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作者:杨学山
来源:《数码世界》2008年第08期
要充分认识到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制造业信息化是我们国家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在国民生产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因为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很快,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是居高不下。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尤其要关注贸易顺差,而贸易的顺差主要来源于制造业产品的出口。
但是,我们制造业水平大部分还处于行业的低端,即这个行业在国际水平中处于低端,这就意味着我们尽管产业很大,但是利润不高,竞争力不强,所以大而不强是一个突出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加快制造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
无论是看世界,还是看中国,各个制造行业,从设计,生产,管理,销售到服务,从提高产业结构的高度、提高产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到开拓市场,做好售后服务,都和制造业信息化有关。
所以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是制造业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实现制造由大变强的一个关键的环节。
同时,十七大明确要求,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那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有广义的和狭义的。
广义上说,是工业化作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代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阶段。
从狭义的角度看,是制造业的信息化,制造业和信息化发展结合起来。
这里面实际上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制造业信息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很多行业和很多主题的领域,已经有很成熟的经验,这些经验,正在总结并上升为规律。
中国的制造业要加快信息化的步伐,使之由大变强,一定要认真地总结。
规律本身既有特定主题的规,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ERP管理等,也有不同类型行业的规律,例如在制造业,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和钢铁行业的信息化有着不同的规律,有着不同的特征。
所以我们不要盲目,而是要冷静的去总结,去思考,去按照规律办事。
第二层含义:规律本身是一般性,但是具体到某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具体到中国的特殊情况,就凸显出其特殊性。
一般的规律是教科书,教科书是有重要意义,但是教科书用来办事是永远不够的。
所以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根据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各个地区本身实际的情况,一步一步的按照规律总结出来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路径,再把我们自己的东西加进去,走符合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第三层含义:要把一般规律和具体情况结合起来。
它的核心就是要有效,不是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效”。
把“效”放在第一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提高企业的效益放在第一位,那么企业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就结合得比较好。
要把握规律,重在实效,除了从制造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和各个行业都有规律和特殊性外,我们还要高度重视工业制成品里本身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的含量在不断提高。
也就是说制造业信息化,如果说按照大的分支来说,一支是从设计到销售,在这个完整的生命周期里面利用IT技术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
以,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在制造业信息化里面,信息技术是手段、工具和方法;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它已经变成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不能满足于把人家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和其它相关的软件拿过来用这样一个状态。
我们如果是把这个当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话,那么这些工具的本身也要当作我们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十分重要。
我们已经出现有一些行业在这些方面受制于人所带来的困扰。
推进制造业信息化要高度重视时代的特征。
制造业信息化已经有几十年历程,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我们要学习,要把握,要利用,但是光有这个还不够。
我们要通过创新、加速的发展,走到前列,这是我们把企业、行业、制造业做大做强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我们就要把握机遇。
这个机遇的发展环境在变化,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我们现在正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这种时代交替的转变,就给制造业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带来了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发展的可能。
中国信息化还处于发展的早期,在这样一个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时期,如何发展,是我们制造业信息化当前面临的主要特征。
那么面临这样的特征,就是要看到这些新的趋势和变化。
第一个趋势和变化就是经济的全球化,就是跨国公司通过比较局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变化,他们的生产在全球布局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全球布局是我们制造领域要高度关注的事情。
我们一些行业的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已经面临了这样在全球产业状态下的新的动向,例如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提高,人民币在升值。
那么针对这样的新的动向,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劳动生产来提高,来弥补由于劳动力成本提升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个方面,我们看到在这样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节能,环保和自动化相互促进,相互推进。
环保、节能和自动化构成一个相互连接、相互支撑的关系。
因为制造业是中国能耗物耗最主要的领域,所以节能环保,第一针就要打在制造业身上。
制造业的各个方面如何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所以这些对自动化,对信息技术领域又带来新的要求。
我们说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对制造业带来更多更广泛的挑战。
制造业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网络化和数控化对制造业,从制造本身一直到数控服务这样的全生命周期带来重大影响。
这里面既有研究、开发、创新在网络环境下虚拟的颗粒组织对创新带来的影响;也有像RFID无处不在的网络对销售和服务带来的影响;也有这些电子商务和上述情况结合在一起对我们所谓的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网络化制造带来新的影响。
以上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
总的说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要把握规律,要结合我们的国情,产情,行业情,地方情,要讲求实效,要重视我们制造业信息化相关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务实地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我相信一定会为制造业由大变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