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高分子论文(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王英

【摘要】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高电导率、半导体特性、电容性、电化学活性,同时还具有一系列光学性能等, 具有与一般聚合物不同的特性。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根据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其今后的研究趋势,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导电高分子 ; 导电机理 ; 应用

0 前言

自从 1977年美国科学家黑格(A.J.Heeger 和麦克迪尔米德(A.G.MacDiarmid 和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H.Shirakawa 发现掺杂聚乙炔(Polyacetylene,PA 具有金属导电特性以来,有机高分子不能作为电解质的概念被彻底改变。也因此诞生了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 -导电高分子。这个新领域的出现不仅打破了高分子仅为绝缘体的传统观念 , 而且它的发现和发展为低维固体电子学 , 乃至分子电子学的建立和完善作出重要的贡献 , 进而为分子电子学的建立打下基础 , 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所谓导电高分子是由具有共轭∏键的高分子经化学或电化学“掺杂” 使其由绝缘体转变为导体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它完全不同于由金属或碳粉末与高分子共混而制成的导电塑料。导电高分子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它在能源、光电子器件、信息、传感器、分子导线和分子器件 , 以及电磁屏蔽、金属防腐和隐身技术上有着广泛、诱人的应用前景。因此 , 导电高分子自发现之日起就成为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经过近 30多年的发展, 导电高分子已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

1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按照材料结构和制备方法的不同可将导电高分子材料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结构型 (或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 另一类是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1.1 结构型导电高分子

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是指本身具有导电性或经掺杂后具有导电性的聚合物材料, 也称作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是由具有共轭∏键或部分共轭∏键的高分子经化学或电化学“掺杂”,使其由绝缘体转变为导体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如聚吡咯 (PPy、聚苯胺 (PAn、聚乙炔 (PA等。不需掺杂的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至今只有聚氮化硫一类, 而大多数均需采用一定的手段进行掺杂才能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在众多导电高分子中, 聚苯胺由于原料易得、合成简便、耐高温及抗氧化性能良好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是目前公认的最具有应用潜力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聚苯胺的电导率掺杂前后相差近 10个数量级, 而许多特殊的光学性质也受掺杂度影响, 因此掺杂一直是聚苯胺研究中的重点。随着电化学表面等离子共振仪(ESPR和电化学石英微天平 (EQCM等技术

的应用, 聚苯胺掺杂研究正逐步从定性走向定量, Baba 和 Damos 分别在实验中利用 ESPR 和 EQCM 技术研究掺杂聚苯胺纳米薄膜的光学特性, 获得了聚苯胺薄膜电致变色特性的相关数据, 证明了掺杂聚苯胺纳米薄膜的光学行为严格遵循Sauerbray 方程,并在薄膜中质子电导占优势时表现显著。

1.2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作基体 , 加入相当数量的导电物质组合而成的 , 兼有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性和金属导电性。根据在基体聚合物中所加入导电物质的种类不同又分为两类 :填充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和共混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

填充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通常是在基体聚合物中加入导电填料复合而成。根据导电填料的不同 , 填充型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可分为炭黑填充型、金属填充型、纤维填充型等。由炭黑填充制成的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是目前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导电材料。复合材料导电性与填充炭黑的填充量、种类、粒度、结构及空隙率等因素有关 , 一般来说粒度越小 , 孔隙越多 , 结构度越高 , 导电值就越

高。乙炔炭黑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导电炭黑。焦冬生等研究了乙炔炭黑填充量对硅橡胶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试样体积电阻率随乙炔炭黑用量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 , 用量超过 30份时 , 橡胶的体积电阻率迅速减小 ; 当乙炔炭黑用量大于 40份时 , 橡胶的体积电阻率下降趋缓 , 体积电阻率最小值不大于4.5Ω·cm 。

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 是制备导电复合材料的重要填料。镀银颗粒是人们对金属颗粒 (铜粉、铝粉等或无机颗粒 (玻璃微珠等表面镀银而制得 , 由于镀银颗粒表面银层固有体积电阻率很低 , 从而降低了整个颗粒的体积电阻率。

I.Krupa 等在高密度聚乙烯 (HDPE 中添加了镀银聚酰胺 (PA颗粒 , 在镀银填料体积分数为 32.9%时 , 使复合材料的导电率达到 6.8×102 S ·cm -1。

共混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是在基体聚合物中加入结构型导电聚合物粉末或颗粒复合而成,其合成方法主要有溶液共混法、熔融共混法、直接涂布法、悬浮液共混法、模板辅助聚合法和原位乳液聚合法等。

溶液共混法是用导电聚合物与基体聚合物溶液或者浓溶液混合, 冷却除去溶剂成型制备共混导电高分子李文铎等采用溶液共混法,分别将 DBSA 掺杂态 PANI 与几种丙烯酸树脂共混, 实验发现, 随着 PANI 用量增大, 掺杂态 PANI 与丙烯酸树脂共混体系的涂膜表面电阻减小, 在 PANI 质量分数为 10%时,均出现导电阈值。

模板辅助聚合法是在模板聚合物存在下引发导电聚合物合成, 聚合完成后, 得到导电聚合物—模板聚合物纳米导电复合材料。 Thiyagarajan 利用模板辅助酶催化聚合可以制备樟脑磺酸掺杂的水溶性的手性导电 PANI-PAA 纳米复合材料,电导率为 18 S/m 。

1.3 电子导电型聚合物

电子导电聚合物是3种导电聚合物中种类最多, 研究最早的一类导电材料, 在电子导电聚合物的导电过程中载流子是聚合物中的自由电子或空穴。高分子聚合物中的霄键可以提供

有限离域, 当高分子聚合物中具有共轭结构时,1T电子体系增大,电子的离域性增强,共轭体系越大,离域性也越大,电子的可移动范围也就越大。当共轭结果足够大时, 化合物即可提供自由电子。电子导电性聚合物的共同特征为分子内具有大的共轭1T电子体系, 具有跨键移动能力的1r键电子成为这类聚合物的载流子。目前, 已知的电子导电聚合物除早期发现的聚乙炔外,大多为芳香单环、多环、以及杂环的共聚或均聚物”。

1.4 离子导电型聚合物

以正负离子为载流子的导电聚合物被称为离子导电聚合物, 也是一类重要的导电材料, 通常又称为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离子导电聚合物具有液态电解质允许离子在其中移动, 同时对离子又有一定溶剂合作用,但不具有液体流动性和挥发性。

1.5 氧化还原型导电聚合物

除了电子型导电聚合物和离子型导电聚合物比较常见外, 还有一种称为氧化还原型导电聚合物。从结构上看,这类聚合物的侧链上常带有可以进行可逆氧化还原反应的活性基团, 有时聚合物骨架本身也具有可逆氧化还原能力。当一段聚合物的两端接有测定电极时, 在电极电势的作用下, 聚合物内的电活性基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伴随着电子转移过程发生。如果在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促使电子转移的方向一致,聚合物中将有电流通过, 即产生导电现象,其导电村料的导电机理如图1所示。

2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2.1 作为导电材料

导电聚合物具有高电导率, 在理论上讲, 导电聚合物应该成为金属电力输送材料的有力竞争者,但是对多数导电聚合物来说,电导率相对较低, 化学稳定性较差, 在空气中很快失去导电性能, 因此, 作为电力输送材料与金属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在这方面的大规模应用开发还有待上述性能的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