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题画诗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宋徽宗题画诗研究
学生姓名:崔灵灵指导教师:杨万里
内容提要: 宋徽宗赵佶,作为一代天子,以其字画而出名。
他不爱江山爱丹青,他的“瘦金体”为人称道,除此之外还留有三百多首诗歌,题材可分为宫词,道教,题画三部分。
本文旨在从徽宗所作诗歌中选取其题画诗进行研究,主要从其创作理念出发,并结合徽宗的文人画观念,得出徽宗题画主张的“格物穷理”的写实技法,“工笔入诗”诗画相融的创作理念。
最后,还要考虑到徽宗作为一代帝王,特殊的身份地位带来的非凡影响力,徽宗对院体绘画产生的影响亦值得我们重视,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关键词: 宋徽宗,题画诗,创作特点,文艺论
A Study of Song Huizong 's Painting Poems
Abstract:Song Huizong Zhao Ji, as a generation of emperors, known for it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He does not love Jiangshan love Danqing, his "thin body" is commendable, in addition to leaving more than 300 poems, themes can be divided into palace, Taoism, painting three parts.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poems of Huizong from the poems of Huizong, mainly from its creative ideas, combined with Huizong literati painting concept, obtained Huizong paintings advocate "lattice poor" realistic techniques, "pen into poetry "Poetry and painting blend of creative ideas,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 Finally, combined with Huizong as a generation of emperors, the special status of the extraordinary influence of the status, Huizong on the impact of the painting is also worthy of our attention, the impact of future generations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Key words:Song Huizong ;Painting Poems;Creation Features;Literary Theory
引言
题画诗,简单来说,就是在图画的作用之下而生的一种形式。
它是诗画交融的艺术品,是将诗画两种不同的艺术相互结合的最为典型的体现。
换言之,题画诗的形成是诗歌与绘画两种不同艺术联姻的结果,那么题画诗便可实现诗与画的融会,彼此交流,然其实质是诗,故而文学性和诗学性犹是其基础特征。
题画诗作为我国传统诗歌文化的精彩一笔,它发轫于六朝,于唐代步步发展,宋代更是达到一种可观的规模,及至元明清三代,大放光彩,可谓源远流长。
宋代绘画艺术的繁荣发展为题画诗的大力创作提供了土壤。
同时,在题画诗的发展过程中,书法的发展对题画诗繁荣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
清代方薰在其《山静居画论》有谈到:“高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1,此话点明,历来的题画诗除了具有表现题画作者艺术思想的功效之外,还有着画家用来“补画之空缺”的用处。
宋徽宗1方薰.山静居画论.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
赵佶,作为北宋时期的一位天子,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画家皇帝与“道君”皇帝。
作为君王,徽宗未尽得帝王保国安民的职责,时有语:“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2,元代脱脱在撰写《宋史·宋徽宗记》时,更是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3!由此观之,历史上对徽宗之君王身份的评价明显极为不高,而宋徽宗却拥有登峰造极的艺术造诣,无论是他那流芳百世的字画,或者是墨笔勾画的个人创作,都是为人称道的艺术成果,可以说是徽宗时代乃至中国书画史上的艺术大家。
徽宗诗书画融为一体,题画诗更是作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旨在从徽宗所作诗歌中选取其题画诗进行研究,主要从其创作理念,并结合徽宗的文人画观念,并且分析徽宗帝王身份下其题画诗及其文人画理念对同时代和后世的影响。
通过分析徽宗题画诗,以丰富目前书画及文学领域对徽宗文学作品研究,从而把握徽宗的文艺思想。
一、宋徽宗题画诗创作概况及其特点
㈠徽宗题画诗创作
宋徽宗赵佶作为北宋最有文学才能的天子,他一任手中的山河凋零,却只爱挥毫泼墨,他大力发展了宫廷院体画作,积极主张文人画创作,除此之外,还创作了三百多首诗歌,其主体是宫词,主要描绘帝王的宫廷生活。
而其亦有一定的题画诗传之于世,同时,徽宗的题画诗因为表达描绘的层面丰富,且题画诗的体裁变化丰富,才可以称得上是徽宗诗歌创作的精华。
徽宗一生的作品,在文学创作方面,主要有三卷作品。
分别收录于《宣和御制宫词》第三卷,还有《宋徽宗词》一卷。
本文欲研究宋徽宗的诗,是从《全宋诗·宋徽宗诗》中进行查找。
共其中,徽宗诗歌的主体创作,是他的宫词。
在徽宗的三百多首诗歌,宫词占有296首之多,体式上是七绝。
徽宗崇尚神仙道教的境界,为此也进行了一定的创作,据统计,徽宗作品中有关道教思想的作品不下五十多首,而具体到题材方面,无外乎太清、上清等等。
而收录于其中的题画诗有13首,关于徽宗题画诗可以在体式和体裁方面加以划分,以把握徽宗题画诗创作。
为了表达更为清晰和可靠,笔者做了一个小小的整理工作。
下面,采用表格的形式,直观分析:
2史乐民.剑桥中国五代宋朝史(上册).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9,562.
3 (元)脱脱等.北京:中华书局,1977.
㈡题画诗创作特点
很明显,我们可以通过上图这一简单的表格形式,分析其创作特点。
徽宗题画诗虽然不多,却因其诗歌涉及的体式、题裁的丰富多样而成为精华部分。
比如徽宗题画诗涉及的花鸟、山水和人物,可以说是古代工笔绘画的三大类皆有涉及。
而作诗所采用的七律、七绝等体式,亦将徽宗文学才能加以展示,让人不禁感叹徽宗的创作能力。
为此,得出徽宗的题画作品是有着具有着一定的文学价值,由此徽宗的文学才能可见一斑。
那么大体说来,徽宗题画诗有着如下特点:
⒈工笔入诗,刻画细腻
徽宗题画,是题于自己的画作之中。
徽宗擅画,尤长于工笔花鸟画的描绘,而徽宗这种在绘画上的个人习惯和绘画手法也于无形之中,渗透于他有关景物描写的作品中,体现在题画诗中。
如其: “彼关弯曲势若龙,挺然为瑞独称雄。
”(《题祥龙石图》)4
“深村竹树不知春,远水残霞接断津。
”(《题古村图》)5
“消受南薰一味凉,藕丝新织舞裙长。
”(《荷花仕女图》)6
“软绣屏风小象床,细风亭馆玉肌凉。
”(《涤砚仕女图》)7
上述诗句,不论其反映的主题如何,徽宗都着眼于画,细腻描写。
无疑,这成为徽宗题画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
诗句描摹刻画的精确细致,是徽宗于诗歌创作中,不自觉地以一位画家身份的视角,
4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7069
5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7075
6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7075
7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7076
去观察眼前所见之景,并将其绘画的构图,着色带入诗句。
当然,这一特点在徽宗的宫词中也有体现。
如其:
“一组四十三写桌案摆件:
珊瑚植立壮林峦,翡翠躜岏作小滩。
二组第九写墨具:
预遣丹青模巧样,百花云里更盘龙”8。
徽宗作诗,目之所及皆入诗来。
细微生活的一物一景都成了徽宗富有诗情画意的文人生活的点缀。
想来这这种安闲自在的心境是徽宗帝王心态的反映,那桌案摆件,绘画墨具等是取自于为当时诟病的花石纲,可以说是徽宗朝代为世所不容的一大指责,诚然徽宗算不上明君贤帝,确也不顾百姓为花石纲所受之苦。
抛开所有的事实与成见,为徽宗进贡的花石确精致玲珑。
而徽宗一支墨笔成功地将其刻画,富有意趣。
此为徽宗艺术之才,体现在文学中,其诗作亦值得我们认可。
⒉画上题诗,诗画交融。
周积寅先生在其《中国画论辑要》中说,“唐代及其以前的题画诗,并未题在画上,宋代,由于文人画行动的掀起,题画诗有了进一步的起色。
文同、苏轼、米芾、米友仁等,作了大量的题画诗,但多数可能题在画前或跋在画后。
有画迹可考的,在画上题诗的,当推宋徽宗赵佶第一人”9。
此语可作对徽宗题画诗之妙的肯定。
试看杜子美的题画作品,其诗形容性质的用词丰富多样,具体在画面的整体表现上,身为画家的徽宗是略胜一筹的。
试看杜甫的题画诗《戏未韦偃双松图歌》曰: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僵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磋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 鹿眉皓首无住著。
偏袒右臂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 我有一匹好东绢。
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
请公放笔为直干。
”10
于诗歌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了衬托出韦偃之画作不凡,杜甫在介绍韦偃之前,采用对比的方式,他选择先列举出另一名擅长画松的大家,此人名叫毕宏,进行比较。
接着,杜甫开始对松树进行细致刻画:剥蚀皮裂的松干,干枯无力,奄奄一息;它的枝叶回曲,显得干涩可怕,不足为美。
后又以“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这两句分别描述这画面的枯淡与浓润部分,“叶里松子僧前落”一句道尽松子落入树下,潇洒自得的僧人任其飘落,自是不予理会,何其传神。
8宋金萍.徽宗宫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9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55
10 [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卷9,757
此为杜甫题画诗所作,不难看出,杜之题画,描写更为忠实,诗人极尽描绘之才,不可谓不细腻。
然徽宗的题画却与之有着不同的意味,试看徽宗的《腊梅山禽图》。
我们观察他的《腊梅山禽图》,图画上有梅,长势自右横生,于空白处题一五言曰:
“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
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11。
对于这首诗歌,不能忽略掉的是,徽宗用他的瘦金体书写,并选择将其题写在这幅图画的空白位置,诗书画印得以交融。
这样一来从某种审美的角度,保持了图画的平衡感觉。
一首五言,寥寥几笔,将腊梅、山禽放置于画中,无论“矜逸态”亦或是“弄轻柔”,都是些细小而又富有感情的描绘。
而后“已有”、“千秋”两句更多的是徽宗于画于诗之外有关自己的一种感悟感叹,读来已是深刻。
题画诗到了宋代,诗与画在形式上渐趋于融和。
早在宋之前五代时期,作为题画诗发源的关键时期,提倡诗画并存,这是个颇具深刻意义的主张。
但如何达到诗歌与绘画形式的一体化,结束过去那种分离的局面,无疑是当时领域所欠缺的。
后来发展至宋代,才出现诗人开始在画面上题写诗歌。
他们选择在画面的尾部或者画的前面题诗,或者是别出心裁地题写在画中景物的缝隙中。
然而徽宗在题画方面毕竟是卓越不凡的,综观题画发展,摩诘,东坡在题画作品的倾向上是有想通之处,二人立足整体,讲究和谐,又巧妙融汇。
徽宗相较于二人的题诗于画外,别出心裁将诗入画内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
相比于以上题画方式,徽宗皇帝赵佶,却打破惯例,开始画面中间的留白处、十分显眼的位置题诗,比如他的名画《腊梅石禽图》,这标志着题画诗真正地走向了成熟。
二、宋徽宗题画诗中的文艺思想
㈠文人画观念及其诗画理论
徽宗历来被认为是院体画的代表,诚然其“宣和体”或“院体画”辉煌徽宗朝一时,但提及徽宗与文人画时,更多的是认同二者的影响问题,即徽宗是受到文人画的创作的影响,然事物之间总有着某些难以明说的渊源,前者带给徽宗的灵感,亦鼓励着他不懈探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徽宗绘画达到了诗书画的完美统一,这一典型的文人画外部特征,首先是在徽宗时代成为固定形式的。
那么,更加强调立足于自我心灵感悟,于素色宣纸上勾勒,亦挥毫泼墨,依从内心,具有一定的审美趣味,便成了徽宗主张的文人画观念。
11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7077
⒈“以诗入画”
宋徽宗喜爱工笔花鸟,不能忽略的是,徽宗在天子与众不同的审美理念之上,不但主张融入了个人的心理观念和一定的人情世态,而且还十分注重画品,他认为一个人创作的图画如何,直接可以反映出这个人某些特定的素质,这是对画家艺术素质的考察和认可。
画家不只是作画,还要有着一定的思想和文化,可以于画中寻得景物之美,又可在画外觅到物外之趣。
试观前世绘画诗作,主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根本规则,宋徽宗看重“以诗入画”,将绘画所存在的所有个人心理呈现图画之上。
当时的院体画家的文化修养水平并不高明,为将徽宗的绘画要求落实于笔尖画中,也是为了提高院体画家的绘画水平与理解能力,寻求思想的深刻。
为此,画院的审查,首先在立题的选择上,摒弃了从前的具体事物命题,而转向以某些饶有趣味的诗句,如“踏花回去马蹄香”、“深山藏寺院”等等,这样的深邃思想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徽宗乐于这样的命题,亦成为选拔绘画人才的一种途径。
这种通过画学得以入门的考试制度,并通过诗句的命题选拔,以此显示出徽宗时代对文学格外认同的文人画观念。
此时的作画似乎是增加了很深的难度,作画已不单单是纸笔间的勾勒,起主导地位的是其思想的左右,是精髓,是选取人才的标准。
当然,这些被广泛推行的主张,也从侧面反映出徽宗是除却帝王之外的文人身份。
⒉“比德”意象
徽宗本人崇尚道教思想,而且在他的诗歌中创作有关道教题材的诗作五十多篇,而他本人又自号道君皇帝。
但在徽宗的题画诗创作中,“比德”这一概念的运用,让我们把眼光投向儒家。
儒家的美学理念富有内涵,它倾向于“美”与“善”的同步问题,讲求“温柔敦厚”。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皆有着自己的习性与特点,世人的创作,免不了取材于周身的世界,通过描写或歌颂他物,表达内心的愿望等等。
从诗三百的“关雎”到屈原大夫的“美人香草”,无疑都是有力的史证。
又如,《论语·子罕》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2,松木不是惧寒之物,历来受到赞颂,借松柏之品格来喻其坚忍之美德。
题画诗,论其性质可谓诗歌。
《尚书·尧典》:“诗言志”13,徽宗擅长花鸟意象,而对于花鸟的选择,亦有着他的道理。
诸如《题祥龙石图》、《题瑞鹤图》、《题芙蓉锦鸡图》等等,其中的祥龙、瑞鹤,锦鸡,不知不觉里,褪去一般范围里的身份,借天子的笔墨,韵味深长了。
不仅如此,其题画诗将这种“比德”作用发挥出来。
以《芙蓉锦鸡图》为例。
于画中,徽宗作五绝一首曰: “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
12 [清]孙星衍撰,陈抗等点校.十三经清人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187
13 [清]孙星衍撰,陈抗等点校.十三经清人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71
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鷖。
”14
正如这幅图画的题名所言,于这幅图画,画了一株盛开的芙蓉花,虽至凄冷的秋天,这娇艳的花朵犹如凌寒的松竹,不动不摇。
而图画中的另一种生物——锦鸡,则无比精神,它安逸栖息,一派祥和。
《韩诗外传》曰“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
鸡有此五德”15。
《芙蓉锦鸡图》一图,是“比物以德”的运用。
众人皆重视为人处世的五种德性,即文、武、勇、仁、信。
这五种道德是儒家首倡的教养德性。
徽宗作此图,于画中描绘了一只外形斑斓的锦鸡,它精神抖擞,又安逸栖息。
无疑,赵佶此画,是“比物以德”的观念与人世德行完美结合的示范。
他描绘锦鸡,又在歌颂儒家的五德,不得不说,徽宗用意的深刻。
图中的锦鸡,富贵适意,神采飞扬,像极了意气风发的徽宗天子,对锦鸡崇高品行的认可,不妨说是自我比喻。
无论是从画作上还是从这一意象的选择描绘上,身为天子,徽宗有着一定的政治心态,他毫不掩饰自己政治的太平长安。
徽宗时代的花鸟画,生机盎然,加之以古代诗句入题,更是富有文采和趣味。
至于上文提及的比德一说,纵观前代的创作以及当时的院体画作,实在寥寥无几。
想来,这也是徽宗时代的重要一举,值得深思。
⒊“格物穷理”,独特写实技法
徽宗作画强调要求作家更加感性地对待生活。
在徽宗当朝的时期,理学正值社会的浪尖。
这种盛行思想左右着当时文人画作的方向,画风的突变无疑是对同时期“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适应与支持,不仅影响画家在图画产生中,转向自身内在知识的改进,而且,于表现更多的绘画技巧中,更加注重“理”趣的运用,这远远打破了描绘中对“形”的遵从。
作为天子的宋徽宗享受着文人思想陶冶。
具体在图画上就是“格物穷理”式精确描绘客观事物的画风。
他的题画诗中不仅有细致入微的描述,还有着丰富的理趣。
试举几例:
“深村竹树不知春,远水残霞接断津。
野客衣冠浑懒散,相逢疑是避秦人。
”(《题古村图》)16
“浓黛消香澹雨蛾,花阴试步学凌波。
专房自得倾城色,不怕凉风到扇罗。
”(《团扇仕女图》)17
“楼台影里和风暖,弦管声中瑞日长。
14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7069
15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四部丛刊编.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6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7075
17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7076
从听娇鹦说来路,莫教蜂蝶损浓芳。
”(《题梨花图》)18
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先描写画中之景,细致入神,真挚感动,然后根据图中之景,展开联想。
古村图中,一片幽深静谧,春日已经到来,尚不知时。
懒散衣冠的人们相遇,“疑是避秦人”,徽宗这首诗,结合历史典故,通过静态的村景,动态的野客,好一派古老村落的图景,跃然纸上。
而团扇这首,借班婕妤所作《团扇诗》,题于仕女图中,似有告诫之意,好景不长的忧患意识,而“专房自得倾城色”的一时好,毕竟短暂无常,读来让人感慨连连。
在看梨花图里的娇鹦,生动传神,拟人化的运用,趣味横生。
让人读来会心一笑。
这时的赵佶俨然已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君王,全篇看不到帝王的威严与强硬,此时的徽宗是提笔书写的文人,瘦长的字体勾画在新成的绘图,他亦吟亦题,最为感人。
4..“移景入情”
徽宗有着独特的政治背景和特有的文人情怀,他在崇尚理的同时,并不排斥情的移入。
诗歌用来开阔既成的画境,并且成为一种趋向,开始于唐。
而接受这样的交汇,诗画结合趋向完美,则是在宋。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19,“书画一家”,诗词歌赋堂而皇之出现在画面上,以此,寄托着画家、诗人对美妙事物的寻找以及自己对于人生趣味的感悟。
在这方面,宋徽宗所带来的是不能忽视的。
这也是徽宗在历史上绘画、诗歌创作当中的突出贡献。
宋代花鸟重视诗意的情味,而趣味展现不能与图画分开来描述,更重要的是,画家要进入绘画之中,人景融合,以此使得画面获得了无尽的诗境。
文人画注意取材花鸟鱼虫,又专注于以情取胜。
一花一叶,都凝结了他们对人生的关怀,他们的笔下的一事一物,参与他们短暂的辉煌。
通常画家在花鸟鱼虫中的世界里,窥见自己的影子,细腻的心思里都是感想,很是凄凉。
或喜或悲,皆是人生。
宋徽宗赵佶,就是这样的一种创作心理。
历来,大家喜欢将徽宗与南唐后主李煜比较,同样是在政治上无所建树的帝王,似乎是陷入一种醉生梦死的人生快意,同样又是那样地热爱文学艺术。
但徽宗与后主二人又不完全可相媲。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评后主:“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20,又云:“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21。
诚然后主是纯真的,是不失赤子之心的,可以舍弃江山,无所顾忌。
他是真正的追求安逸的文人生活,不问权力。
然徽宗却无法全然不顾,尚是太平盛世,做天下之君,又不妨碍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热衷。
他是双得,又不是那种最最纯粹的文人,总给人复杂,所以徽宗天子的身份时刻与他相伴,让人永远记得,他是国君天子,不容忽视。
18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7077
19 [明]茅维.东坡全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115卷
20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5.
21[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5.
他诗歌创作中的祥瑞意象,满目的富丽堂皇,是他作为一个帝王所能触及的最为日常的景象。
无论是否含有夸耀的心理,还是真实的刻画,都无法忽视掉与徽宗身份的渊源。
可以说,他所处的富丽环境,已决定了徽宗的创作取材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然而,作为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文人,徽宗是富贵的,也是最孤独的。
他的画图,如《腊梅石禽图》“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
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22,诗句中的一“矜”一“弄”,山禽和梅花皆赋了人形,徽宗孤独,借花鸟入情,淋漓一生。
山禽虽惹人,梅花即便芬芳。
可于人世长留是无法实现的妄想。
而后“已有”、“千秋”两句,徽宗借丹青将这美好永远长留,让它们直至“千秋”。
可以说,绘画给了这世间短暂事物以永恒,画中的题跋使得画面中具有了动静、时空等的对了统一。
在笔者看来,徽宗是感性非常的文人墨客。
如他《题院画册》五首中的《芭蕉仕女图》、《团扇仕女图》:“春心正是芭蕉叶,羞见宜男并蒂花”23;“专房自得倾城色,不怕凉风到扇罗”24等,徽宗此时宛如女子,窥见的是女子羞涩、担忧的烦扰心事,十分传神。
徽宗对“情”有些笃定不疑的心态,所以他在诗歌中寄托自己,“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的真实情感,真诚而深邃。
读来,竟觉得天真又动容。
三、宋徽宗题画诗的影响
宋人对画的爱好是空前未有的,上自天子朝臣,下至平民百姓。
王室对绘画的立场无疑有着引导作用。
那么徽宗特殊的地位为他带来非凡的影响力,具体表现为对院体画作和对后世的影响。
首先,对于院体画作,徽宗的绘画被称为是“宣和体”,当时的宫廷画师,所作绘画进贡徽宗欣赏把玩。
徽宗题画诗的创作,提倡诗书画印一体化的文人画创作理念,推动了院体画作的发展。
最鲜明的一种展现就是,徽宗以诗题选取人才。
据邓椿《画继》记载,徽宗时期“始建五岳观,大集天下名手,应诏者数百人,咸使图之,多不称旨。
自出之后,益兴画学,教育众工,如进士科,下题取士,复立博士,考其艺能”25。
故而,考察画学方面的入学考试,古人诗句被应用其中,青眼相待。
无疑,徽宗的“以诗入画”,在其中发挥着指引功能。
诸如,“踏花回去马蹄香”等命题,已成为当时考察的代名词,其中的意义已是,不言自明了。
目的不仅仅是反映一种自然的画面,更多考察画家的个人体悟与敏感多思的创作心理,可以说是更加得文学化与价值化。
从而,使得绘画创作显得富有文学气息,而不单单是一种笔
22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7077
23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7075
24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7076
25 [南宋]邓椿撰,刘世军校注.画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