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年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
一、产销量增幅较上年明显回升
2005年乘用车市场供求较上年明显回升。1~11月累计产销量实现352.3万辆和35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4%和19.5%;预计全年产销量将实现390万辆和395万辆左右,与本课题组2004年年底所作预测基本一致。
1.累计销量增速逐月上升,月增速下半年维持高水平
乘用车累计销量全年保持逐月增长趋势(2月同比出现负增长主要是由于2004年和2005年春节不同月,进行调整后2005年2月同比约为8.4%。)(见图1),特别是自5月转为正增长后增幅明显;全年月均增幅达到21.4%,其中上半年月均增幅为11.4%左右,而下半年月均增幅迅速升至31.3%。2005年销量增长与上年相比呈明显的“剪刀”型走势。
促使全年销量明显回升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价格降幅较上年趋缓,价格水平更接近于消费者心理价位,使部分持币待购的潜在消费能力继续得到释放。二是2005年车市共推出30余款新车型,增大了消费者的选择性,极大地刺激了各层次消费者的购车积极性;三是持续走高的油价和居高不下的养车成本使部分消费者降低对排量的要求,缩短了购车积蓄时间。四是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汽车消费购买力水平日益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9.8%,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亦从上年三季度的2.1辆迅速增至3.3辆。
图1 2005年1~11月乘用车销量及其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2005年第2~12期。
2.下半年产量增幅较上半年明显提高
由于需求回升的刺激和厂商降低成本的内在需要,2005年乘用车产量稳步提升(见图2)。
其中上半年由于销量增长相对缓慢,产量增幅相应较低,到6月末累计产量增长率为3.3%;下半年随着销售形势趋好,产量亦大幅攀升,6~11月累计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6%;1~5月累计产量与上年同期持平,月均增幅仅为0.1%。下半年月增幅迅速跃升到较高区间,7~11月增幅高达35.8%。
图2 2005年1~11月乘用车产量及其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2005年第2~12期。
3.全年各类型乘用车产销增长情况有明显差异
尽管全年乘用车整体明显增长,但各类型乘用车存在差异。从1~11月累计销量来看,MPV增长最为明显,同比增长42.37%;基本型乘用车次之,增长22.52%;SUV再次,增长16.02%;交叉型乘用车增幅最小,仅为8.19%。从产量情况来看,1~11月各类型乘用车增长情况与销量情况相适应并呈现相同的特点(见表1)。
表1 1~11月各类型乘用车产销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2005年第12期。
4.多重因素引发各价位车型市场占有率的结构调整
油价和用车成本的居高不下,致使消费者行为日趋理性化,中低排量车型市场占有率增加,这些因素与新车投放强度、本区间整体价格水平下降和邻近高价位部分车型降价进入本区间等因素相结合,导致各价位乘用车市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见图3),其中20万元以下及30万元以上车型市场占有率有所增长,而20~30万元车型明显下降。
图3 2004年以来不同价位乘用车市场占有结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5.进口量下半年稳步回升,出口继续增长
2005年1~11月,累计进口乘用车(含成套散件)一三.75万辆,同比下降5.5%。尽管仍为负增长,但降幅逐月减小;累计进口量自2月起稳步回升(见图4)。
图4 2005年1~11月乘用车进口情况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海关统计》2005年2~11期;国研网:xdrcnetxx。
从各月进口量来看,前三季度增幅回升趋势明显,一季度各月平均增幅为-58%,二季度为-11%,三季度则迅速升至40%;10月份起增幅逐步回落。
下半年,特别是三季度进口量保持较高增幅的主要原因:一是通过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的整合,基本消除由于清库所带来的恶性价格竞争,进口车市场秩序有所改善;同时进口车价格全年基本平稳,稳定了经销商的利润率和销售预期。二是政策逐步明朗和取消配额后的各项政策基本落实,经销商上半年进口订单有所增长,下半年亦陆续到货。三是从销售周期来看,历年三季度是进口车销售旺季,从而带动了进口数量的增长。四是近期形成大批中高档SUV消费群体,以及对明年消费税调整的预期,导致部分经销商大量进口甚至囤积高档SUV(据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1~10月在进口乘用车数量累计负增长的前提下,SUV进口量达到5.25万辆,同比增长率高达54.2%,其中排量在1.5L~3L的SUV增幅均超过70%。)。五是面对“落地完税”政策,为避免不及时报关带来的风险和退运成本,部分经销商开始筹资在10月1日以前集中报关。
从出口方面来看,2005年依然保持迅猛增长势头。1~11月乘用车出口实现3.33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197.3%,进入下半年以来出口增长呈加速态势。上半年各月平均增幅为120%,而7~11月提高到172.5%。
二、产量扩张导致全年供大于求的压力增加
在2004年需求低迷的形势下,2005年初各大厂商普遍下调了产量,一季度已消化了部分社会库存。但从二季度开始,随着销量逐月回升,产量增长加快(北京、天津、江苏、安徽、湖北、广东等6省市轿车产量6月同比平均增长率高达91.8%(《6月全国轿车产量创出新高产能过剩苗头初显?》,《重庆晨报》2005年8月3日)。)。北京现代、神龙汽车等厂商纷纷宣布上调产量,其中天津一汽上调31%。从上半年整体来看,厂商库存消化数量非常有限(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2005年上半年厂商消化库存约6万辆左右(《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表示下半年车市或放缓》,《新闻晨报》2005年7月8日)。)。特别是8~11月产量月均增幅(35.2%)已超过销量(29.3%)近6个百分点。下半年产量和销量均为167万辆左右,基本持平。如果考虑到出口3万多辆的因素,即使不存在厂商压库问题,2004年以来形成的库存问题也未得到缓解;据此判断2005年下半年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