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恶化进一步加剧
我国在获得巨大经济发展的背后,却付出了更大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大量消耗甚至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的。
改革开放后,我国生态退化的局面不但没有得到扭转反而更加严重,如果继续实行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问题只会变得更加严重。
空气持续恶化,水污染日益严重,金属污染呈现高发态势。
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任务表明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目的就是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的品种数量每年减少,野生生物物种正以每天消失―个种的速度走向濒危甚至灭绝,很多生物物种通过各种方式流失海外;同时,已有近500 种外来物种入侵我国,给我国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威胁。
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及国国民经济有关行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到每年1198.76 亿元。
12 由于任何物种都是不可再造的,每一物种的灭绝,将直接影响到自然的生物链,会波及到其他动植物的生存与发展,也带来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急剧破坏。
四、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人类大面积砍伐森林,对于动物来说森林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居所。
森林中的植物为它们提供食物,森林没有了,它们便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于是鸟类和哺乳动物大幅减少。
鸟类少了各种害虫失去了天敌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大量砍伐森林还会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水旱火灾等等灾难。
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生态保护法律实施效果欠佳,我国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并不完善,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及系统化的考虑。
我国的生态状况十分严峻。
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位。
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不断增加。
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
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7%。
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因缺水影响城市工业产值2000亿元;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等等。
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
因此,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首先,化肥、化学农药、地膜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地膜数量最大的国家。
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不但使环境污染加重,土地性状变劣,地力衰退,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食物质量。
其次,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的变动使得人口居住特点由分散变为集中,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逐渐突出起来。
相当多的村镇大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路边和河沿成为堆放垃圾的主要场所,污染了农村当地环境。
9再次,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出现了由城市向农村急速蔓延的大趋势。
由于乡镇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设施,大部分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农村的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
目前乡镇企业的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增长之快,远远高于城市的工业企业。
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乡镇企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节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成因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界提出了生态文化范畴,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学艺术等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成果不断涌现,生态省(市、自治区)、生态草场建设等生态文明实践不断展开。
但是,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在精神形态层次,还是制度形态层次和物质形态层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人民生态环保意识水平低
一直以来,国民接受的教育就是“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下,我们很少关注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盲目开采自然资源,破坏环境,以求得经济的高速发展。
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生态意识的淡薄,此类例子比比皆是。
在过度信奉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前提下,我们缺乏生态环境意识,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一味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粗暴地对自然界实施所谓的征服行为。
不顾生态,更缺乏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长远的、可持续的循环利用观念。
生态文明从整体主义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承认人的价值,又承认自然万物的价值。
生态文明价值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它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但从我国的现实来看,生态文明价值观还只是点燃在社会精英群体中的星星之火,而未能在广大民众中形成燎原之势。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历史上看,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社会。
在农事活动中,人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农业文明内涵的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使我国幸免于过早地遭遇发达国家因工业文明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但却在客观上抑制了我国民众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性。
而且,在改革开放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曾处于物质生活资料极度匮乏、生命难以为继的窘境。
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久压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物质欲望,人们疯狂地追求财富而无暇顾及生态破坏与否。
因此,当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而环境问题频发时,我国民众的生态意识水平并没有随之迅速提高,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利害相关的环境问题,也就是说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长期以来是停留在非常表层的功利层面的,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很容易被眼前的其他利益欲求所取代和置换。
而这种现实状况也在客观上限制了与‘环境关注’相关联的理论的萌生与发展”。
因此,民众生态意识水平的低下,使得我国很难孕育出生态文明的思想元素,精神层次的生态文明观很难在我国自发产生。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浪潮的高涨以及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的有识之士,通过译介西方的环保著作,或者说,通过外部输入的方式刺激了我国生态文明的产生,出现如环境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化’、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神学、生态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
它们以不同的理论形式,诠释着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力图促成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的生态化转变。
但是,由于我国学者基本采用了西方的话语体系,其言说方式对我国民众而言是陌生的,甚至是怪异的,很难激起民众的共鸣;此外,西方的激进环保主义把保护自然抬高到压倒一切的地位,这也是不符合我国的国情的。
虽然我们亟需保护环境,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要发展,我们必须把环境问题放
到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来考虑,求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激进环保主义固然体现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但它的理想主义色彩是需要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来支撑的,在我国这样一个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发展中国家,激进的环保主义很难深深地扎下根来。
正是由于由外部植入的生态文化理论带有较重的西方文化色彩,缺少介入我国现实的社会心理基础,所以,生态文明观很难在民众心中扎下根来。
二、人口压力大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就会产生一系列经济、社会及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即所谓“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地区,当地居民为了满足住房、事物、烧柴等需要,出现无节制的对森林滥伐,对草原滥垦以扩大耕地。
这种行为的结果,造成了地面大片森林被毁,大面积草原遭破坏,导致地面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扩大的严重后果。
据史料分析,我们炎黄子孙的发源地黄土高原由原来树木繁茂的绿州变成现在的树木少见的黄土高原,也是由于我们的祖先滥砍滥伐所造成的。
地球是一个有限体,地球上的各种物质以其有限的数量,参与各种循环和反应。
而矿物的循环需要亿万年时间。
人口的增多,使得各种循环产生了不平衡性。
中国人口的发展似乎已经达到了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人们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有超过环境的供给极限的趋势,世界也开始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
然而,在一定的时期内人口基数是基本不变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来看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发现,人口素质的高低对环境的影响是最根本的。
经济市场化改革以来的二十多年里,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时仍然不断地追求着更高质量的生活,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对环境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三、大力发展重工业战略
我们一直盲目追求GDP的高增长,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之路,在取得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这使得我国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都处于十分严峻的局面,对国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瓶颈,也是影响和威胁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的环境问题,不是一个专业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根源是扭曲的发展观”,这种发展
观片面注重经济增长,忽视其他社会环境问题,是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推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个别地方还相当严重,自然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
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我们就此作了一番调查,其状况不容乐观。
现实依然严峻,主要是因为工业的污染。
工业污染。
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
污染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及各种噪音造成的,可分为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噪音污染。
这些污染如不预防和治理,人民正常生活条件将遭受到严重破坏,后患无穷。
工业污染不仅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而且对环境更是一种威胁。
但是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四、法律、法规政策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到位
在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层次,虽然我国在“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环境保护制度化”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这一层次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是以最高官方文化的形态存在着,并没有对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构成有效的约束。
这与制度本身的漏洞是密切相关的。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民主和法制的保障。
“中国已有40余部环境法律法规,但由于规定的权限不够,这些法律还不能够完全保护人民的环境权益”,不能保障公民实现其民主权利,“公民不能普遍有效地参与国家环境管理,不能有效地行使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督、检举和控告权利;不能在环境破坏损害其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时,取得保护和赔偿;最终也就不能获得国家所赋予的公民在享有较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权利”。
在执法方面,“由于收益者与承担者背后的社会力量悬殊很大,导致执法不严、弹性执法、差别执法”。
而且,很多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经费严重不足,基本是靠排污费运转。
环保执法部门与污染企业“共生共荣”,甚至出现了“污染越重,环保越富”的怪现象。
因此,环境执法者也就很难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第四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一节改变思维方式,提高全民族生态意识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
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与生态文明要求相适应的思维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体国民的参与和自觉行动。
因此,应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普及生态环境知识,以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
一、持续开展生态教育,提高全民忧患意识
我国是一个有着完整的环境文化体系的民族,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和崇拜各种自然之神,传统的以“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为核心的环境文化体系的形成,是祖先们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这种文化不仅是个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从中找到树立环境意识的根据,而且这种文化总是现实地发挥着用。
以文化因子的形式渗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这种文化提供给人们一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尺度。
中华文明的延伸和发展是与中华民族深厚的环境文化分不开的。
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这一文化根基,它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就会迷失方向。
因此,必须动员全社会都来重视参与,形成强有力的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
营造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首先要更新人们的环境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
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的人与人的关系。
如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构与组织、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采取确立生态意识的教育措施等等。
科学的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想,吸收了当代世界的文明成果,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首先,科学发展观注重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长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也无法长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了经济的又快又好的发展。
”但是由于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发展,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问题,也日益地凸显出来。
人均资源的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自然环境的保护同资源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保护环境同样是我们的基本国策。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监督
无论是政府还是其它的社会团体,都应充分的鼓励公众积极的参与生态保护和监督。
保护生态环境,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团体的事情,它有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也必须实现全体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根本转变。
为此,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
要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普及环境科学和环境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族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各种评估、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此外,还须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
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
高等院校应有计划地设置有关环境保护的专业或课程。
要把生态道德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要加强媒体对环保问题的报道,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
为此,建议在中央电视台开设专门的环境频道,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第二节改变生产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
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我们的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话,那么我们的生态也会是文明的。
一、努力实现从资源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改变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而可持续发展又要求我们处理好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所以我们应当在经济发展中,将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两型社会”即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它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切入点,将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求城市圈经济系统在经济发展中更多地考虑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并着重考虑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而产业结构的调整的目的是将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使国民经济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从而,两型社会在建设中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传统的经济系统把整个经济社会看作一个独立的经济系统,没有特别考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
现代环境经济学在传统经济系统的基础上将生态环境包容进来,把生态环境看作整个经济——环境大系统的一部分。
生态环境被看作可以提供各种服务的一种财产。
这种财产的特殊性在于,它提供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生存支持系统。
在现代经济——环境大系统中,只有与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特征相适应,并发挥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的产业结构才能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与市场竞争力。
如果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那么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就拥有优越的生境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物质基础。
从而使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升级,并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
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
坏,并且不断恶化,那么产业结构调整将缺乏生态环境的生存支持,产业结构也将难以被优化升级,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所以,建设两型社会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从而,使得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步入现代经济——环境大系统的良性发展之中。
三、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模式。
工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战略任务。
资源消耗减量化是当前促进工业循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重点推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
加强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突出抓好节约用电,进行节电技术改造,推广电动机变频、电能质量改善和余热、余压发电等技术,提高用电效率。
加强节水工作,对重点用水单位实施定额管理,推动高耗水、高废水排放单位节约用水,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中水回用和“零排放”等节水技术与产品,建设节水型企业。
加强工业用地管理,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提高企业用地产出效率。
加快新型墙体材料发展。
推动绿色制造,严格设计规范,促使企业加强原材料消耗管理,提高原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
以提高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和废物)综合回收利用率为目标,抓好综合回收利用,促进可再生资源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资源循环利用产品与技术,促进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新兴行业的发展。
建立和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
第三节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加深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我们做到了节约资源,也就保护了生态环境,进而对建设生态文明做了大大的贡献。
一、倡导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