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周易_立心恒志说与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1-11-02
作者简介:1.徐仪明(1952—),男,河南开封人,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余海舰(1974—),男,河南商丘人,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2012年第3期总第228期
齐鲁学刊
QILU
JOURNAL
No.3
General No.228
《周易》立心恒志说与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
徐仪明,余海舰
(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立心与恒志是颇能体现易学心理学中心理动机的一对范畴。
君子要立心以恒,而对圣人则要求能够
感化人心,这就是立心的基本含义。
所谓恒志是指由恒心所表现出的一种意志现象,体现出非同寻常的人格力量。
而这两者对于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内在关联。
因为要成为儒家所说的圣人,首先要立心恒志,这是包括孔子等人在内的易学大师们所一再强调的,因为任何人如果没有高远的志向和不懈的恒心,不仅不能成圣成贤,甚至连做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的资格也不具备。
关键词:周易;易学心理学;立心恒志;儒家;理想人格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 (2012)03-0005-05
在易学心理学的研究中,立心与恒志可以说是其中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
本文将着重探讨的是其与儒家理想人格塑造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然,我们的研究视角有其独特性那就是从心理学或者严格说
是从易学心理学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这是本文写作的大前提,有必要再次加以强调。
易学心理
学中的“立心”与“恒志”是颇能体现人的心理动机的一对范畴,由此来探索易学所揭示出的心理特性样式,则不失为是一条对儒家整体人格心理学说进行深入研究的基本进路,
进而对儒家的理想人格塑造问题有较清晰和较完整的把握。
一、《周易》立心恒志说的心理学阐释
先说“立心”。
“立心”一词首见于《易经·益
卦》上九爻辞:“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这是指作为一个有道德之人,在社会群体中生活,要特
别注意不能损人利己,遭人怨恨,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立心”,即在心中树立牢固正确的思想观念,
并长期坚持,恒久不变。
“立心”具有类似今人所说的确立一种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群体观的深刻寓义,因此它不仅涉及到了社会心理学方面的问题,
而且已经明显的具有人格心理学层面上的意义
,“立心”
一词的涵义体现了从内到外,从隐到显的人的特质,
符合人格定义的基本要求。
立心表述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模式,从而能够给予人的行为活动以一定的倾向性和指向性,用中国式的表述也就是说通过“立心”已经能够显示出人的风韵神态;或者说“立心”作为内在之“气”已经外现于形体之“象”了。
与“立心”相对立,《易经·艮卦》九三爻辞说
:“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
”朱熹《周易本义》说:“厉薰心,不安之甚也。
”高亨释“薰心”为“心中迷乱”,“薰心”可以说是由于对于事物没有一种一以贯之的认识而
形成进退为难的精神状态。
这种顾此失彼,迷乱不清的精神状态,在行为表现上势必会徬徨徘徊、停滞
不前。
“薰心”的迷乱不清、进退维谷恰好与“立心”的稳定恒久、一以贯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立
心”一词的确具有人格心理学方面的意义。
《易传》继承并发展了《易经》中的“立心”之说。
《系辞下》说:“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
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危以动,则民不与也。
惧以语,则民不应也。
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
莫之
5
与,则伤之者至矣。
”这段话对于“立心”之说的阐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树立正确的思想准则和高尚的道德标准,使自己的内心能够体现天地万物之情,这在君子要立心以恒,而对圣人则要求能够感化人心。
二是强调作为君子应该安身于道,养心修性,淡泊宁静,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持之以恒,毫不松懈地努力上下求索,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反之如果身离于道,心浮气躁,时常变换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就失去了吸引他人的人格魅力,无人与之合作,最终难免归于失败。
三是说君子除了对自身要求胸有大志,立心恒久之外,对待他人则应该取信于民,惠德于民,顺民之心,这样其人格的力量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到民众,进而得到民众的拥戴、信任和帮助。
人格心理观念同时以一种价值观和信念力的形式感染他人,因此民众亦有信于君子,顺君子之德,使君子有所作为,从而获得预期的成就。
显然,《易传》将“立心”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内则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养心修性,外则取信于民,惠德于民,并且持之以恒,内外交得,如此便能与天地合其德,与万民合其心,体天地万物之情,赞天地万物之化育。
这便是《易传》对“立心”之说的进一步发挥。
在这里其强调君子人格的内在特性,同时又对君子行为的外在倾向性也有所论述,因此《周易》“立心”观念基本上符合人格心理学的一般性意义和标准。
再说“恒志”。
其实“恒志”与“立心”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
在《周易》中“心”与“志”有时往往在同一个意义上使用。
比如《易经·恒卦》的卦辞说:“恒,亨。
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这里所谓的“恒”既是指恒心也是指恒志,而且即使是指恒心它也表现的是一种意志现象。
该卦九三爻辞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这里的“恒”更是倾向于人的意志品质。
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曾专门引用其中的前两句话,就在于说明一个人作任何事情,如果时作时辍,一曝十寒,三心二意,不仅一事无成,并且会招致耻辱。
孔子善于体认《易经》关于“恒”的思想观念,在《论语》中多处提到关于“志”的问题。
如《子罕》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程树德《论语集释》引孔颖达语曰:“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
匹夫虽微,敬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又引侯氏《论语集注》说:“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
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1](P619)可见志存心中,恒久不变,所以不可为他人所夺。
虽然孔子未明言“恒志”二字,然而“志”的基本特性就是“恒”,则是毫不疑义的。
所以我们称之为“恒志”,应该说是强调了意志的独特意义。
孟子也是一位易学大师,但往往被人忽视,杭辛斋则谓:“孟子之文,虽波澜壮阔,而准诸《易》象,亦各有其节文度数之可言。
”[2](P529)认为孟子七篇,微言大义,荦荦具在,安见为不知《易》哉?孟子对于志也做过一定的解释,他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夫志至焉。
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3](P46)这里的所谓“志”就是恒志,也就是坚定的意志,而所谓“气”则是指道德情感,如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即为明证。
尽管道德情感具有发散性充满于全身,但在志面前它仍是次要的,显然意志是情感的统帅,志对于气具有引导的作用。
孟子认为恒志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他曾经用两段话较为形象地说明这一问题。
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3](P236-237)有所作为就要持之以恒,不到黄河不死心,否则就像掘深井而不及水,仍然是枉费心力,功亏一篑。
又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今茅塞子之心矣。
”[3](P252-253)山坡之径常走即为路,不常走即为茅草所堵塞。
人心之用也是如此,经常不去思考问题,茅草就会堵塞你的心窍。
可见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对于人的精神活动能力的提高与否是至关重要的。
孟子十分厌恶那些缺乏恒心、意志薄弱者,他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P124)显然,在孟子看来那些自暴自弃者,已经丧失了人格的尊严,颓废沉沦,长此下去就会达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孟子是一位自尊心极强的伟大哲人,他把人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尊严看得比肉体生命还重要。
而这种崇尚人格尊严的精神,孟子是通过尚志观念而反映出来的。
《孟子·尽心上》:“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
’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3](P238)在孟子看来,人应该做的大事就是要使自己志行高尚,而要保持志行高尚就必须实行仁义道德。
这样道德就与意志密切相连,而形成了道德意志。
但仅此孟子认为仍未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他看来恒久坚持践履仁义道德,是为了能够去做一个大写的人,那就是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这里所说的“大人之事备矣”就是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3](P99)中的“大丈夫”精神。
可见孟子对尚志、恒志等意志心理观念格外重视,最终并把它与人格心理思想(特别是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尚志、恒志具有了人格心理学方面的涵义。
6
在荀子之前,“心”、“志”、“意”这三个单独的词在易学心理学中都具有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意志的意思。
而在先秦只有荀子将“志意”二字合称,但也是意志一词的古代表述形式。
荀子十分重视意志问题,他说:“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
”[4](P12)认为意志坚强者可以藐视富贵荣华,道义在肩者可以不屑于同王公贵族为伍。
他又说:“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是荣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荣。
”[4](P206)意志的修为,德行的淳厚,智虑的明彻,三者构成了人格的尊严,这种人格的尊严被荀子视为人的内在的荣誉。
《荀子·修身》篇还说:“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
”[4](P10)在这里他把志意与血气、知虑并提,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是一种心理的“三分法”,即:知虑相当于认知(知),血气相当于情感(情),志意相当于意志(意)[5](P162)。
但是荀子为了进一步充分肯定意志自由与人格尊严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他又再一次提出“心”这一范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
故口可劫使墨云,形可劫而使屈伸,心不可劫而使易意。
是之则受,非之则辞。
故曰心容其择也,无禁必自见。
”[4](P235)这里所讲的“心”既是形体之君,又是神明之主,可见其代表了意志和人格的双重身份,所谓“自禁”、“自使”、“自夺”、“自取”、“自行”、“自止”,其实是既在论述意志的自由,同时也在宣扬人格的尊严。
荀子认为心具有选择的作用,不同的人心在作出抉择时必然会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这种肯定或否定就是意志的作用,而每个人不同的特性也会在选择时做出各不相同的反应,这也是人格力量的具体体现。
以上大致论述了易学心理学中立心与恒志这对范畴与人格心理学的关系。
从《周易》经、传到孔子、孟子和荀子,都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心志与人格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充分说明易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应该包括现代人格心理学的一些内容。
二、立心恒志与理想人格塑造
《易经》中提出的最高理想人格谓之“圣人”,这一认识后来得到先秦儒家的一致认可。
除了圣人之外,孔子在《论语》中还提出了贤人、君子、士、志士仁人、成人、惠人、善人和有恒者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理想人格。
先秦道家中,老子亦以“圣人”为最高理想人格,而庄子则提出所谓“至人”,加之于圣人之上。
塑造什么样的理想人格模式,亦即是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如果我们舍去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理想人格中的差异之处,而提取出那些一般性的品质特征,就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易学心理学关于人格模式的基本观点,并对于古人通过立心恒志等方法作为塑造理想人格的入手功夫和基本进路有所了解和认识。
既然易学心理学所提出的最高理想人格为圣人,那么圣人最突出的人格特征是什么呢?即纯诚信实,亦即《易经》中数十次出现的“孚”字,特别是《中孚》卦集中体现了中心诚信的人格特征。
其卦辞云:“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李光地《周易折中》引朱熹语曰:“‘孚’,信也。
为卦二阴在内,四阳在外,而二五之阳,皆得其中。
以一卦言之为中虚,以二体言之为中实,皆孚信之象也。
又下说以应上,上巽以顺下,亦为孚义。
‘豚鱼’,无知之物。
又木在泽上,外实内虚,皆舟楫之象。
至信可感豚鱼,涉险难,而不可以失其贞。
故占者能致豚鱼之应则吉,而‘利涉大川’,又必利于贞也。
”又引程颐语曰:“豚躁,鱼冥,物之难感者也。
孚信能感于豚鱼,则无不至矣,所以‘吉’也。
忠信可以蹈水火,况涉川乎。
守信之道,在乎坚正,故利于贞也。
”[6](P463)诚实笃信,坚守正道,不仅能够感化万物,而且无往而不利。
然而宋儒仍不满意这种抽象的评价,于是又提出了所谓的“圣贤气象”之说。
二程说:“学圣人者,必观其气象。
《乡党》所载,善乎其形容也,读而味之,想而存之,如见乎其人。
”又说:“学者不学圣人则已,欲学之,须熟玩圣人之气象,不可只于名上理会。
如此只是讲论文字。
”还说:“凡看文字,非只是要理会语言,要识得圣贤气象。
”[7](卷二)朱熹亦说:“凡看《论语》,非但欲理会文字,须要识得圣贤气象。
”[8](P108)就是说不仅今人的气象可以把摸,即使古代圣贤的气象,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感受,如同亲见圣贤一样。
圣贤气象在宋儒心目中就是最为理想的人格。
二程还曾对圣贤气象做过具体的描述,如说:“颜、孟之于圣人,其知之深浅同,只是颜子尤温淳渊懿,于道得之更渊粹,近圣人气象。
”[9](卷十五)由于颜子涵泳深沉,所以二程认为他的气象“温淳渊懿”,显得温润不露,渊深纯粹。
显然“温淳渊懿”便是宋儒所标榜的理想人格,其与《易经》所说的“孚”即纯诚信实应该并无冲突,因为宋儒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按照《周易》和先秦儒学所拟就的,因此必然会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和承续性。
当然,如何塑造易学和儒学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模式,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按照荀子的说法,要想成为圣人,必须经过一个“积
7
学”的过程,他说:“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
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
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4](P74)然而积学固然重要,但首先要立心恒志,这是包括孔子等人在内的易学大师们所一再强调的,因为任何人如果没有高远的志向和不懈的恒心,不仅不能成圣成贤,甚至连做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的资格也不具备。
在易学心理学中,“心”是最基本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范畴,它表示一切的精神和心理现象,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在易学心理学中都可以由“心”范畴所涵概。
所以说立心恒志,就是强调积学成圣应该具有一个厚重坚固的心理基础。
所谓“立心勿恒,凶”,焦循认为:“有终无始,所以凶也。
”[10](P522)高亨则说:“若立心不恒,守志不坚,因而改其故行,辍其宿业,食其旧德,渝其大节,则事败功亏,身陨名裂,是凶矣。
”[11](P281)李镜池亦谓:“守志不坚,就要坏事。
”[12](P85)周振甫释为:“用心不能持久不变,凶。
”李申解作:“心中没有操守,凶。
”[13](P133)刘大钧译为:“立心无恒常,凶。
”[14](P75)总括诸家的译解注释,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最初的阶段也就是最重要的阶段,因此树立牢固和远大的奋斗目标则是十分重要的。
立心恒志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格教育任务,应该也必须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加以实施。
许多著名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儿童青少年的早期生活经历和心理体验对于人格的发展极为重要,因为这些生活经历和心理体验能够形成一个人长期甚至是终生的人格基本框架与基本特征。
在古代社会中,立心恒志已经为一些有识之士所重视。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里所谓“志”就是立心恒志,用现代心理学的话说,“志”含有动机、目的的意思,也与意志有关[5](P51)。
陈淳《北溪字义》对“志”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阐释:“志者,心之所之。
之犹向也,谓心之正面全向那里去。
如志于道,是心全向于道;志于学,是心全向于学。
一直去求讨要,必得这个事物,便是志。
若中间有作辍或退转底意,便不得志之志。
”[15](卷上)孔子的“志于学”显然就是“心向于学”,确立了立志求学的精神,无论这一过程如何艰难困苦,曲折坎坷,都一如既往,始终不渝。
孔子不仅自己立心恒志,而且要求弟子同样“志于学”、“志于仁”、“志于道”。
《论语·公冶长》篇记载了孔子向颜渊、子路等人问“志”的情形,有一段精彩对话:“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朱熹《四书集注》引了几段程颐的话作为注解:“程子曰:‘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
又曰:子路、颜渊、孔子之志,皆与物共者也,但有小大之差尔。
又曰:子路勇于义者,观其志,岂可以势利拘之哉?亚于浴沂者也。
颜子不自私己,故无伐善;知同于人,故无施劳,其志可谓大矣,然未免出于有意也。
至于夫子,则如天地之化工,付于万物,而己不劳焉。
此圣人之所为也。
”[8](P108)这就是说不仅要立下一个坚定的志向,而且必须是一个正确的志向,尽管志向因人而有大小之异,这是由于各人的胸襟抱负以及性格气质等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志于仁”、“志于道”和“志于学”,确立理想人格的正确目标,这显然是孔子人格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志向确立之后不仅是什么力量也夺不去的,而且能够激发巨大的力量去克服一切困难,即孔子所说的“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程树德《论语集释》引李来章语曰:“苟志于仁,先立其大,学者入门不可不有此识见规模。
”[1](P232)以追求仁德作为终生的志向,这就为塑造理想人格模式奠定了最根本的基础,也是初学者入门所应具有学识水平。
立心恒志的一个核心问题就在于“恒”,既要有恒心又要有恒志,锲而不舍,金石可缕,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孔子说:“善人吾不得而见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程树德《论语集释》引张载语:“有恒者不贰其心,善人者志于仁而无恶。
”[1](P488)即认为有恒之人性情专一,别无二心,势必能够成为道德高尚者即所谓“善人”。
孔子的弟子曾子认为:“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任以为己任,不亦远乎?死而后已,不亦重乎?”[1](P527)他阐发了孔子发愤立志的思想,要求士具有恢宏的气度和坚毅的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重大任务和高远目标。
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把求学成才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立志、博学、笃行。
只有先发愤立志,才能好学而博学,而博学的目的又在于笃行实践。
所以发愤立志是孔子理想人格模式塑造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迈好这一关键性的步伐,就为以后仁智并进,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孔子立心恒志的思想既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易学心理学人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仍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8
当然,在当代社会中,尽管我们仍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立心恒志的进取精神,汲取诸如孔子关于塑造理想人格模式的有关思想,但同时又要与时偕行,不断有新的探求与追寻。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人际关系讲究“人情”和“人缘”,而在当代社会这样一个日趋开放的和多元化的环境之中,人们依靠的更多的是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
因此在人格教育的任务中,立心恒志就意味着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取成功,首先就须要敢于冒险、不怕挫折、不怕失败。
社会给予人们更多的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自由,然而机会多意味着进取的途径增多和成功的概率增大,同时也意味着具有更多的冒险和更多的失败的可能性。
其次,现代社会要求个人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和自我决策的能力,这对于在复杂多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中的每一位力求上进者的意志力将给予更大的考验,人们意识到不仅“不进则退”,甚至“进步得少也是倒退”,因此只有勇于开拓进取,才有可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所以说:“人格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促进学生自我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勇于挑战和善于选择的人格特征。
”[16](P435)
参考文献:
[1]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杭辛斋.杭氏易学七种[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3]孟子[M].长沙:岳麓书社,2000.
[4]章诗同.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5]燕国材.中国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6]李光地.周易折中[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
[7]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粹言[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
[9]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焦循.易学三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11]高亨.周易古经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李镜池.周易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3]李申.周易经传译注[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14]刘大钧.易经全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2.
[15]陈淳.北溪字义[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李观澜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xin-Hengzhi Theory of the YI King and Confucian Ideal Personality
XU Yi-ming,YU Hai-jian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na)
Abstract:Li Xin and Heng Zhi are the important category that can reflect the psychotical motivation of Ching.A gentleman should Lixin constantly,and the saints should cultivate people with their heart,this is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 Li Xin.The so-called Heng Zhi is the will-phenomenon manifested by the perseverance,and it has a excellent personality charm.The two have important intrinsic conne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fucian ideal personality.If we want to be a Confucian Saint,the first thing we should do is Li Xin and Heng Zhi,many masters including Confucius tell us,because if we don’t have lofty aspirations and untiring perseverance,we not only can’t become a great man,but also we even can’t to be a normal social member.
Key words:Ching;psychology of Ching;LiXin and HengZhi;Confucianism;ideal personality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