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讲地震勘探原理详解 共57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震源作用下,介质质点产生弹性振动并由震源向周围 介质辐射或传播,形成地震波动。
地震波
某一时刻各点的振动图 某一点在各个时刻的振动图
Tsunami/海啸
P波
纵波,又叫P波。它是由胀缩力作用 ,弹性介质产生的体积形变,这种形变所 引起的振动则称为纵波。该波的传播方向 和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纵波经过的介质,会间隔地出现膨胀 (稀疏)带和压缩(稠密)带,故纵波有 时也叫疏密波或压缩波。
石家庄讲座
地震勘探
曾昭发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震勘探方法简介
地震勘探是利用岩石的弹性波性质进行勘探。地 震勘探采用人工震源激发弹性波,沿测线的不同位置 用地震仪器检测大地的振动,并把数据以数字形式记 录在磁带或磁盘上;通过计算机处理来提高信噪比, 增强或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并各种形式显示其结果。
2 这里所说的射线指的是从震源出发,传 播到观测点旅行时最短的一条直线。即地震勘探 里所说的费马原理。
利用波前和波射线的概念来描述波动景观是 一种简便而清晰的方法。见下图:
波前和射线演示图
地震波的传播规律
一.地震波传播的一般规律
1 惠更斯原理(也称波前原理) 2 费马原理(也称射线原理或最小时间原理) 3 视速度定理 由于地震波的传播是沿射线方向进行的 ,因此在观测地震波时,只有和波射线的方向一致,才能测 得传播速度的真值V。而沿任一观测方向测得的速度值,并 不是地震波传播的真实速度值,而是沿观测方向的距离(这 距离不等于波传播的实际距离)和波实际传播时间的比值, 这种速度为视速度V*。
面波
纵波和横波都在介质内部传播,统称为体波。根 据弹性力学理论,还有两种仅仅沿弹性介质表面传播 ,离开表面而深入介质内部就会衰减的常见的波存在 。一种是沿介质与大气接触的自由表面传播的面波, 称为瑞雷面波。另外一种则是沿两弹性介质之间的传 播的面波,称为勒夫面波。
均匀介质面波示意图
第二节 地震波的几个概念
此时地震波的传播动态 演示图见右下图。
Beach Water
实际应F用erm实at例says take this path.
Whoa BHaeblyp
反射规律
• 利用 Fermat原理可以展示射线的反射规律
B
5 12 3 4
3.斯奈尔(Snell)定律
如右图:地震波在分层介 质中传播时,遵循下面这样一 个式子:
其中p称为射线参量;此式表示 的是入射、反射、和透射间的关 系,这就是著名的Snell定律。在 界面上进行地震波传播计算时所必须遵循的和经常用到的一 个定律。
各种地震 波在分层介质中的传播演示图
波速与岩性
反射,透射和折射现象都是由于弹性 介质在速度值上存在差异之故。根据右 图公式可知弹性波的速度主要决定于实 际岩石的弹性常数,和其密度。岩 石性质不同,弹性常数就有差异,岩石 的环境和年代不同,密度也会不一样。
二.地震波速度
地震波在岩层中传播的速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在资 料解释过程中,用它进行时深转换;在资料处理中,如叠加 、偏移,以及滤波等都要用到。
Leabharlann Baidu
地震波速度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可用坐标函数V=V(x,y,z)来表示。但在 实际生产工作中,不可能真正精确的确定这种函数的关系,而只 能根据对介质的不同简化,或者是获得速度的原始资料和计算方 法不同,或者是用 途的不同等原因引出来的。必须明确,每处 速度概念都有它的意义、引入的原因、计算或测定的方法以及使 用范围等;
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振动强度和波 形将随所通过介质的弹性性质及几何形态的不同而变 化。根据接收到的波的旅行时间和速度资料,可推断 波的传播路径和介质的结构;而根据波的振幅、频率 及地层速度等参数,则有可能推断岩石的性质,从面 达到勘探的目的。
地震波的激发(震源)
地震勘探中,一般采用爆炸和锤击震源以激发地震波。 这时震源附近的岩石因受到瞬间巨大激发力的作用产生破裂 和塑性,在距震源足够远的区域,地质介质只受一个瞬间、 微小外力的作用。因此,几乎都可近似地将地质介质当作是 一个理想的完全弹性体。在这种条件下弹性介质受外力作用 时,其质点将产生相对位移,出现体积或形状改变,统称为 形变;一旦外力去除,由于弹性体内力作用,使介质完全恢 复到原来的大小和形状。
4.均方根速度 考虑到射线的折射效应,用均方根速度(VR)代 替层状介质速度,同样可以把层状介质视为均匀介质,地震波沿 折射线传播看成沿直射线传播,共反射点时距曲线简化为双曲线 。
地震波在分层介质中的传播
存在波阻 抗差的界面 上,地震波 将发生类似 光学的反射 和折射
2. 在存在波阻抗差的界面 上,当其上界面的速度小于 下界面的速度(V上>V下) 时在界面上除了产生反射波 直达波外,还有折射波和透 射波。
1.层速度 在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地层的速度也成层分布,地震 波在各层中的传播速度称层速度。
2.平均速度 指的是地震波在地层中垂直传播的地层总厚度除以总 时间。
3.射线速度 实际上地震波在层状介质中传播,沿不同的射线路径 有不同的传播速度。考虑到计算上方便,采用射线平均速度来描 述它。所谓射线平均速度,就是地震波沿射线传播的总路程与总 时间之比。
S波
横波,又叫做切变波或S波。它是 由旋转力作用,弹性介质产生形状形 变,这种形变引起的振动称为横波。 该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相 垂直。质点振动在水平平面中的横波 分量称为SH波,在垂直平面中的横波 分量称为SV波。
均匀介质体波
体波,即在介质整个体积内传播的弹性波,如纵波 和横波,称之为体波。
纵横波速度比:
r Vp 2(1)
一.波前、波后及射线
1 设想在某一时刻t0开始在介质中激起波源 的振动。过了一段时间,到了时刻t’0(t’0> t0),波源 的振动可能停止;再过一段时间,到了时刻t1 波 已传播了一段距离。这时介质中分几个区域(如 右图):要离波源最近的区域V 1和V 2的分界面S 上,介质中的各点刚刚开始振动,这一曲面S叫 波在时刻t的波前;在V0和V1的分界面S’上,介质 中的各点刚刚停止了振动,这一曲面S’叫波在时 刻的波后(波尾)。
地震波
某一时刻各点的振动图 某一点在各个时刻的振动图
Tsunami/海啸
P波
纵波,又叫P波。它是由胀缩力作用 ,弹性介质产生的体积形变,这种形变所 引起的振动则称为纵波。该波的传播方向 和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纵波经过的介质,会间隔地出现膨胀 (稀疏)带和压缩(稠密)带,故纵波有 时也叫疏密波或压缩波。
石家庄讲座
地震勘探
曾昭发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震勘探方法简介
地震勘探是利用岩石的弹性波性质进行勘探。地 震勘探采用人工震源激发弹性波,沿测线的不同位置 用地震仪器检测大地的振动,并把数据以数字形式记 录在磁带或磁盘上;通过计算机处理来提高信噪比, 增强或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并各种形式显示其结果。
2 这里所说的射线指的是从震源出发,传 播到观测点旅行时最短的一条直线。即地震勘探 里所说的费马原理。
利用波前和波射线的概念来描述波动景观是 一种简便而清晰的方法。见下图:
波前和射线演示图
地震波的传播规律
一.地震波传播的一般规律
1 惠更斯原理(也称波前原理) 2 费马原理(也称射线原理或最小时间原理) 3 视速度定理 由于地震波的传播是沿射线方向进行的 ,因此在观测地震波时,只有和波射线的方向一致,才能测 得传播速度的真值V。而沿任一观测方向测得的速度值,并 不是地震波传播的真实速度值,而是沿观测方向的距离(这 距离不等于波传播的实际距离)和波实际传播时间的比值, 这种速度为视速度V*。
面波
纵波和横波都在介质内部传播,统称为体波。根 据弹性力学理论,还有两种仅仅沿弹性介质表面传播 ,离开表面而深入介质内部就会衰减的常见的波存在 。一种是沿介质与大气接触的自由表面传播的面波, 称为瑞雷面波。另外一种则是沿两弹性介质之间的传 播的面波,称为勒夫面波。
均匀介质面波示意图
第二节 地震波的几个概念
此时地震波的传播动态 演示图见右下图。
Beach Water
实际应F用erm实at例says take this path.
Whoa BHaeblyp
反射规律
• 利用 Fermat原理可以展示射线的反射规律
B
5 12 3 4
3.斯奈尔(Snell)定律
如右图:地震波在分层介 质中传播时,遵循下面这样一 个式子:
其中p称为射线参量;此式表示 的是入射、反射、和透射间的关 系,这就是著名的Snell定律。在 界面上进行地震波传播计算时所必须遵循的和经常用到的一 个定律。
各种地震 波在分层介质中的传播演示图
波速与岩性
反射,透射和折射现象都是由于弹性 介质在速度值上存在差异之故。根据右 图公式可知弹性波的速度主要决定于实 际岩石的弹性常数,和其密度。岩 石性质不同,弹性常数就有差异,岩石 的环境和年代不同,密度也会不一样。
二.地震波速度
地震波在岩层中传播的速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在资 料解释过程中,用它进行时深转换;在资料处理中,如叠加 、偏移,以及滤波等都要用到。
Leabharlann Baidu
地震波速度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可用坐标函数V=V(x,y,z)来表示。但在 实际生产工作中,不可能真正精确的确定这种函数的关系,而只 能根据对介质的不同简化,或者是获得速度的原始资料和计算方 法不同,或者是用 途的不同等原因引出来的。必须明确,每处 速度概念都有它的意义、引入的原因、计算或测定的方法以及使 用范围等;
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振动强度和波 形将随所通过介质的弹性性质及几何形态的不同而变 化。根据接收到的波的旅行时间和速度资料,可推断 波的传播路径和介质的结构;而根据波的振幅、频率 及地层速度等参数,则有可能推断岩石的性质,从面 达到勘探的目的。
地震波的激发(震源)
地震勘探中,一般采用爆炸和锤击震源以激发地震波。 这时震源附近的岩石因受到瞬间巨大激发力的作用产生破裂 和塑性,在距震源足够远的区域,地质介质只受一个瞬间、 微小外力的作用。因此,几乎都可近似地将地质介质当作是 一个理想的完全弹性体。在这种条件下弹性介质受外力作用 时,其质点将产生相对位移,出现体积或形状改变,统称为 形变;一旦外力去除,由于弹性体内力作用,使介质完全恢 复到原来的大小和形状。
4.均方根速度 考虑到射线的折射效应,用均方根速度(VR)代 替层状介质速度,同样可以把层状介质视为均匀介质,地震波沿 折射线传播看成沿直射线传播,共反射点时距曲线简化为双曲线 。
地震波在分层介质中的传播
存在波阻 抗差的界面 上,地震波 将发生类似 光学的反射 和折射
2. 在存在波阻抗差的界面 上,当其上界面的速度小于 下界面的速度(V上>V下) 时在界面上除了产生反射波 直达波外,还有折射波和透 射波。
1.层速度 在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地层的速度也成层分布,地震 波在各层中的传播速度称层速度。
2.平均速度 指的是地震波在地层中垂直传播的地层总厚度除以总 时间。
3.射线速度 实际上地震波在层状介质中传播,沿不同的射线路径 有不同的传播速度。考虑到计算上方便,采用射线平均速度来描 述它。所谓射线平均速度,就是地震波沿射线传播的总路程与总 时间之比。
S波
横波,又叫做切变波或S波。它是 由旋转力作用,弹性介质产生形状形 变,这种形变引起的振动称为横波。 该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相 垂直。质点振动在水平平面中的横波 分量称为SH波,在垂直平面中的横波 分量称为SV波。
均匀介质体波
体波,即在介质整个体积内传播的弹性波,如纵波 和横波,称之为体波。
纵横波速度比:
r Vp 2(1)
一.波前、波后及射线
1 设想在某一时刻t0开始在介质中激起波源 的振动。过了一段时间,到了时刻t’0(t’0> t0),波源 的振动可能停止;再过一段时间,到了时刻t1 波 已传播了一段距离。这时介质中分几个区域(如 右图):要离波源最近的区域V 1和V 2的分界面S 上,介质中的各点刚刚开始振动,这一曲面S叫 波在时刻t的波前;在V0和V1的分界面S’上,介质 中的各点刚刚停止了振动,这一曲面S’叫波在时 刻的波后(波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