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
◆刘娇娇高玲
(北华大学护理学院
)
伴随着环境的恶化、疾病的增多和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居民的健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健康素养是近年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面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本文介绍了健康素养的发展、定义和评估工具。结合目前国内外健康素养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健康素养的研
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
健康素养健康教育健康促进
健康素养作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国内外政府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它既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目标,也可以衡量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结果或产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其具有核心作用。尤其是近五年来,随着社会对国民的健康素养的关注,国内对健康素养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
一、健康素养的提出
健康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1974年一篇题为《health education as social policy》的论文中。20世纪80年代末,健康素养的研究才逐渐开展。2006年,中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公众健康素养状况的调查。2007年我国政府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作为提高人口素质的三个基本点之一。2009年卫生部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中,明确指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既是重要目标之一,又是各项指标最终实现的基本保证。
二、健康素养的定义
目前,各国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比较接受NLM和WHO的定义。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的定义: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取、理解、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做出适当的卫生健康决策的能力。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包含提高和改善个人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定义:健康素养代表着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从而促进和维持健康。
健康素养不仅是个体具备的信息获取、理解、决策和其他在卫生保健系统运用自如、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所具备的综合能力,而且健康素养是个人能力、文化因素、医疗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环境的互动。要求个体具有理性的思考分析的能力,通过做出健康决策以及解决问题等高级认知技能和沟通提问方面等社会技能来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从而提高个体和整个社区群体的健康水平。
三、健康素养的评估工具
成人功能性健康素养测试(TOFHLA和S-TOFHLA),主要是用于测试病人对临床语境的基本理解来评估健康素养,如能否看懂处方的内容。在1998年开发了简化版(S-TOFHLA),同样适合青少年健康素养测评。
成人医学素养快速评估(REALM),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估计病人的知识水平并据此为其提供合适的教育材料或指导,测试内容是低健康素养的病人带来困难的词汇。目前只有英语版,已在国外公共卫生界、医学研究和临床领域成功应用。
成人健康素养评估分量表(HLC),是美国进行2003年全国素养评估使用的健康素养评估工具,测试受试者临床、预防和合理使用健康保健系统的健康素养。测量的是成人对健康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和计算等素养水平。
成人公共健康素养知识测评,内容基于“Facts for Life”(生命事实),包括:出生,免疫,疾病,卫生,预防等13个方面。目前还在完善中,以期在全球推广使用。
上述的测量工具采用的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但都没有对口语交流、记忆存贮等方面测试,只是倾向于测量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来确定健康素养水平。以致受试者实际具备的健康素养水平可能比测量结果低。全面测量健康素养水平的测量工具的开发有待完善。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的现状
WHO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居民健康素养普遍偏低。美国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公民的健康素养,已进行了30多年的研究。2003年第二次全美成人素养调查结果发现36%美国成年人健康素养有限。2005年,23个国家参与的国际成人素养调查也显示近一半的人基本素养偏低。据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报告,自2003年以来,因成年人健康素养缺乏,美国每年增加了本可避免的690亿美元医疗费用。2008年一项研究指出健康素养缺乏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导致慢性病的发病率增高。有研究表明提高健康素养在预防慢性疾病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健康素养对慢性病和传染病的影响”作为最新的一个研究前沿,在艾滋病方面尤其突出。
2.国内现状
我国健康素养的研究刚刚开展。2008年1月4日,我国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这是世界上第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政府文件,健康素养也日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
2009年12月我国首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公布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仅为6.48%。目前健康素养的调查对象一般包括城乡居民、学生、特殊群体、流动人口。常用的评估工具是中国健康教育中心项目办统一开发设计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有研究指出,影响个体健康素养的因素包括:贫穷、性别、缺乏教育和政治,年龄、语言障碍、文化的不同也有一定影响;群体的健康素养也受到医疗体系、教育体系、文化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2009年李春玉等认为健康素养可以通过其自我效能的作用影响患者对慢性病的自我管理能力,间接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五、小结
健康素养的研究可能涉及科学素养、教育体系、信息技术、媒体素养、现存的卫生保健基础设施、医疗保障制度等方面。由于我国健康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全民健康素养的提高同时需要政府的主导、社区的参与、卫生服务的支持等方面综合进行。同时社区护理工作者应逐渐参与到健康素养研究中来,对健康素养的评估方法、干预手段及其在社区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前景等进行具体的研究与分析,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
参考文献:
[1]肖砾,陶茂萱.健康素养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61-363.
[2]MCcray AT.Promoting Health Literac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2005,12(2):152-183.[3]Roberta,P.Economic considerations of health literacy Nurse Econ.2005,23(4):173-80.
[4]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志,2008,15(5):1-2.
[5]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2009-12-28.
[6]贾雪媛,李春玉.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研究现状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0):168-170.
42教研探索
中国校外教育
0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