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化妆品的研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时期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有关于中草 药化妆品记载的古籍,如"荀草-服之美 人色","天婴-可以已痤"等。
《五十二病》已收录关于外用中草药以 除疣灭瘢的美容记载;
战国后期《韩非子集•显子》载有"用脂泽粉黛则住其初,脂以染唇、 泽以染发、粉以敷面、黛以画眉"
秦汉魏晋时期
《神农本草经》记载可用于 美容的中药160 余种 。

(一)中草药的功效介绍

(一)外因—法规滞后
问题
夸大宣传的中草药功效,误导消费者 炒作中草药概念,未实质性添加
建议
制定相关法规,规范广告宣传 制定化妆品中的中草药检测标准,杜绝虚假
(二)内因—中药自身问题
一般以提取物的形式添加入化妆品中 提取物自身存在以下问题:
颜色深,影响美观
气味不佳,难以除去
•小鼠B-16(或人A375)黑素瘤细胞株细胞模型
以小鼠B-16黑色素细胞或A375人黑素瘤细胞株为模型,四 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黑色素细胞合成率,测 定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力,评价乌发作用。
抗炎细胞模型
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
1
2 3
MTT比色试验法观察受试物对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 胞的生长增殖的影响 以酶联免疫法检测受试物对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 胞的PGE2浓度的影响
(三)外用与内服相结合 中医辨证求因方法: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影响 反映
内服外用兼治的中药美容方法,体现中医内外同治的辩证法及整体观。
中医的整体观念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脏 腑 体 官 液 脉 志 行 季 方 气 色 味 肝 胆 筋 目 泪 弦 怒 木 春 东 风 青 酸
如“蜂子,味甘平,久服使人光泽, 好颜色”,“白瓜子,味甘平,主使 人悦泽,好颜色”,“白僵蚕,味咸 平,灭黑,使人面色好”,白芷 “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等。
晋代葛洪《肘后方》载有美容药方147 首,且书中列有美容专篇,有“治面天色
润黑皱常傅面脂方”,“手脂净面方”等
隋唐宋元时期
•《妆台方》第一部中药美容专著。 •《备急令媛要方》有“面药”和“妇人面药”专篇。另 有内服与外用并举的美容方200 余首。记载如,
脾 胃 肉 口 涎 缓 思 土 长 中 湿 黄 甘 夏
清肝明目—肝开窍于目
• 枸杞子、菊花的作用
– 肝血不足(如-夜盲 ) • 枸杞含胡萝卜素、核黄素等营养素 • 菊花含VitE、B1等 – 肝阳亏损(如-干眼症) • 枸杞含复合多糖有促进免疫、抗自由基作用 • 菊花水提取物有改善血循环作用 –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 菊花含刺槐苷等黄酮类成分、挥发油(萜类)抑菌抗炎作用 – 肝胆湿热(如-黄疸) • ←枸杞含甜菜碱有保肝作用
用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的细胞株PC12为细胞模型,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 照,测定受试物的抗衰老及神经保护作用
活性氧(ROS)的生成是引起细胞死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导致衰老的主要因素
卵巢功能调节细胞模型
人类乳腺癌细胞系( MCF-7)细胞模型
以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CF-7为细胞模型,17β-雌二醇作为阳性对照,采用荧 光光度法来检测细胞的荧光素酶的信号,评价雌激素样作用

中草药化妆品的研发
中草药化妆品的研发 一.应用历史
二.发展现状
三.中草药功效介绍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五.研发思路 六.成果介绍

(一)基本概念
中草药化妆品
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由中药、中药提取物、 中药有效部位等制成的,具有改善容貌、美化外表、 清洁身体的作用,符合化妆品要求的物质。
(二)中草药应用于化妆品的历史考证
吲 哚 美 辛
阳性对照
抗皮肤瘙痒实验动物模型
局部瘙痒模型 以一定量的磷酸组胺溶液涂抹于动物后的足 背部创面部位引起瘙痒反应 全身瘙痒模型
动物静脉注射右旋糖酐后引起全身瘙痒反应
镇痛实验动物模型
1. 热刺激法 2. 机械刺激法 3. 点刺激法 4. 化学刺激
小鼠热板法、辐射热刺激法
小鼠尾根加压法、小鼠尾尖部压痛法
超声波提取法
• 通过压电换能器产生的快速机械振动波,减少目标萃取物 与样品基体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实现固--液萃取分离。 • 提取效率高 、温度低 、适应性广 • 可作生物和植物细胞破碎,低能量状态可激活细菌,高能 量状态可杀死活细菌
有机膜过滤
• 膜过滤是一种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 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 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 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 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 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 在常温下进行,条件温和,尤 适宜对热敏感的有效成分 • 不发生相变化,无需加热,能 耗低,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无 污染
抗痤疮实验动物模型
• 痤疮,又名粉刺、青春痘,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主要与内分泌、皮脂作用、 皮脂导管及毛囊口角化过度有关。
国内外 通用
化学物质(煤焦油)致兔耳角化模型
金黄地鼠腹部皮脂腺斑模型
国内 认可
抗皮肤感染实验动物模型
• 皮肤感染,常见皮肤病,因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 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等)侵袭所致,造成皮肤、粘膜 和腔道红肿、溃烂。
采用成熟的现 代提取分离技术, 如超临界萃取技术、 大孔树脂分离技术、 有机膜超微滤过系 统等
不稳定,易产生沉淀

(一)应用现代高新提取技术
•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法
• 超声波提取法
中药提取液
• 高速离心法
• 有机膜滤过系统
质 量 稳 定
颜 色 适 中 气 味 宜 人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密度接近液体,其扩散系数和黏度均 接近气体,其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 • 充分利用超临界流体兼有气、液两重性的特点 • 工艺流程简单,萃取效率高,无有机溶剂残留 • 适宜提取低极性成分,如挥发油成分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法
• 大孔树脂的吸附原理主要为分子间力、氢键和机械截留。 • 提取不同的中药成分,可依据成分特点对树脂的结构、孔 径和比表面积进行选择。 • 大孔树脂比其它天然吸附剂(或凝胶型树脂)具有较大的 吸附能力,洗脱容易,机械强度高。
美白祛斑细胞模型
小鼠B-16(或人A375)黑素瘤细胞株细胞模型
以小鼠B-16黑色素细胞或A375人黑素瘤细胞株为模型,四甲基偶氮唑 蓝比色法(MTT法)测定黑色素细胞增殖抑制率,测定细胞内酪氨酸酶 的活力及黑色素含量,评价美白作用。
乌发护发细胞模型
•白发是因毛球中黑素细胞形成黑色素的功能减退, 酪氨酸 酶的活性减低或丧失, 使毛干中缺乏黑色素而引起 。
高速离心法
• 原理:通过离心机的高速运转,使离 心加速度超过重力加速度的成百上千 倍,使沉降速度增加,加速药液中杂 质沉淀并除去 • 高效节时
• 药液回收完全,有效成分含量高、澄 明度稳定
(二)采用药界的疗效评价模型
1.动物模型
• 抗痤疮 • 抗过敏 • 镇痛 … • 抗感染 • 抗炎 • 止痒 …
鼠尾刺激法 小鼠扭体法、甲醛溶剂法
2.细胞模型
• 抗炎 • 抗过敏 • 抗氧化 … • 抗菌 • 抗衰老 • 卵巢功能调节 …
抗氧化(衰老)细胞模型
足够的抗氧化酶 SOD、GSH-PX、CAT 防御自由基损伤 抗氧化酶分泌不足
功能减退
自由基维持正常水平
自由基过剩,导致衰老
抗氧化细பைடு நூலகம்模型: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 )模型
以免疫印迹法检测受试物对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 胞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抗菌试验
抗 菌 试 验
细 菌 真 菌
常量肉汤稀释法 微量肉汤稀释法 琼脂稀释法
纸片稀释法
E试验
测定抑制菌株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MIC)、杀灭菌株的最低药物浓度 (MBC);测定药物能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类、属、种范围


“上火长痘”与清热解 毒
→清热解毒:金银花
• 实火:热邪化火(细菌及内毒素导致炎症)
• 虚火:阴虚火旺(应激等因素造成的内分泌 问题)
– 金银花:
含木犀草素、绿原酸、异绿原酸等十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为广谱抑
→养阴生津:枸杞
菌、抗炎主要活性成分
小鼠皮下注射金银花浸膏LD50为53g/kg
家兔皮肤金葡萄菌感染模型 豚鼠皮肤金葡萄菌感染模型 小鼠皮肤金葡萄菌感染模型
抗过敏实验动物模型
过敏性皮肤病理模型
大鼠抗卵蛋白血清模型 化学物质致小鼠耳廓迟发性超敏反应模型
2,4-二 甲硝基氯 苯
抗炎实验动物模型
模 型 1. 小鼠 2. 小鼠 3. 大鼠 4. 大鼠
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的抑制 评价指标:肿胀度(左右耳片重量差) 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测定 评价指标:腹腔洗涤液OD值(590nm) 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的抑制 评价指标:足肿胀度、肿胀组织炎症因子含量 对棉球致大鼠肉芽肿的抑制 评价指标:肉芽肿重量
白 术

(一)中草药化妆品发展现状
生活水平提高 现代科技发展
崇尚自然的 消费心理
美容与健康结合 的消费需求
功能性化妆品成为国际主流 中草药化妆品产业发展迅速 品牌竞争日益激烈
中草药化妆品
百度最新发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化妆品牌等级报告显示, 本土品牌相宜本草关注度占比14.58%,排名第一; 本土品牌佰草集以13.48%的关注度排名第二 雅漾关注度11.58%排名第三。
慈 禧
慈禧太后使用加减玉容散、加减香皂方以 养颜驻颜。
据考证,我国古代有170余种中草药著作记载了1000余 首美容方剂,涉及中药300余种,处方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
白 附 子 茯 苓 川 芎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白 芷
细 辛 藁 本 杏 仁
白 蔹
防 风
玉 竹
当 归
– 治"唇枯焦无润"的"润脾膏“
– "使人面白皙"的"悦泽方“
– "去面上厣子“ – "治面生黑黯“ – "治面皮粗涩“ – “治手皴,干燥少润”等
武 则 天
武则天使用“天后炼益母草泽面方” 以美容祛斑
明清至近代
•《本草纲目》书收集使容貌美丽 的中药500 余种。
该书中的―诸风‖、―眼目‖、―面‖、 ―鼻‖、―唇‖、―口舌‖、―音声‖、―牙 齿儿‖、―须发‖、―腋臭‖、―病疡癜 风‖、―诸疮‖等篇中,集中介绍了数 百味美容中药; 囊括内服的祛病延年驻颜方,以 及外用的美肤美发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