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实现古诗高效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定教,实现古诗高效的课堂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第20课《古诗两首》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以往我在教学这两首古诗时,都是一节课上一首古诗,而且以讲解、引导学生为主。而这一次,在设计教学时,我大胆地围绕“后茶馆式教学”的崭新理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感悟和思考,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以学定教,学情学趣很重要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在小学生的思维体系中与知识关系不大,却是他们大语文观的起点,也是他们未来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我从三年级接手这个班开始,就让孩子们大量地积累背诵古典诗词。在老师的熏陶下,我们班的孩子对古典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
二、以学定教,找准教学重难点
“后茶馆式教学”的课堂教学关键干预因素之一: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坚决不讲,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会的。
所以,在第一课时,我精心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按照“解诗题、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和悟诗情”的“诗歌五步法”来自学。通过自学,我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了学生不会的问题。于是我大胆地将学生不会的问题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重难点。
三、以学定教,设计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检查自学情况,分为检查读诗文和检查解诗题、知诗
人
在第一课时,我就让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所有的同学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有一部分孩子还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所以第二课时的开始,为了检验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我设计了“汇报自学情况”这一环节。
片段设计一:
昨天,孩子们按照导学案自学了这两首古诗,谁愿意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预设:
(1)我会读诗歌的题目
学生讲了诗题的意思后,老师追问:这两首诗的题目中“之”和“使”互换可以吗?
(2)我知道了诗题的意思
生:第一首,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第二首,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
师:带着我们的理解,大声读诗题。
(3)我知道了诗人的相关情况
(板书:理解了诗歌题目,了解了诗人——解诗题,知诗人)
这正是基于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老师扮演了孩子们战胜困难的鼓励者、讨论探究的合作者及孩子发表独特见解的支持者这一应有的角色。
第二部分:理解两首古诗的诗意,感悟它们蕴含的情感
(一)在处理这两首古诗时,我们的基本模式都是学生先质疑,再讨论解答
“后茶馆式教学”中课堂教学关键干预因素之二: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这也是课堂教学的真谛。我大力提倡学生在自学中自悟,在自悟中理解,做到能悟则悟,不能悟则生疑,能生疑则质疑,能质疑则解疑。
(二)根据“导学案”所暴露的问题,将两首古诗教学的先后顺序上进行了调整
根据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我发现学生对《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理解和感悟起来都要困难一些,于是我决定在第二课时先教学这首古诗。这首诗学生不会的问题主要是:“浥轻尘”“柳色新”是什么意思?“王维为什么要劝元二再喝一杯酒?”“西出阳关为什么就无故人了?”
我设计的是当学生们提出问题后,老师先请学生讲。我预设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能讲得非常清楚,那老师就不需要再讲;第二种就是当学生讲得不清楚时,应秉承这样一个观点:“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老师必须是“茶馆”里一名热心的服务员,为学生学习尽可能地提供资源,提供各种便利,为他们的学习服务。比如:解决“西出阳关”为什么就“无故人”了?这个问题,老师准备这么处理。
片段设计二:
我能解答。
1.刚才的问题中,有哪些你能帮他解决?(生答)
2.师讲解生讲得不到位的问题。
(1)“渭城”的位置
(出示地图)请看,西安,就是唐王朝的首都长安,王维和元二在此同朝为官。有一天,元二接受皇帝的命令出使安西,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库车。于是,王维从长安一路送别元二,走啊,走啊,走到现在的渭河以北,古时候称之为——渭城。所以,诗中有这么一句(生齐声读):“渭城朝雨浥轻尘”。因此,这首诗也叫《渭城曲》。同学们,常人相送,送到渭城就不能再送了。渭城以西的路实在太难走了。他们走到渭城,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夜里,他们只做了两件事:(请生答)饮酒畅聊至天明,所以诗中写(生齐读):“渭城朝雨浥轻尘”。
(2)“阳关”的情况
出了渭城,再往西走,元二就走到了现在的甘肃敦煌,古时称为阳关。
这个地方,从秦朝开始,一直是外族入侵的必经之地。汉代,皇帝再次筑起一道城关,称为——阳关。直到唐朝,这里仍然战争不断。这就意味着,一旦出了阳关,元二就远离了故土、故人。所以诗中说“西出阳关无故人”。因为诗中有阳关一词,所以它又叫《阳关曲》。
阳关之外是什么样子呢?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曾这样描写那
里的环境。(出示高适的古诗)
读完诗后,师问生前往安西的路,是什么样的路?
(3)感悟诗情
元二将在这条路上走3000多里,即便用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也需要走半年之久!因此,诗中说,“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千言万语化作杯中酒,王维举起酒杯:“亲爱的朋友,干杯!”这酒中除了辛辣味,你还品出了什么味道?
这么多的味道,一杯酒怎么能盛得下啊,让我们再次举杯!师:这是一杯祝福的酒,生齐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壮行的酒,生齐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饱含朋友深情的酒,生齐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读诗要把心放进去,要把情融进去,听老师读。
师范读(配《阳关三叠》)+生读(从“渭城”开始读)
事实上,此一别也真的成了永别!五年后,诗人王维去世,当身在远方的好友元二闻讯后,再诵此诗,分别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慨?(师转身擦掉黑板上的诗歌),学生再次读(背)。
(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更强调合作学习
如果《送元二使安西》我设计得更多的是“师生对话”的话,那