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

作者:徐靖博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05期

【摘要】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从历史轨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20-40年代的引入阶段、50、60年代的发展进步阶段和改革开放时代的全面繁荣阶段。中国贝尔坎托的发展是一个从初步探索到成熟的过程。本文主要介绍这三个阶段的具体发展情况。

【关键词】美声;贝尔·坎托;唱法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音乐与语言有着深刻且密切的联系。因此,作为一种声乐,贝伦坎托是一种能够让内在情感和语言良好表达的方法。美声唱法起源于自由、干净、流畅、准确的声音,在17和18世纪的意大利歌剧中演出,声音技巧灵活。它的出现不仅与欧洲音乐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也是人类文化思想的一部分,这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產物。从字面上讲,唱着美妙的动听的歌曲才有意义。它不仅是一种声乐方法,而且代表着一种演唱风格,一种声乐流派,所以它通常可以被翻译成贝尔坎托学派。贝尔坎托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过来的,直译是“美妙的歌声”,在中国则被翻译成“贝尔坎托”。

贝尔·坎托与其他歌唱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混合区的歌唱方法:在声音方面,贝耳·坎托是真与假的混合体;在共振中,贝伦坎托是所有可以用来动员歌曲的共振腔。美声唱法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和味道。

一、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引入阶段

美声唱法真正引入中国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后,美声唱法在欧洲历史上虽然已有300多年,但在我国,总共只有七,八年的时间。创作初期,人们对美声唱法还不够了解,这一时期美声唱法以其一枝独秀的演唱形式作为主要特点。当时正值民族救亡图存之际,因此很多的声乐作品以激起民众的爱国意识为使命,当时的美声音乐作品更多地服务于爱国意识的提升。据电影音像中的资料,能够感受到当时的美声唱法偏于自然,没有过多的装饰。因美声唱法刚传入我国,培养体系尚不完善,因此当时还盛传民间唱法,其演唱形式对民间唱法并没有过多的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一批留学欧洲学习美声唱法的歌唱家、教育家,如周淑安,黄友葵、周小燕、应尚能等开始活跃在中国的音乐舞台和音乐课堂上,他们把欧洲传统的声乐艺术瑰宝带回了祖国。他们在部分城市举办独唱音乐会,广泛介绍了欧洲古典歌曲、艺术歌曲及歌剧选曲的艺术风格、技能技巧、表现手法、语言文字,给我国音乐舞台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并且在专业教学方面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如郎毓秀、蔡绍序、喻宜萱、斯义桂等著名歌唱家,为我国的美声唱法专业教学奠定了基础。在我国独有的民族音乐环境下,美声的加入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声乐体系的完善,不仅有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而且还有一种演唱风格,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演唱形式。

二、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给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活力,中国音乐进入了不断进步的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的音乐学院陆续成立,美声唱法也随之进入专业院校,由专业的教师和外国的专家进行授课,从此开始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时期。但在这一时期,音乐也走过曲折的道路,以至于对美声唱法的理解出现了一些差异,对美声唱法的影响颇大。因此,美声唱法虽然在声乐艺术探索道路上多了一些曲折,但是此时民族唱法已经融入一些美声唱法,最著名的歌剧《江姐》就是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互相融合、互相借鉴的成功作品。美声唱法在中国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稳步前行。中国美声唱法的艺术也因此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仅仅几十年的时间,中国的声乐艺术就取得了惊人的、可喜的发展。因此,我国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并不断创新突破,歌剧舞台上也涌现出了众多的优秀作品,如《刘三姐》《洪湖赤卫队》《江姐》《小二黑结婚》等,美声唱法与戏剧、民歌等元素结合在一起,使歌剧变得气势磅礴。在今天的国际声乐舞台上,我们可以看到参赛者的热情。他们不断地在所有重大国际比赛夺冠,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劲旅,吸引了世界的关注。美声唱法演唱成功,都归功于那些艺术家和声乐教育家们辛勤的工作,使美声歌唱在我们国家生根、开花,使美声唱法成为中国声乐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人对这种唱法越来越熟悉。

三、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全面繁荣

自改革开放后,美声唱法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时期,美声唱法在中国有了更加全面的发展,从而使中国的声乐艺术有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外交活动日益频繁,一些世界顶尖的美声艺术家多次来华,通过讲座、交流会等推动了我国美声唱法的繁荣发展。随着我国美声的进步,我国美声演唱也在逐步被西方世界所认可。同时,国内人们开始重视音乐本质的研究,加强理论积累,探究实践在音乐表现形式中的重要意义。这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立了音乐学院或艺术学院来进行专业的旋律教学,这使声乐专家不再局限于歌唱阶段,而是找到了一个传授知识的平台。无论是西方的声乐演唱技巧还是知识课堂,都培养了大批优秀歌手;第二个方面,体现在文化交流。许多世界顶级的歌手来到中国进行演出和讲学,中国的美声唱法为中国的全面繁荣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西方对美声唱法的日益认可,推动美声唱法登上了国际舞台。改革开放为我国吸收了非常多元的音乐艺术,美声唱法在专业领域上也得到了认可,我国的许多青年歌手登上了国际声乐舞台。他们在比赛中的精彩演唱和对音乐的热情赢得了国际声乐界的赞誉,也充分展示了东方的艺术魅力,使世界重新了解了东方。美声的唱法为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赢得了荣誉,无疑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新时期,声乐艺术开始全面繁荣,逐渐出现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及通俗唱法,一时间让我国声乐艺术出现了争奇斗艳的局面。在每一种唱法中都出现了优秀的人才,在美声领域开始涌现大量年轻歌唱家,其中一些佼佼者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了很好的名次,获得了国际声乐界的认可,对我国美声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声音舞台百花齐放,我国声乐教育体系越加完善,培养从出更多的人才,建构更好的教学队伍。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美声教育水准更加接近国际水平,音乐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既考虑本土实际又借鉴西方教学的优越之处,除了设立相关的专业课程之外,还加入了表演课程、新作品演唱、少数民族音乐模唱等选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全面性有着重要的作用。进入90年代,我国美声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提出要将声乐教学和国际接轨,将培养目标放在了世界顶尖歌剧和音乐舞台上。专业的艺术院校在承担培养专业声乐演唱人才的任务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够具备教学能力,一些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还增设音乐表演类专业,也对高校的声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艺术院校的课程在延续主干课程外,还根据自身院校的特点开设了个性化的选修课程。

当前来看,美声唱法“民族化”仍然是美声工作者任重道远的任务,从美神传入我国开始,老一辈声乐艺术家们就开始进行“民族化”的工作。美声“民族化”是必须要坚持的道路。美声“民族化”就是“吸收民族养分,顺应国际潮流”的道路。不论是哪个民族的唱法,都离不开声带、共鸣和呼吸的练习与结合。因此,要推进民族化就必须继续学习国外先进的声乐技术,但是空谈技巧必然会失去艺术的生命力,最终艺术必将会流于虚无。我国的美声发展不应该局限于技术,空谈技术最终会曲高和寡,提升媒体导向以及市场宣传,普及美声艺术引导大众审美趋向,可以为美声艺术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同时,美声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作品。当前由于创作环境的影响,中国声乐作品往往为时而作,创作者盲目迎合潮流却失去了自身的风格特色,导致作品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很多美声作品重复单一的主题,作品的创新性会为美声艺术带来巨大的前进动力。因此,学习发扬技术固然重要,作品的创新性和个性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美声唱法本土化的过程中,中西唱法的不断碰撞、渗透和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民族传统唱法的内涵。相信美声唱法中国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赵婷.美声演唱技巧与声乐教学方法研究——评《声乐教学艺术与演唱实践》[J].新闻爱好者,2018(8).

[2]李士锦,杨佐勇.浅谈声乐唱法中美声唱法的艺术魅力[J].黄河之声,2018(10).

作者简介:徐靖博(1983-),男,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19级音乐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