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修订版:YD毛滴虫病诊治指南(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修订版:阴道毛滴虫病诊治指南(全文)
阴道毛滴虫病(trichomoniasis)系由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感染所致。传统上阴道毛滴虫病被诊断为“滴虫阴道炎”。由于阴道毛滴虫可同时感染生殖道及泌尿道,可引起尿道炎或膀胱炎[1],而大部分患者无症状,本病现在更多被称为“阴道毛滴虫病”。阴道毛滴虫病属于性传播感染(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TI),常与细菌性阴道病、沙眼衣原体感染和淋病并存[1‐3]。
阴道毛滴虫病可导致不良生殖健康结局,包括子宫颈病变、子宫切除术后残端蜂窝织炎或脓肿、盆腔炎症性疾病、不孕症、增加HIV 感染易感性[1,4‐6]、增加子宫颈癌风险,尤其是阴道毛滴虫与HPV 共同感染时增加子宫颈癌风险更明显[7]。阴道毛滴虫病还可能增加精神疾病风险,特别是治疗困难的阴道毛滴虫病患者精神疾病风险更高[8]。妊娠合并阴道毛滴虫病患者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滴虫感染和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增高[1,9‐11]。
阴道毛滴虫病对人体危害较大,持续性阴道毛滴虫病(persistent trichomoniasis)是临床治疗的难点[12‐1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结合近年来阴道毛滴虫病的诊治进展,对2011年《滴虫阴道炎诊治指南(草案)》[2]进行修订,以期提高临床医
师对阴道毛滴虫病的认识,规范阴道毛滴虫病的相关诊治工作。本指南适用于女性阴道毛滴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流行病学
阴道毛滴虫病是最常见的STI,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阴道毛滴虫病的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范围为0.3%~20%[15]。非妊娠期妇科门诊患者阴道毛滴虫病的发病率为1.7%~4.5%,孕妇的阴道毛滴虫病发病率为1.7%~3.2%[16‐17]。高危性行为、HIV感染、性伴数增加、低社会经济地位及阴道灌洗是阴道毛滴虫病的高发因素[1],我国阴道毛滴虫病的发病率较低。
二、临床特点
1.感染途径:阴道毛滴虫病的感染途径主要为性接触(异性或同性间)或垂直传播(阴道分娩)[1]。潜伏期为4~28 d[18]。目前已从阴道、子宫颈、尿道、尿道旁腺、巴氏腺、膀胱和输卵管分离到阴道毛滴虫。
2.临床表现:阴道毛滴虫病有症状者,可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伴异味,分泌物黄绿色,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感等刺激症状,并可出现性
交困难、排尿困难、尿频、下腹痛等;查体可见外阴阴道红斑、水肿、有泡沫的黄灰或绿色的阴道分泌物、pH值增高(pH>6),约2%的患者出现草莓样子宫颈[19]。阴道毛滴虫病患者也可无明显症状,在经培养证实的阴道毛滴虫病妇女中,只有11%~17%出现分泌物异常、瘙痒、排尿困难或阴道灼烧等[19]。85%的感染者无症状,1/3的感染者在感染6个月内出现症状[18],90%的患者存在泌尿道感染[20]。
三、诊断方法
阴道毛滴虫病根据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诊断。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1)显微镜检查阴道分泌物悬液:可见活动的阴道毛滴虫,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仅有50%~60%[4]。采集阴道分泌物立即进行显微镜检查可获得最佳效果;寒冷环境需要保温,否则不活动的阴道毛滴虫与白细胞很难区分。(2)核酸扩增试验(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NAAT):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超过95%[4,21‐23]。(3)阴道毛滴虫培养:诊断敏感性为75%~96%,特异性高达100%,但临床应用较少[1,24]。(4)其他诊断方法:还包括阴道毛滴虫抗原检测[4],其敏感性为82%~95%,特异性为97%~100%[25‐26]。
阴道毛滴虫病属STI,强调实验室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推荐对阴道毛滴虫病患者及其性伴同时检查其他STI[1,27]。
四、治疗
1.治疗方案:治疗阴道毛滴虫病主要选用口服硝基咪唑类药物,包括甲硝唑和替硝唑[1,19,28]。
(1)推荐方案:甲硝唑,2 g,单次顿服;或替硝唑,2 g,单次顿服。
(2)替代方案:甲硝唑,400 mg,口服,2次/d,共7 d。
硝基咪唑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痛、头晕、皮肤瘙痒、不适、疲乏感、口渴、尿频、水样阴道分泌物、阴道流血及阴道瘙痒[1]。患者服用甲硝唑48 h内或服用替硝唑72 h内应禁酒。
由于阴道毛滴虫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4.3%~13.3%,且耐药率在不断上升,替硝唑在临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与甲硝唑比较,替硝唑有以下优势:
(1)替硝唑有较强的抗滴虫效力,甲硝唑的24 h最小致死浓度(minimal lethal concentrations,MLC)为1.6~3.2 mg/L,72 h MLC
为1.60~3.83 mg/L[29‐30],体外实验数据表明,60%的阴道毛滴虫分离株对替硝唑的MLC较甲硝唑低[31];
(2)替硝唑有更长的有效作用时间,替硝唑的血浆消除半衰期为12~14 h[12‐13];
(3)患者的耐受性更好。甲硝唑方案对阴道毛滴虫病的治愈率为84%~98%,替硝唑方案的治愈率为92%~100%[1]。
2.性伴的治疗:对阴道毛滴虫病患者的性伴应常规进行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其性伴治愈前避免无保护性性接触。性伴的治疗选择替硝唑或甲硝唑单剂量2 g顿服[1,32]。
3.对硝基咪唑类药物过敏或不耐受者:可以选择硝基咪唑类以外的药物治疗,但疗效较差,基层医院建议转给有经验的专家处理[1]。
4.随访和疗效评价:根据随访时阴道毛滴虫阳性或阴性,评价为治愈或失败。需要在治疗后2~4周重复检测评价疗效[1,33‐34]。需要注意区别阴道毛滴虫再次感染和治疗失败。使用NAAT检测治疗后阴道毛滴虫的DNA,阴道毛滴虫首次转阴的中位时间为7 d(0~84 d),至完成治疗后21 d 有85%的病例转阴[34]。尚无证据支持需要对患者的性伴重复检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