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绘画语言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画绘画语言之——点、线、面
摘要:中国画的用点用线形式多样,有的作品以点为主,有的作品以线为主,有的作品以面为主,另外还有点线面的三结合。以点为主的画面综观其形象是以点的各种样式如圆点、直点、横点中的一种或几种相结合。其画面中的线条与面也是种点成线,积点成面。作品灵活应用墨点色点之妙,更调控好点之间密不相犯、疏而不离的疏密关系。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在墨法与形象完善统一之下,灵活运用点线面的长处,将能画面处有新意境的作品来。
关键词:中国画;语言;点;线;面国画大师潘天寿说:“绘画之表现技法,不外点线面三者。在中国绘画里,以线为主,点为次,面为末。”
点、线、面在中国绘画之中除了能做造型元素外,更具有独立的审美性。合理巧妙利用点线面三者组合,能使绘画的形式与主题更加突出。下面试对点、线、面各自的艺术特点及综合使用略作阐述。
1关于点在中国画中的运用
潘天寿说:“画事用笔,不外点线面三者,然线实有点连接而成,面也有点扩而得,所谓集点成线,集点成面而也。苦瓜和尚云:…画法立于一画‟。一画者,一笔也,即万有之笔,始于一笔也,然而点却系最原始之一笔,究其源线与面实由点扩积而成。故点为一画一面之母。”[1]39虽然绘画是起源于一点,体积较小,但必须考虑周密,下笔严谨、到位。在画面上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中国画中无论山水、花鸟、人物,最难的是用点,点不可过多,要运用适宜,恰到好处,点要有力度,非一日之功所能。点在一幅画上,多点少点,点在哪里,都有讲究,运用得当可以把画的神韵揭示出来,点不得当,反而把一幅好画弄糟。可见,在绘画中作画打点应运用实中有虚法,才能显出空灵而不刻板,这种点才可把线衬活,更能线立其体,点提其神。
点有圆点、直点、横点、斜点、散点之分。中国画里点法甚多,从外在形式上有介字点、胡椒点、夹叶点、平头点、垂露点、鼠足点、米氏浑点、破竹点、破墨点等,从色彩深浅变化上有焦墨点、浓墨点、重墨点、淡墨点、彩色点等。具体用点的方法也很讲究,例如画树点叶时,笔头先濡淡墨,再濡浓墨,即先淡后浓。要有浓有淡,外浓里淡。点在纸上时就是先浓后淡,由于在宣纸上墨色之间的自然过渡,也显的柔和。
2关于线在中国画中的运用
线在空间里具有长度和方向性的细长形象,在绘画中最富表现力,并带有很强的情感倾向,线条是构成美术作品的重要因素。绘画的线条,是经过艺术家对自然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后提炼出来的一种造型元素。中国画一直以线条作为造型基础,它是最能概括形象复杂结构和特征的手段,故国画最讲究和注重线的运用。
用线的方法较多,在人物画中就有“十八描”之法。从用笔特点上线条可分中锋线条、侧锋线条、逆锋线条、顺锋线条、全锋线条、藏锋线条、露锋线条及圆笔、方笔等。在这几种线条中首推中锋线条,它的最大标志是笔锋集于线条中央,不能放任笔锋跑偏。中锋线条在国画里很重要,它的艺术效果有含蓄、圆浑后重的感觉。中锋线条行笔要快慢结合,太快了容易轻浮,太慢了妨碍流畅,提按时相对要均匀,行笔要稳重些。故高手作画有“屋漏痕”之感。侧锋线条墨色丰富,奇峭多变,在线条运行间容易形成飞白,进而得到虚实变化的笔墨情趣,线的两边或一边容易产生毛涩而无光滑感,增强了线条的形式美。因此,在用线上前辈大师通过不同的用笔使线条产生不同的品格,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层次,如光滑的、滞涩的、柔软的、坚硬的、活泼的等等。
3关于面在中国画中的运用
构成绘画形体除了点和线外还有面,面在中国画中同样也是一个主要的角色。面是相对于点和线而论的,实在是有点和线扩展而成,一般在画面中所表现形象面积较大的被称为一个面。如一个很大的点或在花鸟画中的一片芭蕉叶或几根线条勾出的石块均可视为一个面。中国画很注重构成物象的体积之面,如山水画中画石头时就有“石分三面”的要求。画中面的形状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圆形之面给人感觉是饱满和内收的,方形之面给人感觉是坚实和向外扩张的,三角形之面给人感觉是稳定和永恒的。如潘天寿花鸟类作品中的很多石块都是棱角分明的,或方或尖,产生一种强悍、阳刚之气,一种力量、精神的延伸。面在画中很显眼,有分量感,故在面的处理上一定要把握好形状、大小、浓淡、虚实的变化及面中点线的组合。
4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中国画的用点用线形式多样,有的作品以点为主,有的作品以线为主,有的作品以面为主,另外还有点线面的三结合。以点为主的画面综观其形象是以点的各种样式如圆点、直点、横点中的一种或几种相结合。其画面中的线条与面也是种点成线,积点成面。作品灵活应用墨点色点之妙,更调控好点之间密不相犯、疏而不离的疏密关系。
以线为主的画面其形式是以长短、曲直、细、浓淡不同的线条来组织处理线条间的矛盾关系,如表现梅花的绘画,关键是画好枝干的穿插,也就是突出线条运动变化产生的节奏与律动。而周韶华的《天山系列》,则给人以直线运动的阳刚之美。因此不同的用线会产生不同的意境。
在绘画中,往往点线面相互结合没有完全独立分开,因此才使画面似交响乐一样更动人。在中国画中尤其是花鸟画一科中,点线面的表现手法一般来说较为直接。因为许多被表现的物象本身就符合表现手法上的点线面关系。
5结语
对于国画绘画语言与技法,这是一种无止境的探索,正是由于成功的探索来推动着绘画的发展,从而影响着评价标准与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