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淫致病特点
六淫
![六淫](https://img.taocdn.com/s3/m/48d68206227916888486d72a.png)
3.六淫的特点
外感性:六淫为病,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故又有 “外感六淫”之称。所致疾病,统称为外感病。 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 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但是, 也有一个季节可有多种邪气致病。 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地区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 区多寒病、燥病;东南沿海地区多湿病、温病。 环境性:六淫致病与所处环境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久 居潮湿环境易患湿邪致病;高温作业者常见燥邪或火邪致病等。 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如寒邪直中脏 腑而致泄泻;又可两种以上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热 感冒,寒湿困脾、风寒湿痹等。 转化性:六淫不仅可以相互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其 病理性质可发生转化,如寒邪可郁而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 伤阴,六淫之邪皆可从热化火等。引起转化的原因有两点,一 是人的体质不同;二是治疗不当。
概 念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 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风 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
一.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1.风性开泄—易使腠理疏泄开张—汗出、恶风
风 邪
2.风邪 轻扬外散 向上向外
头面 清阳受阻 头痛、鼻塞 易袭阳位 肌表 肌腠开泄 汗出、恶风 阳经 经脉失养 口眼歪斜
面部水肿:
性质及致病特点
风 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
四. 风为百病之长
风 邪
• 风邪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它邪多依附于 风邪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寒 湿、风燥、风痰等。 • 风邪致病广泛 侵犯部位较广,引起多种疾病。如伤风、漏 风、肠风、白殿风、油风
风 邪 性 质 轻 开 扬 泄 行 变 动 风性轻浮,向上向外 疏通透泄,具通透性 行无定处,善行走窜 发病急,变化快 动摇不定、风胜则动
中医美容病因学说六淫
![中医美容病因学说六淫](https://img.taocdn.com/s3/m/53ae24aa10a6f524ccbf85f3.png)
表面:寒冷的
寒性伤阳气
颜色:红紫的 形状:肿胀的
寒性凝滞 气血津液凝滞不通Leabharlann 感觉:疼痛的不通则痛
寒性主痛
③寒性收引
收:收缩 腠理
恶寒、无汗
引:牵引 筋脉
指节变形
(三) 湿邪
1.概念:凡致病具有重浊、黏腻、趋下特点的致病 邪气。
对应季节:长夏 至阴
内湿跟外湿的关系是?
内湿:体内化湿——饮食、休息等 外湿:外感湿邪——淋雨、居住环境等
变化多端 :发病迅 速,时隐 时现
③风邪主动
④风为百病之长
A.是首要致病因素,先导 B.常夹他邪致病 C.风邪致病种类最多
(二) 寒邪
1.概念: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征的外感 病邪为寒邪。
2.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
阳气作用? 温煦、推动
②寒性凝滞
凝:凝结
滞:阻滞
使什么凝结、阻滞?
外湿可以引发内湿
特点 相似
2.特点:
①湿为阴邪,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A.阴邪:a. 季节
b. 属性 B.损伤阳气 :阳气的作用?
a. 温煦 b. 推动
湿性趋下 c. 向上
C.阻遏气机 什么是气机?
气机不动,推 动不了津液
外湿引发内湿
②湿性重浊
A.重:a. 头重如裹
b.四肢沉重
B.浊:a.浑浊
b. “着”,病位固定
• 3.小明一到冬天,手就会被冻伤,起冻疮,这是气的( )作用收到了抑制。
• A.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B.风性善行而数变
• C.风为百病之长
D.风邪炎上
• 冻疮体现了寒邪的那邪致病特点()(多选)
中医外感六淫致病
![中医外感六淫致病](https://img.taocdn.com/s3/m/a51d088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a.png)
中医外感六淫致病中医把导致疾病的因素分四类:•外因•内因•病理产物•其他病因外因——即中医中的外感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内因——就是我们的各种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病理产物——就是痰饮、淤血、结石等;其他病因——包括外伤、虫兽咬伤以及烧烫伤等。
一、外感六淫外感六淫致病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外感性是指外界的邪气通过人的体表、口鼻来侵入人体从而致病。
•季节性是指常常在一定时间段发病。
•地区性是指与人居住的地区和环境关系密切。
•相兼性是指外感六淫在侵入人们时还会强强联手,几种同时侵入。
•转化性是指六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淫——有太过、浸淫之意,引申为不正、异常。
二、六淫与六气六淫与六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称为“六气”。
六气的不断运动变化,决定了一年四季气候的不同,即春风、夏暑(火)、秋燥、冬寒、长夏湿。
•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对六气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一般不会使人体发病。
•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一定限度,•如六气的太过或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冷、暴热等),•机体不能适应,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当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风、寒、暑、湿、燥、火乘虚而入,导致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
•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为“六邪”。
•因此,是六气还是六淫,主要与机体是否发病有关。
三、六淫之邪的致病特点1.外感性六淫为病,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2.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称。
3.所致疾病,统称为外感病。
4.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
5.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6.但是,也有一个季节可有多种邪气致病。
7.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
中医学: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中医学: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d76839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8.png)
中医学: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六淫侵袭人体,尽管随季节气候变化的不同而各有其致病特点,但作为一类外感性病因,又有其共同的致病特点。
1.外感性六淫邪气自外而来,多从肌表、口鼻侵袭人体,引起外感疾病。
六淫致病初起多为表证,常以发热、恶寒、舌苔薄、脉浮为主要临床特征;表证不除,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传变。
正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
”2.季节性六气的变化有一定的季节性,而不同的气候变化,对于致病因素的滋生、传播流行均有不同的影响,故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
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但是,此致病特征并非绝对不变,因为同一性质的病邪,虽然多见于相应季节,但其他季节亦可发生;加之不同体质对外邪的易感性差异,所以同一季节也可有不同性质的外感病发生。
3.环境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工作的区域和环境密切相关。
如久居潮湿之地或水中作业之人,易患湿病;高温环境下工作,常见火热燥邪致病;西北高原地区天气寒凉,多见寒邪、燥邪为病;东南沿海地区气温偏高,湿度偏大,常见湿邪、热邪为病。
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如伤风、伤寒、伤湿、伤燥等;又可多种邪气相兼而侵犯人体致病,如风热犯肺、风寒束表、湿热中阻等,甚或三种邪气相合致病,如痹症中有风寒湿或风湿热三邪相兼为病。
5.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的性质可以发生转化。
如感受风寒之邪,初起多表现为风寒表证,但也可以入里化热而转变为里热证等。
故《温热经纬•卷三》指出:“六气之邪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也,又随人身之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
”病邪的转化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多与体质和邪郁有关。
一般来说,阴虚阳盛体质,感邪后易于化热、化燥;阳虚阴盛体质,感邪后易于化寒、化湿。
应该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转化,并不是六淫中一种邪气变成了另一种邪气,而是邪气所致疾病的证候性质随体质、治疗等因素的转化,表现出的病证特征与最初感受之邪所致病证的性质有所不同。
中医学: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中医学: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99400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c.png)
中医学: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寒、暑、湿、燥、火(热)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根据其性质及致病特点,又可以将其划分为阴邪、阳邪两大类,即风、暑、火、燥为阳邪,寒、湿为阴邪。
1∙风邪凡致病具有自然界风之善动不居、轻扬开泄、向上向外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由风邪侵袭人体引起的疾病,称为外风病。
自然界的风是气温和气压变化引起大气流动形成的,其流动性大,变化多端,无孔不入,穿透性强,易向上、向外扩散。
风为春季的主气,故风邪引起的疾病以春季为多,但又终岁常在,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也可有风邪为病。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性,故风邪致病常侵袭人体的上部、肌表、腰背等属阳的部位。
如风邪上扰头面,可见头项强痛、口眼歪嘀等症。
肺为脏腑之盖,外合皮毛,风邪外袭,常伤于肺,使肺气不宣,而见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症。
风邪客于肌表,可见恶风、发热等表证。
风邪袭于阳经及背部,则见腰背疼痛等症。
风性开泄,是指风邪具有疏通、透泄之性,故风邪侵袭肌表,使媵理开泄,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
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具有善动不居、游移不定的性质,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
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则属于风邪偏盛的表现,称为“行痹”或“风痹”。
“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迅速、变幻无常的特点。
如小儿风水病,初起仅有表证,但短时间内即可见头面一身悉肿。
又如尊麻疹,中医认为是风邪所致,正是因为其具有发作无常,瘙痒不已,小如麻粒丘疹,大如豆瓣,甚则融合成片,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的特点。
总之,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性疾病,通常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病位不定等特点。
(3)风性主动: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等。
中医基础理论(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ea01bcc0975f46527d3e153.png)
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一、六淫的基本概念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称为“六气”。
人类长期生活在六气交互更替的环境中,对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一般不会致病。
但在自然界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下降,不能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而导致发病时,六气则成为致病因素。
此时,伤人致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
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
由于六淫是致病的邪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
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异常与否是相对的。
这种相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该地区常年同期气候变化相比,或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冬季应寒而暖等,或气候变化过于强烈急骤,如严寒酷热,或暴冷暴热等,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六气淫胜,则为六淫之邪。
二是气候变化作为致病条件,是与人体正气的强弱及适应能力相对而言的。
若气候剧变,机体正气强盛者可自我调节而不病,而正气虚弱之人则可能感邪发病;此外,自然界气候虽然正常变迁,但因个体的正气不足,体质较弱,适应能力低下,仍可感邪发病,因此对于病人而言,六气即成为致病邪气,所致病证也属六淫致病范畴。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六淫致病一般有以下共同特点:1.外感性六淫致病,其侵犯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
如风寒湿邪易犯人肌表,温热燥邪易自口鼻而入等。
由于六淫邪气均是自外界侵犯人体,故称其为外感致病因素,所致疾病即称为“外感病”。
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六淫致病与时令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故其所致病变又称之为“时令病”。
由于气候异常变化的相对性,因此夏季也可见寒病,冬季也可有热病。
3.地域性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
如西北多燥病、东北多寒病、江南多湿热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长期高温环境作业者,多燥热或火邪为病等。
六淫与致病
![六淫与致病](https://img.taocdn.com/s3/m/d8665826e87101f69e319540.png)
六淫与致病冠县中医医院心病科李朝力中医师1.六淫的出处、六淫的概念?即六淫是谁提出来的?什么是六淫?“六淫”病名,首见于宋代陈无泽《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他说“夫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也”,又说“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
”淫,就是太过、浸淫之意。
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是无害的。
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过剧的暴热、爆冷),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而发病。
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成为“六淫”。
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为“六邪”。
2.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是什么?六淫致病有6大特点:(1)外感性:六淫为病,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故又称“外感六淫”。
所致疾病,统称外感病。
(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初秋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
但是,一个季节也可以多种邪气致病。
(3)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地区密切相关。
西北高原地区多寒病、燥病,东南沿海地区多温病、湿病。
(4)环境性:六淫致病与所处环境密切相关,如:久居潮湿环境易患湿病,高温作业者,常见燥邪、火邪致病等。
(5)相兼性:六淫邪气可单独致病,也可夹杂致病。
单独致病者,如寒邪之中脏腑而致泄泻;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发病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热泄泻、风湿热痹、风寒湿痹等。
(6)转化性:六淫,在疾病发展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相互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如:寒邪可郁而化热,暑邪日久又可以化燥伤阴,六淫又皆可化火等等。
当然,这种转化与体质有关。
人的体质有强弱,气有盛衰,脏有寒热,因此病邪侵入人体,多从脏气而转化。
阴虚体质,最易化燥;阳虚体质,最易化湿。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https://img.taocdn.com/s3/m/576e2038e009581b6bd9ebf9.png)
三:六淫的性质(热和、致病温特)邪点
1.为火阳邪,其性炎上
火、热升腾上炎
2.火易胃扰火上心攻神—牙龈肿痛
风热上壅—头痛、咽喉肿痛
3.火易心肝生火火上上风炎炎动— —血口 目舌 赤生 肿疮 痛 视、4生颈.火项风强易:直耗热、灼角气肝弓经伤反,张筋津。脉失养,四肢抽搐、两目上
动血:热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病症
3.痛寒、主筋收骨疼引痛、(收脘腹缩冷、痛牵引)
指寒邪能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肌
肉4收.缩寒而性挛清急的澈致病特点
六、六湿淫邪的性长夏质主气和(致大暑病~白特露)点Damp
1.湿为阴邪,易阻气机、伤阳气
2.湿性气痞机胀重升、浊降 小失 便常 短, 涩常 、见 大胸 便闷 不、爽脘。腹
重:沉重—-肢体沉重、头坠重、乏力、
肺喜濡润而清肃。肺与大气相通,外 合皮毛,开窍于鼻。 燥邪犯肺—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
六五淫、的寒性邪质Cold和致病特点
伤寒—寒邪伤肌表
1.寒中为寒—阴寒邪邪直,中易脏腑伤阳气
阴胜则寒:1、全身或局部寒冷征象。
2.寒性凝2滞、寒邪(凝不伤结津,、阳不阻化滞阴液) 的分泌物、排泄物清稀。 寒凝经脉气血:(不通则痛) 头项强
功能
功能
功能
物
物
物
质
质
质
阳胜则热 阴虚则热
功能
功能
功能
物
物
物
质
质
质
阴胜则寒
阳虚则寒
二、阴阳失调
3、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
阴阳消长盛衰变化是疾病好转、 痊愈或恶化、死亡的根本机制。
三、气机失常
气滞 —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
气Stag逆natio—n 气Of Q机i 当降不降反升
中医中的六淫指什么?
![中医中的六淫指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21ecfb2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4.png)
中医中的六淫指什么?中医把病因又称病邪。
导致病因的原因主要有: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当、痰饮、瘀血等。
中医识别病因,主要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导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即“辨证求因”。
其中六淫和七情是最主要的发病因素。
啥是六淫,听起来好淫荡似的!让我们一一说来.六淫(一)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及致病特点1.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古人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中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正常的情况,叫“六气”。
“六气”正常不会使人得病,当突然刮风下雨,正巧你又身体抵抗力不足时,你就容易得病了,此时“六气”也就成了致病因素。
当“六气”不正常时叫“六淫”。
六淫是不正之气,又称为“六邪”。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外感性,都是外部致病因素(2)季节性,如冬天容易感冒,夏天容易中暑(3)地域性,南北方的病种有很大差异(4)相兼性,就是可以掺和着来,比如风寒、风湿(二)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是阳邪,其性开泄(风邪易使腠理宣泄开张而有汗出)、易袭阳位(比如风吹的脑壳疼,哈哈)(2)风邪善行而数变(风总变来变去,到处跑)(3)风为百病之长(风是载体能载其他邪气,比如风载着寒、湿而来,所以风是老大)(三)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风阵阵,不寒而栗)(2)寒性凝滞,主痛;(寒冷使身体成凝滞的状态,受寒侵袭比较痛,都有受寒肚子痛的经历吧?)(3)寒性收引:(使气机收敛,腠理紧闭,脉络拘紧,筋肉挛急,简单理解为热胀冷缩吧!)(四)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伤津就跟跑步跑多了会流失津液一样(3)暑多挟湿(暑必兼湿)。
(五)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阴邪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因为湿又沉又浊。
(3)湿性黏滞:性质粘稠停滞,导致病程反复发作。
(4)湿性趋下,主要袭击阴位,袭击下部分,比如风湿腿脚痛。
(六)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中医学知识点归纳:六淫致病特点
![中医学知识点归纳:六淫致病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560a5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0.png)
中医学知识点归纳:六淫致病特点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六淫的概念源于六气,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它是万物生长变化的自然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在正常的环境下是不会致病的。
只有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一定限度,包括六气太过(如夏天热极、冬天寒极),六气不及(如暑天不热或冬天不冷),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应温而反寒,冬季应寒而反温),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骤冷、骤热)等,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人发病,这时六气就变成六淫。
六淫侵犯人体致病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1、外感性六淫致病,多从体表或口鼻入侵,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头疼等感冒初期症状中医称为表证。
如果表邪不能及时驱除,由表入里损伤其他脏器可使病情加重,如感冒加重侵犯肺脏可以转变为肺炎。
像《素问》中说: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
说明了外邪侵犯人体之后会呈现出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
2、季节性六淫多与各个季节的气候变化有关,多是由于各个季节的主气过盛而形成淫邪致病。
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
3、地方性我国由于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不尽相同,例如夏季南方偏湿热,而北方偏干热,所以同样的季节会导致不同的疾病。
中医认为同样的疾病因为地域的差异,病因和用药也不相同。
如夏季感冒北方多为暑热,南方则多为暑湿。
4、相兼性六淫之邪可单独致病,也可兼夹致病,如夏季暑邪可以单独致病如暑热,也可以和湿邪相合致病为暑湿。
5、转化性六淫在致病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其征候的性质可以发生转化,例如寒邪入侵本身体质偏阳的人,正邪抗争于里就会发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
【考题】夏季南方偏湿热,而北方偏干热,所以同样的季节会导致不同的疾病。
这体现了六淫致病的什么特点( )A.外感性B.季节性C.相兼性D.地方性E.转化性。
中医外感病因“六淫”特点
![中医外感病因“六淫”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a7312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0.png)
中医外感病因“六淫”特点一、六淫“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气候变化,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称为“六气”。
人类长期生活在“六气”交互更替的环境中,对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一般不会致病。
当自然界气候异常超过人体的侧适应能力,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下降,不能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而导致发病时,“六气”则成为致病因素。
此时,伤人致病的“六气”便称为“六淫”(淫即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致病的邪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
二、六淫致病与自然界气候变化正常与否具有相对性“六淫”致病与自然界气候变化正常与否具有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该地区常年同期气候变化相比,气候变化过于强烈急骤,如严寒酷热、暴冷暴热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太过或不及,如“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一是气候变化作为致病条件,与人体正气强弱及适应能力相对而言。
若气候变化异常,机体正气强盛则可自我调节而不病(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正气虚弱之人则可能感邪发病。
或气候虽然正常变化,但因个体正气不足,体质较弱,适应能力低下,仍可感邪发病。
三、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外感性六淫致病具有侵犯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如风寒湿邪易犯人肌表,温热燥邪易自口鼻而入。
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其发病与时令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又称为“时病”。
3.地域性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
如西北多燥病,东北多寒病,江南多湿热病。
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为病。
如风热感冒、风寒感冒、风寒湿痹等。
5.易转化性六淫致病还具有病性转化的特点,如寒邪致病,可因失治或误治,而由寒证转化为热证,如风寒感冒先侵入肌表,而后二轻转为里热,即从太阳病症转化为阳明病症。
中医知识:六淫致病的特点
![中医知识:六淫致病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0350b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e.png)
中医知识:六淫致病的特点中医基础理论中,学习六淫致病特点尤为重要。
且许多考生往往认为外邪致病即为六淫致病,却往往忽略六淫是外邪的一部分,外邪还包括疫疠之邪,这一点是万万不可忽略的。
说起六淫致病的特点,其实,在具体的特点中,不同的六淫也有相通的地方。
提到风邪,第一,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第二,风性善行而数变;第三,风性主动,动摇不定;第四,风为百病之长。
提到寒邪,第一,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第二,寒性凝滞,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第三,寒性收引,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提到暑邪,第一,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多表现为一系列阳热症状;第二,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第三,暑多挟湿。
提到湿邪,第一,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第二,湿性重浊;第三,湿性黏滞,包括症状的黏滞性和病程的缠绵性。
第四,湿性趋下,易袭阴位,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人体下部亦属阴,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阴位)。
提到燥邪,第一,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第二,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
提到火邪,第一,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第二,火热易扰心神;第三,火热易伤津耗气;第四,火热易生风动血;第五,火邪易致疮痈:火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疹。
那么我们在具体描述六淫致病过程中,一方面要详细解释每一项的致病特点,同时还要思考相应出现的症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一些相通的地方上互为借鉴。
比如寒邪、湿邪均为阴邪,相应的,阴邪均可以损伤阳气,在损伤阳气的过程中,我们要联想阳气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可以想到相对应的临床表现。
并且,寒邪的凝滞与收引,和湿邪的重浊与黏滞,均可以影响气机的正常运行。
在提到风邪、燥邪、火热之邪、暑邪上,均为阳邪。
在阳邪中,我们要思考阳邪所涉及的内容,比如部位、善动善变的特性,或者从热象等方面思考。
只有风邪,和热象没有直接的关联,而燥邪、火热之邪、暑邪均有和热有关的表现。
病因学之六淫致病
![病因学之六淫致病](https://img.taocdn.com/s3/m/517ae81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a.png)
病因学之六淫致病
中医病因学中,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天然气候因素,它们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致病。
在中医理论中,六淫致病有以下特点:
1. 六淫不是单一因素致病:在现代医学中,很多疾病都有单一的病因或致病因素,但是在中医理论中,疾病的产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六淫也是如此,不是单一因素致病。
2. 六淫可互相转化:在气候变化中,不同的气候因素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炎热的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容易产生暑湿、暑热等病。
3. 不同的六淫有不同的致病机理:每一种六淫致病机理不同,例如风寒可以导致经络不通,痛证等,寒湿可以导致关节痛,而暑湿可以导致消化道疾病等。
4. 人体的抵御能力影响疾病的产生:人体的抵御能力不同,面对六淫的影响也不同。
如果个人体質较弱,就容易感受到六淫的影响而致病。
总之,中医理论中的六淫致病理论,为我们了解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角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以提高免疫力,增强对六淫致病的抵抗能力。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e41308e84868762caaed53a.png)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外感性:六淫邪气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而发病。
2.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3.地区性: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
如西北高原多寒病,燥病,东南沿海多湿病,温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高温作业多患火热燥病。
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致病,亦可两者以上兼夹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寒湿痹等5.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症候可发生转化。
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热邪不解可以伤阴化燥.如何理解“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邪致病的先导,六淫中其他病邪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如风寒、风热、风湿等。
因风邪为外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又多与其他邪气相合而致病,故称风为“百病之长。
”何谓七情内伤?七情内伤的共同致病特点是什么?七情内伤指在人的喜、怒、哀、乐、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生理活动调节范围,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等疾病的发生。
七情的致病特点:(一)直接伤及内脏: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七情的刺激均可损及于心,心神受损又常影响其它脏腑而发病。
肝藏血,主疏泄条畅情志: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
故临床上情志所伤的病症,以心、肝、脾、多见。
(二)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血运行紊乱(1)怒则气上: 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疏泄太过,而致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并走于上。
(2)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方面。
(3)悲则气消:是指过度被忧,可耗伤肺气,出现胸闷气短,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等症。
(4)恐则气下:是指过度恐惧,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
(5)惊则气乱: 是指突然受惊,损伤心志,导致气血紊乱。
(6)思则气结:是指思虑过度,可使脾气郁结,以致脾不健运,出现纳呆,腹泻等症。
(三)影响病情变化:若患者受七情刺激而引起较剧烈的情志活动,往往会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
中医六淫五邪辩证以及调理方法
![中医六淫五邪辩证以及调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3ee1c612cc58bd63086bd2e.png)
举例:宫寒
即“子宫寒冷”的简称,中医称“胞宫” 因不同发病原因和不同的发病阶段,宫 寒可在女性的经、孕、乳、杂病等各方 面有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如:
1,表现为月经期病:月经量少错后、闭经、经期浮肿,经 期腹泻、痛经;
2,表现为孕期病: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宫外孕
3,表现为哺乳期病:恶露淋漓不尽、产后腹痛等;
如用舒活灵动药油刺激以下穴位:安眠穴,神门穴,, 申脉穴,三阴交,心俞穴。
肝火扰心,即伴有情绪不宁,急躁易怒,舌红脉弦。 配合活力疏利药油清泻肝火,加行间穴,侠溪穴。
心脾两虚:即伴有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舌淡脉弱。 配合腹部运化调理脾胃,加足三里。
心肾不交:即伴有腰膝酸软,耳鸣早衰。 配合月见草调理肾脏子宫,加命门穴,太溪穴。
火淫证
1,火邪旺于夏季,与心气相应。 2,火性燔灼,即燃烧熏灼,临床表现高热、恶热等证。 3,火性炎上,致病多表现于上部。如肝火上亢引起的
头痛,目赤红肿。
4, 易扰心神:火与心应,如致病如心烦失眠,狂躁妄 动,甚至神昏谵语等症
5,伤津耗气:火热蒸腾煎灼津液 使人体津气耗伤。致病临床表现除 热象显著外,且伴有口渴喜饮、咽 干舌燥、尿短簧、便干结等损伤津 液水份之征。气生于水,津液虚少 无以化气,故亦导致气虚,如又可 见少气懒言、肢体乏力等气虚之证。
心胆气虚:即伴有多梦易惊,胆怯多 疑,舌淡脉弦细。 配合调理活力疏利(肝胆),加阳陵泉, 胆囊穴。
暑淫证
概述: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多表现阳热亢盛的症状, 多发心烦闷乱,心神不安,多汗,常与湿气相煎之病 而导致四肢困倦,胸闷 恶心,大便泄泻,甚至突然 昏倒,不省人事。
暑、火、热的关系:本质基本相同,但又有区别。
特点
1,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于温煦之功,, 全身或局部可出现明显的寒象。如寒邪束表, 卫阳郁遏,则现恶寒、发热、无汗等,称之为 “伤寒”。
中医总结六淫的致病特点
![中医总结六淫的致病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db334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b.png)
中医总结六淫的致病特点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
正常情况下,这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无害,称六气。
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天气反常,或变化太快,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六气就变成侵犯人体的六淫邪气,故又称六邪。
六淫致病,有以下特点:1、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
2、既可单独侵犯人体,也可夹杂多种致病因素一同侵犯人体。
3、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4、人体肌表、口鼻是入侵的途径。
(一)风风,是春季的主要气候,四季皆有。
风邪性质及致病特点:1、风邪动而不居,具有向上、向外的特点,属阳邪;常侵犯人体上部(头面)、体表、阳经,使汗孔开张,从而出现头痛、出汗、恶风等症状。
2、风邪行无定处,变化无常,故致病时病位游移不定,病情复杂多变。
如由风邪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其关节的疼痛是游走不定的。
3、风邪是六淫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寒、湿、燥、热多依附风邪侵犯人体,如风寒、风湿等。
(二)寒寒,冬季主要气候。
寒邪性质及致病特点:1、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性属阴,容易损失阳气。
2、寒邪侵袭,阳气受损,则人体的气血津液运行受阻,故说寒性凝结、阻滞不通。
3、寒邪侵袭,使汗孔收缩出现无汗,经络、筋脉收缩痉挛而引起疼痛、屈伸不利。
(三)暑暑是夏季主要气候,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由火热所化生。
暑邪性质及致病特点:1、暑属阳邪,性质炎热,侵犯人体后多出现一系列大热、大汗出、面红等阳热症状。
2、暑使汗孔开张,如果汗出过多,损失津液,同时又会导致气虚;故说暑邪易耗气伤津。
3、夏季除了天气炎热外,还多雨潮湿,故暑邪致病时常夹杂湿邪,除了烦渴、发热外,还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等湿邪困倦症状。
(四)湿湿为长夏(夏季最后一个月)主要气候,长夏为一年中湿邪最盛的季节。
湿邪性质及致病特点:1、湿为阴邪,侵袭的病位多在下部,阴邪容易损失阳气,阻遏气体的运行。
2、湿性重浊,其性质如同水液一样,容易停留在人体的某部位而出现病变。
六淫致病的特点
![六淫致病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52648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e.png)
什么是“六淫”致病及共同特点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但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六淫”“六邪”..六淫病邪均由外而入;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冬季多寒病;秋季多燥病;夏季及高温作业中暑、居住潮湿易感湿邪等..风邪凡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点的外邪即为风邪..风邪的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轻扬、向上、向外、升散;风邪侵犯机体可致机体腠理疏泄开张;表现为汗出恶风之症;从病位而言;风邪多侵犯人体的上部、肌表、腰背等阳位..2、风性善行数变..风邪具有行无定处、病位游移的特点..善行;是指风邪致病病位游移不定;易导致四肢关节疼痛;即为“行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3、风性主动..即风邪具有善动不居的特点..4、风为百病之长..原因有二:其一;风邪最易兼他邪合而伤人..其二;风邪袭人致病最多..寒邪凡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寒邪的致病特点:1、寒邪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邪凝滞..寒邪侵袭易使人体气血津液运行迟缓;凝滞阻塞而不通..“不通则痛”;因此;寒邪易引起“痛痹”..身体“得温则行;得寒则凝”..3、寒性收引..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的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临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寒邪侵犯肌表;可致腠理闭塞;汗孔闭合;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二是寒邪侵犯经络;引起筋脉收缩挛急;气血不通;见关节挛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湿邪凡具有重着粘滞等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湿邪的致病特点:1、湿邪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着..湿邪具有重着的特点;是指湿邪致病易使人体产生重着、沉重的特点..3、湿性粘滞..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指症状上的粘滞;如湿滞大肠;大便粘腻不爽..其二;指病程的缠绵性..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易伤人体下部..燥邪凡具有干燥收敛、肃降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燥邪的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致病具有干燥的特点;因此也易损伤津液..2、燥易伤肺..由于燥邪秋季袭人致病最多;而秋季的所主之脏为肺;肺为娇脏;又与外界直接形通;最易受邪;因此;燥易伤肺..热邪凡具有炎热向上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邪..热邪的致病特点:1、火热为阳邪;燔灼向上;易耗气伤津..2、火性炎上..“火曰炎上”;因此火热之邪具有燔灼向上的特点;易侵袭人体上部..3、火热易伤风动血..“生风”是指热邪侵犯人体易引起“肝风内动”;热邪引起的肝风内动;又称“热极生风”..其生风的机理有两点:一是热邪耗伤津液;使筋脉失养;而出现手足颤动;二是热盛易助阳;使肝阳升动不止;阳气升动无制则化风..“动血”是指热邪为病;易引起各种出血的病症;如吐血、便血、皮肤发斑等..其机理也有两点:一是热邪使血行加快;迫使血液妄行横溢;容易导致出血;二是热邪可灼伤血络;使血出脉外..4、火热易扰心神..5、火邪易致疮痈..暑邪凡夏季具有炎热向上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邪是火热之邪的一部分;是在夏季常出现的致病邪气..暑邪致病根据轻重分为两种:一为伤暑;二为中暑..中暑病情为重..暑邪的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扰神..3、暑多挟湿.. 夏季不仅气候炎热;而且是多雨的季节;使空气中的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同时侵犯人体而发病..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外感性一是指病邪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自外而来;二是指感受六淫之邪;初期多见表证..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夏季多暑病等..3、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而干燥等..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犯人体而发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5、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的性质可以发生转化..如表寒证可入里化热形成里热证..引起转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人的体质不同;二是治疗不当..。
六淫致病有哪些共同特点
![六淫致病有哪些共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f2f68b65fbfc77da369b136.png)
六淫致病有哪些共同特点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六淫致病有哪些共同特点?相信这都是执业中药师的考生们最想知道,最想了解的问题。
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了解及复习执业中药师能有所帮助。
正常的六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其中反常的六气称为六淫,又六淫为不正之气,所以又称为六邪。
【小编原创】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
六淫致病特点主要症状风(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2)风邪善行而数变(3)风为百病之长恶风、汗多、风疹、风痹、眩晕、抽搐寒(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主痛(3)寒性收引[小编原创]恶寒,发热,四肢厥冷,全身冷痛,拘挛暑(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3)暑多挟湿高热、面赤、烦躁、汗多、口舌干燥、气短、四肢困倦、胸闷恶心、大便溏薄湿(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浊(3)湿性黏滞(4)湿性趋下,易伤阴位泄泻、水肿、头身困重、湿疹、唾液、大便或白带黏腻燥(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口舌干燥、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小便少、大便干火(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2)火易伤津耗气(3)火热易生风动血(4)火热易发肿疡发热、头痛、衄血、咽喉疼痛、小便短赤、大便干燥、心烦失眠、狂躁谵语〖小编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症状 致病特点
症状的
粘
粘滞性
滞
病程的
缠绵性
分泌物和排泄 物多滞涩不畅
湿疹、湿痹、湿 温病程多较长或 反复发作
致病特点
临床症状
重
沉重感
浊
分泌物排泄
物秽浊不清
头重身困,四 肢发沉,关节 重着疼痛
小便混浊 , 大便溏泻、下 痢粘液脓血、 面垢眵多
致病特点
临床症状
趋
伤及人体下部,症
状多见于下部。
下
(另:温邪与火热之邪同类,是温热病的致病因 素,一般只在温病学范畴内应用。)
2
火邪 的性 质和 致病 特点
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 火热易扰心神
火热易伤津耗气 火热易生风动血
火邪易致疮痈
致病特点
临床症状
为
发为实
高 热、烦 渴、
阳
汗 出、脉 洪。
邪
热性病证
, 性 趋 上
侵害人 体上部
目赤肿痛、咽喉肿 痛、口舌生疮糜烂、 牙龈肿痛、耳内肿
痛流脓。
火热入营血
临床症状
易 扰
轻者
心
神
重者
心神不宁而 心烦、失眠
狂躁不安, 神昏、谵语
临床症状
易
热淫于内
伤
迫津外泄,
津
煎灼津液
耗
壮火食气
气
气随津脱
汗出,口渴喜冷饮,咽干 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 结
少气懒言,肢倦乏力,气 不接续
临床症状
易
热极
生 风
生风
动
迫血
血
妄行
高热神昏、 四肢抽搐、 两目上视
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六淫的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 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是无害的。当气候变化 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 (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 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过剧的暴热、暴冷),在人 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 素,并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 称为“六淫”。淫有太过和浸淫的含意,由于六淫 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 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历史出处
“六淫”之名首见于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 论·卷二》,“夫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也。” 又说:“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 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六淫的“淫”有太过 和浸淫之意。“六淫”亦可理解为六气太过,或 令人致病的六气。
六淫产生的因素:
a.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一定限度
六气太过或不及
淋浊 带下 泄泻 痢疾 下肢水肿 下肢溃疡
(五)燥 邪
1 基本概念
凡自然界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 称为燥邪。
温燥与凉燥的区别
时间
温燥 初秋
凉燥 深秋
气候 证候
有夏热之余气,燥 与热结合
燥而偏热 (温燥证)
有近冬之寒气, 燥与寒结合
燥而偏寒 (凉燥证)
干燥
2 燥邪 的性 质和 致病 特点
燥性干涩 主要病症 易伤津液
吐血、便血、尿 血、皮肤发斑
易致疮疡 临床症状
热入营血 腐蚀血肉
疮疡以局部红 肿热痛为特征
(六) 暑 邪
1 基本概念
凡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 升散、兼湿特性的,称为暑邪。
2 暑
炎热
阳热证
高热、烦渴、面 红、脉洪大
邪
上犯头目
头昏、目眩
的 性
上扰心神
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质
升散
和
腠理开泄
多汗
致
口渴多饮,
病
伤津耗气
气短乏力
特 点
多夹湿
湿暑 夹杂证
身热不扬、烦渴、 身重倦怠,苔黄腻
谢谢大家的聆听
皮肤干涩 甚则皲裂 鼻干咽燥 口唇燥裂 毛发不荣 小便短少 大便秘结
主要病症 干咳少痰
易伤肺阴
痰黏难咯
痰中带血
(六)火邪
1 基本概念
凡自然界中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 称为热邪。
火、热的异同
联系:本质均为阳盛,均为外感六淫,致病 基本相同。
区别:热邪致病多表现为全身弥漫性发热; 火邪致病多表现为某些局部症状。
2
寒邪 的性 质和 致病 特点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 寒性收引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致病特点
寒证、伤阳证 主要病症
伤寒:恶寒、无汗
中寒:脘腹冷痛、呕吐腹泻 伴有形寒怕冷,四肢不温
寒性凝滞
致病特点
气血运行迟滞甚则 凝结不通产生疼痛
主要病症
伤寒:头身疼痛 寒痹:关节冷痛
中寒:脘腹冷痛
性质
寒性收引
(一)风 邪
1 风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中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 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2
风邪 的性 质和 致病 特点
风为阳邪,轻扬 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 动
风 为 百 病 之长
性质
轻扬开泄
致病特点
病位在上
主要病症 头痛、鼻塞、 咽痒
病位在表
主要病症 恶风、发热、
汗出
性质
风善行而数变
致病特点
腠理汗孔收缩
恶寒、无汗、发热
筋脉牵引拘急
四肢拘急,屈伸不利
(三) 湿 邪
1 湿邪的基本概念 自然界中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
的外邪称为湿邪。
2
湿邪 的性 质和 致病 特点
湿为阴邪,易阻滞 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
湿性黏滞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致病特点
临床症状
阴
阻遏气机,损
邪
伤阳气
湿阻胸隔见胸隔 满闷;湿阻中焦 见脘痞腹胀,食 欲减退;湿停下 焦见小腹胀满, 小便淋涩不畅。
六
或非其时而有其气
b.气候变化过于急骤
淫
如:暴寒暴热
c.人体正气虚弱,不能适应气候 变化
导致发病 即为六淫
六淫的特点
• 外感性:六淫为病,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故又有 “外感六淫”之称。所致疾病,统称为外感病。 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 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但是, 也有一个季节可有多种邪气致病。 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地区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 区多寒病、燥病;东南沿海地区多湿病、温病。 环境性:六淫致病与所处环境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久 居潮湿环境易患湿邪致病;高温作业者常见燥邪或火邪致病等。 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如寒邪直中脏 腑而致泄泻;又可两种以上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热 感冒,寒湿困脾、风寒湿痹等。 转化性:六淫不仅可以相互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其 病理性质可发生转化,如寒邪可郁而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 伤阴,六淫之邪皆可从热化火等。引起转化的原因有两点,一 是人的体质不同;二是治疗不当。
致病特点
病位游走不定
症状变化多端
行痹之四肢关节 疼痛,游走不定
风疹块之皮疹时 隐时现、此起彼伏Leabharlann 性质 主动致病特点
动摇不定
症状
四肢抽搐 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
性质 为百病之长
致病特点
多兼他邪伤人 四季皆可致病
风寒、风热、风湿、 风寒湿等兼夹证
风邪袭人 致病最多
(二) 寒 邪
1 寒邪的基本概念
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 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