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设计与维护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设计与维护策略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如何保证电力的供应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

雷电如果击中输电线路,则会导致线路跳闸或本体受损,影响持续供电,如果对输电线路接地,就可以加强防雷,不但可以减少由于雷电击中输电线路而引起的跳闸次数,还可以有效保护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维持电力系统持续、可靠供电的重要环节。

防雷措施的维护可以长期的保证电力的供应和稳定,可增加巡视站,清理线路旁的树枝,及时检修等,降低雷电跳闸率。

本文主要介绍输电线路防雷接地的几项措施,及输电线路的维护方法,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维护策略据统计,供电系统运行时的故障发生率在持续上升。

这多数是由于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

输电线路通常都是暴露在野外,经常会受到雨水、台风、雷击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不便。

雷击是对输电线路破坏最大的自然灾害,雷击瞬间产生的强电流会造成输电线路无法承受巨大的负荷而出现短路、烧毁等问题,对电力系统、电力设备造成的危害相当大,防雷接地的设计和维护可以有效防范这一问题的产生。

防雷接地装置的组成与功能
接受装置。

防雷实际上是将自然雷电进行某种形式的转换,防雷
接地装置在雷电产生之后必须要及时将雷电吸引接受,这样才能有效地处理自然雷电。

雷电接受装置是防雷接地发挥功能的第一阶段,其主要是直接、间接接受雷电的金属杆,对各种形式的雷电袭击都有很好的接受效果。

常见的雷电接受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带、架空地线、避雷器等。

引电装置。

即通常所说的“引下线”,引下线实际属于一类导体装置,在防雷接地装置里是把雷电流从接闪器传输到接地装置的构件。

目前,雷电袭击的形式总体上分为直接雷击、间接雷击两种,这两种对电力输电线路都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防雷装置中运用的引下线在机械强度、耐腐蚀、热稳定等方面都能达到标准要求,是输电线路防雷装置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包含:接地线、接地体两种结构,其主要是为了防止各种静电造成的危害。

对于输电线路而言,其设计的接地线不仅防范了雷电造成的危害,也能为维修人员的修理提供方便。

如:输电线路中使用的接地线是由大于25㎡以上裸铜软线制成,当维修人员断电维修线路后,接地线可防止静电危害。

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指的是接地体的对地电阻之和,阻值大小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接地电阻也可看成是衡量接地装置效率的参考标准,对输电线路的维护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测量方面,接地电阻有辅助地极测接地电阻的性能,如运用双钳口非接触测量技术无需打辅助地极可以让输电线路的在线测量成为现实。

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措施分析
输电线路中要架设避雷线。

避雷线又称架空地线,架设在杆塔顶部,一根或二根,用于防雷。

通常当雷电击中输电线路时,在输电线路上将产生远高于线路额定电压的“过电压”,有时甚至达到几百万伏。

它超过线路绝缘子串的抗电强度时,便会引起线路跳闸,甚至造成停电事故。

然而,使用避雷线可以遮住输电线路,使雷只落在避雷线上,并通过杆塔上的金属部分和埋设在地下的接地装置,使雷电流导入大地。

一般来说,输电线路的电压愈高,采用避雷线的效果就愈好,因此在110至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

要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对于平原地带的杆塔来说,任何一根杆塔都要配备接地装置,并且要与避雷线连接,来提高输电线路防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对于山区地带的杆塔来说,通常在四个杆塔的底部应用打深井加降阻剂或采用长的辐射地线,来增加土壤与地线的接触面积使电阻率降低,实现输电线路的防雷。

总之,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并完善接地装置,保证雷电产生的电流可靠的泄放到大地,是输电线路运行中防雷的基础。

也是提高设备防雷经济、高效的方法。

要安装自动重合闸。

输电线路除了要安装防雷保护装置外,还要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因为输电线路的故障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瞬时性的,输电线路在遭受雷击时,绝缘子发生闪络就会造成跳闸,因此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对降低输电线路的雷击事故率具有较好
的效果,这样就可以消除瞬时性故障,减少雷击跳闸后停电的现象,确保持续供电。

输电线路维护管理的有效策略
实时管理,及时检修。

一般情况下,输电线路维护期间要采取24h 的实时管理,这样可以随时发现输电线路故障。

考虑到避免雷击跳闸造成的停电,电力部门要强化防雷技术的运用,以先进的维护技术来优化线路管理效率。

电力单位要深刻认识到增强线路的防雷性能,减小线路的雷击跳闸率等是输电线路维护的根本任务。

因此,需要对防雷设备的接地综合管理检查,参照输电线路的实际状态制定检修方案。

立足实际,状态检修。

在检修过程中发现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后,防雷接地装置会引起电能耗损过大,使得输电线路的传输效率大大降低,且增大了输电线路的运行成本。

在维护期间需不断完善电力网的维护管理,如:定期清扫线路、变压器、断路器、绝缘套管等,这样可以保持防雷接地装置的畅通运行,为输电线路的顺利运行创造条件。

防范雷击,减少跳闸。

防止雷击是输电线路防雷接地的主要目的,也是维持线路运行的最佳方式。

工作人员在维护线路期间应综合分析系统的运行方式、防止雷击的故障形式、雷击跳闸的处理技巧等内容。

同时,结合线路经过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清理线路周围的不利因素、加装线路避雷器和接地电阻监测,这样能显著减轻雷击对输电线路造成的破坏,有效地提升防雷接地的使
用性能。

结束语
由此可见,随着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用电量越来越大,电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如何保证电力的供应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电力输送过程中,如何防雷显得十分重要,防雷击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线路防雷的保护措施会越来越多。

在实际中,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合理地选择防雷保护措施。

如在高原山区,雷击次数多,而且地形越恶劣的环境越严重,采用单一的避雷器不能产生很好的避雷效果,但是如果配上杆塔接地网的装置就可以大大降低雷击率,所以在输电线路中杆塔接地网的装置既可以在平原应用还可以应用
在地质恶劣的山上。

输电线路的管理和检修也是必不可少的,输电线路不同于一般的设备,它覆盖范围广,而且大部分在室外,只要有任何一处损毁,就会影响到一个系统,所以线路的检修和管理是影响供电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加强巡视,及时维护等,一定能有效地防止雷害事故,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吴广宁,任晓娜,付龙海,等.采用避雷器提高青藏铁路110 kv 输电线路耐雷水平[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7,(6).
[2] 张维英,徐广玲,程立峥.防雷接地检测时电阻值出现异常情况的探讨[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s1).
[3] 王建国,刘洋,孙建明,铁路10 kv 三相电力电缆接地短路电流对通信信号电缆的电磁影响[j].中国铁道科学,2008,(4).
[4] 刘继,孙嘉平,张伟钹,电子、电信、信息系统和大型计算机系统的接地与电磁兼容标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中国电力,200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