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能力复习题
题型:①单选②多选③辨析④论述⑤论文⑥案例分析
(单选以概念为主;案例分析题主要以关于教师教学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等分析,教学与科研关系)
一、单或多选题:
1、(广义)的教师是指有目的地增进他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他人的思想品德及身体、
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人,如学校里的校长和其他管理人员、学校教师、社会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家长等。(狭义)的教师特指学校教师,是指学校中以培养人为职业,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其智力、能力和体力的人。
2、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教师职业的社
会权利、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
3、教学是教师活动的基本内容。
4、教师的一般心理特点:善于思索、求真求是,重德才、轻名利,自尊自重、独立性
强。
5、教师职业的心理特点:爱生爱才、善启善诱、勤学敬业、以身作则。
6、专门职业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
7、教师专业化的含义: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
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
8、“关注”阶段论:第一阶段为任教前关注阶段、第二阶段为早期求生存阶段、第三阶
段为关注教学情境阶段、第四阶段为关注学生阶段。
9、改革教师教育课程: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性课程、整合课程内容。
10、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水平是构成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部分,这三个方
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
11、舒尔曼认为教师必备的知识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
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有关教育脉络的知识、有关教育的目的目标。
12、专业理想:是指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有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
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专业情操: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德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
专业性向:是指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应具有的人格特征,或者说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
13、林崇德(2002)将教师的教育能力归纳为两种:一种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一种是狭义的教师的教育能力。
14、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机智等五种能力。
15、设计教案的能力: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预测学生行为、准备教学媒体、分配教学时间。
16、导入新课的能力:集中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明确教学目的、自然进入新课。
17、提高教学语言的技艺,关键在于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18、班级管理要遵循民主和科学两条原则。
19、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理论素养、科研意识、科研方法和技能等。
20、有志于教育科研的教师,首先要学习教育理论。
21、教师要发展自我,首先要有清楚的自我意识。
22、师德的特征:内容的社会性、表现的统一性、抉择的自觉性、功能的调节性。
23、师德情感:是指教师个体在教育活动中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师德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师德意志: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按照师德规范要求,自觉克服困难,作出行为抉择并坚持到底的心理过程。
师德行为:是指教师在师德认识、师德情感、师德意志的支配下,在教育活动中对他人、集体、社会所作出的反应及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24、师德动机:是指在职业道德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职业道德行为的直接原因或内部动力。
25、师德形成过程的特殊性:时间性、反复性、复杂性。
26、与知识的获得相比,事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更大的反复性。
27、师德形成的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内化阶段、角色外化阶段。
28、影响师德形成的因素(当前师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职业认知错位、职业评价偏差、职业情感淡漠、职业行为商品化。
29、教师教育影响力:是指教师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
30、职业素质是指从事某项专门职业的人自身所必备的基本品质。
31、认知品质: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个体认知活动的机制和水平的人格特征因素,是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的最基本的成分。
32、教师应有的情操:教师的道德感、教师的理智感、教师的美感。
33、自我定向适应性包括:生活适应、生理适应、职业适应、学习适应。
34、社会定向适应性包括:社会环境适应、人际环境适应、应激情境适应、职业角色适应。
35、教师职业素质:是指教师从事教师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生理、专业和心理素质。(P21)
36、职业意识:教师的职业需要、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气质。
37、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稳定性、基础性、综合性、发展性。
38、从意识活动的特点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
39、从意识活动的内容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生理、社会和心理三个维度。
40、从意识活动中的自我观念看,又可把自我意识分为现实的、投射的和理想的三个维度。
41、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首先就要有清晰的自我意识。
42、自我观察是提高自我意识水平的关键。
43、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
44、人际关系主要包含人际认知、人际情感和人际行为三种成分。
45、提高教师人际关系的质量:互通信息,增强交往。互勉共进,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心理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