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持续发展战略论

21世纪,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人口三大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的急速推进、区域的不平衡加剧等,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制约。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同时往往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背景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但在中国能有效地克服发展路径上的障碍,而且能给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提供光明的发展前景。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作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已经把可持续发展从一个理念变成了一个执政纲领,从以前的学术概念变成了社会的共同理想,最后达到了执政党战略的高度。实行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对我国当代及子孙后代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及本质特征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既可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哲理精华,又蕴含着现代人类活动的实践总结:“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能够同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当代的努力能够同为后代的努力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本地区发展的努力能够同为其他地区共建共荣的努力相平衡时”,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表述,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维持新的平衡,制衡出现的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控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出发,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

(一)发展度

所谓发展度,就是指保持增长、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较好地满足就业、粮食、能源、饮用水和健康的基本生存需求,从这三方面去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所拟订的战略体系,必须能表达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数量维),即能够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真正地发展?是否在健康地发展?以及是否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不断改善的前提下发展?总之,它必须澄清一个容易混淆的观念,即认为可持续发展似乎不强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财富积累,这显然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背道而驰的。

(二)协调度

协调度由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的素质和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这两方面去体现,以此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因此,可持续发展应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质量维),即要求在统一尺度比较下定量地诊断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的利益分配上的平衡?这一特征与区域的“发展度”相比有所侧重,如果说发展度更加强调“量”的概念即财富规模的扩大,协调度则更加强调内在的效率和“质”的概念,即强调合理优化资源的配置、调控经济的增长方式,采取合理的财富积聚、建立财富的公平分配制度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

(三)持续度

持续度由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与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

发展瓶颈的突破两方面去体现。一方面通过物质基础的储备,另一方面通过知识基础的储备,为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延续提供潜在的能力,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持续性。毋庸质疑,可持续发展应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持续度”(时间维),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上的长期合理性。这里所指的长期,近者可能包含五代或者十代人的时间,远者直至整个人类的未来。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换言之,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中所关注的发展度和协调度,不应只是在短时间内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它们建立在充分长时间维上的调控之中。

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度)、质量维(协调度)、时间维(持续度),从本质上表征了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完满追求。

二、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我国拥有全球1/15的陆地面积,目前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也就是说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尽管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由于人口多、发展速度快以及过去一些政策的失误,环境与资源问题十分突出。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人口总量的持续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急剧提高,会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与资源的压力,因此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中国发展历程重新审视,所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它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唯一选择。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进行社会生产的必备条件。任何生活活动,或是工业、农业或其他部门的经济活动,都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富饶的资源宝藏是一笔天然财富,是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无偿“恩赐”。自然资源分为再生资源(如森林和草原)和非再生资源(如矿山)两大类。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大规模

开发,已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减少甚至枯竭,进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中国也不例外。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淡水资源正受到水质恶化和生态系统破坏的威胁。全国缺水城市300多个,农作物每年因灌溉水不足减产250多万吨。据预测,到2000年,中国供水保证率仅为75%。严重的酸雨使我国1/3的国土受到危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由于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导致林地逆转的恶果。我国森林覆盖面积11.34亿公顷,占全国面积的13.92%。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若低于20%,不仅木材不能自给,土地也难于保证安全。由于渔获过量,渔业资源急剧减少,中国海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我国人均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资源消耗、浪费严重,致使本来就已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韩国刚:《救救中国》,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中国既没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容量,也没有发达国家目前所拥有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几年来环境治理费只占GNP的0.7%,所以,要想妥善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唯一可选择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不仅必需而且可以实施,是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的良方益法。

(二)它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转型期党的领导集体,凭借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局势的深刻把握,为中华民族重新走在时代的前列,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而提出和确立的。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现过程,不仅是一个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过程,而且是一个较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决不是一年两年的快速,而是持续、健康的快速,只有将“持续、快速、健康”三者统一起来,才能胜利实现现代化目标。但是,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高速度、低效益、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严重存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十分普遍。产业结构扭曲,加工工业膨胀,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脆弱,耕地连年锐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