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阳明的“致良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浅析王阳明“致良知”说及其现实意义*名:***
学号: ************
系别:政法系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班级: 10思政
指导教师:***
2012年12 月 15日
浅析王阳明“致良知”说及其现实意义
姓名:党鹏鹏学号:201002010020
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摘要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以及道德哲学的核心内容,是其心血体系的核心内容,它是在批评程朱的过程中提出的。在这里良知上升到了本体的高度,有了多层次的规定,是是非的标准,德性的本原和意义世界的根据。它的积极意义对现实世界多有启发,对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有借鉴之处。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致良知
引文王阳明(1472—1529)明朝人,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他是继陆九渊所开创的“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心学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不仅对明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具有历史导向作用.而且影响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在199年召开的纪念王阳明逝世4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先生指出:“王阳明的心学对于纠正程朱理学的僵化、教条化具有革命理论意义。他既对明代社会的冲突作出回应,又化解了理学紧张、实现了哲学转换。在当时的学术思想界和平民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1]。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历史地位.在他的整个学说中,“致良知”具有极显著的价值是他全部学说的杉心和基础。
一、什么是致良知
致良知说从概念形态上是对《礼记·大学》中“致知”概念和《孟子》中“良知”概念的融合创造。《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大学章句·补格物传》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识,在即物穷其理也。”[2]王阳明则认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日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是犹析心与理而为二也。”[3]王阳明在其“心即是理”、“心外无理”的心学宗旨下,既反对朱熹“析心与理为二的立场,认为天理,吾性具足,何假外求,“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3],又反对朱熹格致说的知识论立场,认为“致知云者非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4]
孟子日:“人之所不学而能者,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尽心上》)良知是人所先天具有的,不假外求,于是他吸收孟子的“良知”说来解释“知”,认为“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3]他说:“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3]这样,将“致知发挥转变为“致良知”。这一转变不是简单地将两个概念融合在一起,它一方面体现了阳明心学的主体性思想,化外在为内在,将向外求理变为向内求良知,另一方面又体现了阳明心学德性本位思想,化物性为德性,由知识论转向了价值论。
二、良知二字之意蕴
1、良知是人德性的本原
良知的概念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知道爱父母,敬兄长,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并非通过后天学习而得。认为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品质和认识本能,是仁义礼智“四端”之本体,良知之发扬可以尽心知性知天。不过,子的论述至此而止,没有进一步展开,北宋时期的张载也只是提出“良知”概念指出“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到了明代,王阳明对良知给予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认为“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良知是德性之知,是人的德性的本原,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是先验的德性本原。尽管历史上对良知有所见解的思想家对其各有所释,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认为良知是人德性的本原,作为德性本原的良知,人人具有,无间于圣愚。
2、良知是裁定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良知是每个人先验的是非标准,“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而意念著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作为标准良知是人对善恶的直觉,“只是一个真诚恻怛”,其中既有理性的成分,又由感性的成分。是非和好恶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理性和感性在对是非善恶的价值寻求上根本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那就是人心受了私意和物欲的遮蔽,良知作为裁定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是理性感
性合一的,它体现在人身上是全体通透的。牟宗三对以良知为基础的道德评判很是认可,认为由于良知是道德存在的基础,所以才能用来指导实践,他说:“一切存在都以良知为基础,道德是说应当,故一决定,便有行为出现,良知一决定,便要实践,由不存在而至存在;由此扩大,宇宙万物亦如此。”
3、作为本体,良知是人的意义世界的根据
熊十力认为,哲学的根本在于建立其本体,他说:“当知宇宙自有实体,万化万变谓一切行。不是凭空幻现。”,进一步,他说“须知本体是圆满至极,德无不全,理无不备”,这个本题到底是什么呢?他解释道:“本体非外在,当于何求?应答彼然:求诸己而已矣。求诸己者,反之于心而即是,其远乎哉?”可见,人心即为此本体。王阳明有更深的见解,他说:“良知本体犹如人之心”,“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良知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他将孟子的先天道德意义上的良知,上升到了天地主宰意义的高度。进而,他说:“天地万物离却了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了天地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世界是良知显发下的世界,良知是显发于世界中的良知,二者处在一种对象性关系中,共同构成人的意义世界。
三、致良知的现实意义
王阳明的良知思想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 ,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在我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理应对致良知学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王阳明良知思想中包含有诸多富有时代意义的新思想、新观念 ,如提倡思想解放、重视个体精神、强调人格平等观念 ,为明清时期的思想产生了启蒙和促进作用 ,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在对其扬弃的基础上,利用其思想的积极方面,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一,用现代的眼光看,“良知的价值在于向人们提供如何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依个人的内省、慎独。于潜移默化中起到一种教化的作用,能提高人的道德品味和思想境界,使人们自觉去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如果在每个公民中形成有利于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道德素质,对于任何时代的全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际意义。
第二,王阳明所说的良知重在自觉。良知或良心在人的整个行动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良心在人们的行为之前,对人们的行为动机予以肯定或否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