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示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俄国的改革
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俄国历史的进步。
1.掌握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各自的措施及历史作用。
2.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俄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改革,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两次改革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和观看图片,认识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对俄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
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难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彼得大帝,诞生于1672年,是俄国历史上一位非凡的君王,为使俄国迎头赶上当时欧洲的文明进步,他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推动巨大的变革,将数百万人脱离黑暗时代,使俄国的版图不断地拓展,并将俄国推入现代世界。
彼得一世如何进行改革?取得了什么成果?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一起了解那段岁月。
一、彼得一世改革
1.沙皇的由来
教师:阅读教材P6第1自然段,结合下面图片了解沙皇俄国的由来。
图片展示:
教师总结:在反抗蒙古人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6世纪初统一了俄国。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这件事在俄国的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为沙皇俄国。
2.彼得一世改革(1689年)
(1)背景
史料1当时,俄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
由于统治阶级上层的内讧和战乱频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农民因饥荒、破产和贫困而四处逃亡,出现了大量土地荒芜的现象。
直至17世纪末,农业生产仍未得到完全恢复,农民的耕地仍比过去减少20%-25%。
为了确保足够的劳动力,地主、贵族则采用超经济强制手段,推行最原始的封建剥削方法,即野蛮的徭役制,把农民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因而丧失了人身自由,沦
为农奴。
教师:阅读史料,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学生: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
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为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沙皇彼得一世决心全面改革。
(2)内容
史料2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俄国沙皇(1682—1725)。
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
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
史料3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
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
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教师:根据材料及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填写。
教师:提供模板。
方面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军事创建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社会习俗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3)意义
史料4彼得一世的改革虽然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未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
但它却增强了俄国的军事、经济力量,使俄国由极端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较强大的国家。
因此它推动了社会进步。
同时由于军事实力的增强,为以后沙皇的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改革有何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拨: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保留了农奴制,走上了扩张道路。
思考:如何评价彼得一世?(彼得一世是“暴君”还是“大帝”?请用史实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进行点拨:
主要成就: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主要局限性:未能废除农奴制度;侵略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改革加重农奴的负担。
二、废除农奴制
1.背景
史料1俄国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
史料2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
农奴使用农奴主的土地。
农奴只有使用权,可以世代相传,封建主可以没收农奴的份地。
农奴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
农奴要向封建主缴纳人头税、结婚税、财产继承税。
农奴还要向封建主服劳役和交纳一定数额的实物作为地租。
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
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
史料3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
学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4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半岛的激战。
教师:在这场战争中俄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俄国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农奴制难以抗衡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影响:克里木战争的惨败,暴露了封建农奴制的落后,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也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史料5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教师: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有哪些?
学生交流探讨,得出结论。
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军事上:克里木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主观上: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唯有变革才能自救。
史料6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教师:结合史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目的何在?
学生:为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2.内容
教师:阅读教材P8第3自然段,找出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3.影响
史料1农奴取得的份地,按照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总共不下20亿
卢布。
史料2 在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之后,一个官员评价农奴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一个地主也有类似的感受,说农奴“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教师:农奴以高于市场价的钱赎买土地,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农奴以高出市场价的钱赎买土地,说明了改革很不彻底,农奴制改革也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合法”的掠夺。
最好的土地为贵族所占有,农民获得土地所付的赎金则高出市场价两三倍。
当农民真正解放后,实际上已经一贫如洗了。
教师:史料2中农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反映了改革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成为自由人,社会地位提高。
教师:废除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史料3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的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 600 7 954 1879年
287
42 000
51 937
教师:根据史料3,我们可以得出哪一结论? 学生: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快速发展。
教师:根据上述分析,如何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
学生1: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学生2: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俄国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