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结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素质拓展训练的现状
收稿日期: %$$T + *$ + *T 育阳( 作者简介: 张氵 , 男, 广西钦州人,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团委书记、 助教, 研究方向: 体育教育。 *9(#—) !"
教育教学研究
拓展活动的发展建立起一个平台。这是香港首个具有系统及 明确地推广、倡导学术研究和巩固本地素质拓展辅导发展的 组织, 它将素质拓展活动逐步迈进专业化。 "# 年代中期,素质拓展训练从香港经广州引进,其后便 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 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类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 能、 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 人格训练、 管理训练等。现在 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素质拓展训练公司,逐步渗透到各个领 域。 研究表明,人们通过阅读可以学习到 $#% ,通过听可以 学习到 $!% , 而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则能学习到 &#% 。这就 是体验式学习越来越盛行的原因。 目前, 素质拓展训练还在初级阶段。’##’ 年在教育部体 育卫生司的倡导下,我国已有 ( 所高校进行了素质拓展 ( 户 外 )训练课程的尝试,首次在体育课中引进了素质拓展拓展 训练的内容。教育部体育卫生司计划经过几年试验后,将于 户外 ) 训练列为高校体育课内容。 ’##( 年将素质拓展 (
!" #$% &’()*"+#*’" ’, “ !-#.+/0 1’-"0” +"0 23 4%+5$*"6
:;)<& =0 + >38? , &038?@A =701B CD35D4E F7GGD?D, <388A8? !#$$%#H FBA83 7)8#/+5#9 IBD 74?38AJ J7KLA831A78 7M L71B “ 7012345 L7085 ” 385 NO 1D3JBA8? 2AGG B3PD J7KQGDKD8134> 35P3813?DE. R1 AE 7M ?4D31 EA?8AMAJ38JD A8 4DM74KA8? 1BD 1435A1A783G D50J31A78 K75DG 385 AKQ47PA8? 1BD 7PD43GG S03GA1> 7M 1DD83?D4E. IBAE DEE3> 5AEJ0EEDE A1E 8DJDEEA1> 385 MD3EALAGA1>,385 E0??DE1E 1B31 1BD J7KQD1D81 5DQ341KD81 357Q1 3J1APD KD3E04DE 17 Q47K71D 1BD J7KLA831A78 7M L71B . ; :%; .’/08 9 “ 7012345 L7085 ” NO 1D3JBA8? ; B3PA8? J7KQGDKD8134> 35P3813?DE ;J7KLA831A78 素质拓展训练也叫历奇训练,现在一般叫素质拓展训 练。素质拓展训练以其 “ 先行后知 ” 的体验式学习方式, 通过 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 促进果敢、 顽强、 自信、 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这种 新的教育方式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 推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青 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 学有很多相容性与相似性, 两者的结合是有可能的。 件和人工设施,通过训练来提高海员们的心理素质。英国的 科学家也发现了这一现象,也在其后利用某些条件训练有关 人员的心理素质, 强化他们在危机中求生存的意志和能力。 %. 素质拓展训练的作用 “ 素质拓展训练 ” 的作用体现在突破个人心理极限、 熔炼 团队、 提升领导情商三个方面。英文为 “ , 就是 /01234567085” 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 特定的训练项目, 在解决问题、 接受挑 战的过程中, 激发个人潜能, 增强团队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使学员达到磨练意志、 陶冶情操、 完善人格、 熔炼团队的培训 目的。这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 #. 素质拓展训练在我国的发展过程 *. 素质拓展训练的来源 二战期间,盟军的给养货轮航行经常在北大西洋宽广的 水面上遭到德国潜艇的突然攻击。货轮沉了,船员们弃船跳 海, 大部分人葬身海底, 只有少数人活了下来。德国教育学家 汉恩发现,这些幸存者并不是身体素质特别好的,但有良好 的心理素质和强烈的求生欲望。于是他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 素质拓展训练在香港于 ($ 年代开始萌芽,至 9$ 年代中 期, 一群资深的教育家、 社工将 “ 尊重为先 ” 的理念带入素质 拓展活动中,素质拓展活动从技巧训练渐渐加入个人成长的 元素。*99( 年一群热心的素质拓展工作者, 自发定期举办研 讨会,分享各个机构在素质拓展活动的发展、动向及面对的 为本地素质 困难, 并于 *99’ 年成立香港素质拓展辅导学会,
./.0/.
与团队成员坦诚面对, 分享个人体验, 提升自我认识的作用, 真正做到 “ 做中学, 学中教 ” 的教与学的互动, 从而达到 “ 学” 是一种乐趣。而体育教学是以 “ 做或练 ” 为主, 同时注重体能 与技术的练习,如果引进素质拓展训练中的体验与分享,将 极大地活跃体育课的气氛。从场地运用上看,体育课一直来 都是户外上技战术课,户内上理论课,如果天气不好还要增 加理论课。而素质拓展训练可在户内或户外进行,一旦确定 训练的内容, 它的执行力是不容许改变的。这样, 课堂内容的 实施和目标的完成更有针对性和持续性,团队精神和磨炼意 志品德不再是一句空话。 更好地激发潜能、 熔炼团队 *) 两者结合, 通过亲身参与, 促进相互的信任、 理解、 沟通与合作; 培 养团队合作意识,改善沟通意愿和技巧,在群体中建立和谐 的关系。同时, 激发个人潜能, 引导参与者从正面去考虑问题 的意识与积极的心态, 增强参加者自信心、 责任感、 进取心和 使命感, 锻炼处理困难的技巧和应变能力。户外 + 野外 , 训练 是素质拓展训练中的一部分内容 - 也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项 目,既锻炼学生的体力和意志力,也激发学生潜能与合作精 神。因此, 户外 + 野外 , 训练是素质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相结 合的一个典型。野外环境本身有其独特性、气候变化不可预 知性。当我们身处大自然中, 大自然就像母亲, 不断召唤, 盼 望每人返回她的怀抱, 享受她的空间, 使我们心境平和, 勾起 对生命的惊喜和敬畏。而又像严父一样,予以鞭策,给予挑 战, 推动成长。如远行、 露营、 登山、 定向、 狂风、 暴雨等环境与 气候的变化, 都要参与者付出体力、 意志力、 毅力、 冒险精神, 并激发潜能与合作精神,在克服和战胜大自然后,挑战了极 限, 超越了自我, 熔炼了团队。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三、 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可行性
从素质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的性质和当前我国的实际 看, 两者的结合是可行的。 $) 教学目的的和教学方式具有相似性 在教学目的上,两者都是通过个体锻炼或活动的安排, 体现学习的主体性,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 悦。在个体的展现和团队建设中,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教学形式上 都采取了集中讲解、分组练习,再总结归纳,最后展示或分 享。 ’) 两者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相容性 首先 - 两者在教学过程中设定课程内容 - 都是通过参与 者共同努力 - 敢于面对困难 - 不畏艰辛 - 不断挖掘参与者的潜 能来完成教学内容的。其次,两者在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具 有较高的安全性。素质拓展训练中的一些空中项目和体育课 中的双杠、单杠还有跨栏等,只要有合理、正确的保护措施, 可以保证学生的安全。第三,教学过程中都是要求学生通过 实践得到身体发展与心理健康双丰收。
%$$( 年 * 月 第 *( 卷 第 * 期
广 西 青 年 干 部 学 院 学 报 U70483G 7M &038?@A =701B CD35D4E F7GGD?D
U38. %$$( V7G. *( <7. *
!!!!!!!!!!!!!!!!!!!!!!!!!!!!!!!!!!!!!!!!!!!!!!!!
浅谈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结合
育阳 张氵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 广西 南宁 !#$$%# )
摘要: 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育各有优势, 两者的有机结合, 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更 好地激发潜能、 熔炼团队。两者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具有相似性, 教学过程也存在相容性, 教师对两者结合的掌握较容易, 因 此, 两者的结合是可行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措施, 促进两者的结合。 关键词: 素质拓展; 体育教学; 优势互补; 结合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0-10的研究,拓展人们的思路,加深人们的认识,从而形成共识, 点面 ($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其纳入学校体育教学中, 结合逐步推广 两者的结合虽是一种新生事物,但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和 水份, 它定能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 首先, 领导重视。 教育行政 主管部门应从提高我国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高度上来抓,通过 对符合要求的学校进行考核后确立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 学课题训练基地并授牌,为纳入到体育教学做好政策上的支 持。其次, 资金投入。作为一项新生事物, 需要相应的场地和 器材,才能顺利地开展,因此适当的资金投入是强有力的后 勤保障。第三, 以点带面, 逐步推广。通过试点的大量实践和 跟踪调查以及教学质量反馈, 积累实践经验, 逐步推广。最终 目的是在全国所有的各级各类学校都把素质拓展训练与体 育教学结合起来。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 组织专家统一编写教材, 素质拓展训练在学校体育课的实施,教材的编写是必须 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建议将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程、健康 课程结合起来,开发编写地方试点教材,首先使素质拓展训 练在地方中小学校中很好地开展。其次, 有了教材, 还必须选 择有能力实施的人才进行教师队伍的培训。而师资可以从体 育老师或其他学科中有兴趣的人,分批按计划的培训,逐步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 &$ 完善和保障教学基础设施 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试点学校,争取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 的支持,在原有的基础设施上开发一些简易的适合在大中小 学校开展的项目, 在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各建立部分试点 的培训基地, 使素质拓展训练得到硬件上的保证。 提高两者结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 不断总结经验, 有了师资的保证,以训练基地为依托,通过大量的素质 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并定期举行研 讨会, 交流各自的经验教训, 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两者结合的 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只要两者结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提高了, 那么, 我们的教育目的才会真正达到。
!!
教育教学研究
#$ 教师对两者结合的掌握较容易 作为体育教师 % 对体育教学组织与实施不会存在任何问 题, 同时, 对素质拓展训练也容易掌握。通过对体育教师的培 训, 可以很快认识素质拓展训练目的、 特点和方法, 掌握素质 拓展训练项目的布置与规则。只要认真学习和一定的实践, 体育老师就会清楚素质拓展项目的训练目标和要点回顾,掌 握学习技巧,并能顺利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在团队总结分 享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在感悟中学到知识并运 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 参与对象对素质拓展训练已经有一定的认识 经过多年的宣传和实践,我国学生对素质拓展训练的目 的、 内容、 方式和效果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 把素质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结合起来,他们不会感到很突 然、 很生疏, 而是感到似曾相识而乐于接受。 共同推进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 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必要性
每个人都面临着知识的不断 ’$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 更新。为了适应社会,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我们必须开发有 效的学习手段来增强我们的学习能力,体育教学也不例外。 素质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的结合,就是增强学习效果的一种 尝试。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 两者结合, 多年来,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都是一种模式走下去,并 且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要调课、停课首选是图、音、体、 美、 劳, 严然成了应试教育有力护卫者。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也 制定了有关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有关管理条例,但也只是停 留在个体体能的层面上。体育课教学,让学生接受一门或几 门体育项目外,掌握一定的技战术和锻炼的技巧以及磨炼意 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而素质拓展 训练以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利用特 定的环境, 通过培训师精心设计的训练项目达到 “ 磨练意志、 陶冶情操、 完善人格、 熔炼团队、 挖掘个人潜力、 提升管理水 平” 为训练目的, 全面提高受训者的人格品质、 心理素质和团 队精神。因此, 两者的结合, 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和身体素质。 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 两者结合, 从课堂的组织形式上看,体育课的组织形式显得有些呆 板, 不够灵活。素质拓展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游戏、 特定的户 内场所或未知的大自然环境,使受训人员在活动中亲自参与 来获得个人的体验和感悟。其核心是 “ 经历—体验—成长 ” , 也就是在 “ 做中学 ” , 其本质是一种体验式学习。然后在老师 的引导下提出问题,让团队成员共同交流,不断总结个人在 团队活动中所做的一切,不管是积极的还是不足的,都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