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作者:田润清

来源:《黑河教育》2010年第09期

儿童掌握语言工具是渐进式的。他们通过听和读,从口头和书面两条不同的渠道获取新的语言信息,并且通过思想系统理解领会其中的意义,然后将获取的有用信息编码,再通过朗读、背诵、摘记等各种方法,储存进自己的记忆系统;在需要交际的时候,从自己的语言仓库里提取适当的语言通过加工组合后输出,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加以表达。他们不断地吸收,不断地积累,不断地运用,周而复始,日积月累,从而使自己对祖国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由此可见,小学生学习并掌握新语言的过程大致由三个环节构成:语言的理解(获取)——语言的积累(储存)——语言的表达(输出)。传统语文教学以语言的储存为重点,通过多读多背,大量积累语言材料。这种以语言储存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它的缺点是忽视语言理解对语言储存的作用,学生不理解也要死记硬背,结果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在语言的表达上,强调的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采用无师自通的方法,忽视语言的运用训练,这也是传统教学的缺点。

我庆幸自己认识到了这一点,但遗憾的是片面的认识导致我在最初的几年教学中以理解语言为重点,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混为一谈,误以为理解了就自然而然地会运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片面强调理解分析,严重忽视积累和运用,对学习语言过程上“积累”和“表达”两个环节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试图以理解来代替“积累”,代替“运用”。事实证明这种认识是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低下的重要原因。

以“积累”为重点或者以“理解”为重点,从儿童“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看,都有其片面性。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博士曾说过:理解一种语言是如何运作的,与学会如何使用这种语言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区别。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积累”了多少词语、句子,而是应看他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以掌握语文工具为目标,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重点来构建语文教学的模式。其原因有三:一是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志是语言的运用表达。二是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两次飞跃。三是理解而不会运用,其实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了而且会运用了,那才是真正的理解。

因此,以培养学生运用能力为重点来构建语文教学的模式,必须切实转变语文教学的观念。

首先,要从“理解课文内容”转变为“学习课文语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主要是放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在通行的“初步理解课文”、“分段讲读分析”、“归纳总结全文”的课堂教学三部曲中,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成了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硬任务。

这样,就会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而常识性课文就容易上成常识课。总之,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无疑就异化了语文学科的性质。

其次,要从“理解分析”转变为“运用表达”。能理解课文和会分析课文,其实是相去很远的两个不同的概念。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学习目标分类中将学习水平分为六级,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其中“领会”是最初级的理解,“运用”是第三级,而“分析”则是第四级水平。也就是说:“理解”是一个弹性很大的概念,“领会”是最初步的理解,“分析”也是一种理解,然而“领会”和“分析”是两个不同级别的学习水平。其实,小学生学习阅读,是从不会阅读到会阅读,从读不懂到读得懂,从读的不熟练到逐步读得熟练。从学习水平看,毫无疑问应该确定在“领会”这一级目标水平上,读懂以后再做什么?从学习水平发展看,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应该是在“领会”以后的“运用”上,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去“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师在学生初步领会课文内容以后,将进一步的目标定在“分析课文”上,由于超越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以常常是学生能够读懂的文章,经过教师这么一分析,又变得读不懂了,所以有人说笑话:语文课学生是从“不懂”到“懂”,然后又到“不懂”。

第三,是从“教师讲解”转变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文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境。阅读课文也是语文的实践活动,然而语文实践活动不仅仅是阅读,借助课文内容和情境练习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这样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掌握语文工具来说,显得更加重要。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不能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也不能以个别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取代全体学生的活动,要牢固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充分认识个体的语文能力只有通过个体语文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形成。

对教师而言,“教学”是一个不断经过学习、改进、提高的过程,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并采用新的方法教好小学语文课。

( 责任编辑武之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