2) 反应器的形状和尺寸。 工程设计反应器3座,横截面积为圆形。 1) 反应器有效高为m h 0.17=则 横截面积:)(4950 .1784002 m h V S =有效 == 单池面积:)(1653 4952 m n S S i == = 2) 单池从布水均匀性和经济性考虑,高、直径比在1.2:1以下较合适。 设直径m D 15=,则高182.1*152.1*===m D h ,设计中取m h 18= 单池截面积:)(6.1765 .714.3)2 ( *14.32 2 2' m h D S i =?== 设计反应器总高m H 18=,其中超高1.0m 单池总容积:)(3000)0.10.18(6.176'3 ' m H S V i i =-?=?= 单个反应器实际尺寸:m m H D 1815?=?φ 反应器总池面积:)(8.52936.1762 ' m n S S i =?=?= 反应器总容积:)(900033000'3 m n V V i =?=?=

(3) 水力停留时间(HRT )及水力负荷(r V )v N h Q V t HRT 72243000 9000=?== )]./([24.03 6.1762430002 3h m m S Q V r =??= = 根据参考文献,对于颗粒污泥,水力负荷)./(9.01.02 3 h m m V r -=故符合要求。 1.7.2 三相分离器构造设计计算 (1) 沉淀区设计 根据一般设计要求,水流在沉淀室内表面负荷率)./(7.02 3 ' h m m q <沉淀室底部进水口表面负荷一般小于2.0)./(2 3 h m m 。 本工程设计中,与短边平行,沿长边每池布置8个集气罩,构成7个分离单元,则每池设置7个三项分离器。 三项分离器长度:)(16' m b l == 每个单元宽度:)(57.27 187 ' m l b == = 沉淀区的沉淀面积即为反应器的水平面积即2882m 沉淀区表面负荷率:)./(0.20.1)./(39.0288 58.1142 323h m m h m m S Q i -<== (2) 回流缝设计 设上下三角形集气罩斜面水平夹角α为55°,取m h 4.13= )(98.055 tan 4.1tan . 31m h b === α )(04.198.020.32 12m b b b =?-=-= 式中:b —单元三项分离器宽度,m ; 1b —下三角形集气罩底的宽度,m ; 2b —相邻两个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污泥回流缝之 一),m ; 3h —下三角形集气罩的垂直高度,m ;

高层建筑混凝土内力组合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

高层建筑混凝土力组合建筑结构设计计算 书 7 力组合 7.1 选取荷载组合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抗震设计时要同时考虑无地震作用效应时的组合和有地震作用效应时的组合: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 d G GK L Q Q Qk w w wK S S S S γγψγψγ=++ d S ——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G γ——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Q γ——楼面活荷载分项系数; w γ——风荷载分项系数; L γ——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荷载调整系数,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取1.1 GK S ——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GK S ——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QK S ——楼面活荷载效应标准值; wK S ——风荷载效应标准值; ,Q w ψψ——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和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当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分别取0.7和0.0;当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取1.0和0.6或0.7和1.0。 结合本工程情况作出如下基本组合: 1.由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的组合: 1.35G γ=, 1.4Q γ=, 1.4w γ=,0.7Q ψ=,0.0w ψ= 选用组合为: 1.350.7 1.4GK Qk S S S =+? 2.由可变荷载(只考虑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的组合: 1.20G γ=, 1.4Q γ=, 1.0Q ψ= 选用组合为: 1.20 1.0 1.4GK Qk S S S =+?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 wK w w Evk Ev Ehk Eh GE G S S S S S γψγγγ+++= S ——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GE S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Ehk S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上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Evk S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上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wK S ——风荷载效应标准值; G γ——重力荷载分项系数; w γ——风荷载分项系数; Eh γ——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Ev 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w ψ——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取0.0,对6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取0.2。承载 力计算时,7度抗震设计,60m 以下的高层建筑,分项系数取如下: 1.2G γ=, 1.3Eh γ=,不考虑Ev γ,w γ。 选用组合为: 1.2 1.3GE Ehk S S S =+ 7.2 构件的承载力能力验算 根据“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第11.1.6条和表11.1.6规定”对结构抗震承载力进行调整。 无地震作用效应: 0S R γ≤ 有地震作用效应: RE R S γ≤ 式中0γ——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以上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构件 ,不应小于1.0; S ——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 ——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1.1c η= RE γ——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按照下表选取:

钢结构雨篷设计计算书.

钢结构雨篷设计计算书 1基本参数 1.1雨篷所在地区: 苏州地区; 1.2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依照上面分类标准,本工程按B类地形考虑。 2雨篷荷载计算 2.1玻璃雨篷的荷载作用说明: 玻璃雨篷承受的荷载包括:自重、风荷载、雪荷载以及活荷载。 (1)自重:包括玻璃、连接件、附件等的自重,可以按照400N/m2估算: (2)风荷载:是垂直作用于雨篷表面的荷载,按GB50009采用; (3)雪荷载:是指雨篷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按GB50009采用; (4)活荷载:是指雨篷水平投影面上的活荷载,按GB50009,可按500N/m2采用; 在实际工程的雨篷结构计算中,对上面的几种荷载,考虑最不利组合,有下面几种方式,取用其最大值: A:考虑正风压时: a.当永久荷载起控制作用的时候,按下面公式进行荷载组合: S k+=1.35G k +0.6×1.4w k +0.7×1.4S k (或Q k ) b.当永久荷载不起控制作用的时候,按下面公式进行荷载组合: S k+=1.2G k +1.4×w k +0.7×1.4S k (或Q k ) B:考虑负风压时: 按下面公式进行荷载组合: S k-=1.0G k +1.4w k

2.2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计算: w k+=β gz μ z μ s1+ w ……7.1.1-2[GB50009-2012 2006年版] w k-=β gz μ z μ s1- w 上式中: w k+ :正风压下作用在雨篷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 w k- :负风压下作用在雨篷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 Z:计算点标高:4m; β gz :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高度不足5m按5m计算): β gz =K(1+2μ f ) 其中K为地面粗糙度调整系数,μ f 为脉动系数 A类场地:β gz =0.92×(1+2μ f ) 其中:μ f =0.387×(Z/10)-0.12 B类场地:β gz =0.89×(1+2μ f ) 其中:μ f =0.5(Z/10)-0.16 C类场地:β gz =0.85×(1+2μ f ) 其中:μ f =0.734(Z/10)-0.22 D类场地:β gz =0.80×(1+2μ f ) 其中:μ f =1.2248(Z/10)-0.3 对于B类地形,5m高度处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 β gz =0.89×(1+2×(0.5(Z/10)-0.16))=1.8844 μ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 A类场地:μ z =1.379×(Z/10)0.24 当Z>300m时,取Z=300m,当Z<5m时,取Z=5m; B类场地:μ z =(Z/10)0.32 当Z>350m时,取Z=350m,当Z<10m时,取Z=10m; C类场地:μ z =0.616×(Z/10)0.44 当Z>400m时,取Z=400m,当Z<15m时,取Z=15m; D类场地:μ z =0.318×(Z/10)0.60 当Z>450m时,取Z=450m,当Z<30m时,取Z=30m; 对于B类地形,5m高度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 z =1.000×(Z/10)0.32=1 μ s1 :局部风压体型系数,对于雨篷结构,按规范,计算正风压时,取μ

三层办公楼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南京市某三层办公楼,底层层高4.59m,二、三层为3.84米,室内外高差为0.6m,建筑总高为12.27m。 (1)楼面做法:瓷砖地面,120mm厚钢筋混凝土预制板,V 型轻钢龙骨吊顶。 (2)屋面做法:三毡四油防水层,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150mm厚水泥蛭石保温层,120mm厚钢筋混凝土预制板,V 型轻钢龙骨吊顶。 (3)墙面做法:内外墙面作20mm厚的混合砂浆粉刷后,再饰以乳胶厚漆。 (4)墙体:采用240多孔粘土砖,双面粉刷,均为20mm厚抹灰。砖强度等级为MU10,砂浆强度等级,底层为M7.5,二~三层均为M5。 (5)门窗:采用木门、铝合金框玻璃窗,门洞尺寸:2.0m×1.2m、2.5m×1.0m、3.0m×2.5m;窗洞尺寸 1.5m×1.8m、0.8m×1.8m、1.8m×1.8m、1.5m×1.0m。 (6)地质资料:自然地表下0.5m内为素填土,素填土下1m 内为粘土,其下层为砾石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5m处。 二、设计过程 (一)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 (1)该建筑物共三层,总高为12.27m<21m,层高分别为4.59、

3.84、3.84m;房屋的高宽比为12.27/10.24=1.198<2.5;横墙较多,可以采用砌体结构,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2)变形缝的设置:该建筑物的总长度为40.24m<60m,可不设伸缩缝;根据所给地质资料,场地土均匀,可不设沉降缝;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可不设抗震缝。 (3)墙体布置:采用240厚多孔粘土砖。大部分采用横强承重方案,对于开间大于3.9m的房间,中间加设横梁,横梁跨度为4.0m,所以此设计为为纵横墙承重。最大横墙间距为8.8m<15m,房屋的局部尺寸都满足要求。 (4)基础方案:根据上部结构形式和当地地质条件,选用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底面做混凝土垫层。 (二)楼、屋盖结构平面布置 层布置图: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星海国际花园住宅楼(B 栋) 2.建设地点:****某地 3.设计资料: 3.1.地质水文资料:根据工程地质勘测报告,拟建场地地势平坦,表面为平均厚度0.5m 左右的杂填土,以下为1.0m 左右的淤泥质粘土,承载力的特征值为80 kN/m 2 ,再下面为较厚的 垂直及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粉质粘土层,其承载力的特征值为180kN/m 2 ,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地下水位距地表最低为-0.8m,对建筑物基础无影响。 3.2.气象资料: 全年主导风向:偏南风 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冬季主导风向:北偏西风 常年降雨量为:1283.70mm 基本风压为:0.36kN/m 2 (B 类场地) 基本雪压为:0.20kN/m 2 3.3.抗震设防要求:七度二级设防 3.4.底层室内主要地坪标高为±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1.45m 。 二.结构计算书 1.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选型 1.1.结构承重方案选择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以及建筑施工的布置图,本工程确定采用框架承重方案,框架梁、柱布置参见结构平面图。 1.2.主要构件选型及尺寸初步估算 1.2.1. 主要构件选型 (1)梁﹑板﹑柱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2)墙体采用:粉煤灰轻质砌块 (3)墙体厚度:外墙:250mm ,内墙:200mm (4)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1.2.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1) 主要承重框架: 因为梁的跨度较接近(4500mm ﹑4200mm ),可取跨度较大者进行计算. 取L=4500mm h=(1/8~1/12)L=562.5mm~375mm 取h=450mm. 447.94504260>==h l n ==h b )3 1~21(225mm~150mm 取b=250mm 满足b>200mm 且b 500/2=250mm 故主要框架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 ×h=250mm ×450mm (2) 次要承重框架: 取L=3900mm h=(1/12~1/15)L=325mm~260mm 取h=400mm 415.74003660>==h l n ==h b )3 1~21(200mm~133mm 取b=250mm 故次要框架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 ×h=250mm ×400mm (3)楼面连续梁

钢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焊接普通钢屋架设计 二、普通钢屋架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钢屋架课程设计要求能掌握屋盖系统结构布置和进行构件编号的方法;能综合运用有关力学和钢结构课程所学知识,对钢屋架进行内力分析、截面设计和节点设计;掌握钢屋架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三、课程设计资料 1. 建筑类别 厂房总长度120m,檐口高度15m。厂房为单层单跨结构,内设两台中级工作制桥式吊车。 拟设计钢屋架简支与钢筋混凝土柱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柱顶截面尺寸为400?400mm。钢屋架设计不考虑抗震设防。 厂房柱距选择: 6米 2. 屋架形式 2.1 三角形屋架 1)属有檩体系:檩条采用槽钢10,跨度为6m,跨中设一根拉条φ10。 2)屋架屋面做法及荷载取值(标准荷载值) 永久荷载:波形石棉瓦自重 0.20kN/m2 檩条及拉条自重 0.20kN/m2 保温木丝板重 2 2 2 2 2 d4cm 0.25kN/m e4cm 0.38kN/m f8cm 0.50kN/m 10cm 0.60kN/m h12cm 0.70kN/m ? ? ? ? ? ? ? ?? :厚 :厚 :厚 g:厚 :厚 钢屋架及支撑重(0.12+0.011?跨度)kN/m2 可变荷载:屋面活荷载 0.30kN/m2 积灰荷载 10.2 20.3 30.35 40.4 --- ? ?--- ? ? --- ? ?--- ? kN/m2 注: 1.以上荷载值均为水平投影 2.A,B屋架的形式与尺寸见图1

2.2 梯形钢屋架 1)属无檩体系: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1.5m ?6m)。 2)屋架屋面做法及荷载取值(标准荷载值) 永久荷载:防水层(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 0.35kN/m 2 找平层(2cm 厚水泥砂浆)0.02?20=0.4kN/m 2 保温层(泡沫混凝土):222d 4cm 0.25kN/m e 8cm 0.50kN/m f 12cm 0.70kN/m ?? ??? :厚:厚:厚 预应力大型屋面板: 1.4kN/m 2 钢屋架及支撑重: (0.12+0.011?跨度)kN/m 2 可变荷载:屋面活荷载 0.70kN/m 2 积灰荷载 ??? ? ??? ------------6.045.034.023.01kN/m 2 注:1.以上数值均为水平投影值 2.C 形式及尺寸见图1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清华大学土木系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结02 陈伟2010010131 陈伟 2012/7/20

目录 一、设计任务 二、设计条件 三、建筑方案设计 四、结构方案设计 五、选择计算方案和计算单元 六、荷载计算 七、墙体高厚比验算 八、外纵墙承载力验算 九、梁下砌体局部承压验算 十、风荷载计算 十一、基础设计 十二、抗震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题目 北方某地区一单位拟建多功能职工文化中心,建筑场地平面如图所示,结构形式采用混合结构(墙体为砌体结构,楼屋盖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模与要求 为三层办公和小型活动场所,包括阅览室、游艺室、储藏室、办公室等。建议采用混凝土砌块砌体混合结构,层高3.3m~3.9m,标准开间3.3m~3.9m,进深4.8m~ 6.0m,无吊顶,内墙抹灰或涂料,外墙为水刷石或清水墙。设两个楼梯间,首层有门 厅和主要出入口,每层设男女卫生间各一间。除标准单开间房间外,每层设双开间和三开间房间各二间。单开间房间在内纵墙设一M4门,双开间房间设一M4门和一C4高窗,窗台距室内地面1.8m,三开间房间设两M4门和一C4高窗。外纵墙每开间设一C1窗,窗台距室内地面1.0m。其它门窗尺寸由设计者决定。建筑立面处理,如女儿墙、阳台、雨罩、台阶等,由设计者自行处理。 二、设计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物场地地势平坦,地表高程38.56~38.72m,地下水位标高33.4m,无腐蚀性,标准冻融深度为0.8~1.2m。经地质勘测,地层剖面为:表层0.8~1.2m耕杂土;以下有2.5m深的粉土(孔隙比e<0.85,饱和度Sr<0.5);再往下为厚砂卵层。粉土层可做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190kN/m2。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场地土覆盖厚度为60m,地基土容重19kN/m3。 基本荷载条件 活荷载:屋面活载(不上人)0.7kN/m2,(上人)1.5kN/m2; 楼面活载2.0kN/m2,走廊活载2.5kN/m2; 挑棚、罩雨、天沟、施工活荷载0.7kN/m2; 基本风压:0.45kN/m2;基本雪压:0.3kN/m2 恒荷载:由具体设计决定; 抗震设防烈度:6度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计算书演示教学

一、 设计目的与要求 (1) 掌握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2) 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3) 了解并熟悉现梁的有关构造要求 (4) 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 设计题目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 三、 设计资料 T 型截面梁的尺寸如图所示,梁体采用C 25混凝土,主筋采用HRB 400级钢筋,箍筋采用R 235级钢筋。简支梁计算跨径L 0=24M 和均布荷载设计值=40KN/M 。 跨中截面:M dm =18×q 2b l =18 ×42×242=3024KN ·M m d V =0 L/4截面:M dl =332×q 2b l =332 ×48×202=1800KN ·M 支点截面:M d0=0 0d V =12 q l b =504KN 四、 设计内容 (1) 确定纵向受拉钢筋数量及腹筋设计。 (2) 全梁承载能力图校核。 (3) 绘制梁截面配筋图。 (4) 计算书: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 五、 准备基本数据 由查表得: C25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 =11.5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 td =1.23MPa 。 混凝土弹性模量E c =2.80×104 MPa 。 HRB 400级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 =330MPa, 抗压强度设计值f 'Sd =330MPa 。 R 235级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 =195MPa, 抗压强度设计值f 'Sd =195MPa 。 六、 跨中正截面钢筋设计

1、 确定T 型截面梁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 f b 由图所示的T 型截面梁受压翼板的宽度尺寸为其等效的平均厚度/ f h =140802 =110mm / 1f b =13L 0=13 ×24000=8000 / 2f b =1580mm(相临两主梁轴线间距离) / 3f b =b +2b h +12/ f h =200+12×110=1520mm 受压翼板的有效高度为: / f b =M in (/ 1f b ,/ 2f b ,/ 3f b )=1520mm ,绘制T 型梁的计算截面如图所示 2、 钢筋数量计算 查附表得受压高度界限系数ξb =0.56 (1) 确定截面有效高度 设a s =120mm ,则h 0=h -a s =1300-120=1180mm (2)判断截面类型 f cd / f b /f h (h 0-/ 2f h )=11.5×1520×110×(1180-1102 )=2163.15 KN <3024KN ·M 属于第Ⅱ类T 型梁截面 (3) 确定受压区高度X 由公式r 0M d = f cd b x (h 0-2 x )+ f cd (/f b -b)/f h (h 0-/2f h )得 1.0×3024×106=11.5×200X ×(1180- 2x )+11.5×(1520-200)×110×(1180- 1102) 即:X 2-2360X+9960652.174=0 解得X=550.45 mm <ξb h 0=0.56×1180=660.8 mm 且X>/f h =110mm (4) 求受拉钢筋面积A s 由公式f cd b x+ f cd (/f b -b)/f h =f Sd A s 得 A s =/ fcd bx+ fcd ( -b) fsd f b

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 1.1.总平面设计 本设计为一幢7层宾馆,首层层高为 4.5m,二至七层层高均为3.6m,考虑通风和采光要求,采用了南北朝向。设计室内外高差为 0.45m,设置了3级台阶作为室内外的连接。 1.2.平面设计 本宾馆由客房及其他辅助用房组成。设计时力求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紧密,尽量做到符合现代化宾馆的要求。 (1)使用部分设计 1.客房:客房是本设计的主体,占据了本设计绝大部分的建筑面积。考虑到保证有足够的采光和较好的通风要求,故将宾馆南北朝向,东西布置。 2.门厅:门厅是建筑物主要出入口的内外过渡,人流分散的交通枢纽,对于宾馆而言,门厅要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给人舒适的第一感觉,因此,门厅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整幢建筑的形象。 (2)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走廊连接各个客房、楼梯和门厅各部分,以解决房屋中水平联系和疏散问题。过道的宽度应符合人流畅通和建筑防火的要求,本设计中走廊宽度为2.4m。 楼梯是建筑中各层间的垂直联系部分,是楼层人流疏散必经通道。本方案中设有三部双跑楼梯以满足需求。 为满足疏散和防火要求,本宾馆设置了两部电梯。 (3)平面组合设计 该宾馆采用内廊式,由于本建筑的特殊功能,各个客房与服务台都需要有必要的联系。 1.3.立面设计 本方案立面设计充分考虑了宾馆对采光的要求,立面布置了很多

推拉式玻璃窗,样式新颖。通彻的玻璃窗给人一种清晰明快的感觉。 在装饰方面采用乳白色的外墙,窗框为银白色铝合金,色彩搭配和谐,给人一种亲切和谐放松自由的感觉,一改过去的沉闷和死板,使旅客可以轻松自在的在宾馆休息与生活。 1.4.剖面设计 根据采光和通风要求,各房间均采用自然光,并满足窗地比的要求,窗台高900mm。 屋面排水采用有组织内排水,排水坡度为2%,结构找坡。 为了符合规范要求,本设计中采用了两部电梯,满足各分区消防和交通联系的要求。 1.5.建筑设计的体会 本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到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交通联系的方便,达到人流疏散和防火的要求,对房间的布置及使用面积的确定,达到舒适、方便。立面的造型及周围的环境做到相互协调;整个建筑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使人,建筑和环境进行完美的结合。 本次建筑设计使我们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中,并通过翻阅大量的资料及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得到一一解决。这次设计让我受益匪浅,既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又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由设计任务书可知: 厂房总长为120m,柱距6m,跨度为24m,屋架端部高度为2m,车间内设有两台中级工作制吊车,该地区冬季最低温度为-22℃。暂不考虑地震设防。 屋面采用1.5m×6.0m预应力大型屋面板,屋面坡度为i=1:10。卷材防水层面(上铺120mm 泡沫混凝土保温层和三毡四油防水层)。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7KN/㎡,雪荷载标准值为0.4KN/㎡,积灰荷载标准值为0.5KN/㎡。 屋架采用梯形钢屋架,钢屋架简支于钢筋混凝土柱上,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二选材: 根据该地区温度及荷载性质,钢材采用Q235-C。其设计强度为215KN/㎡,焊条采用E43型,手工焊接,构件采用钢板及热轧钢筋,构件与支撑的连接用M20普通螺栓。 屋架的计算跨度L。=24000-2×150=23700,端部高度:h=2000mm(轴线处),h=2150(计算跨度处)。 三结构形式与布置: 屋架形式及几何尺寸见图1所示: 图1 屋架支撑布置见图2所示:

图2 四荷载与内力计算: 1.荷载计算: 活荷载于雪荷载不会同时出现,故取两者较大的活荷载计算。 永久荷载标准值: 防水层(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0.35KN/㎡找平层(20mm厚水泥砂浆)0.02×20=0.40 KN/㎡保温层(40mm厚泡沫混凝土0.25 KN/㎡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 KN/㎡钢屋架和支撑自重0.12+0.011×24=0.384 KN/㎡ 总计:2.784 KN/㎡可变荷载标准值: 雪荷载<屋面活荷载(取两者较大值)0.7KN/㎡积灰荷载0.5KN/㎡风载为吸力,起卸载作用,一般不予考虑。 总计:1.2 KN/㎡永久荷载设计值 1.2×2.784 KN/㎡=3.3408KN/㎡可变荷载设计值 1.4×1.2KN/㎡=1.68KN/㎡2.荷载组合: 设计屋架时应考虑以下三种组合: 组合一全跨永久荷载+全跨可变荷载 屋架上弦荷载P=(3.3408KN/㎡+1.68KN/㎡) ×1.5×6=45.1872KN 组合二全跨永久荷载+半跨可变荷载 屋架上弦荷载P1=3.3408KN/㎡×1.5×6=30.07KN P2=1.68KN/㎡×1.5×6=15.12KN 组合三全跨屋架及支撑自重+半跨大型屋面板自重+半跨屋面活荷载

某五层住宅砌体结构计算书-12页文档资料

结构设计 某5层砖混结构设计 一、设计过程 (一)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 (1)该建筑物共5层,总高为15.60m<21m,层高均为3m;房屋的高宽比为11.25/13.14=0.865<2.5;横墙较多,可以采用砌体结构,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2)变形缝的设置:该建筑物的总长度为32.64m<60m,可不设伸缩缝;根据所给地质资料,场地土均匀,可不设沉降缝;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可不设抗震缝。 (3)墙体布置:采用240厚多孔粘土砖。大部分采用横强承重方案,对于开间大于3.6m的房间,中间加设横梁,横梁间距为3.6m,跨度为5.4m,所以此设计为为横墙承重。最大横墙间距为10.8m<15m,房屋的局部尺寸都满足要求。 (4)基础方案:根据上部结构形式和当地地质条件,选用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底面做 1、预制板的选择 根据楼面的做法,计算其恒荷载为(不包括板自重及灌缝重)不大于1.35kN/㎡,活荷载为2.0kN/㎡,房间的开间为3.6m,查江苏省结构构件标准图集苏G9201,选用YKB33-52或YKB33-62。对于屋面,由于自重较大,宜选用YKB33-53或YKB33-63,。板厚为120mm,基本上满足房屋的热工及隔声要求

2、梁L-1的截面尺寸估算 由于梁L-1的跨度为l=5.1m ,因此其截面尺寸估算如下 h=(81~121)l=(81~12 1)×5400=(675~450)mm 取h=500mm ,则 b=(21~3 1)h=(250~167)mm 取b=250mm 。由于梁的两侧需搁置预制板,为了增加房屋净高,可以采用花篮梁,但搁置在梁上的板长应相应减少。本设计因房屋层高较大,所以直接采用矩形截面。梁端伸入墙内240mm 。 二、荷载计算 1、屋面荷载 三毡四油防水层 0.4kN/㎡ 20mm 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02=0.4kN/㎡ 150mm 厚水泥蛭石保温层 5×0.15=0.75kN/㎡ 120mm 厚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含灌缝) 18×0.12=2.16kN/㎡ V 型轻钢龙骨吊顶 0.25kN/㎡ 屋面恒荷载标准值合计 3.96kN/㎡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不上人) 0.7kN/㎡ (雪荷载标准值 0.5kN/㎡) 2、楼面荷载 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砂打底) 0.55kN/㎡ 120mm 厚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含灌缝) 18×0.12=2.16kN/㎡ V 型轻钢龙骨吊顶 0.25kN/㎡

结构计算书

结构计算书 工程名称:蒲家沟垃圾填埋场抽排系统建设工程 工程规模:小型 工程编号:15H054C 2016年03月

资质名称 资质等级 证书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行业(建筑工程) 甲 级 A150000624 市政行业(给水工程、排水工程) 甲 级 A150000624 市政行业(环境卫生工程) 甲 级 A150000624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 乙 级 A250000621 市政行业(城镇燃气工程) 乙 级 A250000621 市政行业(道路、桥隧) 乙 级 A250000621 工程咨询 甲 级 工咨甲12820070020 市政公用工程(给排水)咨询 甲 级 工咨甲12820070020 古建筑维修保护设计 乙 级 渝0102SJ004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修缮设计 乙 级 渝0102SJ004 压力管道 GB1级,GC2级 TS1850014-2018 工程名称: 蒲家沟垃圾填埋场抽排系统建设工程 工程编号: 15H054C 日 期: 2016.03 设计主持人: 刘国涛 高级工程师 计 算 人: 甘 民 工程师 校 对 人: 陈永庆 工程师 审 核 人: 李立仁 高级工程师

目录 一、荷载计算 二、采用软件 三、水池计算结果四.砌体计算附图

一、荷载计算 1.楼面荷载 屋面恒载4KN 不上人屋面活载0.5KN 二、采用软件 本工程水池设计软件采用理正结构设计软件,砌体结构设计采用PKPM 设计软件。 三、水池计算结果 矩形水池设计(JSC-1)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 本文简称《给排水结构规范》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8-2002), 本文简称《水池结构规程》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 ----------------------------------------------------------------------- 1 基本资料(一) 1.1 几何信息 水池类型: 有顶盖半地上 长度L=9.600m, 宽度B=6.000m, 高度H=4.900m, 底板底标高=-4.900m 池底厚h3=300mm, 池壁厚t1=300mm, 池顶板厚h1=300mm,底板外挑长度 t2=200mm 注:地面标高为±0.000。 (平面图) (剖面图) 1.2 土水信息 土天然重度18.00 kN/m3 , 土饱和重度20.00kN/m3, 土内摩擦角30度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0kPa, 宽度修正系数ηb=0.00, 埋深修正系数ηd=1.00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指导老师:雁 班级:建学0901班 学生:楠 学号: 091402110 设计时间: 2012年1月 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目录 1、设计任务书———————————3 2、设计计算书———————————5 3、平面结构布置——————————5 4、板的设计————————————6 5、次梁的设计———————————8 6、主梁的设计———————————12

一、设计题目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资料 1.大学图书馆, 层高均为5.0米,开间5米,进深6.6米。试设计第三层楼盖。楼盖拟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400。 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为20mm厚1:2水泥白石子磨光打蜡,找平层为20mm厚1:3水泥砂浆,板底为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三、设计容 1.结构布置 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方案,确定梁板截面尺寸。 2.板的计算 (1)确定板厚 (2)计算板上荷载 (3)按照塑性理论计算板的力 (4)计算板的配筋 3.次梁计算 (1)确定次梁尺寸 (2)计算次梁上荷载 (3)按照塑性理论计算次梁力 (4)计算次梁配筋 4.主梁计算

(1)确定主梁尺寸 (2)计算主梁上荷载 (3)按照弹性理论计算主梁力,应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及调幅(4)绘制主梁力包罗图 (5)计算主梁的配筋,选用只考虑箍筋抗剪的方案 (6)绘制主梁抵抗弯矩图,布置钢筋 5.平面布置简图 成果应包括: 1.计算书 (1)结构布置简图 (2)板和次梁的力计算,配筋

砌体结构计算书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结构设计方案 本设计方案为三层砌体结构方案,荷载较小。墙体、基础等采用砌体结构,楼盖、屋盖均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 (1)基础埋深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为66.340~67.030m。地基持力层为第四纪(粉土层),低级承载力标准值?k=200kN/m 2,不考虑地基土的液化问题。钻探至标高为60.00m处未见地下水。根据气象资料,最大冻结深度为室外地面下0.5m,取地基埋深-0.7m。 (2)楼盖及屋盖的选择 客观原因使得工程要尽量快速完成,同时满足相关标准,楼盖及屋盖均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 (3)墙体截面尺寸及材料选择 墙体承重方案是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承重墙体截面尺寸当采用普通烧结砖时,不应小于240mm,初步拟定墙体厚度采用240mm,后期验算不满足承重再进行调整。其中首层采用MU10机制粘土砖和M7.5混合砂浆,2、3层采用MU10机制粘土砖和M5混合砂浆砌筑。 (4)静力计算方案 根据房屋的屋盖或楼盖的类别和横墙间距来确定。横墙最大间距S=9m<32m,楼盖类型为一类,故确定其房屋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 刚性方案房屋的横墙尚应满足如下要求:

① 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积不超过横墙截面积的50% ② 横墙厚度不小于180mm ③ 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H/2(H 为横墙总高度)。 本办公楼设计方案里,横墙只在走廊处开洞,显然洞口的水平截面积不超过横墙截面积的50%,且墙厚都大于180mm ,满足条件①②。同时,横墙长度为8 m ,显然不小于H/2=(3.5+3×2+0.5)/2=5m 。 二、高厚比验算 纵横墙均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墙体进行验算。 2.1 静力计算方案 因最大横墙间距s=9m ,楼盖为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故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β]允许高厚比,查表得:首层MU10,M7.5时,墙取[β]=26,柱取[β]=17;2、3层MU10,M5时,墙取[β]=24,柱取[β]=16。首层承重墙高H=4m,2、3层承重墙H=3.0m 。由于均为承重墙,故0.11= μ。 2.2 底层高厚比验算 (1)外纵墙内纵墙:底层墙高H=3.5+0.5 =4m ,横墙最大间距s=9m 该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房屋类别为无吊车的多层房屋,且2H=8m , s 〉2H ,因而查表得到墙的计算高度H 0=H=4m 。 由砂浆强度等级≧M7.5,查表确定[β]=26。 表2-1 验算位置 底层外纵墙 底层内纵墙 墙体选择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设计总概况: 1.规模:本工程是一栋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使用年限为50年,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面积约3000㎡, 建筑平面的横轴轴距为6.5m 和2.5m,纵轴轴距为4.5m ;框架梁、柱、板为现浇;内、外墙体材料为混凝土空心砌块, 外墙装修使用乳白色涂料仿石材外墙涂料, 内墙装修喷涂乳胶漆, 教室内地面房间采用水磨石地面, 教室房间墙面主要采用石棉吸音板, 门窗采用塑钢窗和装饰木门。全楼设楼梯两部。 2.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四层框架结构。 1.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1气象资料 A.基本风压值:0.35kN/㎡, A.基本雪压值:0.25kN/㎡。 B.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为1.2m; C.室外气温:年平均气温最底-10℃,年平均气温最高40℃; 2水文地质条件 A.土层分布见图1-1,地表下黄土分布约15m ,垂直水平分布较均匀,可塑 状态,中等压缩性,弱湿陷性,属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fak=120kN/㎡。

B.抗震设防等级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地震设计分组为第 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C.常年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8m ,地质对水泥具有硫酸盐侵蚀性。 D.采用独立基础, 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因素, 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 独立基础的挖土方量是最为经济的,而且基础本身的用钢量及人工费用也是最低的, 整体性好, 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强。因此独立基础在很多中低层的建筑中应用较多。 二、设计参数: (一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本工程为一般的建筑物,破坏后果严 重,故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耐久等级二级(年,耐火等级二级, 屋面防水Ⅱ级。 (三建筑抗震烈度为8度,应进行必要的抗震措施。 (四设防类别丙类。 (五本工程高度为15.3m ,框架抗震等级根据GB50223-2008《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高度不超过24m 的混 凝土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六地基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图1-1 土层分布 第二章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 第一节结构设计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跨度为24m

钢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杨文博学号:A13110059 指导教师:王洪涛

目录 1、设计资料 0 1.1结构形式 (2) 1.2屋架形式及选材 (2) 1.3荷载标准值(水平投影面计) (2) 2、支撑布置 (2) 2.1桁架形式及几何尺寸布置 (2) 2.2桁架支撑布置如图 (3) 3、荷载计算 (5) 4、内力计算 (5) 5、杆件设计 (8) 5.1上弦杆 (8) 5.2下弦杆 (9) 5.3端斜杆A B (9) 5.4腹杆 (11) 5.5竖杆 (16) 5.6其余各杆件的截面 (16) 6、节点设计 (20) 6.1下弦节点“C” (20) 6.2上弦节点“B” (21) 6.3屋脊节点“H” (22) 6.4支座节点“A” (23) 6.5下弦中央节点“H” (23) 参考文献 (27) 图纸 (27)

1、设计资料 1.1、结构形式 某厂房跨度为24m,总长90m,柱距6m,采用梯形钢屋架、1.5×6.0m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屋架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上,上柱截面400×4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屋面坡度为10 = i。地区计算温度高于-200C,无侵蚀性介质,地震设防烈度为7 :1 度,屋架下弦标高为18m;厂房内桥式吊车为2台150/30t(中级工作制),锻锤为2台5t。 1.2、屋架形式及选材 屋架跨度为24m,屋架形式、几何尺寸及内力系数如附图所示。屋架采用的钢材及焊条为:设计方案采用235B钢,焊条为E43型。 1.3、荷载标准值(水平投影面计) ①永久荷载: 三毡四油(上铺绿豆砂)防水层0.4 kN/m2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4 kN/m2 100厚加气混凝土保温层0.6kN/m2 一毡二油隔气层0.05kN/m2 预应力混凝土大屋面板(加灌缝) 1.4kN/m2 屋架及支撑自重(按经验公式L .0+ =计算) 0.384 KN/m2 12 .0 q011 ②可变荷载: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0.8 KN/m2 雪荷载标准值: 0.5 KN/m2 积灰荷载标准值: 0.7 KN/m2 2、支撑布置 2.1桁架形式及几何尺寸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