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摘要: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全,是国民经济中的头等大事。本文就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主要因素,并对此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为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对策

“粮食安全”的概念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74年11月在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其含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因为粮食安全具有极端重要性,因而必须确保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而对于我国这一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来说,它对战略性地位的极端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的。

一、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一)从国际指标判断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曾对衡量粮食安全状况提出单一的指标——粮食安全系数,即世界谷物储量占消费需求量的百分比。近几年,国内外理论界人士又提出诸如粮食外贸依存度、粮食储备水平、粮食产量变异系数、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等指标。如果仅从这些标准判断,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当年产量加现有库存仍是供大于求的格局,完全可保证市场供给。

尽管如此,由于资源禀赋、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战略选择等不同,这些指标都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尚不健全、效率较低,粮食市场区域分割现象依然存在,分配环节也缺乏有效的向贫困人口传导的机制。这些都预示着我国粮食安全仍然潜伏着一定风险。

(二)从基本国情和发展现状判断

从基本国情看,我国农业发展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首先,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其次,耕地后备资源短缺,耕地总量不足。再加上目前我国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防灾抗旱系统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很容易受到气候、市场条件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上述问题既有历史遗留下来的,也有不可控因素形成的,不但制约了我国粮食安全能力的提高,而且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并没有消除,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总之:无粮不稳,无粮则乱。粮食安全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危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

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粮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粮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不断的减少,据统计从1997年到2002年五年间因建设用地,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结构调整等减少的耕地约在20700万亩左右。2003年人均耕地为1. 47亩,只有国际人均耕地面积的1/3,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所有这些与我国人口的增长形成了十分尖锐的矛盾。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可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这是党中央正确分析我国耕地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所做出的正确决策。保证粮食安全关键是保护耕地,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二)产出效率不高

1.耕地质量差。近年来我国耕地质量在不断下降。这集中反映在耕地优减劣增,而发达地区耕地锐减所造成的损失是不能以不发达的地区或西部地区新垦地面积的增加所能弥补的,而且我国耕地的70%基本上处于干旱、半干旱的地区, 60%的耕地处于交通不便的地区、半山区和丘陵。这些耕地在目前这种生产力水平下实现快速增产的可能性不大。更糟糕的是近年来我国土地退化较为严重。43%的耕地在退化, 30%左右的耕地在不同程度的受水土流失的危害。草原以每年200万的速度在退化。我国耕地质量形势严峻。

2.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表现在,我国的农业生产绝大部分处于小农业分散生产经营的状态,不易形成先进的生产力,不易形成规模化收益。此外还表现在:耕地利用率低下。任意改变耕地用途或抛慌耕地。在良田上面兴修花园区、大学城等行为屡见不鲜;生产经营方式粗放,集约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下。所有这些都严重的制约着我国粮食的生产。【2】3.种粮效益差。前几年是由于粮价的下跌或零增长造成了“谷贱农伤”的局面,使国家不得不实行粮食最低价保护政策。而近几年粮食价格在不断上升。但是随着粮价的上升,化肥、农用机械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也随之上升,而且其上升的幅度大于粮价上升的幅度。农民仍然未能从中受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由于比较成本的驱使,使很多农民转而从事比较成本收益较高的行业或从事其它农作物的种植,从而造成了粮食耕地面积的减少的粮食的减产。

粮食安全作为一种公共品,如果仅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会陷入囚徒困境。假定局中人为A地区和B地区的农民,其策略分别为生产粮食和放弃粮食生产,生产别的农作物。A地区和B地区的农民的博弈阵如下:

B地区农民

生产粮食放弃生产粮食,生产别的农作物

A地区农民

放弃生产

粮食

若没有政府干预,A地区和B地区农民都是根据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选择利于自己的策略。双方博弈的纳什均衡是放弃生产粮食,生产别的农作物。

三、增强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一)确保我国的粮食耕地面积

要切实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国务院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3]7号)的要求以及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采取严格保护耕地的措施,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加强土地管理的法制建设;稳定粮食的种植面积,保证耕地质量;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加强对农业集体地的管理。这样就可以大大改善我国耕地锐减的状况。此外还要做好占用耕地的补偿工作,做到占补平衡。国家和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可以有计划的组织复垦和开发耕地,从而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

(二)保护耕地并强化农民种粮的激励机制

稳定和增加粮食供给,首先要保护耕地。当耕地减少速度超过粮食单产增长速度时,就已经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非农用地过快增长是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的首要因素。我国己意识到保护耕地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2003年我国政府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国耕地保有量应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虽然目前我国耕地减少的状况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逐步推进,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我国将继续面临耕地较大占用的压力

其次是鼓励农民多种粮食,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的措施除了提高粮食收购最低价格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