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ppt课件(57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拓展
1、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 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 2、哪个国家的哪个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美国· 阿姆斯特朗 3、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38万多公里 4、月球的直径是多少? 3476公里
5、介绍记叙文
(1)记叙文定义: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 内容的一种文体。 它是用来描述事物发 展全过程的文体,它包括时间、人物、 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6要 素。
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 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离地9分5秒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 19日晚8点33分 19日晚9点32分 20日上午7点32分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21日上午11点39分 11点51分 22日0点15分 22日上午6点35分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拓展阅读
关于月亮的神话
1、吴刚伐桂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 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 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里砍月桂,但月亮 中的月桂随砍随合,砍伐不尽,因而后世 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 桂的形象。
吴刚伐桂
2、玉兔捣药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洁白如 玉 ,称为 “ 玉兔 ” 。这种白兔拿着 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 ,服用此等 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 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古时候,文人写诗 作词,常常以玉兔象征月亮,像辛弃疾 的《 满江红· 中秋》即以玉兔表示月亮。
二: 升 空
三: 登 月
四: 返 航
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赏析
1.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间测 光 的量 反 月 精月 射 面 确球 镜 上 距与 , 离地 用 的 球以激 月球车天线 将摄影机的影 像讯号传回地 球
安装在月面上的 月震仪
(5).插上美国国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研读赏析
2.作者为什么将时间精确到了秒?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 文章,二太空探索,对数字 的精确度要求十分高,这些 数字主要是体现本文语言的 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 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研读赏析
3.通过学习,我们对人类登月的全过 程,已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人类 登月有什么意义呢?(用课本中的语 言回答)
品味语言
“这一小步, 对于一个人来说, 是小小的一步; 对整个人类来说, 是巨大的飞跃。” ——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 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 大的飞跃。”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 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 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 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 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 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 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嫦娥奔月代表了我国 古时人们对神秘月球的 无限向往。
如今,幻想已经 变为现实。1969 年7月21日,人类 终于登上了月球 。
月亮上的足迹
朱长超
朱长超,1944年生,上海人,
当代科普作家,上海社会科学院信
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 院思维科学研究所教授。 主要著 作有《思维的历程》、《思维与 智慧》、《开发自我》等,科普
文章《月亮上的足迹》《向命运
挑战》《玩出了名堂》被收入全 国中小学语文课本。
读准字音
畅谈( chà ng)
昂首( á ng ) 液氧( yè )
可望而不可即(
日壤( rǎng ) n ) 溅落( jià 小心翼翼( yì ) jí )
词语解释
里程碑: 比喻在历史发展 过程中可以作为 标志的大事。
记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时间: 1969年7月16日 人物: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地点: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发生的事件: 探索月球的过程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整体感知
2、在书中找 出表示时间的 词语,并且了 解整个事件是 如何发展的。






1969年7月16日上午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
尽情的谈。 畅 谈:
昂首挺立: 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遥遥在望:
可望而不可即: 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 近。即,靠近,接触。
形容距离远,形容时间长久。 遥 遥: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 思考:本文写 了一件什么 事?按什么顺序 写的? 请用简 洁的语言 概括(时、地、 人、事)。
(2)记叙文的特点:
第一,要交代明白。 第二,线索清楚。 第三,人称要一致 第四,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 结果要详细。
(3)记叙文的分类:
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 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 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 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一面》。 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 怀为主,如《春》。 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 抒怀,如《白杨礼赞》。
真实的月亮
1 月球表面温度: 最高温度 = + 127 摄氏度 最低温度 = -183 摄氏度
2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 1.62 米/秒2 (为地球表面重力 加速度的1/6) 3 月球表面脱离速度 = 2.38 公里/ 秒
4 月球年龄 ~ 4600000000 年
•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与
月 球 概 况
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月球 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 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 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荒漠.还有
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
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 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地球与月球相距38万千米。
嫦娥奔月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 阳的英雄后羿的妻子,她因 为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 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捣 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 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 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 寒宫,遥望人间。
宇航员进入梦乡 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舱打开舱门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飞船进入大气层
整体感知
3.登月全过程 可以分为几个 阶段?
一: 准 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