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花灿烂绽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之花灿烂绽放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书香校园”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向课外延伸,向家庭延伸,向社会延伸。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读写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回顾我们走过的路,我们欣喜地发现,阅读之花在一小开得格外灿烂,自由写作也成了孩子们真情表达的新天地!在校园里,在工作日志上,我们都能发现新教育实验的光点在闪耀!
光点一:阅读氛围别样浓
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活水之源,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的知识积累,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达标提供了智力发展的背景,可以说,学生的阅读量与他的语文水平是成正比的,也与他其它学科的学习水平成正比。
尤其是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在视听技术不断普及、人们阅读能力不断下降的今天,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抓好基础段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分阶段达标进入高层次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
因此,从“大读写”实验开展起,我校就开始着手于抓学校的文化氛围,着力于开展各项阅读活动。
(一)完善“书香校园”设施,开设阅读课:
学校增订各类图书,健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制度,延长开放时间,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开设每周一次的阅读课,把阅读纳入学校整个教育教学之中,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规划班级图书角:
每班创建一个图书角,通过增订图书报刊、学生捐书、教师筹钱买书等形式,使每班书本数量不得少于150本,以充实图书角落。
随着图书量的扩充,也带给孩子们较为多样的选择。
(三)利用校红领巾广播站、闭路电视、宣传栏、黑板报营造浓厚的“大读写”校园文化:
学校闭路电视、红领巾广播站利用午间、课间,除向学生播放童话、故事和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外,增设“小知识、小问题征答”栏目,引起学生解答欲望,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并定期播放学生的优秀习作,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望。
学校宣传栏也定期由各班轮流来出,内容一般要求与“大读写”有关,在出版的过程中,学生大量地收集资料,不正是达到了大量阅读的目的吗?
(四)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力度,在家长学校中宣传实施“大读写”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使家长理解大阅读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家中能够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运用科学方法帮助学校大读写工作的开展,促进”大读写”外环境的建设。
光点二:书籍推荐方法新
面对浩如烟海的报刊图书,有的学生良莠不分,有的不会选择,有的沉湎于音像作品,而对文学图书兴趣不浓。
针对以上现象,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和优秀图书,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推荐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推荐书籍的范围要规范
1.迎合学生兴趣
很多教师、家长,总以成人的眼光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所认为的“好书”强加给学生,而学生却不领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阅读兴趣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低年级学生爱读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小故事等;中年级主要是革命故事、科幻童话(或小说)、科普知识;而高年级则主要是历史故事、寓言、文字优美的散文、情节曲折的小说等。
推荐读物时要遵循这一规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另外,同龄人写的和写同龄人的作品也备受学生喜爱。
因为这些作品与学生生活接近,易于理解,易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共鸣,推荐读物时也要优先考虑。
2.配合思想教育
读好书就是与高尚的人谈话,它能净化人的心灵。
根据思想教育的需要,适时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读物,往往会收到其他教育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
如针对学生以我为中心的现象,向他们推荐《赖宁的世界》,感受赖宁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赤诚的爱国情怀;花钱随便,不懂节俭,就推荐《可爱的中国》、《苦菜花》等,使他们珍惜今日美好生活,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缺乏自强自立精神,就向他们推荐《极限人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让这些身残志坚的自强模范触动他们的心灵……重大纪念日期间,也推荐一些与之相关的读物,如清明节推荐《先烈的足迹》,国庆节推荐《辉煌五十年》等。
3.结合语文教学
将课内所学内容与课外阅读联系起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
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让学生读《安徒生童话全集》;学习了《赤壁之战》,可推荐他们读《三国演义》;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就推荐他们读《人与自然》丛书。
有时为解决课本学习中的疑难,也可让学生到课外读物中去寻找答案。
如学习《鲸》一文时,学生提出“为什么须鲸喷出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矮又粗”这一问题时,教师鼓励他们从《十万个为什么》和《少年百科全书》等科普读物中寻找答案。
4.紧扣时代脉搏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为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重大时事和最新科技成果,教师要紧扣时代脉搏,及时向他们推荐相关读物。
如“基因工程”受世人瞩目,可推荐学生读《我们爱科学》等科普报刊。
(二)推荐的形式要多样
1.简介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推荐方法。
对小说、童话、故事、科普知识等类读物都适用。
主要内容可以由教师介绍,也可以由读过此书的学生简单叙述。
要讲出其精髓,语言力求生动、有感染力,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
2.借用名人(或媒体)评价
有些优秀读物在历史上或当今社会影响较大,不少名人读过,并给予评价,有的媒体也作过推介。
教师可把这些评价或推介材料介绍给学生,借用名人和媒体的影响,增强读物的吸引力。
如推荐《聊斋志异》,可借用郭沫若对它的评价;推荐《中国少儿百科全书》,则让学生阅读《小学语文报》上的推介文章。
3.朗读精彩片断
朗读作品中一个优美的段落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片断,也会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致。
如介绍《朱自清文选》,就可绘声绘色地朗诵《春》中精彩的一段描写;推荐《水浒传》,朗读”鲁智深倒拔垂柳”的片断,就会把学生的胃口吊起。
4.讲述创作故事
许多作品的产生都有其艰辛、有趣的创作故事。
这些创作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由此引出的作品往往能使学生有亲切感,产生阅读愿望。
如《欧也妮·葛朗台》,我们是这样推荐的:有一次,巴尔扎克正在创作一部作品,一位朋友来拜访他。
巴尔扎克突然满脸怒色地走到朋友的跟前,大声嚷道:“你,你使这个不幸的少女自杀了!”那位朋友被弄得莫名其妙,吓得连连后退……同学们想知道巴尔扎克正在创作什么作品,使他如此痴迷吗?那你就去读《欧也妮·葛朗台》吧。
光点三:方法指导有实效
小学生阅读有较大的盲目随意性,因此教师有针对地上好阅读指导课是使每个学生掌握正确阅读的重要保证。
(一)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读书的时机。
课外阅读是好事,但不能为读书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
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时间,阅读需要时间,古今中外的大学者都有一套有效利用时间阅读的好办法。
在重时间效益的今天,会利用时间这点很重要,尤其是对自控力差的小学生来讲,教师要指导他们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阅读。
如中午、入睡前,五分十分都可以,读书也可长可短,贵在积累。
其次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的环境。
尤其是在家阅读时,要学会选择安静的场所,主动避开一些干扰源,如电视等。
(二)教师要指导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阅读。
不同的读物、不同文体的文章,它们的阅读方法应该是不一样的。
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我们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四种阅读方法:整体读,全面理解文章时应用;朗读,精彩的片段、著作要朗读、诵读。
浏览读,了解文章、书刊大意时应用;跳读,寻找信息时应用。
如要是为学习的,应精读、细读,重要的文章第一遍通读,第二、三遍再细读细思;而为获取信息的,可以浏览读,像“百科”类的书。
像报刊的新闻可以跳读等。
这也是提高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内外结合着阅读。
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应用课堂上学得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学生来源于课堂的阅读知识及技能是开展课外阅读的基础,而大量的课外阅读又为深化拓展课堂的知识技能、达成语文目标实现提供了可能。
将两者有机结合,对课外阅读言,有了指向;对课堂教学言,有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和知识的“大后方”,这样互补互动,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
光点四:后续活动有激情
阅读后续活动最关键的就是学生阅读情况的交流反馈。
阅读实践就是将学生的阅读活动通过一系列“讲”、“写”、“演”等实践活动展现出来。
它们是有效阅读的保证,是深化阅读活动、促使阅读出成效的重要途径,既可以避免课外阅读的“浪费”,又引导着阅读的方向。
良好的阅读交流实践能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情趣,体验到阅读努力后成功的喜悦,浓厚学生阅读的兴趣,以更高的热情投入新一轮的阅读中去。
而且学生的阅读交流实践,还是语言文字的应用与实践,能促使学生加深对语言的体验及感悟,达到课外阅读为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服务的目的。
在读书后续活动中我们抓住以下几点,认真开展学生的阅读交流工作:
(一)读与听说相结合:这里的“听说”不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训练,而是指学生将阅读的内容讲给同学或听同学介绍他的阅读收获。
如我们每周都有一个早自修,由学生介绍、评点图书,或是内容简介,或是阅读的感受,既精彩生动,又要点到即止,使听的同学欲罢不能,大大激起了大家阅读的兴趣。
(二)读与议相结合:“议”指针对阅读的内容开展讨论,有时是专题讨论,有时是自由议论。
如我校四年级学生在学了《爆竹声声》一课后,又阅读了爆竹由来的相关内容,就开设了一个“现代社会还需不需要放爆竹”的专题讨论,大家纷纷发表看法,既交流了阅读的感受,又交流了各人的阅读方法,还使大家加深了对所读内容的了解。
自由议论就是每天抽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评书、议论书,可以是书的内容,也可以是书的写法。
有时一个同学看了某本书后一个独特的见解,又会引起大家再读的高潮,使读书活动精彩缤纷。
(三)读与诵相结合:“诵”可以是朗诵,也可以是背诵。
这种形式低中高年级都适应进行。
学生选择合适的诗歌、寓言、经典的美文或所读书中的一些佳句、段落,每天在课堂上抽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或者有表情朗读,或者背诵,来体验规范的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丰富学生的良好语言积累。
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读书,因为朗读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
每学期,我校都进行了低年级朗诵古诗文比赛,高年级则进行各式各样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
(四)读与写相结合:我们每班专门设立了一块读书园地的墙报,让学生通过书面语言表现自己的读书情况。
分这样几个栏目:(1)荐书评书:介绍自己认为好的书报(文章),评点书籍;(2)读书快讯:读书信息,读书方法交流;(3)读书心得:刊出学生的读书笔记、读后感,(4)作家(作品)简介,介绍语文书中相关作家(作品)。
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激励引导学生更好读书。
(五)读与编相结合:这里的“编”指两方面:(1)编手抄报,编自办报,我们规定学生至少每学期出一张手抄报、自办报,介绍自己的读书情况,每班还要评选好的作品参加学校的手抄报、自办报竞赛。
(2)由学生定期在黑板报上刊出他们编制的语文阅读知识小竞赛的题目,以小组为单位,每星期进行一次语文知识接力赛。
这个活动,颇受学生欢迎。
如我们有些班小竞赛进行已近一年,但学生仍是兴趣盎然,轮到出题目的忙着找题、制题,别的学生忙着阅读,而且一些阅读较好的同学,怕学困生影响自己一组成绩,甚至带着、“逼”着他们阅读,学生间合作互助的氛围较浓,使读书不仅是一种知识积累,也成了一种精神熏陶。
后续的交流分阶段性和平时应用性两种。
在平时交流的基础上,我们每学期,还举行阶段性总结交流,如举办读书活动月,评选读书小博士、进行读书知识竞赛、现场作文、诗歌创作比赛、手抄报比赛、读书笔记比赛等等,总体汇报交流读书成果。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读书成为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