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为在物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行为在物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本文之所以对此题进行研究,是因为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理论意义上,由于物流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从整体上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职能缺失问题。如政府扶持政策不健全,经济发展环境略欠宽松,政府投入物流设施偏低,现代物流整体功能不强。政府激励机制不健全,现代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缺乏统一协调和规划,阻碍了物流体系的建立等等。从一方面来说,对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增添政府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规划。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虽然初具规模,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物流市场秩序较为粗放混乱,需要发挥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作用。
在现实意义上,有利于更好更快的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我国针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目标及规划。该目标是否可行,能否实现,如何实现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答。本文针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政府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科学的分析政府行为在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性的提出我国政府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发挥引导作用的具体对策和建议,以期在工作实践中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1.1.2 研究意义
随着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我国要想迈进国际物流强国,必须发挥政府在物流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和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部门。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开始针对物流市场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其中,又以东南部沿海地区的省市最为领先。例如2008年,浙江省政府表示,就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省内物流企业发展的措施。浙江省政府表示,要逐步推进现代物流向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迈进,不断提升
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上海作为一个物流重点城市,也于近日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来对物流进行宏观管理。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最主要的还是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及相关资金的支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我国物流发展经历了从引入物流发展理念,到物流产业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并列入“十二五”国名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历程。自此每年国家都会出台物流相关政策来支持各地物流的发展。例如2009国务院第8号文件《物流调整和振兴规划》。总体来说,还是存一些不足之处。所以政府行为在物流业中的地位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潮流中,政府部门如何规划、指导、组织、协调、推动的职能作用,创造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一个有序、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就显得格外重要。物流产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业,为此,研究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政府管理不到位的地方,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无论是对我国城市功能的完善,还是提高综合竞争力,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物流理论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大多数人都带着有“利于商品销售”的目的来研究物流理论的,并且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是阐述物流的概念,并为涉及更多的理论问题。到了20世纪中期,理论研究才有了突破性的的进展。
20世纪中叶是世界经济开始从危机阶段转向复苏阶段,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商品流通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的影响和作用日趋明显、其地位已明显提高。人们对物流的认识和关切程度也日趋深入。在这个历史阶段,理论所涉及的问题已明显增多,研究的视角明显扩大。物流理论研究逐步走向了独立运动,并出现了许多新理论和新学说,如“黑大陆说”,“第三利润源泉说”,“后勤工程说”等。
(1)“黑大陆”说。著名的管理学权威P.F德鲁克1956年提出来的,他指出: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黑大陆”原意是指未认识和尚未了解的事物。他属于未来学研究范围。德鲁克用“黑大陆”来说明或形容流通,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是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很多,理论和实践皆不成熟;其二是该领域内有很多可供开发的东西。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的“模糊性尤其突出”,实践中可探索和开发
的东西更多,因此德鲁克提出的“黑大陆”说实际上是对物流运动本身的正确评。
(2)“第三利润源说”。最初是由日本的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提出来的,后来流传到其他国家。他认为物流能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利润,成为企业盈利的主要活动。与黑大陆说法略有差异,“第三利润源之说”是对物流价值(或物流职能的理论评价),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物流管理的重视和对理论研究的深化。
在商品经济开始走向成熟阶段以后,一些企业先后采取过两种措施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一是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从此来减少资源的消耗。二是革新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减少人力消耗。前一阵利润潜力被人称之为“第一利润源”,后一种利润潜力则被称之为“第二利润源”。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由于受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上述两种盈利方式开始面临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了流通领域,随之提出了节约流通费用和主张物流合理化,并且又进一步指出:在物流领域增加利润的新增长点就是降低物流成本。这种挖掘利润潜力的说法被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3)“后勤工程说”最初形成于二战时期,当时为了保证军需品供应,美国对军火等物资的运输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管理,首次提出了“后勤工程”概念。二战以后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企业管理逐步强化,后勤工程理论与管理方法的适用范围随即延伸到了商业领域和生产领域。美国后勤工程协会在解释企业后勤概念时说:企业后勤是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在使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相关信息在原产地和消费地实现高效且经济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必须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等全部活动。不难看出,形成于二战时期后勤工程说与前期的“实物分销”和“实物流通”的说法相比,从本质来看是相同的。两者的范围且不尽相同。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改革开放初期的物流学研究。80年代初期起,我国一些经济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物流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其间,有的研究者曾有意识的地引进了物流概念,并且关注了国外物流理论研究的动态,一度掀起了物流理论研究的热潮。这种研究就其内容来看,主要是着重于讨论和论述物流学的基本概念。
(2)深化改革时期的物流学研究。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及两个转变战略措施的实施,上述学术活动则明显向前迈了一步。从内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