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将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
统
近日,从全省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上获悉,我国将在两年内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是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公务员管理信息息系统的建立,便于党和政府实时掌握公务员队伍的数量、结构、变化等情况,能够实现公务员“进、管、出”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实现公务员资源共享和交换。
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采用全国统一的采集、报送标准,使用统一的软件,逐步形成各级组织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照职能和管理权限分级、分类管理的公务员数据库。
建成后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将实现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存储,并在基本信息存储的基础上,实现对单位和公务员队伍总结状况、数量、结构、分布、流动状况、编制和职数使用情况的智能查询、统计和监督,为制定政策和宏观规划提供数据服务和决策支持。
《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项填写要求
《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项填写要准确、完整、规范。
信息项除明确可空白的,其余均要填写。
(一)姓名:填写户籍登记确认的姓名。
(二)出生年月:按干部人事部门认定的出生时间填写,应与档案相符。
填写公历时间,填至月份,格式为YYYYMM。
(三)籍贯:按现行政区划维护祖父的长期居住地。
(四)入党时间:入党时间,填写加入中共的时间。
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需选择民主党派名称,不填写加入民主党派的时间。
是民主党派成员又是中共党员的,须将中共维护为第一党派,并填写加入中共的时间。
加入中共时间格式为YYYYMM。
(五)健康状况:填写“健康”、“一般”或“较差”,有严重疾病、慢性疾病或身体伤残的,要简要写清楚。
(六)专业技术职务:录入中级以上的最高专业技术职务。
(七)熟悉专业有何专长:简要填写干部所熟悉的工作业务及专长。
长度不超过50字。
(八)照片:彩照,长宽比例5:4,分辨率200DPI以上。
文件为JPG格式,建议50KB左右,最大不超过200KB。
(九)学历和学位:
1、学历:分为全日制教育和在职教育两类。
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证明为依据。
学位:多学位同时填写,仅有学位没有学历的,只填学位。
2、学历学位的学制为2年半的填写“3”年。
3、高中及以下学历不填学校、院系及专业。
(十)工作单位及职务:
1、职务信息集。
从参加工作后的经历开始,录入“曾任”(已免)和“现任”(在任)的所有职务。
其中现任职务全部信息项均应采集录入;已免的曾任职务须采集录入任职机构名称、职务名称、领导类别、职务层次、决定或批准任职的日期、任职状态、决定或批准免职的日期和任现职务层次时间等8项,其他信息项可根据各单位工作需要采集录入。
部队职务的职务层次、职务类别等无法对应的信息项可不采集录入;曾在企业任职的,可只填职务名称。
注意:职务信息的录入以是否进行任免为标准。
如:参加工作后先任某一职务,后辞职学习进修(全日制学历),再重新就业的,则其学习期间的经历可以不录入职务信息集。
2、“已免”职务任职机构的有关代码在下拉菜单里没有的,先选“其他”再删除后自行填写。
3、“统计关系所在单位”应与所录入的“曾任”“现任”职务相对应,否则会产生信息统计错误。
4、职务变动时,要将原职务选为“已免”,并增加新职务。
除录入错误外,不要直接修改职务信息。
5、关于“成员类别”如何填写的问题。
成员类别是指班子成员类别,共有三项选择,即正职、副职和其他。
各单位应根据三定方案确定的正副职类别填写。
非领导职务人员进入班子的,填“其他”。
6、达到规定年龄免去职务的人员,现任职务可以不填写职务名称,可录入为某一机构下的某级别干部。
7、“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曾在军队团以下单位工作过也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县市区人员可以将在乡镇工作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职务名称”:指该干部从事的主要职务,如科员、科长、局长;“主管工作”:指分管工作的范围或从事工作的领域及岗位;“职动类型:对于大部分人员比较明确,不好确定的可选择其他,本单位非领导职务人员转任本单位同级领导职务,职动类型填写“其他”。
8、多职务人员的录入需注意:(1)基本信息只录入一次;(2)职务信息集中分别录入多条职务;(3)同一机构多条职务也应逐条录入,不可合并。
举例说明:例1,“**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在填写该信息集时应分别在“任职机构(一)及其对应的“职务名称”信息项填写**厅副厅长;在任职机构(二)及其对
应的职务名称信息项填写**厅党组成员”。
例2,“**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党组书记”在填写该信息集时按以上填写方法,应在“任职机构(一)(二)(三)”对应的职务名称信息项内分别填写副部长、局长、党组书记职务。
(4)多职务人员录入时,应将不占职数的职务“成员类别”选择为其他,否则会产生超职数问题。
如例1中的“党组成员”及例2中的“组织部副部长、党组书记”职务的“成员类别”选择“其他”。
9、任职务层次时间:即任相应职级的时间。
例如:李某2008年1月任人事科副科长(副科级),2009年1月任人事科科长(正科级),2011年1月任办公室主任(正科级),那么李某任办公室主任一栏的“任职务层次时间”为2009年1月。
(十一)简历信息填写:
1、从参加工作时填写,大中专院校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从大中专院校学习时填写。
2、前后衔接,不得间断。
(待分配、因病休学等情况要如实填写)
3、起止时间填至月,格式为YYYYMM。
4、党内职务以中央和各级党委批准任免的时间为准;行政职务以行政任免或有关会议通过或选举的时间为准;党内时间和行政职务一并任免的,可按党内批准的时间合并填写。
(十二)奖惩情况:
1、对于多部门联合表彰奖励的,如联合部门中有“公务员主管部门”,则选择相应级别公务员主管部门;如没有“公务员主管部门”,则选择其他。
对于党委与政府联合表彰奖励的,则按照党委选择。
2、本次信息采集只需录入市地级及以上的表彰奖励,军转干部在军队的奖励需录入师级及以上奖励。
其他奖励内容各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自行把握。
(十三)年度考核情况:需录入近五年的考核情况,干部曾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后进入公务员队伍,其在企事业单位考核情况可不填写。
(十四)家庭情况:
按照配偶、子女、父母的顺序依次进行填写。
市直:主要社会关系中有任副厅级以上职务、军队副师职以上、在海外工作、定居的要如实填报。
县区:主要社会关系中有任副县级以上职务、军队副团职以上、在海外工作、定居的要如实填报。
亲属中,已去世的,在去世前工作单位及职务后注明“(已去世)”;已退(离)休的,在退(离)休前的工作单位及职务后注明“(已退休)”或“(已离休)”。
(十五)进入管理:
1、“原单位名称”即进入现在所在单位的前一单位。
2、“进入公务员队伍时间”:指实施公务员法(2006年1月1日)后,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时间。
如某人从公务员转为事业单位人员,再从事业单位人员转为公务员,则“进入公务员队伍时间”应是调回公务员队伍的时间。
参照管理人员的“进入公务员队伍时间”,应理解为进入参照管理人员队伍的时间,指标解释比照上述说明。
3、公务员登记时间:以公务员登记表时间为准,第一批登记的全市统一为2007年3月。
2006年1月前为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者身份的,进入公务员队伍时间统一填写为2006年1月。
2006年1月后具备公务员身份的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时间可与公务员登记时间一致。
2006年1月后具备群团参照身份人员进入队伍时间应在2007年3月以后,与群团参照登记时间一致。
事业参公人员进入队伍时间应在2008年4月以后,与参照登记时间一致。
(十六)培训:以干部档案记载的教育培训经历为准(每年的公务员学分培训不计入档案;干部档案记载的培训一般为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等2个月以上的培训)。
军转干部在部队期间的培训信息,录入团级以上的,其他的可以自己掌握。
(十七)离退人员信息:根据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采集,不要求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